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錦萍
“詩比歷史更久遠”——詩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華和民族精神,已經(jīng)成為民族品格的一部分,它凝聚了人文精神和民族靈魂。學習詩歌也已經(jīng)不再是啟蒙教育的一種方式,而是傳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途徑。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在教學中體現(xiàn)“知識、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培養(yǎng)“問題、過程、探究”意識,這為詩歌教學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那么,教學中如何運用新課程理念引導學生探尋詩歌意境、體味詩歌的魅力呢?
人教版高中語文的必修教材中選擇了一些古典詩歌,高中二年級增設了《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鑒賞》的選修課,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古典詩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古典詩歌學習方面有如下問題。
其一,學生對某些詩篇不感興趣。課本中所選的某些詩篇與學生有一定距離,如第二冊的《離騷》,就有不少學生反映這首詩古奧難懂,提不起興趣?!峨x騷》是我國古典詩歌浪漫主義風格的源頭,距離學生的時代比較久遠。雖然前面學生已經(jīng)接觸了《詩經(jīng)》,但對于楚辭,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內(nèi)容上仍然是陌生的。從字面上看,障礙特別多,學生也就沒有了讀下去的欲望。
其二,學生難以準確地捕捉到作者在詩歌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感情。古代詩歌自身的特點是語言精煉和諧、感情深沉豐富。很多學生在閱讀古代詩歌時,只停留在詩歌表層意象的感知上,難以進一步挖掘詩歌深層的含義,因而難以準確地捕捉到作者在詩歌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感情。
其三,學生學習古典詩歌時功利目的很強。在高考的壓力下,學生在學習時首先考慮的是這些內(nèi)容高考會不會考,怎樣才能得高分。因而在學習古典詩歌時,直接從做題入手,對于朗讀、欣賞意境、重新創(chuàng)作這樣的教學過程并不重視,這種舍本逐末的做法往往適得其反,如果學生對詩歌不能很好地欣賞、理解,怎么能答好題呢?其結(jié)果大多南轅北轍。
面對古典詩歌教學的現(xiàn)狀,該如何揚長避短呢?經(jīng)過思考和探究,總結(jié)出以下方法。
第一,加強誦讀感悟。詩詞的美感首先來自音律,包括節(jié)奏與韻律。音樂性是詩詞與生俱來的特性,詩詞中語音有規(guī)律的停頓形成節(jié)奏,其聲、韻按一定的規(guī)律組合而成的韻律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因此,在古典詩詞的教學中,多種形式的誦讀,可以有助于學生把握詩意、體會情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在課上讓學生配樂朗誦,“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抑揚頓挫的朗誦配上琵琶的婉轉(zhuǎn)曲調(diào),渲染了詩歌的意境,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想象力,增強了學生的興趣。誦讀后,再分析詩中描摹音樂的語句和修辭,學生對琵琶女高招的技藝及詩人獨到的筆法就會有更加形象和深刻的理解。
第二,重視比較分析。中國古典詩歌的很多意象相近或相似,有的意境不盡相同,而有的卻意境相通,因此可以將這些詩歌的意象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更好地體會詩歌的意境。例如比較《越中覽古》與《石頭城》兩詩的意象,相近或相似的有:越王破吳/故國空城,春殿/女墻;今鷓鴣/舊時月等,通過比較學生不難看出,李詩的前三句極力摹寫歷史人物的春風得意(昔日之盛),而末句筆鋒陡轉(zhuǎn),只以“鷓鴣”寫出今日之衰;而劉詩則直接從今日的自然景物的蕭條和人文景觀的荒廢入手,再以“往昔興盛的見證”“舊時月”作比突現(xiàn)今日之衰。通過比較分析,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兩詩同為“懷古之作”,但李詩先寫昔日之盛,再寫今日之衰;劉詩則先寫今日之衰,再透露昔日之盛:兩首詩都表達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這樣一來,兩首詩的寫法、風格、意境便一目了然了,學生對兩首詩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第三,強調(diào)個性化解讀?!靶蜗蟠笥谒季S”,中國古典詩歌的意境和內(nèi)涵是深廣的,在教學中我們應當尊重學生個人的感受和獨特的體驗,在問題設計上,應摒棄強調(diào)“答案唯一性”的限定性問題,多設置一些能促進學生多向思維、個性思考的開放性問題,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解讀。例如對于《題李凝幽居》中“推”和“敲”字哪個更好,歷來看法不一。賈島原作中用的是“敲”,朱光潛先生在《咬文嚼字》中提出了新的見解,認為“推”字更好,學生也完全可以再對朱先生的看法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還有蘇軾《蝶戀花》中“綠水人家繞”這一句到底用“繞”好還是“曉”好,學生見解不一,經(jīng)過充分討論探究之后,發(fā)現(xiàn)這兩個字各有千秋。由此可見,在詩歌鑒賞中,不是每個問題都有“標準答案”,學生們能夠在思考和探究中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并言之成理即可。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興趣,還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思維和表達能力,一舉多得。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毙抡n程改革提出新標準、新要求的同時,也為教學帶來了新思路、新方法。古典詩歌鑒賞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學習現(xiàn)代教學理念,合理利用一切現(xiàn)代教學手段,努力挖掘語文教材中的一切蘊涵豐富傳統(tǒng)文化的因素,讓學生在一系列審美體驗過程中逐步形成審美鑒賞能力,真正實現(xiàn)感悟傳統(tǒng)文化與傳承古典文學的目的。這樣,古典詩歌教學才會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從而真正提高學生學習和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