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閱生
福建省泉州市光前醫(yī)院呼吸內科,福建泉州 362321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醫(yī)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實質(含肺泡壁及廣義肺間質)炎癥,包括具有明確潛伏期的病原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潛伏期內發(fā)病的肺炎[1]。住院48 h以內和住院前出現(xiàn)的肺部炎癥均屬于CAP的范疇。CAP是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之一,其病死率較高。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且常合并多種基礎疾病,老年CAP是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病死率為15%~35%[2],預后不佳,平均住院時間延長,成為社會經(jīng)濟的重要負擔。本研究旨在通過回顧性分析41例老年CAP患者經(jīng)氨溴索(Ambroxol)聯(lián)合頭孢哌酮他唑巴坦(Cefoperazone and Tazobactam)治療的臨床療效,評價兩者聯(lián)合用藥在治療老年CAP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呼吸內科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82例老年CAP患者,所有診斷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分會[3]于2006年修訂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的診斷標準,全部患者年齡均≥65歲。所有患者均除外肺結核、肺腫瘤、非感染性肺間質性疾病、肺水腫、肺不張等疾病。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將82例CAP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1例)和對照組(41例)。治療組男29例,女12例;年齡65~77 歲,平均(69.2±4.0)歲;臨床表現(xiàn):咳嗽、咳痰 42 例,發(fā)熱(體溫>37.5℃)20例,肺部啰音 29例;合并癥:冠心病23例,高血壓病25例,糖尿病11例。對照組男27例,女14例;年齡65~79 歲,平均(70.1±3.2)歲;臨床表現(xiàn):咳嗽、咳痰 41例,發(fā)熱(體溫>37.5℃)21例,肺部啰音27例;合并癥:冠心病25例,高血壓病24例,糖尿病13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臨床表現(xiàn)及合并疾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兩組患者均針對合并癥給予對癥處理,并給予吸氧、吸痰等治療。治療組給予鹽酸氨溴索注射液(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yè)有限公司,15 mg/支)45 mg,加入10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并給予頭孢哌酮他唑巴坦(海南通用三洋藥業(yè)有限公司,1.0 g/瓶)2.0 g,加入10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2次。對照組只給予頭孢哌酮他唑巴坦2.0 g,加入10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2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0 d。
兩組于治療10 d后行血常規(guī)和胸片檢查,評價臨床癥狀改善起效時間及療效,觀察用藥不良反應。
依據(jù)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會[3]發(fā)布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06年修訂版)中規(guī)定的CAP療效標準。痊愈: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正常,胸片顯示炎癥病灶吸收;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正常,胸片顯示大部分炎癥病灶吸收;進步:臨床癥狀和體征好轉,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高于正常,胸片顯示炎癥病灶未吸收。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高于正常,胸片顯示炎癥病狀未吸收。有效=痊愈+顯效。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由表1可知,治療組痊愈患者例數(shù)較對照組多,其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430,P<0.05)。
治療組患者采用氨溴索聯(lián)合頭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療后,其咳嗽、咳痰、發(fā)熱、肺部啰音臨床癥狀改善起效時間均較對照組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起效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起效時間比較(,d)
治療組(n=41)對照組(n=41)t值 P值組別 咳嗽、咳痰6.5±1.28.2±0.43.450<0.05發(fā)熱3.0±1.35.9±1.02.760<0.05肺部啰音6.9±1.18.5±1.35.129<0.05
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
老年CAP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其病死率高,居感染性疾病死亡原因的首位。老年人口腔衛(wèi)生差、黏膜纖毛清除力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營養(yǎng)不良、低蛋白血癥等,這些均為老年CAP的危險因素。病原學是診斷CAP的重要手段,但老年CAP的病原學分離率很少超過50%[4]。與非老年CAP相比,老年CAP革蘭陰性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呈增加趨勢。
老年CAP的治療策略為:一旦發(fā)生呼吸道感染,應快速進行診斷,立即給予經(jīng)驗合適的治療,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縮短住院時間;依據(jù)近幾年來老年CAP的發(fā)展變化,除十分嚴重的患者外均可采用經(jīng)驗治療;老年CAP的治療目的為提高臨床療效,縮短住院時間,改善預后。在明確病原學結果之前,CAP的抗菌藥物治療一般以經(jīng)驗性治療為主。氨溴索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最為廣泛的祛痰劑,能刺激呼吸道界面活性劑的形成,并調節(jié)黏液的分泌,可同時改進呼吸道纖毛區(qū)與無纖毛區(qū)的消除作用,降低痰液及纖毛的黏著力,進一步使痰容易咳出,減輕咳嗽癥狀[5]。頭孢哌酮他唑巴坦是第三代頭孢菌素與他唑巴坦的合劑,頭孢哌酮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達到殺菌作用。他唑巴坦對由耐藥菌株產(chǎn)生的各種β-內酰胺酶具有不可逆性的抑制作用,可增強頭孢哌酮拮抗多種β-內酰胺酶降解的能力,對頭孢哌酮產(chǎn)生明顯的增效作用。研究報道,氨溴索能增加頭孢哌酮在肺泡灌洗液中的濃度,但不影響其血藥濃度[6]。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采用氨溴索聯(lián)合頭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療后,治療組老年CAP患者咳嗽、咳痰,發(fā)熱,肺部啰音等臨床癥狀改善起效時間均較單獨使用頭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療的對照組顯著縮短;其治療CAP的有效率(92.68%)顯著高于對照組(70.73%),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 P<0.05),本研究結果與丁伯兵等[7]報道的結果基本一致。
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礎疾病,因此,治療老年CAP選擇藥物時要充分考慮到藥物的安全性因素。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均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合并癥,但在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說明兩種治療方案對于老年CAP患者均安全。
綜上所述,氨溴索聯(lián)合頭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療老年CAP臨床療效顯著,臨床癥狀改善明顯,且用藥安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劉慧,張?zhí)焱?吳本權,等.老年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J].中華內科雜志,2007,46(10):810-814.
[2]黃崢慧.大劑量氨溴索輔助治療老年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0,32(4):113-114.
[3]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分會.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29(10):651-655.
[4]Lee CC,Chen SY,Chang IJ,et al.Comparison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outcome of community acquir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mong the oldest old,elderly and adult patients[J].Medicine,2007,86(3):138-144.
[5]Refai M,Brunelli A,Xiume F,et al.Short-term perioperative treatment with ambroxol reduces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nd hospital costs after pulmonary lobectomy:a randomized trial[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9,35(3):469-473.
[6]楊常菀,張志新,屠文俊,等.氨溴索對頭孢哌酮肺轉運作用的臨床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6):682.
[7]丁伯兵,劉學群.氨溴索輔佐治療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31(4):52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