潘衛(wèi)衛(wèi)
(江蘇省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江蘇丹陽 212300)
實驗 1.在探究“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否沿直線傳播”時,教師為學生們準備了大量的果凍讓學生用激光筆照射,觀察紅色激光束在透明果凍中的傳播路徑,效果固然很明顯,但分組實驗所需大量果凍讓教師犯了愁.一次,看到幾個小學生在玩“水精靈”(“水寶寶”,見圖 1),膠狀透明的“水精靈”引起了筆者的注意,筆者嘗試著用“水精靈”去做此實驗,效果和果凍一樣,成本卻低得多.在探究“光在液體(水)中傳播”特點時也遇到了麻煩,用紅色激光束照射水時,水中的光路基本看不見,后來也嘗試著在水中滴加牛奶或加入豆奶粉的方法增加實驗的可視度,但加少了,光路顯現(xiàn)不明顯,加多了,實驗效果也不行.在幾次嘗試后發(fā)現(xiàn)若用冰紅茶替代自然水,效果很好.但分組實驗所需的大量冰紅茶也讓教師犯了難,后來,我們用袋泡紅茶解決了這個問題,把3~4包袋泡紅茶放入盛水的桶中,等桶中的水顏色變深后分發(fā)給各小組進行實驗,效果很不錯(見圖2).
圖1
圖2
圖3
實驗2.在利用空氣壓縮引火儀演示“做功能改變物體內能”實驗時,傳統(tǒng)的做法是在空氣壓縮引火儀內加入脫脂棉進行實驗,這種方法對脫脂棉要求很高,既要考慮脫脂棉的干燥程度,還要考慮它的質量大小和松軟程度,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如果沒有足夠的拍壓速度和力度,一次性成功的幾率很小.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嘗試著把空氣壓縮引火儀內的脫脂棉換成火柴頭上的火藥,而且只要2個火柴頭的火藥量,就能很輕松地完成這個實驗演示.用這種方法演示實驗,一定注意火藥量的控制.一般情況下,2個火柴頭的火藥量就足夠了,并且在演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空氣壓縮引火儀活塞蓋旋緊,以免發(fā)生危險.
實驗3.在用“孔明燈”演示空氣浮力這一實驗時,每上一節(jié)課,就需用一套新的“孔明燈”器材,演示完的器材就扔進了垃圾箱.能否讓使用過的“孔明燈”重復使用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只要將燃盡的固體燃料剩余物重新放些蠟油就能重復使用.具體操作方法是:將廢舊短蠟燭頭放在燒杯中并用酒精燈加熱使其完全熔化,把用過的孔明燈固體燃料剩余物浸沒在蠟油中,讓其充分的吸取蠟油,取出冷卻即可使用(圖4).
圖4
實驗4.利用廢白熾燈燈頭演示“常態(tài)下的玻璃在加熱時能變成導體”這一實驗時,通常是將廢燈頭、小燈泡和學生電源連接,用酒精燈對著廢燈頭加熱,通過小燈泡的發(fā)光情況體現(xiàn)玻璃導電性能的變化情況.但由于小燈泡發(fā)光所需的電流相對較大,使得加熱時間較長,實驗效果不明顯.后來,筆者嘗試著用發(fā)光二極管代替小燈泡進行實驗,效果比原先明顯得多.
實驗5.在進行初中電學教學時,最讓教師感到頭疼的問題就是如何把真實的實驗電路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通常是用“插入式”電路演示板,一是電路演示板購買成本高,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電學器件的放置位置比較固定,不能靈活地進行電路變化操作.筆者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把分組實驗用的電學器件稍加改進就能滿足教學演示的要求.器材制作方法是:用502膠水把磁性很強的磁鋼粘附在電學器件(電池盒、開關、燈座等)背面,上課時只要將所需器材粘附在磁性黑板上就行了,若有些農(nóng)村學校沒有磁性黑板,可用一張稍大的白鐵皮替代.上課時,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隨意地改變電路,以方便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