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苓
高校留級生群體形成原因及轉化對策
姜苓
本文描述了高校留級生群體的總體特征,并從內外兩個方面分析了造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闡述了留級生群體在管理上的難點,最后建議從加強學校的外部管理與激發(fā)主觀能動性雙方面入手開展對留級生群體的轉化工作。
留級生群體 原因 轉化對策
近十年來,隨著全國各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轉化為大眾教育,而擴招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卻日益嚴峻。問題之一就是在校學生人數急劇增加,而學生素質卻明顯下降,直接導致各高校留級生所占比例不斷上升。近兩年,留級生比例達到近5%,個別工科院校的比例甚至達到驚人的8%。事實表明,留級生人數的增加給學校的學風建設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給學校的教學管理帶來很大壓力。所以,盡快尋找出切實可行的針對留級生群體的管理方法迫在眉睫。
第一,總體說來,留級生群體對學習態(tài)度消極、目標不明確,平時遲到、曠課的現(xiàn)象及其普遍,對學習產生了極大的排斥心理。
第二,留級生群體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思想空虛。由于主觀和客觀的種種原因,他們自身很難融入新的班級,自卑心較強,會逐漸形成一個孤立的“邊緣群體”與整個班級的距離越來越遠。
曾經,他們也是天之驕子,可為什么現(xiàn)如今他們卻成為老師、同學眼中的“壞孩子”呢?造成他們留級的最直接原因是成績不理想,可是深入地進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留級生群體形成的原因還是相當復雜的,主要分為內因與外因兩個方面。
第一,大學階段對學習和生活上的要求是與高中階段截然不同的,這就直接導致了部分學生因無法適應新的環(huán)境而慘遭淘汰。具體表現(xiàn)為:
狀況一:理想與現(xiàn)實反差過大。當許多學生邁進大學校園的瞬間就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的大學與理想中的殿堂存在諸多不同:校園環(huán)境不夠優(yōu)雅;學習設施不夠齊全;教師水平一般;管理粗枝大葉;同學之間缺乏溫暖;輔導員態(tài)度冷漠等。姑且不論事實是否如此,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這樣的落差使得部分學生產生悲觀情緒,抵觸大學生活,又無力改變現(xiàn)狀,最終削弱了自己的學習動力。
狀況二:對大學的教學模式無法適應。對于已經習慣了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學生來說,大學校園強調的自主式學習方法令他們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那些已經習慣了高度約束與監(jiān)管的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的方向與動力。
第二,由于可以隨意支配時間、金錢,又沒有家長、老師的監(jiān)管和控制,許多自制力較差的學生忘了學習任務,最終導致成績下降。
第一,高校擴招的十年以來,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轉向了大眾教育,各高校錄取分數線的逐漸降低直接導致了學生素質的下降,高低分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一些原本沒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一旦進入大學,受水平、能力的限制無法正常完成學業(yè),留級現(xiàn)象逐漸嚴重。
第二,針對學生素質下降的現(xiàn)實狀況,各高校沒有及時調整教學管理方法。輔導員人數有限,一個人無法切實地管理幾百人的生活與學習;個別教師責任心較差,上完課就走人,沒有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學生對于學校的留級制度不甚了解,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第三,由于地區(qū)條件、家庭條件和自身能力的不同,來自于不同背景的學生學習生活在一起,勢必會造成部分學生的壓力:成績較差的學生會自慚形穢;相貌一般的學生在交友方面會產生自卑心;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會心理不平衡。另外,受整個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入黨、評優(yōu)、求職等問題并不盡如人意,這就給部分學生造成壓力與煩惱,直接影響他們對事物的正確判斷。
對于留級生群體的特殊性,盡管學校與老師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與緊迫性,但在學校的管理方面,依舊缺乏系統(tǒng)有效的管理體系。具體表現(xiàn)為:學校各部門之間缺乏協(xié)調統(tǒng)一,造成教學、管理各自為政;班導師和輔導員精力有限;缺乏合理、有針對性的考核機制。
盡管留級生群體的存在給學校的管理和教學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但是我們一定要堅信,他們的本質是好的,只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只要引導得當、管理正確,他們完全可以重新樹立信心,成為合格的大學生。
由于絕大多數留級生都存在厭學逃學現(xiàn)象,所以對他們的管理必須嚴格,并形成系統(tǒng)的、有效的制度。一是要嚴:二是要有很強的操作性;三是要準確,不能留有漏洞。
第一,由于留級生群體免修很多課程,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所以學??梢园才殴潭ǖ慕淌也才艑iT人員進行管理,嚴格考勤。另外,學校后勤部門要與行政部門加強溝通,把他們從原班級的寢室剝離出來,安排專門的寢室以便于檢查與監(jiān)督。
第二,對于對本專業(yè)不感興趣的學生,學??梢越o他們再一次選擇專業(yè)方向的機會,使他們重新樹立人生目標。
第三,留級生群體的自卑心理一直是他們積極轉化的重大障礙,需要輔導員、教師和同學的共同努力。首先,輔導員應該具有專業(yè)素養(yǎng)、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在學習和生活中對留級生給予更多的關懷、理解和鼓勵,而不是單純的說教和指責。其次,任課教師要用發(fā)展辨證的觀點來看待留級學生,不歧視他們,給他們以恰當的肯定和期望。最后,糾正新班級的同學對留級生存在的偏見,使他們快速地融入班集體,增強對新集體的歸屬感。對青少年晚期學生進行的研究表明, 對學校的歸屬感可以顯著預測他們的學業(yè)成績和心理適應性(包括自我價值、問題行為等)。
第四,由于缺乏及時的溝通,家長并不知道孩子在學校的真實情況。所以,輔導員要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告知家長學生的表現(xiàn)與成績;而家長要擺正心態(tài),切實抓好假期孩子的學習工作。
絕大多數留級生并不是因為智力的原因而被淘汰的,而是他們學習動力不足、方法不當或是自卑心在作祟。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本著人本主義的教學思想,主動地幫助留級生找回自信,激發(fā)學習動力。
第一,從整體上來講,留級生群體的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但這并不能否定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才能與特長,所以要挖掘出他們的閃光點,充分開發(fā)加以利用,從而使留級生照亮自己的陰暗面,增強自信。
第二,造成留級生群體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缺乏人生目標,所以要幫助他們明確大學學習與生活的目標,重新找回努力的方向。具體操作時可以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并分別設定實現(xiàn)目標的準確時間,及時對計劃實施情況進行了解與評估,對于完成情況較好的學生予以肯定與鼓勵,樹立典型,最大程度地增加他們的學習動力。
[1]李浩.高校留級生的現(xiàn)狀、留級原因及管理措施[J].金卡工程,2009.10.
[2]任成金,,潘娜娜.高校留級生群體教育管理新思考[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9.1.
[3]魏偉.對大學生留級、退學現(xiàn)象增多的思考和對策[J].蘇州城市建設環(huán)境保護學院學報,2002.4.
(姜苓:遼寧科技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