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涵
(南京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
自佛羅倫薩卡梅拉塔會社和蒙特威爾第創(chuàng)作最早的歌劇問世,意大利一直是歐洲歌劇的中心。威尼斯、那不勒斯、佛羅倫薩、羅馬劇院林立,寫歌劇的音樂家和優(yōu)秀的演員人才輩出。意大利歌劇在十七世紀的歐洲舞臺上始終獨占鰲頭。進入十八世紀,歌劇的形成在逐步固定之中,那不勒斯的老斯卡拉蒂,首先倡導應用“返始詠嘆調”(da capo aria),他一生作有115部歌劇,因此獲得正歌劇創(chuàng)建者的稱號。大約從1720年起,一種更輕快活潑的新歌劇代替了老式的“化裝演唱會”似的正歌劇。創(chuàng)作這種新意大利歌劇最有成績的是一個外來者,此人就是和巴赫同年的德國音樂家喬治·弗里德里克·亨德爾。《讓我痛哭吧》就是他創(chuàng)作的巴洛克風格歌劇《里納爾多》中的精華。
亨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出生于德國哈勒城。父親是理發(fā)師兼外科醫(yī)生,他反對兒子學習音樂并有心讓他學習法律,但亨德爾仍堅持向往音樂。某次偶遇薩克森公爵才讓亨德爾有機會師從當地管風琴家、 作曲家查豪 (Friendrichi Wilhelm Zachow,1663—1712)。亨德爾中學畢業(yè)后按父親遺愿考入哈勒大學法律系就讀,并擔任管風琴師。1703年離開大學,先后在歌劇院演奏小提琴和羽管鍵琴,其最初兩部歌劇《阿爾米拉》、《尼羅》創(chuàng)作后不出三年即上演。1706—1710年間,亨德爾周游意大利并從事演奏和創(chuàng)作,并研究了意大利的音樂風格。亨德爾憑借無窮的靈感著手創(chuàng)作了《阿格里品那》(Agrippina)、清唱劇和一百五十多部康塔塔,由此聲名大振。而往訪倫敦所作的歌劇《里納爾多》(1710年)大功告成后便定居倫敦。作為一位多產的音樂家,其主要作品有:清唱劇《以色列人在埃及》、《參孫》、《彌賽亞》、《猶大馬卡白》等三十二部,歌劇四十六部,管弦樂《水上音樂》、《森林音樂》、《煙火音樂》各一套,管弦協奏曲十一首,大協奏曲四十二首,還有室內樂、組曲、序曲、恰空等器樂曲。他的代表作有管弦樂曲《皇家水上音樂》,《皇家焰火音樂》,清唱劇《彌賽亞》,等等,《彌賽亞》中的《哈利路亞》流傳最為廣泛。
歌劇《里納爾多》(Rinaldo)的劇本是當時在倫敦相當走紅的劇院經紀人阿龍·希爾(Aaron Hill)根據意大利著名文人塔索(T.Tasso,1544—1595)的長詩《解放了的耶路撒冷》(La Gerusalemme Liberata)中十字軍英雄里納爾多和大馬士革的異教徒魔女阿爾米達的故事整理出一個劇作的主題,而后由腳本作家杰克莫·羅西寫下的?!独锛{爾多》共三幕,描述的是第一次十字軍征戰(zhàn)耶路撒冷時,十字軍四大著名領袖之一的(第一代十字軍的耶路撒冷王)手下著名意大利騎士在圍困耶路撒冷城所發(fā)生的故事。一方面,騎士里納爾多與指揮官戈爾弗雷德之女阿爾米萊納相戀,戈爾弗雷德也答應在拿下城池之后允諾他們的婚事。另一方面,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守城指揮官阿爾岡特迫于攻城壓力的強大,向十字軍指揮官要求停戰(zhàn),并前往十字軍的陣營交涉,事實上已經是山窮水盡的地步。阿爾岡特決定向自己的戀人,大馬士革的妖女阿爾米達請求幫助。妖女阿爾米達暢快地答應了給予阿爾岡特幫助。他們兩人都提到了要以此來保護亞細亞的河山。阿爾米達向阿爾米萊娜施妖法,并捕獲了阿爾米萊娜。憤怒的里納爾多因戀人被敵方捕獲而憤怒。戈爾弗雷德的弟弟尤斯塔基奧是一位基督教的魔法師,表示愿意幫助戈爾弗雷德和里納爾多找回阿爾米萊娜。阿爾米萊娜被拘捕在阿爾岡特的城內,內心煩亂。此時阿爾岡特遇到了阿爾米萊娜,頓時升起了愛戀的心思。阿爾米達再一次施放妖法,將里納爾多抓獲了。在妖女面前,里納爾多堅持要求要么將阿爾米萊娜還給他,要么將自己和佩劍一起埋葬。妖女被里納爾多的勇敢所感動,用妖法將自己變身為阿爾米萊娜,誘惑里納爾多,不曾想里納爾多沒有就范。阿爾米達變身阿爾米萊娜的時候,卻引來了阿爾岡特的誤會,阿爾岡特見是阿爾米萊娜,便對其討好、傾訴愛戀之情。這一下可惹惱了阿爾米達。阿爾岡特發(fā)覺是阿爾米達,這才覺得不可收場了。軍隊準備戰(zhàn)斗。惱怒的阿爾米達準備將阿爾米萊娜和里納爾多全部殺死,在對阿爾米萊娜下手的時候,里納爾多要求先將他殺死,阿爾米達不愿意,正準備下手的時候,基督徒的魔法師趕到,將阿爾米達的宮殿摧毀,解救了里納爾多和阿爾米萊娜。阿爾岡特和阿爾米達被捕獲并且公開宣稱他們的基督徒信念。結果是由于里納爾多,基督徒贏取了勝利,城郭被“解放”。不單如此,阿爾岡特和阿爾米達這樣的異教徒也重新接受洗禮,改換了宗教信仰并恢復了戀人關系,“重新做人”了。阿爾米萊納和里納爾多也終于團聚在一起,可謂“戀人們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的結局。
《讓我痛哭吧》寫道:“阿爾米達,求你憐憫,你用強暴的力量,奪去了我的心和一切歡欣,如今,我永世痛苦,仿佛在地獄里歷盡人間酸辛。上帝??!請你憐憫,啊,請你讓我痛哭吧!殘酷的命運,多么盼望著那自由的來臨。人間的苦難,無窮無盡,對我這樣的痛苦也無人憐憫!”
此曲由兩個部分組成,宣敘調(1—12小節(jié))和詠嘆調(13—54小節(jié)及其段落反復)。兩個部分有明顯的區(qū)別但是卻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宣敘調有三個各4個小節(jié)的復合樂句,為詠嘆調提供音樂情景、背景交代和情感的鋪陳。第二部分的詠嘆調分為簡介的復三步曲式結構。A段為單三部曲式,B段是一個發(fā)展性段落,A1是第一段的完全再現。
整個作品包含了那個時代的特征,正處在將以神為主轉變?yōu)橐匀藶橹鞯臅r期,文藝復興就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理念。而過去的宗教都富有濃厚的莊嚴感、神圣感,因此人們無法表露出內心深處真正的情感,只能保持著一種矜持的狀態(tài)?!蹲屛彝纯薨伞愤@首作品相對于宗教音樂來說,在心底的暗暗悲傷已明確地表達了出來,用歌唱人的內心思想取代了歌唱神,直接并坦白。這樣的歌曲正是阿爾岡特遇到了阿爾米萊娜,頓時升起了愛戀的心思時所表達出的。
我聽過有 “天籟之音”稱號的莎拉布萊曼的演唱版本,所謂天籟之音,就是輕柔甜美中不失沉穩(wěn),如同人魚的歌聲,歌頌著在天地之間安然的靈魂,是何等的迷人,飽滿圓潤的旋律讓人沉浸于一種無形的歡樂中。常人之所言:“歡樂總是永恒的苦難中短暫的溫柔慰藉,讓人沉湎?!被蛟S用這樣的言語來概括《讓我痛哭吧》這部經典之作會更貼切。
我在生活中雖聽過《讓我痛哭吧》這首歌曲,但自己未嘗試演唱過。近段時間聲樂老師讓我學習演唱這一曲目(聲樂是我的主專業(yè)),初次接觸亨德爾的作品有些陌生,但因為有所聽聞因此不會覺得難以接受,聽過各種不同的版本,總的來說,這部作品難點是對宣敘調人物情緒的掌握,旋律句逗與和聲進行之間的融合。更重要的是Larghetto(每分鐘60拍左右)速度演唱,每個樂句要做到精致地起落、完整、精美,并且保持良好的氣息流動及氣息支撐實則不易。氣息過于控制,則失柔美;氣息過于放縱,則失實質。糾結于此種矛盾思想之中,最好的辦法只能去理解這部作品的內涵,賦予其自己的真實情感,心態(tài)的平穩(wěn)才得以調節(jié)好氣息,連貫才是關鍵。
[1]蔡玉良著.西方音樂文化.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12.
[2]廖叔同著.西方音樂一千年.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10.
[3][英]約翰·斯坦利著.古典音樂(偉大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2.
[4]本冊主編:俞子正,陸蓉.聲樂教學作品選(外國卷·一).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5]里納爾多.http://www.qqywf.com.原文地址:http://www.qqywf.com/view/b_1406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