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學言語形式與風格的形成
      —— 《文學概論》的階段梳理 (二)

      2011-08-15 00:53:12田景春
      文山學院學報 2011年1期
      關鍵詞:文學

      田景春,楊 勇

      (1.文山學院中文系,云南文山663000;2.昆明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系,云南昆明650118)

      文學言語形式與風格的形成
      —— 《文學概論》的階段梳理 (二)

      田景春1,楊 勇2

      (1.文山學院中文系,云南文山663000;2.昆明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系,云南昆明650118)

      文學理論的構建有賴于我們對人類話語形式的準確認知,有賴于我們對不同民族文學生成背后的話語形式的真切感知,也有賴于我們對創(chuàng)作的話語凝成與欣賞的話語認同的多維把捉。文學作品是特殊的話語凝成,是個體言語與群體語言在完美認同后的特殊凝固形態(tài),即特殊的言語形式。這種特殊的言語形式由文學家的特殊性而來,最后由欣賞者認同、理解,在理論視域下闡釋為文學風格。既如此,我們認為,文學風格理論的梳理當以話語情景為主,當以一定話語權 (如民族話語、地域話語等等)為明確背景。以下內容即以傳統(tǒng)中華話語情景為主。

      文學;言語形式;作品風格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言語形式是文學風格的凝固形態(tài),是文學作品中由語詞、體裁、結構和形象等構成的作家創(chuàng)作個性得以呈現(xiàn)的具體話語環(huán)境。文學風格必須通過這種話語情境具體體現(xiàn)出來。作品風格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通過特定的話語情境表現(xiàn)出來。作品的話語情境由語詞、體裁、結構、人物形象、材料、環(huán)境等因素構成。

      一、言語形式與作品風格

      (一)風格體現(xiàn)在語詞的運用上

      語詞運用是指特定文學文本中語詞的具體組合狀況,如押韻、煉字、遣詞、造句和煉句等。一定的創(chuàng)作個性歸根到底要通過具體語詞運用體現(xiàn)出來,從而形成一種較為連貫和穩(wěn)定的文學風格,而讀者要想了解這種文學風格的究竟,也首先必須通過閱讀去領會這種語詞運用。

      老舍的文學語言富有鮮明的北京地方色彩,形象生動,幽默風趣,音調鏗鏘;善于提煉和運用北系口語,凝練雋永而又溫婉多諷。趙樹理的文學語言富于泥土的芳香,明朗雋永,幽默感強,淳樸、明白如話,詼諧生動,形象鮮明。孫犁的文學語言樸素清新,自然簡潔,形象生動,富于抒情意味和地方色彩。

      李白,在用字用句上富于奇特的想象;在語言節(jié)奏旋律上奔泄急速,迸發(fā)突進,氣勢噴溢,“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凸顯出豪放的風格。而杜甫在用字用句上側重于精細的寫實、鮮明的對比、工穩(wěn)的對仗、緊密的結構,語言節(jié)奏韻律上回旋舒緩、跌宕頓挫;情感凝重深沉,顯出沉郁的風格。

      正如姜夔所言: “一家之語,自有一家之風味。如樂之二十四調,各有韻聲,乃是歸宿處。模仿者語雖似之,韻亦無矣?!钡聡軐W家恩斯特·卡西爾在《人論》中說:“欣賞莎士比亞劇作的情節(jié)——熱衷于《奧賽羅》、《麥克白斯》、《李爾王》中‘劇情細節(jié)的安排’,——并不必然意味著一個人理解和感受了莎士比亞的悲劇藝術。沒有莎士比亞的語言,沒有他的戲劇言詞的力量,所有這一切就仍然是十分平淡的。一首詩的內容不可能與它的形式——韻文、音調、韻律分離開來。這些形式成分并不是復寫一個給予的直觀的純粹外在的或技巧的手段,而是藝術直觀本身的基本組成部分?!保?](P198)

      (二)風格體現(xiàn)在體裁的選擇上

      體裁選擇是指作家根據自己的表現(xiàn)要求而對文本形式如詩歌、散文和小說等作最恰當的選擇。一定的創(chuàng)作內容和創(chuàng)作個性要求有一定的體裁同它相適應,從而形成一定的文學風格。俗話所謂“量體裁衣”,正適用于此。李漁在《閑情偶記》中曰:“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準繩?!眲③脑凇段男牡颀垺ざ▌荨分姓f: “夫情致異區(qū),文變殊術,莫不因情立體,即體成勢也?!?/p>

      黑格爾指出:“人們在音樂中區(qū)分教堂音樂風格和歌劇音樂風格,在繪畫中區(qū)分歷史畫風格和風俗畫風格。依這樣看,風格就是服從所用材料的各種條件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而且它還要適應一定藝術種類的要求和從主題概念生出的規(guī)律?!?/p>

      陸機在《文賦》中說: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凄愴,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yōu)游以彬蔚,論精約而朗暢,奏平徹以閑雅,說煒燁以譎誑?!?/p>

      列夫·托爾斯泰的中篇小說《伊凡·伊里奇之死》著重通過細致的心理刻劃來表現(xiàn)諷刺意圖,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則透過場面宏大、人物關系復雜的戰(zhàn)爭描寫顯示壯闊雄深的風格,這兩種小說體裁及其風格是彼此不可替代和混淆的。

      魯迅在20世紀30年代何以停止小說寫作而改寫雜文?這是由于他那冷峻、尖銳而雄偉的戰(zhàn)斗風格更適合雜文這一體裁去表現(xiàn)。反過來說,正是雜文這一體裁最能展現(xiàn)魯迅的上述風格。同一個魯迅,則有寫小說《吶喊》和《彷徨》的魯迅、寫散文《野草》的魯迅和寫雜文的魯迅,這表現(xiàn)出三種明顯不同的體裁和風格。小說善于表現(xiàn)壯闊恢宏、細致縝密的風格,悲劇易于表現(xiàn)崇高悲壯的風格,喜劇易于表現(xiàn)幽默滑稽的風格,正劇易于表現(xiàn)嚴肅莊重的風格,而雜文易于表現(xiàn)冷峻、犀利的風格。

      應當指出,不同文學體裁不是畫地為牢、彼此隔絕的,作家在駕御某種體裁的時候,可以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吸收揉進其他體裁的因素,改變原來的某些特征,從而豐富其表現(xiàn)力,實現(xiàn)新的藝術追求。比如,詩歌散文化,戲劇詩化,小說和詩歌的糅合,悲劇和喜劇的統(tǒng)一等等。這樣,文體的審美特征就必然發(fā)生變化,并使作品風格發(fā)生變化。

      (三)風格體現(xiàn)在形象和意境創(chuàng)造上

      形象創(chuàng)造是指作家對特定文本的藝術形象系統(tǒng)的刻劃。藝術形象系統(tǒng)的創(chuàng)造可以說是文學創(chuàng)造的中心工作。藝術形象系統(tǒng)的狀況與風格的表現(xiàn)有密切關系。

      《水滸傳》與《紅樓夢》塑造人物的方法就有很大不同。 《水滸傳》把人物置于斗爭的旋渦中,放在刀光劍影的生死關頭,用人物自己的行動和語言來顯示自己的性格,這樣, 《水滸傳》就呈現(xiàn)出一種剛健而悲壯的風格?!都t樓夢》則把人物置于封建貴族之家的日常起居生活中,通過縝密的細節(jié)和微妙復雜的心理細膩描繪,來展示人物的命運和性格,而呈現(xiàn)出深微精妙、天然無飾的風格。

      (四)風格體現(xiàn)在題材的選擇上

      文學是生活的反映,而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它就像變化無窮的海洋一樣,有時狂風驟起,驚濤拍岸;有時風和日麗,微波蕩漾;有時會出現(xiàn)海市蜃樓的幻景,有時又會出現(xiàn)滄海桑田的變遷……每個作家都在這生活的海洋里遨游,可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生活經驗。因此,他們一定要根據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和審美情趣,擷取生活的不同側面去表現(xiàn)生活。他總要尋找和他創(chuàng)作個性相一致、相適應的題材,并以他對生活的獨特感受、獨特審美情趣和藝術追求來處理題材,最終呈現(xiàn)給讀者以最鮮明最獨特的創(chuàng)造風格。

      陶淵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創(chuàng)造出“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純”(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其四)的樸素、淡泊、寧靜、悠然的風格。葉燮說: “陶潛胸次浩然,吐棄人間的一切,故其詩俱不從人間得?!睖赝ン薜摹捌G詞”在文學史上是很有地位名聲的。他專門選擇房幃兒女之事為題材,著力描寫的都是玉樓、紗窗、錦衾、香羅、云鬢之類,構成了他濃艷香軟的風格。柳永的詞也以歌妓婦女生活為題材,使他的詞風屬于婉約派,產生了冷落、凄清、纏綿悱惻的格調。

      (五)風格體現(xiàn)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

      作家的創(chuàng)作個性制約著作家對創(chuàng)作原則和創(chuàng)作手法的選用。作家選擇什么樣的創(chuàng)作方法,反映了作家的性格氣質、審美理想和藝術愛好等,從而顯示出不同的創(chuàng)作手法上的風格。

      李白詩豪放、飄逸的風格與他采用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密切相關;杜甫詩沉郁頓挫的風格也與他采用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密切相關。同樣是寫悲愁,李白是這樣寫的: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而杜甫在《登高》這首詩中卻這樣寫悲愁: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愁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里所寫的悲愁是那樣的深沉,卻又頓挫有致。蘇軾說其詩“十四字中含八層意思:他鄉(xiāng)作客一可悲;經常作客二可悲;萬里作客三可悲;又當秋天四可悲;重陽不飲酒只是登臺,五可悲;親朋寥落獨自登臺,六可悲;扶病登臺七可悲;百年易盡,忽已半百,來日無多,加以多病八可悲”。文學史上,杜甫與“沉郁頓挫”是不可分的,而沉郁頓挫風格的基調是悲慨。杜甫詩歌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感情的強烈,這種強烈的感情是杜甫最能打動讀者之所在。由上文蘇軾對《登高》 “八可悲”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杜甫綿綿不絕、無以復加的“悲從中來”之感。就杜甫的詩歌藝術成就而言,其感情的強烈是第一位的。他的詩,蘊含著一種厚積的感情力量,每欲噴薄而出時,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養(yǎng)所形成的中和處事的心態(tài),便把這種噴薄而出的感情抑制住了,使他變得緩慢,低沉,回環(huán)起伏。幾欲噴薄而出,但又不得出,緩急回環(huán),跌宕起伏,造就了沉郁頓挫的風格。

      (六)風格體現(xiàn)在結構安排上

      結構安排是指作家對特定文本的內部構造的組織。結構只有達到完整和統(tǒng)一,才能顯現(xiàn)文學風格。因為,結構如果是散亂的或支離破碎的,那必然無法顯示風格。這就需要作家對結構作精心設計,合理布局,使其能完滿地體現(xiàn)風格。

      單線結構,一個情節(jié)直貫篇終,清晰、明了;復線結構,交錯發(fā)展,搖曳多姿;連環(huán)結構、連珠結構、鏈式結構,騰挪跌宕,不枝不蔓。

      二、作品風格的類型

      作品風格是文本呈現(xiàn)出來的靜態(tài)的、外在的風格。如果說動態(tài)的創(chuàng)作風格兼由游離于文本之外的序或經驗談等因素體現(xiàn)的話,那么靜態(tài)的作品風格則純粹表現(xiàn)在文本上。作品風格的形態(tài)就是作家創(chuàng)作風格在作品中直接、具體的顯現(xiàn),對這種顯在形態(tài)進行劃分,就得出了作品風格的類型。

      前人在文學風格類型的劃分上早已為我們作出了大量有益的嘗試。曹丕從文體風格的角度對文學風格進行了分類: “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劉勰把風格歸納為八種不同類型:“一曰典雅,二曰遠奧,三曰精約,四曰顯附,五曰繁縟,六曰壯麗,七曰新奇,八曰輕靡。”清代姚鼐則把風格概括為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古希臘哲學家安提西尼把風格分為崇高的、平庸的和低下的三種;黑格爾把風格分為嚴峻的風格、理想的風格和愉快的風格;現(xiàn)代文藝理論家威克納格則把風格分為智力的風格、想象的風格和情感的風格等等[2](P423-424)。西方學者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學風格分類標準 (哲學的、修辭的、審美的、文體的)嘗試。

      作品風格形態(tài)各異、樣式繁多,如果從細部著手,難以全部羅列。況且不同的論者各有其不同分類標準,風格的形態(tài)就更難說清道明了。現(xiàn)代修辭學家陳望道在《修辭學發(fā)凡》一書里借鑒劉勰的論述而提出了文學風格的四對八體模式:簡約與繁豐、剛健與柔婉、平淡與絢爛、謹嚴與疏放。以下就依次論述這四組八種風格形態(tài)。

      (一)簡約與繁豐,更側重于語言的多少

      簡約是語詞簡潔和精練的風格形態(tài)。就是以最經濟的文字來表達豐富的內容。它的特點是“言簡意賅”,即劉知幾在《史通·敘事》中所說:“文約而事豐”,姜夔在《白石道人詩說》中所說:“句中無余字,篇外無長語”。

      當代詩人北島的詩《生活》僅有一個字:“網”。顧城的詩《一代人》也不過兩行:“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兩首詩都體現(xiàn)了語言簡約的風格,給讀者以似乎無盡的思考空間??梢?,簡約風格往往惜墨如金,言簡而意賅,富有言外之意,令人品味再三。

      與此相對,繁豐則是不節(jié)約詞句而任意推衍、鋪陳或修飾的風格形態(tài)。繁豐與簡約相反,是縱橫鋪敘,潑墨如水,洋洋灑灑,語言豐腴而內容充實。繁豐的語言能突出強調文中要義,或者全面、周密地論述問題,或者細膩地描繪事物,或表達豐富情思和優(yōu)美的意境,從而深化讀者的印象,表現(xiàn)出豐滿美和華麗美。屈原的《離騷》就體現(xiàn)了鋪揚張厲的浪漫詩風。

      有些作家特別喜歡而且善于運用繁筆,如茅盾、諶容、王蒙的小說,朱自清、巴金、楊朔、峻青和秦牧的散文,郭沫若、郭小川的詩歌,都表現(xiàn)出繁豐的風格。

      朱自清的《背影》:

      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經抱了朱紅的桔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桔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

      (二)剛健與柔婉,更側重于情感表達

      剛健是偏于陽剛或剛強、勁健或雄偉一類的風格形態(tài)。具體說來,風格剛健的作品,往往氣勢上豪邁,感情上奔放,空間上開闊……如此等等。司空圖認為:“雄渾”、“勁健”、“豪放”皆為剛健風格的特征。姚鼐曰:“其得于陽與剛之美者,則其文如霆,如電,如長風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決大川,如奔騏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鐵;其于人也,如馮高遠視,如君而朝萬眾,如鼓萬勇士而戰(zhàn)之?!?/p>

      李白、蘇軾、辛棄疾、毛澤東的詩詞,梁斌、杜鵬程的小說等作品,都屬于豪放風格。大凡表現(xiàn)雄圖大略,歌頌豐功偉業(yè),抒發(fā)激越情感,描繪奔騰的場面,贊美宇宙的浩瀚,描寫山河的壯麗等作品,大都具有此類風格。詩人或作家心有遠大的情志,并寄情于宏闊的物象,然后在筆端傾瀉為萬象運于胸次的陽剛、勁健之態(tài)。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所呈現(xiàn)出的“天行健”意味最能代表這類風格。

      李白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顯出豪邁雄奇的氣勢;而杜甫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孟浩然詩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體現(xiàn)了雄渾壯闊的氣象。 “天上來”,高遠之極,來勢不可擋;奔流不回,一往無前,絕不回頭,加之“來”所包含中流砥柱般的置身感受,李白詩句呈現(xiàn)出的“自強不息”之氣便一目了然了。更難得的是,老病纏身、悲愁至極的杜工部在“無邊”、“不盡”的秋氣中仍然不失面對“蕭蕭”、“滾滾”而強勢不已的“來”吧。這是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找尋出的“自強不息”的剛健之美。動則風云變幻,靜則山岳巍然。

      而柔婉是偏于柔和、秀美和婉約的風格形態(tài)。風格柔婉的作品,總是使人感受到外表秀麗和諧、情感細致微妙、表情曲折委婉等,給人以閑靜和諧的感受。如李清照、柳永的詞,徐志摩的詩,朱自清的散文,茹志鵑的小說,其風格都是情意纏綿、韻味雋永、語辭柔美的。大凡表現(xiàn)兒女之情,離愁別緒;描繪和平寧靜的生活畫面;描寫鶯歌燕舞、小橋流水的自然景象等的作品,大都表現(xiàn)出柔婉的風格特點。

      (三)平淡與絢爛,更側重于語言的文采

      平淡是一種以盡可能簡潔或平實的詞匯去接近事物真實面目的風格。平淡風格的顯著特點,是力求平凡、率真、素樸、自然或淡泊,少用辭藻,以求清真,是真實自然的樸素之美,是一種極高的美學境界。李白所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正道出了這種風格的奧秘。

      王維《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樸素的風格就是沖淡。沖淡本為人的一種性格志趣,一種沖和淡泊的胸懷。表現(xiàn)在文學作品中,具有淡泊虛靜的特點。具有沖淡風格的作品,從樸素中透出寧靜祥和、高雅幽遠的韻味。

      絢爛則與此相對,是一種以盡可能豐富的詞匯去突出事物的富麗面貌的風格。絢爛風格的特點,是力求濃烈繁華,絢麗多彩。是“內極才情,外周物理”的表現(xiàn),是“鋪錦列繡”,“錯彩鏤金”的鋪陳。司空圖《詩品》“纖穠”曰:“采采流水,蓬蓬遠春,窈窕深谷,時見美人。碧桃滿樹,風日水濱,柳陰路曲,流鶯比鄰。”又“綺麗”曰: “神存富貴,始輕黃金,濃盡必枯,淺者屢深。露余山青,紅杏在林,月明華屋,畫橋碧陰。金樽酒滿,伴客彈琴,取之自足,良殫美襟。”皆言濃麗的繁華綺艷之美。劉勰在《文心雕龍·體性》篇中說: “繁縟者,博喻醞采,煒燁枝派者也;壯麗者,卓爍異采者也?!苯k爛之作,富于夸飾,講究鋪陳,意在暢人之情,極物之貌。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描寫了夢游天姥幻境的瑰麗奇觀,極富絢麗色彩,使人目不暇接。

      (四)謹嚴與疏放,更側重于文本的結構藝術

      謹嚴是一種從頭到尾都嚴謹和細致的風格。其特點是莊正、嚴肅和典雅。謹嚴的文學作品,內容一般比較莊正嚴肅。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莊正嚴肅的事,有性格高古的人,反映在文學作品中,有莊重嚴肅的風格。許奉恩三十六《文品》 “沉厚”曰:“嚴肅如冬,溫和如春。泰山盤石,一發(fā)千鈞。正襟危坐,心晤先民。擴充學時,凝練精神。履險若坦,馭駁惟純。撥亂反正,宗社大臣。”

      悲劇和崇高都是莊正嚴肅的美,都能體現(xiàn)謹嚴的風格。具有謹嚴風格的作品,必須字斟句酌,結構嚴密,體系完整,邏輯性強。劉勰說的“垂字堅而不移,結響凝而不滯”,就是這種風格的基本特點。

      疏放則與此相對,是一種不加雕琢、隨意形成的風格。其特點是隨意,松散 (但不等于不講章法)。一些浪漫主義詩人和小說家的作品,如英國的拜倫和雪萊,法國的雨果,中國的李白等,往往體現(xiàn)出明顯的疏放風格。

      [1][德]恩斯特·卡西爾.人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

      [2]童慶炳.文學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Abstract:Literature theory construction depends on accurate cognition of human's discourse,perception of discourse forms behind the differentnational literatures,andmulti-dimensionmaster of creative discourse conciseness and appreciative discourse recognition.Literature works are special discourse conciseness and condensed form after perfect recognition of individual parole and group langue,i.e.special parole form.The specialty comes from writer's uniqueness and is recognized and understood by readers finally,which is called literature style in literature theory.Therefore,the study of literature styles should focus on discourse contexton the definite speech right,e.g.nation discourse and regional discourse etc.the following ismainly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discourse context.

      Key words:literature;parole forms;works’style

      (責任編輯 王光斌)

      Literature Parole Forms and Style-shaping: The Second Period Study o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TIAN Jing-chun1,YANG Yong2
      (1.Department of Chinese,Wenshan University,Wenshan 663000,China; 2.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News Dissemination,Kunming College,Kunming 650118,China)

      I04

      A

      1674-9200(2011)01-0059-05

      2010-04-12

      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高等師范教育目標取向研究”(06Y399C)。

      田景春(1971-),女,壯族,云南麻栗坡人,文山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從事古代文學研究;楊 勇(1964-),男,云南西疇人,昆明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系副教授,主要從事古代漢語、古代文學研究。

      猜你喜歡
      文學
      野生文學怎么看?
      大學生(2023年6期)2023-07-05 15:00:16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當下文學的尊嚴與自信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我愛上了文學
      對“文學自覺”討論的反思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2
      CNN intelligent early warning for apple skin lesion image acquired by infrared video sensors①
      文學
      新校長(2016年5期)2016-02-26 09:28:50
      文學病
      小說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5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吴川市| 汾阳市| 元江| 怀仁县| 左贡县| 星子县| 宕昌县| 白城市| 康马县| 如皋市| 锦屏县| 南阳市| 平定县| 茶陵县| 山西省| 嵩明县| 达拉特旗| 怀集县| 漾濞| 孝昌县| 砚山县| 乃东县| 民勤县| 明星| 巴马| 孝义市| 乐都县| 张家界市| 商河县| 象州县| 荥经县| 华宁县| 景宁| 上饶市| 崇仁县| 北宁市| 石台县| 佛坪县| 宁武县| 绩溪县|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