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敏
高考散文閱讀,一是考查對文章整體或局部內容的感知。如2009年高考全國卷Ⅰ《彩色的荒漠》第15題、第16題,2009年高考全國卷Ⅱ《岳樺》第15題、第16題。二是考查對文章整體或局部形式的理解。如2009年高考全國卷Ⅰ《彩色的荒漠》第14題、第17題,2009年高考全國卷Ⅱ《岳樺》第14題、第17題。閱讀實踐證明,主旨決定文章內容和形式。可見,把握主旨是解決散文閱讀問題的關鍵。
那么怎樣快速找到散文的主旨呢?
一、依文體找“情物”,依“情物”尋主旨
不同類型的散文,抒情的依托物是不一樣的,可以稱作“情物”。這個“物”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就不再是普通的“物”了。敘事散文講求以小見大,形與神的關系是重點,人物、事物是“情物”:寫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與景的契合是關鍵,景物是“情物”;詠物散文托物言志,盡可能體味象征手法,被詠的物是“情物”。
找到了一篇文章的“情物”,我們再由“物”尋情、由情及旨地去把握,也就基本領悟了作品的基調,掌握了整篇文章的精髓。情是由景(物)到主旨的橋梁。
閱讀時要圍繞“情”來思考:抒“情”的依托物是什么?借物表達什么情感?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情”?用什么語言來表達“情”的?這樣一層層的思考,文章主旨也就明確了。如2009年高考全國卷Ⅰ《彩色的荒漠》,依文體(散文),由景物(荒漠的特點——彩色)及情(喜愛這彩色的荒漠),由情及旨(贊美使荒漠成彩色的人);2009年高考全國卷Ⅱ《岳樺》,依文體(散文),由景(身處絕境、身軀匍匐、有倔強生命的岳樺)及情(喜愛有這特點的岳樺),由情及旨(贊美“更像一種抽象的神”的岳樺)。
二、依“主干”定主旨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主要表現的部分可以稱之為文章“主干”,“主干”明晰了,“旁枝”的作用才好辨析,主旨也才好明確,所以依“主干”定主旨,能順利辨清文章中各種材料及關系,進而分清材料的主次,它是從整體入手解決閱讀問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如2009年高考全國卷Ⅰ《彩色的荒漠》的“主干”是彩色的荒漠,“旁枝”是荒漠,用荒漠來反襯突出彩色的荒漠,借彩色的荒漠表現荒漠工人的偉大,贊頌他們的精神。2009年高考全國卷Ⅱ《岳樺》,“主干”是岳樺,”旁枝”是白樺,寫白樺是用來反襯岳樺的,文章借岳樺的特點贊其意志及品質。
三、依題目推主旨
揣摩題目含意,領悟文章基本內容。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多半能揭示全文內容的重點,有時暗示文章的主旨,還常常有啟迪行文思路的作用。閱讀中,我們通過仔細推敲題目所蘊含的信息,可以感知到文章的基本內容和中心。2009年高考全國卷Ⅰ,題目是“彩色的荒漠”,依據題目我們思考,荒漠是一般情況,荒漠呈彩色,為什么會這樣,是誰使它這樣的,這樣贊美的主旨就出來了。如何從整體入手,既快又準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創(chuàng)作意旨呢?無疑,析標題是最好的著眼點。
主旨已經確定,那么,我們又如何依據主旨這把鑰匙來打開散文閱讀的大門呢?下面以2009年高考全國卷Ⅰ為例來具體說明。
一、依主旨解內容題。
(一)對細節(jié)內容的理解
第14題第一問:“文章第一段描寫了戈壁灘的哪些特點?”我們已經依據文體、“主干”、題目確定了主旨,彩色的荒漠是“主干”,荒漠是“旁枝”,荒漠是用來反襯“主干”的,荒漠的特點該是與彩色相對的,材料中也說“我們來到這里時,已是深秋時節(jié),灰色,到處是灰色”,所以戈壁灘的第一個特點是色彩單調。依據贊美荒漠工人的偉大精神的主旨,荒漠的環(huán)境越惡劣越能突出工人的偉大,材料中也說“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黃沙漫漫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開闊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盤,偶爾看見一團兩團圓圓的草棵,像是刻意擺下的一局殘棋。生存與死亡,在這里艱難地進行命運的博弈”,所以,戈壁灘的第二個特點是環(huán)境惡劣。據此荒漠的兩個特點已經清晰。
第16題:“作者為什么說,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鮮艷奪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裝的紅色?”本題考查的是對細節(jié)的理解,要理解該句意義,首先要確定內容區(qū)間是五、六兩個自然段,然后進行相應的提煉、概括。研讀五、六兩個自然段:原因之一是通過比較得來的,答案中有“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裝的紅色顯得更加耀眼奪目”,它的耀眼奪目更能表現作者贊美工人的感情主旨;原因之二、三分別用了兩個比喻表現的還是文章的主旨,贊美石油工人的感情和精神,答案為“工裝的紅色如花如霞,表達了作者對石油工人美好精神的贊頌和敬仰;工裝的紅色如共和國旗幟的顏色,寄托了作者的愛國之情?!蔽恼掠眉毠?jié)表現主旨,要解釋理解細節(jié),必須依據主旨,理解才能準確到位。
(二)對句子內容的理解
第15題:“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1)我喜歡這些樹,視它們?yōu)樯咸煺资窘o人類的精神榜樣。(2)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卑堰@兩個句子放在文章中,依據“主干”、主旨去分析,才好判斷。兩句話的含意該是主旨統(tǒng)領下的句子的意思。(1)胡楊樹實際上是作為彩色荒漠的建設者石油工人的正面襯托,跟主旨有很大的關系?!熬癜駱印奔次恼轮信c贊美石油工人相通的精神,是句子中內涵豐富的關鍵詞語,要解釋出來。答案是“惡劣環(huán)境中的胡楊樹,仿佛被上天賦予了頑強的意志和信念,具有吸引人的力量”。(2)文中石油工人的人生不荒涼,為什么?因為他們用他們的努力讓荒漠成彩色,這種推理還是服從于“主干”、主旨?;臎龅纳衬鳛椴换臎龅娜松姆匆r,更能突出不荒涼人生的偉大,工人們使自己的人生不荒涼,而這正是文章的主旨。答案是“盡管沙漠是荒涼和單調的,但是,人們卻可以通過勞動讓人生變得豐富多彩”??梢姡潆x不開段,段離不開篇,篇離不開文章的主旨。要理解句意,須依據文章主旨。
二、依主旨解形式題
卷Ⅰ第14題第二問:“聯系全文,談談作者這樣寫有什么用意?!睂懜瓯跒┑挠靡馐怯没哪匆r彩色的荒漠,突出荒漠彩色的特點,進而突出工人的偉大。是誰使荒漠成彩色的?由這樣的思考得出寫荒漠是為寫工人精神埋下伏筆。從贊彩色荒漠的角度,寫荒漠是先抑后揚,贊美使它成彩色的工人。主旨明確了,文章形式上的特點才能分清,主旨統(tǒng)領下的一切問題,才能迎刃而解;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要辨清寫作手法必須依據主旨。如此牢牢抓住主旨,辨析形式上的特點才能準確到位。
第17題:“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來寫克拉2號氣井的?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蔽恼轮髦际琴澝朗凸と?,寫克拉2號氣井(“主干”之外的其他的人或物),要表現的還是文章的主旨,那么石油工人做了什么,有何特點讓作者贊美,他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西氣東送,形式上用比擬來表現;他們精神偉大,不畏艱險,克服困難,用對比襯托來表現;他們信念堅定,一往無前,用排比來表現;他們讓人敬佩和感激,通過想象來表現。主旨決定了形式,只有依據主旨,才能更好地辨清形式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