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清二夢,異曲同工——從《牡丹亭》到《紅樓夢》

      2011-08-15 00:49:44裴雪萊
      山花 2011年6期
      關鍵詞:杜麗娘牡丹亭林黛玉

      裴雪萊

      明清二夢,異曲同工
      ——從《牡丹亭》到《紅樓夢》

      裴雪萊

      無論《牡丹亭》還是《紅樓夢》,均為中國古代文學精品,極具藝術感染力,明清“二夢”本身所描寫的社會內容十分沉重,表現(xiàn)的思想也非常深刻。二者都藝術地展現(xiàn)了夢魘般的現(xiàn)實,人們的思想和心靈被嚴重僵化的封建專制所窒息,整個世界遲早要發(fā)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一、繼承與發(fā)展

      《牡丹亭》和《紅樓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她們最大的共同點是寫夢,兩位貴族少女的婚戀之夢?!岸簟倍籍a(chǎn)生于夢魘糾纏著的現(xiàn)實。

      1.1黑暗中的火光

      明清兩朝,封建社會走向沒落,東南沿海一帶經(jīng)濟發(fā)達,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社會思潮悄然轉變?!岸簟钡淖髡?,都屬于長江中下游商品經(jīng)濟活躍地區(qū)。明中葉以后,士人普遍縱情尚欲,在小說、戲曲、哲學等各個方面均有鮮明特征?!赌档ねぁ?、《西游記》等眾多作品共同推助浪漫主義大潮,熱烈地吹響了人性復蘇的號角。明朝中后期,皇帝荒淫無道,朝綱腐敗。湯顯祖最終辭官歸隱故里??梢哉f,《牡丹亭》是在一片幽暗歷史中迸發(fā)出的奇異光芒!清軍入關后,極力恢復封建統(tǒng)治秩序,樹立絕對皇權,大興文字獄。士人學子紛紛轉向研究經(jīng)典古籍避禍,但人們對合乎本性的愛情追求永遠不會熄滅,總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都t樓夢》就是在“康乾盛世”表面“鮮花著錦”之盛中發(fā)出的沉重嘆息!兩位天才作家都沒有忘記給我們描繪一個令人向往的、充滿人性的世界,算是對人們心靈的一種慰藉吧!正是這股思潮,催生了早期民主主義的萌芽,體現(xiàn)了中國文學一貫的人文主義精神。

      1.2發(fā)展著的形象

      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光輝照人、感人至深的二位青年女性形象,杜麗娘、林黛玉都勇于為愛情獻身。愛情是她們反叛封建勢力嚴酷摧殘的精神寄托,是她們借以找回自我的唯一希望。首先,她們都是官宦之家出身,知書達理,才華橫溢;二人都有一個貼身丫鬟:丫鬟春香是與麗娘一起發(fā)現(xiàn)爛漫春光的見證人;紫鵑則是黛玉日常生活點點滴滴中的貼心伴侶。相比之下,前面一對,在舞臺上的距離很近,但思想上的距離不如后面一對密切。紫鵑、林黛玉二人經(jīng)過長期的共同生活之后,在思想、心靈上都有互相交流的過程。當然,《牡丹亭》是戲曲,突出情節(jié)的緊張,矛盾的斗爭;《紅樓夢》是小說,更強調復雜人物關系和心靈的挖掘。

      從杜麗娘到林黛玉,人物形象同中有異,異的地方就是發(fā)展的地方。她們經(jīng)歷了由覺醒到清醒,由興奮到絕望,由熱烈到冷靜,由情愛到愛情的發(fā)展過程。脂硯齋評紅樓夢時說過“《牡丹亭》伏黛玉之死”,可見,林黛玉具有杜麗娘的影子,她更加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主義的沉重,她堅韌過,努力過,直至香消玉殞也從未放棄。逝去的不僅僅是林黛玉的愛情之夢,也是整個王朝的夢,整個封建社會的夢,作者在寫作之初已經(jīng)知道了結局。杜麗娘生理的沖動喚起精神覺醒,林黛玉則精神的覺醒要求身體結合。顯然,后者更加自覺,更加成熟。

      1.3糾纏著的惡夢

      明清時代,是一個做夢的時代。尤其是廣大女性,在封建統(tǒng)治嚴酷的思想控制下,過著夢魘一樣的日子,只能把心中的渴望寄托在夢中。杜麗娘因為一次偶然的游園,發(fā)現(xiàn)了大好春光,心靈受到極大震撼,并發(fā)現(xiàn)了同樣美好的青春年華,正如“姹紫嫣紅”的春色一樣,但“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1]。年華雖好,轉瞬即逝,這提醒了主人公杜麗娘。因此,在“夢“之前加一”驚”字。杜麗娘的夢浪漫熱烈,是對抑制不住的青春激情釋放。她就是要用震撼心靈的異性之愛,找到真實的感受,打破封建禮規(guī)束縛,喚醒生命蘇醒。而黛玉之夢,顧慮較多,如第八十二回“病瀟湘癡魂驚惡夢”,就是冷酷現(xiàn)實投下的陰影,是壓抑很久很深的心靈變形,聽得見理想啜泣的聲音。夢是結局的預兆,最終落得“焚稿斷癡情”、“魂歸離恨天”的悲慘結局。二人共同做著封建末世一段沉沉黑夜中的夢。后者是對前者的進一步深思,感到了現(xiàn)實的異常沉重,用情愛來撼動腐朽鐵籠,打開一片春光爛漫的世界已經(jīng)不大可能,轉而對現(xiàn)實的血淚控訴和否定,“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2],林黛玉的夢比現(xiàn)實還要清醒,帶著些許絕望與無助。

      二、夢境與藝術

      弗洛伊德把夢和人性中壓抑不住的潛意識聯(lián)系起來,認為夢是愿望的達成。在東方的中國,對夢表現(xiàn)得最明顯就屬《牡丹亭》和《紅樓夢》了。在明清以前的古詩詞里,要么“夢里不知身是客”般悔責,要么“人生如夢”般感傷,明清二夢卻把夢寫成對自由與平等的熱烈追求,要用愛情的力量戰(zhàn)勝封建禮教吃人本性。

      2.1春之意象

      《牡丹亭》中“春”的意象非常鮮明。主人公杜麗娘,青春光艷。春色和青春相互映照,“春色”是喚醒杜麗娘“春情”的直接誘因?!队螆@》、《驚夢》兩出,不管是“姹紫嫣紅”的春光無限,還是“良辰美景”的美好時光,都只能羈于“斷井頹垣”,深鎖在高墻大院,這不正如她自己的命運一樣?杜麗娘的父親杜寶官居太守,而且最后做到了平章事(相當于副宰相),那么,她家的后院怎么會是“斷井頹垣”呢?原來再精致的亭臺樓閣在杜麗娘看來都破敗不堪,她的心理狀態(tài)顯然是抑郁寡歡的。杜麗娘對于真實情愛的渴望,甚至出現(xiàn)了精神上的恍惚狀態(tài)。這次偶然的春日游園猛然間喚醒了她那久被禁錮的靈魂,激起了她對于現(xiàn)實更加憤懣不滿。在夢中,青年書生柳夢梅的情愛讓她體會到了自由和生命的快樂,愛情的美好。夢是她大膽反抗封建禮教的行動宣言。

      《紅樓夢》中,“春”的意象更是多次出現(xiàn),并被賦予了極其深厚的文學意蘊。首先,林黛玉代表之作“葬花吟”,把春光的美好易逝,現(xiàn)實理想的落差懸殊,世俗人情的冷暖炎涼,復雜而深沉地交織在一起了。那“花謝花飛花滿天”的無邊惆悵,那“紅消香斷有誰憐”的無奈哀怨,那“風刀霜劍嚴相逼”的血淚控訴,“春”之意象包孕了太多太重的文化蘊涵。杜麗娘在艷麗春光中看到希望,激起了斗爭的爆發(fā)力;林黛玉在明媚春色中看到絕望,“明媚鮮妍能幾時”的悲憤?!赌档ねぁ烦氖浅醮?,《紅樓夢》畫的是晚春,色調由亮轉暗,轉向“落紅滿地”的凄厲幽艷。

      2.2夢之深意

      夢,可以認為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微妙暴露。雖然我國古典文論中關于夢的理論不如近現(xiàn)代西方文藝理論系統(tǒng)發(fā)達,但天才的作家們已經(jīng)形象生動地加以運用了。杭州師范大學教授鐘明奇說過:“古典小說戲曲中許多夢境描寫正是為了更好的刻畫人物性格而設?!保?]《牡丹亭》中杜麗娘因情生夢,夢中見情,是中晚明時期人性主義思潮高漲,人們普遍大膽地描寫男女之愛,整個社會都感覺到風氣的巨大轉變。即使沒有以后的清軍入關并建立新王朝,中國封建社會也會緩慢地解體,并逐步走向近代社會。

      《紅樓夢》第八十二回中林黛玉夢到非但不能與寶玉成親,反而被嫁于他人。她跪求賈母無用,同時受到眾人冷笑。林黛玉的夢主要表現(xiàn)了她極其珍視和寶玉之間的愛情,只有寶玉的愛情才能使她的生命煥發(fā)生機。她外在孱弱,但內心很執(zhí)著,強烈渴望得到她生命中最為寶貴的愛情。悲哀的是,她的愛情對于大觀園統(tǒng)治者來說,不能帶來利益上的好處而被否定,于是“木石前盟”被“金玉良緣”所取代。她沒有父母做主,沒有兄弟姐妹依靠,自然滿心疑慮,難以釋懷。黛玉的夢,不僅把她自己“嚇了一身冷汗”,也讓讀者感受到了封建婚姻制度殘酷剝奪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的兇惡。黛玉之夢在批判封建社會本質的深度與廣度,揭示深刻的社會意義,書寫悲劇人生方面,超過了杜麗娘之夢。

      2.3夢之作用

      明清二夢把夢寫得動人心魄,雖然手法不同,但用來歌頌愛情,抒發(fā)情懷,反抗社會黑暗,揭露現(xiàn)存制度丑惡本質,都與我們民族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有關。湯顯祖通過《牡丹亭》中杜麗娘的夢張揚浪漫主義大旗,曹雪芹通過《紅樓夢》中林黛玉之夢凸顯了現(xiàn)實主義的沉重。麗娘之夢到了黛玉這里沒法往下做了,明中葉以后興起的人性思潮再度被封建專制禮教文化壓迫摧殘,難以呼吸。

      前者寫夢,具有反封建斗士的激情,描寫了一段令人心悸的情愛場面,安排了正義最終戰(zhàn)勝黑暗的結局。弗洛伊德《夢的解析》認為夢的運作“通常是愿望達成的產(chǎn)物,因為愿望達成本來就是把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以其反面來置換”[4]。后者寫夢,兼有哲學家的清醒和詩人的情懷,作者嚴格按照現(xiàn)實主義思想來創(chuàng)作,認為夢境并不比現(xiàn)實好到哪里去,人們連做夢幻想的空間都沒有了。弗氏同時認為夢還有預見功能。林黛玉的“惡夢”已經(jīng)預示了她最終悲慘結局,揭露出悲劇的最終原因。她已經(jīng)敏感地感覺到以封建家長為代表的封建禮教文化、婚姻制度無情地摧殘青年男女最真摯愛情的冷漠無情,這使讀者籠罩在一片“悲涼之霧”中,悲劇氣氛貫穿始終。

      三、吸收與轉化

      “二夢”人物形象生動,情節(jié)動人,都以善于營造如夢如幻般的意境而享譽于世。情節(jié)曲折生動,感人至深;語言優(yōu)美精練,足以移情。

      3.1迷人的意境

      《牡丹亭》意境明媚鮮艷,如夢如幻。如《驚夢》“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5]用“紫”、“紅”等艷麗明亮的暖色調涂抹出一幅爛漫春光,它象征著明中葉以后要求個性解放、自由愛情的思潮已經(jīng)悄然洶涌澎湃,然而封建傳統(tǒng)保守勢力的“高墻大院”仍然高聳,卻已沒有意義了,在杜麗娘看來,只不過是“斷”、“頹”的灰色。如此,一幅暗灰襯著明媚,現(xiàn)實浮著浪漫的春光圖就永遠印在了每一位讀者的心靈深處。它是那段歷史的產(chǎn)物,“遍青山啼紅了杜鵑,荼蘼外煙絲醉軟,”[6]有如一幅優(yōu)美絕倫的詩意畫面,作者用“青”、“紅”兩種明快色調渲染出主人公青春純潔的美好心境,再加上“煙絲”,配以“醉”字修飾,很難以分清作者描繪的到底是現(xiàn)實還是夢境?;蛘哒f,作者就是通過把現(xiàn)實和夢境的雜糅,傳神地再現(xiàn)出杜麗娘精神世界的恍恍惚惚,甚至出現(xiàn)幻覺的心理狀態(tài)?!都t樓夢》第二十三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中,寶黛共讀《會真記》一節(jié),“只見一陣風過,樹上桃花吹下一大斗來,落得滿身滿書滿地皆是花片”,接著“那花瓣兒浮在水面,飄飄蕩蕩,竟流出沁芳閘去了。”[7]不禁使人想起李清照詞中“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王國維說過:“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保?]無論湯顯祖還是曹雪芹首先都是造詣極高的詩人,在他們看來,無事無物無景不著詩意,隨手寫來均能韻味盎然。正如梁仁、謝仁敏教授所說,“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一向注重于借助景物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感情,‘情景交融’是藝術家們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9]這一點,在明清二夢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現(xiàn),它們所展現(xiàn)的意境正是夢與詩的交融,令人稱道不已!

      3.2精巧的情節(jié)

      傳奇《牡丹亭》和小說《紅樓夢》,都具有戲劇的特征:情節(jié)沖突集中,矛盾一觸即發(fā),很多場次的人物對話也極具戲劇性。作者把戲劇的特點、優(yōu)勢轉化吸收之后的藝術展現(xiàn),在刻畫人物形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牡丹亭》更是充滿戲劇特色: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局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充滿了矛盾的沖突與對立,都包含有正義和保守之間的斗爭。如《閨塾》中有名的“春香鬧學”一節(jié),描摹情態(tài),婉妙逼真。

      《紅樓夢》雖然描寫的是日常生活瑣事,世俗人情,看似娓娓道來,卻是情節(jié)波瀾起伏,充滿戲劇元素,如第三十三回“不孝種種大承笞撻”中寶玉挨打一節(jié),就極具戲劇色彩。在這一高潮情節(jié)中,包含時間、場景、人物以及矛盾的爆發(fā)與解決,特別是對人物“臺詞”的生動表現(xiàn),極富戲劇色彩,暴露出父子矛盾、母子矛盾、夫妻矛盾等種種矛盾背后隱藏著的封建衛(wèi)道士和叛逆者之間的基本沖突,以及封建集團內部的種種分歧等,有聲有色。一言以蔽之,明清二夢正是通過對戲劇表現(xiàn)手法的借鑒吸收,更加傳神地寫出矛盾的不可調和,表達出生活的復雜滋味!

      3.3詩化的語言

      《牡丹亭》是詩化的戲劇,《紅樓夢》是詩化的小說。它們的作者都是才華橫溢,有著極高文學修養(yǎng)的詩人,萃取了幾千年來的中國古典文化精華。作品中的語言源于生活,兼有文言、詩歌等精辟凝練的特點,給人帶來藝術和美的享受。

      《牡丹亭》和《紅樓夢》語言精美雅致,韻味無窮,俯拾皆是。如《牡丹亭》中單是《驚夢》一出,字字珠璣:“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何等惆悵;“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蕩春如線”,何等秀雅;“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又何其哀婉!精美絕妙,令人回味無窮!《紅樓夢》中更是如此,如第三回“接外孫賈母惜孤女”中寶黛初見這一情節(jié),單是對于人物的外貌描寫,就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10]的形神兼?zhèn)?;“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10]的朦朧動人;“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11]的風流瀟灑。我們不得不驚嘆于作者非凡的文采和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另外,二夢中,二位貴族小姐的語言均是古典雅致,文采斐然,與丫鬟、老嬤嬤等人的語言截然不同。這種詩化的語言描寫,不僅恰當?shù)乇憩F(xiàn)了所刻畫主人公的身份、修養(yǎng)、學識,也使讀者獲得更為豐富的感受。

      綜上所述,明清《牡丹亭》和《紅樓夢》“二夢”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絕無僅有的珍品,她們以精美絕倫的藝術,如詩如畫的意境,展現(xiàn)歷史的復雜與深邃,現(xiàn)實生活中矛盾與掙扎,表現(xiàn)出作者極強的社會責任感、嚴肅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高度的人文關懷精神。

      [1][5][6](明)湯顯祖.牡丹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54.

      [2][7][10][11](清)曹雪芹,高鶚.紅樓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42.

      [3]鐘明奇.明清文學散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142,144,150,139.

      [4][奧]弗洛伊德.夢的解析.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358.

      [8]王國維.徐調孚校注人間詞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1,2.

      [9]梁揚,謝仁敏.《紅樓夢》語言藝術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304.

      裴雪萊(1984—),男,漢族,河南信陽人,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2009級中國古代文學元明清方向研究生。

      猜你喜歡
      杜麗娘牡丹亭林黛玉
      《牡丹亭》夢境對杜麗娘人物形象的塑造與解讀
      “一生愛好是天然”
      牡丹亭
      中國寶玉石(2021年5期)2021-11-18 07:34:50
      《牡丹亭》之《游園驚夢》
      少兒美術(2021年2期)2021-04-26 14:10:12
      林黛玉該不該吃五香大頭菜
      讀《牡丹亭》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進賈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語文知識(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
      從林黛玉之死看劉心武的荒謬語言
      小說月刊(2014年6期)2014-04-18 13:15:12
      藥名戲與《牡丹亭》
      花開一朵,至情綻放——從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看杜麗娘
      名作欣賞(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30
      淮北市| 海淀区| 武鸣县| 达孜县| 乳山市| 台南市| 南昌市| 清涧县| 商水县| 新泰市| 沈阳市| 安塞县| 蛟河市| 根河市| 始兴县| 巴彦淖尔市| 天津市| 永平县| 滨海县| 邢台市| 彭山县| 神池县| 奉新县| 香河县| 马公市| 黔南| 通辽市| 镇康县| 宁安市| 屯昌县| 余江县| 贵溪市| 凤台县| 彝良县| 云安县| 大名县| 长乐市| 武胜县| 清镇市| 宁夏|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