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方山 陳衛(wèi)東
當今社會正處在一個轉(zhuǎn)型時期,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深感我們的教育對象缺少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做人沒有根基,缺乏底蘊。筆者認為,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實踐中,語文教師要搶抓機遇,把弘揚孝文化與語文學科教學以及青少年思想教育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主動承擔教學改革和文化建設的重擔。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長期以來應試教育助長了人們的功利思想,語文學科淪為單純的考試工具,分數(shù)成為成敗的標準。這已經(jīng)引起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各界的深思。高中語文新課程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調(diào)整了課程的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強調(diào)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造就時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已成為語文學科新的功能定位。
蘇霍姆林斯基曾主張實行和諧教育,他說:“只關心種子而忘記了耕地,那等于撒下種子去喂麻雀”,“教育工作者不僅要考慮我們將要做什么,而首先應當考慮我們所做的一切,將如何在我們所教育的人們心靈里折射和反映出來。”近年來,社會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青少年成長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狀況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父母、學校和社會給予他們太多的愛和關注,他們太多以自我為中心,往往漠視寶貴的親情、友情、師生情,從而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青少年犯罪率也不斷上升。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把“成人”教育擺到教育的頭等位置,也越來越顯得迫切。弘揚孝文化,對于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著特殊而重大的意義。由此可見,弘揚孝文化無疑是對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有力的推動。
作為禮儀之邦的中華民族,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標準與要求。而這一傳統(tǒng)的文化美德正在慢慢地被人踐踏,究其根源,就在于“孝”的教育被我們?nèi)釉诹艘粋€讓人遺忘的角落,甚至被認為是封建時代的糟粕,有悖于現(xiàn)代的教育理念。筆者以為,語文教學是母語教學,擔負著弘揚傳統(tǒng)文化,培育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責任。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孝”的教育,我們大有可為。
中國社會老齡化正在加速,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如何,值得關注。讓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去采訪自己周圍的老人,真實記錄他們的情況,然后在作文課上自主發(fā)言。例如:
①老人省吃儉用所蓋的樓房沒份住,只能靠邊住小屋。
②晚輩結(jié)婚時欠下的賬,都推到老人身上。
③兒女們家用電器應有盡有,而老人們卻很少有。
④雖然年老體弱,但仍然要靠自己勞動來生活。
⑤生病住院,兒女們不愿意出錢,或者互相推脫責任。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成作文,相互交流。這種方式,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懂得去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人,并用一顆善良的心去辨別生活中的美丑,這無疑是語文教學的真意所在。
新課程《經(jīng)典文化研讀》模塊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學習素材?!缎⒔?jīng)》里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币磺凶鋈酥赖慕逃际菑男恚⑹且磺械赖碌闹行?。孝的文化內(nèi)涵極為深刻,不僅僅是養(yǎng)活父母、敬重父母,還要把對父母的恩德推廣到普天之下的老人??鬃诱f﹕“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可見贍養(yǎng)父母要抱著尊重的態(tài)度,既養(yǎng)且敬,使其終生愉悅,才是孝道的高層次要求?!墩撜Z》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同,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父母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子女要用婉轉(zhuǎn)的語氣加以勸說,以免陷父母于不義?!睹献印吩哗s“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比寮野研⒌膬?nèi)涵開拓擴展,由敬愛自己的父母推展到敬愛所有長輩,再推展至整個國家民族。
用經(jīng)典的孝道故事感化學生。讓學生請父母講述前輩孝敬的故事,從純樸的語言中去領略孝敬的內(nèi)涵。讓學生去圖書館、閱覽室,查閱前輩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讓學生走上講堂,把搜索來的故事與大家共享,并從這些故事中獲取有益的啟示。此外,還可用文章、詩句、古訓熏陶學生。
鼓勵學生堅持寫周記,記下自己每周的言行,比如對父母講話態(tài)度是否恭敬,語氣是否親切;聽從父母的教導和正確的意見時,是否能做到不頂撞、不發(fā)脾氣,能否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等,在對照的基礎上,不斷地反省自己,并加以完善。
勤奮學習,刻苦鉆研。要想真正孝敬父母還必須有真才實學,掌握日后在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yè)的本領。有了這些本領,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只有這樣,才會使父母感到驕傲和自豪。
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如到敬老院去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讓老人感受一下家庭的溫情。為貧困地區(qū)的失學兒童捐贈自己的課外讀物、學習用品,為受災地區(qū)捐出自己的零花錢,向他們表達一份愛心等。教育學生從尊敬父母開始去關心愛護其他人,從幫助相識的人開始去仁愛陌生的人。讓學生培養(yǎng)愛心,讓世界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