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枝
(福建省仙游縣大濟中學(xué),福建仙游 351265)
在高三總復(fù)習(xí)的練習(xí)中有這樣一道題.
題目:如圖1所示,帶電平行板間勻強電場方向豎直向上,勻強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某帶電小球從光滑軌道上的a點自由滑下,經(jīng)軌道端點P進入板間,恰好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現(xiàn)使小球從軌道上稍低于a點的b點開始自由滑下,在經(jīng)過 P點進入板間后的運動過程,以下分析中正確的是
圖1
①其動能將會增大.
②其電勢能將會增大.
③小球所受的洛倫茲力將會逐漸增大.
④小球受到的電場力將會增大.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原參考答案:(A).解析:因為帶電小球進入板間恰好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所以其帶正電,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電場力和洛倫茲力的作用,且有mg=qE+qvB.使小球從稍低些的b點開始自由滑下,則其進入磁場時的初速度減小,所以有:mg>qE+qvB,小球?qū)⑾蛳伦銮€運動.(后面沒有了)
學(xué)生答案:學(xué)生大多選擇(B).他們認(rèn)為:小球向下做曲線運動,合外力做正功,動能增大;向下運動,電場力做負(fù)功,電勢能增大;由于合外力做正功,動能增大,故帶電小球的速度增大,其受到的洛倫茲力也增大,所以①、②、③三項都正確,故選(B).兩板間是一勻強電場,電場力恒定,所以④錯.
從學(xué)生的解答來看,似乎合情合理,無懈可擊,但若認(rèn)真推敲,便可發(fā)現(xiàn)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教師答案:幾位高三物理教師經(jīng)過討論,認(rèn)為本題的4項都是錯的.④項錯,這個不必說,其他3項也是錯的,理由如下:
圖2
設(shè)小球原來從軌道上的a點滑下,到 P點時速度設(shè)為 v1,則 mg=qE+qv1B;當(dāng)從 b點滑下,到 P點時速度設(shè)為v2,則 v2<v1.設(shè) v2=v1-Δv,即 v2可以分解為 v1與反方向的Δv,如圖2所示.這樣帶電小球進入兩極間時,受到重力 mg、電場力 qE、洛倫茲力 qv1B和q?Δv?B的共同作用.在重力 mg、電場力 qE、洛倫茲力 qv1B的作用下做速度為v1的勻速直線運動,而在洛倫茲力 q?Δv?B的作用下做速率為Δv的勻速圓周運動,所以小球的實際運動應(yīng)該是勻速直線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的合運動,如圖3所示.其每一時刻的速度是兩運動速度的合速度,是恒定的 v1與大小不變、方向改變的Δv的合成,如圖4所示,由圖可分析出,在圓周運動的前半周內(nèi),合速度大小逐漸變大,從 v2變到 v1;后半周內(nèi),合速度大小逐漸變小,又從v1變到 v2,往復(fù)循環(huán).
圖3
圖4
設(shè)帶電小球的質(zhì)量為m、帶電荷量為q,則其在洛倫茲力q?Δv?B作用下做圓周運動的半徑和周期分別為
由于題目未提供P點與下板之間的距離和板長,故可分為兩種情況進行討論:(設(shè)P點與下板之間的距離為d,板長為 L)
1.若板長 L足夠長的情況
2.若P點與下板的距離d足夠大的情況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L、d大小不同的情況,結(jié)果也不同.由于題目未給出 L、d的具體值或其大小的情況,故結(jié)果屬于哪種情況不能確定,所以選項中(A)、(B)、(C)是否正確不能確定,在題目要選擇正確的選項時,它們還是不能選入的,只能當(dāng)作不正確的選項處理,所以題目的4個選項都是錯誤的.從這也告訴我們,在編排題目時,要考慮全面,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