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青
(河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淺談中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
◆李占青
(河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閱讀與寫作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由于重視程度不夠或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導致傳統(tǒng)的閱讀寫作教學弊端重重,效率低,問題多。要轉(zhuǎn)變這種情況,必須要更新觀念,開拓思維,提升課堂效率,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水平。
中學語文 閱讀興趣 寫作教學
閱讀與寫作是中學語文學習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也是大家在除了學習外,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通過閱讀,我們可以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材料,促進我們的寫作水平的提高;而通過寫作我們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有效地和別人進行溝通交流??梢?閱讀與寫作二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需要先從大量的有針對性的閱讀抓起。因為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試想,沒有語言材料的輸入,哪里有思想的輸出呢?要想提高整體語文水平,需要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而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
1.課堂上教師單一講解閱讀材料,削弱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傳統(tǒng)課堂上,語文老師總是照本宣科,按照教科書上的答案和詳解來念給學生,“滿堂灌”或者把成堆的語言材料一股腦的拋給學生,不加以啟發(fā)引導,不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都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只能按照老師的講解去理解文章,完全失去了主觀能動性,最終遏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發(fā)揮空間,影響了閱讀能力的提高。
2.閱讀訓練方法落后,影響了整體的閱讀效果。傳統(tǒng)的閱讀方法中,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而且受應試思想的影響,教師在講解文章思路時,往往按照考試題型和要求來分析材料,選擇模擬題,甚至搞題海戰(zhàn)術(shù),使得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破壞了文章的美感和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使得學生不愿閱讀,不想訓練,費時多而收效微,從而降低了閱讀效率。
針對以上兩點,要改善閱讀教學效果,首先要改變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提倡個性化閱讀教學。在閱讀訓練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對閱讀材料的講解,不能替代學生的個人理解。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在理解文章創(chuàng)作背景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理論知識和邏輯分析,去解構(gòu)文章的主旨內(nèi)涵。教師對文章的解讀剖析,只是起個引導的作用,真正的主旨把握,需要學生自己通過閱讀和思考去發(fā)掘,而只有這樣得到的閱讀收獲,才是會令學生終生受益和難忘的。
其次,要采用恰當?shù)挠柧毞椒ê褪侄?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努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朗讀就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最好方式。所以,課堂上可以綜合采用朗讀、默讀、復述和背誦以及默寫等多種手段,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想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首先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認真鉆研教材,改變教法和落后的教學手段,改善師生關(guān)系;對學生要多鼓勵,賞識教育,通過啟發(fā)誘導激勵學生去閱讀而不是通過批評刺激諷刺挖苦而導致學生興趣度下降。只有在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下,學生才能專注于閱讀的內(nèi)容,深入的思考,從而獲得良好的閱讀效果。
在大量閱讀訓練和語言材料輸入的前提下,要想把文章寫好,就要提高文章的立意。什么是立意呢?立意指的是文章的主題,是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文章內(nèi)容的精髓所在;提高文章立意就是要主題新穎、鮮明、動人。所以要想文章立意新穎,那么就需要打破思維定勢,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比如逆向思維,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樹立新形象,創(chuàng)立新觀點,出奇制勝。什么叫逆向思維呢?指的是一種有悖于常理的思維方式,即把思維逆向發(fā)散,向著原材料和思路的對立方向開拓,逆向發(fā)揮,得出一種標新立異的結(jié)論,從而收到一種新奇的效果,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舉一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有這么個歷史故事:有兩位婦女為了同一個嬰兒爭吵起來,她倆都堅持說自己是嬰兒的媽媽,最后被士兵帶到所羅門王跟前,讓他裁決,主持公道。很多人都等著觀看所羅門的判決結(jié)果。令大家出乎意料的是,所羅門做了一個驚人的裁決,就是當場下令將該嬰兒攔腰斬斷,截成兩半,兩個婦女一人一半。這個命令聽起來多么不可思議,結(jié)果呢,其中一個母親立刻提出反對,宣布自己放棄爭奪權(quán),讓另一個婦女把嬰兒抱走也不要讓孩子死去。顯然,我們立刻就可以判斷出提出反對的這位婦女就是嬰兒的親媽媽,因為只有親生媽媽才會那么心疼自己的骨肉。顯然,在這個故事中,所羅門用的就是逆向思維,反其道而行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真正的母親??梢?關(guān)鍵時刻采用逆向思維,可使枯木逢春,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奇效果。
在作文中采用這種思維方式,可使文章立意出奇、出新,對于寫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比如,我們都知道這句話,“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出自《馬說》)。”這句話什么意思呢?講的是伯樂對于千里馬的決定性作用,如果沒有伯樂的賞識,慧眼識才,即使你再有才,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空有一身抱負,揭露了當時的社會不注重人才、埋沒人才的現(xiàn)實情況,抒發(fā)了作者懷才不遇的落寞心情。在當時是抨擊社會現(xiàn)實,起到了針砭時弊的作用。然而世易時移,時代改變了,我們今天再拿到這篇文章,讀到這句話,是否可以采取反向思維呢?今天我們的社會現(xiàn)實是人才至上,企業(yè)重視人才,強調(diào)高素質(zhì)人才,可是實際問題呢?反而不是缺少伯樂了,而是人才的稀缺。也就是說現(xiàn)如今伯樂常有,而“千里馬”不常有啦!因此,社會的主旋律和基調(diào)應該是:“首先要做馬,其次要做一匹千里馬”。換句話說,在現(xiàn)在的大環(huán)境下,只要你是真正的人才,即使遇不到伯樂,你也能發(fā)揮自己的一技之長,撐起自己的一片藍天!這就是采用了逆向思維,所以文章有了活力,讀起來讓人感覺煥然一新。再如,我們都知道“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君子也”(出自宋朝,周敦頤《愛蓮說》)。此語一出,蓮花就成了君子的象征和代名詞。然而,我們可以換個角度,試想,假若沒有來自于蓮花根下淤泥的滋養(yǎng),哪來亭亭玉立的蓮花枝干,碧綠清脆的蓮花葉子和嬌艷可愛的片片花朵?而當蓮花吸收完淤泥中的營養(yǎng),冒出水面,雖是嬌艷可愛,可是卻毫不念及淤泥的恩情,反而嫌惡淤泥的污濁,這難道不是忘恩負義、知恩不報、自私自利的表現(xiàn)嗎?從這個角度講,蓮非君子,實為小人。這就是逆向思維,即發(fā)散性思維。在掌握事物規(guī)律的基礎上,恰當運用發(fā)散思維會起到出其不意的寫作效果。
[1]陳之忠.要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安徽教育,1980,(4).
[2]穆瑞艷.談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A].邁向新世紀[C].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