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酉陽冉氏土司的沿革、族屬與民族關(guān)系

      2011-08-15 00:50:10彭福榮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1期
      關(guān)鍵詞:酉陽土司土家族

      彭福榮

      (長江師范學院 烏江流域社會經(jīng)濟文化研究中心,重慶 408100)

      酉陽冉氏土司的沿革、族屬與民族關(guān)系

      彭福榮

      (長江師范學院 烏江流域社會經(jīng)濟文化研究中心,重慶 408100)

      酉陽冉氏土司的歷史悠久,經(jīng)歷了李溪官壩創(chuàng)業(yè)、銅鼓潭鞏固到忠孝壩全盛的過程。酉陽冉氏土司的族屬歧說不一,經(jīng)歷了由漢而土家的變遷過程。冉氏土司對元明清三朝的酉陽甚至西南地區(qū)的民族關(guān)系有著正負兩方面的影響:積極方面表現(xiàn)為鞏固了中華民族“一體多元”的民族結(jié)構(gòu)、強化了民族之間的團結(jié)交流和促進了少數(shù)民族的社會進步,消極方面則體現(xiàn)在嚴酷的壓榨與剝削和頻繁的征調(diào)與討伐等。

      酉陽;冉氏土司:沿革;族屬;民族關(guān)系

      重慶酉陽地處湘鄂渝黔交界之地,古時地域較為廣闊?!短煜驴に拇ā贰坝详栃麚崴尽睏l有云:“其地廣袤七百里,東至保靖宣撫司界,西至彭水縣界,南至平茶長官司及思南沿河界,各三百里,北至大田軍民千戶所界四百里。當思南之要衛(wèi),接荊湘之邊境。”[1]對清代酉陽直隸州的轄區(qū),《酉陽直隸州總志·地域志》“疆域”條記載甚詳:“本州疆域東西距四百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東至湖南永順府龍山縣界二百里,西至彭水縣界二百里,南至貴州思南府印江縣界一百八十里,北至黔江縣界一百一十里,東南至秀山縣界一百二十五里,西南至貴州沿河司界二百五十里,東北至湖北施南府來鳳縣界二百八十里,西北至黔江縣界二百里?!盵2]

      酉陽地處偏遠,自古便是多民族雜居之地,歷史底蘊較為深厚。《方輿考證·四川八》“酉陽州”條記載其沿革云:“本漢巴郡涪陵、武陵郡遷陵二縣地,蜀漢嘗僑置酉陽縣,尋廢。晉永嘉以后,沒于蠻獠。周為黔州地,唐為思州地,五代時復沒于蠻?!盵3]酉陽“外接黔楚,內(nèi)撫諸洞。五溪襟帶,為一都會”,《方輿紀要》稱其“山川阻深,蠻獠雜處”,故元明清三朝為冉氏家族以土司身份加以統(tǒng)治?!队详栔彪`州總志·土司志》“酉陽宣撫司”條云:“宋為知州,元為知州,,又改為宣慰司;明為宣慰司,又為知州,又改宣撫司,隸重慶衛(wèi),天啟中加宣慰司。國朝仍明制,隸四川布政司?!盵4]

      酉陽冉氏土司系雖屬外來而世居夔巫等地多年冉安昌支脈?!鞍膊_拓思、夷等州,打通了烏江航運,冉氏進入烏江流域、武陵山區(qū),為冉氏建置酉陽州、酉陽土司制,開發(fā)武陵山區(qū)奠定了基礎(chǔ)?!盵5]自南宋建炎三年(1129)入主酉陽地區(qū)后,冉氏土司家族治理當?shù)亻L達六百余年。細究酉陽冉氏土司,經(jīng)歷了酉陽李溪官壩、銅鼓潭和忠孝壩等地的發(fā)展階段。

      一是酉陽官壩的落業(yè)草創(chuàng)。酉陽地處偏隅,自古為少數(shù)民族退居之地,“酉固偏隅,實屬內(nèi)地。永嘉以還,乃為蠻據(jù)?!蹦纤谓ㄑ兹辏?129)冉守忠因助剿金頭和尚領(lǐng)導的苗民起義而誥封武略將軍、御前兵馬使、酉陽知寨,子孫世襲,“封地包括今酉陽縣之李溪、南腰界、小河、丁市以及貴州沿河縣之大龍、小井和松桃縣之麻兔、瓦溪等地,知寨治所設(shè)于李溪官壩感坪里?!盵5]自冉守忠落業(yè)官壩,其后裔以內(nèi)修實政和外辟疆土而日漸強大。酉陽冉氏土司在官壩前后經(jīng)歷了冉守忠——冉文炳——冉世昌——冉勝宗——冉維義——冉貴遷——冉思通等世,極盡保境安民之責?!短煜驴に拇ā贰坝详栃麚崴尽睏l云:“知州冉守忠善于撫字,酉人懷之。”[7]冉文炳不僅早年隨父屢戰(zhàn)有功,鎮(zhèn)守石堤而扼黔楚要沖,確保一方安寧;而且襲職酉陽知寨后恩信遠播,被推為四寨九溪之酋長,亦誥封武略將軍。冉世昌少時喜讀孫吳兵書,智勇雙全,最終平息了金頭和尚領(lǐng)導的苗民起義,故《酉陽直隸州總志·土官志一》記載其“以平思州功授殿前都指揮使。”冉勝宗享祖宗余蔭,以“忠孝為本”,故領(lǐng)地社會安定,百姓樂業(yè)。冉維義以平定南宋淳熙四年(1177)境內(nèi)苗民起義而“以御叛苗功,授奉訓大夫,知州事。”冉維義知酉陽州事在重慶酉陽的發(fā)展中具有非常的意義,“此為酉陽建州之始,結(jié)束了酉陽一直沒有行政建制的歷史。”[8]冉貴遷襲酉陽知州后,一心安撫百姓,故轄區(qū)政通人和。冉思通生性勇毅多智,南宋寧宗二年(1196)以平苗功襲職,在銅鼓潭擊敗土酋何氏后將治所遷往此地。

      二是酉陽銅鼓潭的拓展時期。宋元鼎革之際,偏處今酉陽西南一隅的官壩,已不能適應(yīng)冉氏土司發(fā)展的需要,故“為了控制酉陽局勢,冉知州將酉陽州治所從較偏陋踔遠的感平官壩遷到銅鼓潭?!庇详柾了窘?jīng)歷冉思通——冉萬友——冉載朝——冉如彪——冉應(yīng)仁——冉興邦等數(shù)代的開疆拓土,基本確定了酉陽土司地區(qū)。蒙元代宋,冉萬友為避兵火而向元朝納土稱臣,得以襲職酉陽知州和授武略將軍銜。至元八年(1271),冉萬友率領(lǐng)3000土兵和思南土司田慎南斗智力戰(zhàn)于酉陽小河五堆之地,鎮(zhèn)服對方而結(jié)盟休戰(zhàn)。冉載朝襲職后重視農(nóng)商,增修武備,于元延祐七年(1320)覲京賀新君即位,被敕授宣武將軍,改授酉陽等處軍民宣慰司宣慰使。元明興替之時,冉如彪為避戰(zhàn)火而遙受明玉珍所敕“酉陽沿邊溪洞軍民宣慰司”職,又于洪武八年(1375)被明王朝改授酉陽宣撫司,統(tǒng)領(lǐng)并結(jié)盟石耶、邑梅、平茶和麻兔等長官司,將酉陽冉氏土司的影響擴展到秀山等地。冉應(yīng)仁承襲宣撫使職后,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果斷處置平茶長官司楊氏的承襲之爭,彰顯了對秀山土司的控制能力。冉興邦文武兼通,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襲職后,有拓土、興學和遷治之功,基本確立了酉陽土司地區(qū)的大致范圍?!叭脚d邦其人素有大志,極具開拓革新精神。他一方面舉兵向東、西、北散毛擴張。在酉東后溪場擊敗彭氏土酋,兵抵八面山下,和湖廣永順彭土司劃定疆域;在酉西北細沙河徹底打敗何氏土酋,占領(lǐng)今黔江之馬喇、兩河、濯水、馮家等地;在酉北土坪打敗散毛司,和湖北來鳳、咸豐劃定以酉陽山為界,永不相侵?!盵9]《酉陽直隸州總志·學校志》“學署”條云“永樂五年(1407)酉陽宣撫冉興邦遣部長龔俊貢方物并謝立儒學恩”,又稱“酉陽宣撫司學在司治東,本朝永樂六年(1408)建。”因領(lǐng)地的不斷擴展,冉興邦不得不將其治所遷往酉陽忠孝壩。

      三是酉陽忠孝壩的全盛時期。酉陽土司自洪武二十七年(1394)遷治于酉陽忠孝壩后,幾經(jīng)振興而達于全盛。酉陽土司在此經(jīng)歷了冉興邦——冉琛——冉瑄——冉廷輔——冉云——冉舜臣——冉儀——冉元——冉維翰——冉維屏——冉御龍——冉躍龍——冉天麒——冉天育——冉奇鑣——冉永沛——冉元齡等十余世傳承,酉陽忠孝壩成為酉陽土司地區(qū)自明清而今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酉陽冉氏土司的積極擴張引起明中央王朝的警覺,故永樂八年(1410)將平茶和邑梅等長官司改隸重慶。冉興邦借故擊殺邑梅長官楊通賢家90余口,后被緝拿京城治罪而死。冉琛、冉瑄等人襲職酉陽宣撫使,在僉事冉應(yīng)良等人的支持下逐漸穩(wěn)定了政局。自冉廷輔開始,歷代酉陽冉氏土司日漸成為明中央王朝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維護領(lǐng)地秩序、平定土司叛亂、抵抗?jié)M族軍隊的重要工具,不僅多次參與討平農(nóng)民起義,鎮(zhèn)壓播州和永寧等土司叛亂;而且《土家族土司簡史》稱明代“為了保衛(wèi)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的安全,打擊倭寇的侵略,永順、保靖、桑植、容美、酉陽等土司和九衛(wèi)所的土兵,積極應(yīng)征,踴躍赴調(diào)?!叫庞谠诠僦當?shù),如調(diào)三千,輒以六千至,調(diào)兵六千,輒以萬人”[10]。因為酉陽土兵“援遼”有功,明中央政府天啟元年(1621)加授土司冉躍龍宣慰使職。順治十五年(1658),宣慰使冉奇鑣赴清廷稱臣,于康熙三年(1664)敕襲原職。冉氏土司后以爭嗣于乾隆元年(1736)被改流而徙族浙江,其轄地改歸流官治理。

      酉陽冉氏土司自先祖冉守忠有功受封酉陽知寨以來,傳承土官、土司共24世計28人,前后歷時600余年,是酉陽發(fā)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即“然土官不載,酉之沿革不明”,然酉陽土司的族屬問題頗引人關(guān)注。

      酉陽冉氏土司族屬問題歧說不一?;蛞詾闈h族。冉氏家族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一員,很早就生活在長江三峽或者武陵山區(qū)。冉光大等人認為:在冉氏家族未入主酉陽前,長江三峽“地區(qū)蠻眾早有一支冉氏強宗大姓,勢力很大”,“由于北周王朝的殘酷鎮(zhèn)壓,這支冉氏徹底毀滅,以后的史籍沒有記載了”;又稱“冉守忠入酉之前,武陵山區(qū)酉陽等地的少數(shù)民族中也有土著冉氏,史稱‘高粱冉’、‘仡佬冉’?!盵11]酉陽冉氏土司家族始祖冉道周,源出中原,其后裔逐漸在武陵山區(qū)及周邊市縣散布開來?!度绞献遄V·總譜》稱“冉道周成為了冉氏南遷入蜀的始祖,冉氏遂在巴東地區(qū)安居樂業(yè),傳播中原先進文明”;認為“今長江沿岸、成渝兩地,以至川北的冉氏,大都是從夔巫地區(qū)或酉陽、貴州輾轉(zhuǎn)遷入的,均為冉道周后裔。他們遷入當?shù)睾?,或為官治世,或為民拓荒種地,擇地定居落業(yè),建設(shè)家園,傳播中原文化,發(fā)展了當?shù)氐纳鐣?jīng)濟文化”;指出“冉姓氏族生于河南,其后裔分布全國各地。河南冉氏由河南中原南遷,經(jīng)湖北,入巴東,在夔巫、酉陽發(fā)展壯大,分布在渝、黔、湘、鄂結(jié)合部的武陵山區(qū)及周圍的20多個市縣,對這一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12]。根據(jù)家族譜牒,酉陽冉氏土司家族系源出中原地區(qū)的漢族,而這與學者的判斷相左。或以為土家族。酉陽冉氏土司為川東南勢力最大的土司,當代學者稱其為土家族。龔蔭認為“酉陽宣慰司宣慰使冉氏”的族屬為“宣慰使冉氏,土家族”[13]。田敏則稱“川東南地區(qū)最大的土家族土著勢力當在酉陽”[14]。《土家族土司簡史》“酉陽土司”條又云“其地自南宋以下,基本上處于本地土著控制之下,有‘九溪十八峒蠻’之稱。”[15]鄒明星直言“在十大姓土酋中,有夔州人冉守忠,乃巴人豪門望族”[16],而巴人即土家族的前身。

      民族作為特定歷史和人文地理條件的產(chǎn)物,有共同的血統(tǒng)意識,是“人們在歷史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形成有共同地域、共同經(jīng)濟生活、共同語言和文化、共同族體性格和族屬意識的穩(wěn)定的社會共同體”[17]。依據(jù)民族“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和“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質(zhì)”等四大特征,酉陽冉氏土司的族屬當為土家族,其理由如次:就語言來說,即使源于中原漢族地區(qū),冉氏土司在長達數(shù)百年的行政軍務(wù)之中,必然逐漸熟悉直至采用土著語言。就地域而言,冉氏土司的逐漸發(fā)展、壯大和酉陽土司時期各族人民的進步是在同一地域完成。就經(jīng)濟而言,冉氏土司雖為朝廷命官,因無俸祿,故其財富均取自轄地土民;更何況冉氏土司又是土民經(jīng)濟活動的組織者、領(lǐng)導者和推動者,其生存發(fā)展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必然和土民密不可分。就文化心理素質(zhì)而言,酉陽冉氏土司逐漸認同和接受了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的行為習慣、道德倫理、宗教信仰等等,故具有相同的文化心理品質(zhì)。由此而言,酉陽土司的族屬當以土家族為是;但這經(jīng)歷了由漢族而土家族的變遷過程,即所謂“漢民變苗”?!睹缃娐勪洝肪碇掠性疲骸捌涞赜袧h民變苗者,大約多江楚之人。懋遷熟習漸結(jié)親串,日久相沿,浸成異俗,清江南北岸皆有之,所謂‘熟苗’,半多此類?!盵18]另冉光大等依據(jù)“土家族聚居土司地區(qū)的冉氏,是漢人與土家人相融合的土家族;不是土家族地區(qū)的冉氏,仍是漢族”的狀況,斷言酉陽冉氏土司“既不能說是完全的漢族,也不能完全說是巴人和土家族;準確的概念應(yīng)是漢人與土家人相融合的土家族。”[19]此論雖有“以今察古”的危險,但也指出了酉陽冉氏土司族屬的復雜性。

      “民族關(guān)系是民族生存和發(fā)展過程中相關(guān)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聯(lián)系和作用、影響的關(guān)系。”[20]民族關(guān)系處于動態(tài)發(fā)展之中,是民族地位與待遇、權(quán)力與利益和意識與情感的集中體現(xiàn)。“民族關(guān)系是在人們的交往聯(lián)系中,不僅具有社會性,而且具有民族性的社會關(guān)系,本質(zhì)上是涉及民族這個社會人們共同體的地位和待遇,民族這個社會利益群體的權(quán)力和利益,民族及其成員的民族意識和感情的特殊的社會關(guān)系。”[21]

      酉陽地處渝東南,自古便是漢族、巴人及后裔土家族和苗族等的雜居之地,冉氏土司對酉陽及西南地區(qū)的民族關(guān)系產(chǎn)生了深刻的正反影響。

      一是酉陽冉氏土司對民族關(guān)系有積極作用。針對西南等地各少數(shù)民族在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在發(fā)展水平上的差異,元明清三朝積極推行土司制度,并歷時數(shù)百年。因為適應(yīng)并滿足了生產(chǎn)力發(fā)展要求,土司制度促進了我國民族地區(qū)的社會進步、經(jīng)濟發(fā)展和民族團結(jié)。酉陽土司通過其文治武功,在一定程度影響了我國的民族構(gòu)成,強化了民族團結(jié)與交流,促進了少數(shù)民族的社會進步。

      其一是鞏固中華民族“一體多元”的民族結(jié)構(gòu)。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是我國各族人民長期相互影響和作用的必然結(jié)果?!爸腥A民族的形成,是中國各族人民千百年來經(jīng)濟文化長期密切交流、互相影響的結(jié)果,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難以分割的局面”[22]。徐杰舜認為,中華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在中央對邊疆向心力的作用下,各民族共同建構(gòu)了中國[23]。酉陽冉氏土司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對中華民族“一體多元”結(jié)構(gòu)具有鞏固的意義。首先,酉陽冉氏土司地區(qū)是土家族、苗族生息繁衍之所。土家族、苗族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員,酉陽冉氏土司地區(qū)系其生存發(fā)展地之一。酉陽土家族與武陵山區(qū)土家族本是一體,是古代巴人吸收和融合“狼、蜒、苗、僚”等發(fā)展而來,成為酉陽土司地區(qū)早期的開發(fā)者。酉陽苗族源出古代“三苗”后裔,也是冉氏土司地區(qū)“最早的土著先民之一”。長期以來,漢族、土家族和苗族等在酉陽冉氏土司地區(qū)共同生活,相互交流,共同參與了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即使所謂“趕苗拓業(yè)”也“只是給巴人中的地主頭人帶來了最大利益,而廣大巴人和苗民一樣,只能受地主豪強的殘酷壓榨剝削?!盵24]其次,酉陽土司參與過強化民族獨立性的軍事征調(diào)。軍事征調(diào)是封建中央王朝賦予土司的基本義務(wù),其實質(zhì)是“以夷制夷”。酉陽土司所參與的“援遼抗倭”類的軍事活動有利于鞏固中華民族“一體多元”的格局。明朝萬歷以來,酉陽土司奉命參與抵御滿族軍隊的“援遼”之戰(zhàn),付出慘重的代價。萬歷四十七年(1619)酉陽宣撫冉躍龍奉調(diào),遣其子冉天胤及冉文光等領(lǐng)土兵四千援遼,“赴遼陽,駐虎皮、黃山等處三載,解奉集之圍,再援沈陽。以渾河失利,冉見龍戰(zhàn)沒,死者千余人。撤守遼陽,又以降敵縱火冉文煥等戰(zhàn)沒,死者七百余人”[25]。酉陽冉氏土司抵御滿族南下的軍事行為,有力地維護了明朝統(tǒng)治的穩(wěn)定,保護了以漢族為代表的各族人民利益,加強了漢族、滿族及其他民族的交流。酉陽冉氏土司在明嘉靖年間參與的抗倭斗爭不僅抵御了外辱,保衛(wèi)國家和領(lǐng)土完整,而且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愛國熱情,維護了中華民族的獨立性及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

      其二是強化民族交流。中華民族的發(fā)展過程就是各族人民交流的過程,酉陽冉氏土司則促進了轄區(qū)內(nèi)外的民族交流。首先,酉陽冉氏土司“征蠻”戰(zhàn)爭是民族交流的重要方式。在酉陽冉氏土司的發(fā)展中,不斷奉調(diào)參與“征蠻”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漢族、土家族、苗族、彝族等的相互交流,有助于中華民族“一體多元”民族結(jié)構(gòu)的形成和鞏固。其次,酉陽冉氏土司發(fā)展歷史是轄地民族交流的過程。烏江流域的移民主要有“基于豐富的物質(zhì)資源和適宜生存的環(huán)境自發(fā)遷移而產(chǎn)生的”自然移民、“因政治的原因自愿或被迫遷移”的政治移民和古代軍隊“出于征伐平叛,維護穩(wěn)定”的軍事移民[26]。酉陽土司地區(qū)因戰(zhàn)略位置的重要和物產(chǎn)的豐富,在土司時期便存在上述三種移民。古代巴人曾因彭水伏牛山鹽泉而進入烏江流域并漫及酉陽地區(qū),到元末明初,江淮百姓又入蜀避亂,“在這些入蜀百姓中,也有群體和零星來到渝東南地區(qū)的?!薄八麄儊碛鍠|南,一是因為這里有大片返荒林和原始森林可供開墾;二是在這邊遠地區(qū),封建王朝鞭長莫及,可避徭役賦稅。”[27]明清中央王朝組織了規(guī)模更大的移民開發(fā)含酉陽在內(nèi)的巴蜀地區(qū),故《酉陽直隸州總志·風俗志》記載:“境內(nèi)居民,土著稀少,率皆黔楚及江右人。”酉陽冉氏土司本源于夔州、萬縣的土著大姓,亦以軍事原因入主當?shù)?。“冉氏于兩漢、魏、晉時期向南遷徙,于南北朝時期定居夔萬,其后裔隋、唐以后再次向武陵山區(qū)遷徙,在武陵地區(qū)‘趕苗拓業(yè)’而繁衍生息?!盵28]對此,《酉陽直隸州總志·政績志》記載冉守忠,云“夔州人,建炎三年(1129)討金頭和尚之亂,留鎮(zhèn)酉陽,遂為冉氏官酉陽之始祖?!绷碓从诙赐サ拿缱逡嗖粩啾卉娛聣浩榷耸赜详?,也屬軍事移民。“從東漢建武年間先后派遣劉向、李嵩、馬援征討‘武陵蠻’起,歷代封建王朝多次派兵進攻五溪之地少數(shù)民族,迫使一些苗民向西遷徙,一支遷到黔西北和川南地區(qū)?!盵29]由此看來,在冉氏土司主理酉陽地方事務(wù)的數(shù)百年內(nèi),漢族、土家族和苗族不斷移民于此,共同開發(fā)酉陽,推動社會進步和經(jīng)濟發(fā)展。

      其三是促進少數(shù)民族的社會進步。酉陽冉氏土司為謀求自身的統(tǒng)治利益和融入主流文化,積極傳播漢文化,對酉陽少數(shù)民族的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作用。酉陽土司是川東南最早建立學校的土司,故《冉氏族譜》記載:“明永樂三年(1405)酉陽土司冉興邦‘以不次邊功,奏請建立學校,奉旨設(shè)教授一員,并頒學印一顆,以教其子弟,仍同漢府、州、縣科舉并歲貢,登仕朝廷’?!薄队详栔彪`州總志·學校志》記載:“酉陽宣撫司學在司治之東,本朝永樂六年(1408)建?!庇忠睹魇贰に拇ㄍ了局径酚涊d:“永樂五年(1407),酉陽宣撫冉興邦遣部長龔俊等貢方物,并謝立儒學恩?!盵30]酉陽冉氏土司明朝興學,促進了當?shù)氐奈慕贪l(fā)展。《天下郡國利病書·四川》云:酉陽冉氏土司“永樂中,改隸重慶府,建立學校,俾漸華習,三年入覲,十年大造,略比諸郡縣”[31]。對此,《酉陽縣志》有云:“酉陽土司是明朝永樂五年(1407)建立學校的,漢文化開始進入境內(nèi),雖然只限土官子弟入學,但在改變習俗方面,把原來稱為‘生蠻’的土民改造成為‘熟蠻’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盵32]另冉氏土司又引入佛、道等外來宗教改變酉陽土家族、苗族的原始信仰,倡導和踐行儒家道德倫理,交結(jié)外籍文人,讓酉陽各族人民接受以儒、釋、道精神為核心的主流文化熏陶,促進了漢文化與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交流,加快了少數(shù)民族的社會進步。

      二是酉陽冉氏土司對民族關(guān)系有消極影響。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在特定歷史時期對民族地區(qū)采取的特殊地方行政制度,企圖委任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官職,實現(xiàn)對民族地區(qū)的間接統(tǒng)治。在漫長的土司時期,酉陽冉氏土司雖對當?shù)氐拈_發(fā)有過積極貢獻,但其對民族關(guān)系的負面影響則同樣不可忽視。

      其一是嚴酷壓榨、剝削各族人民。土司制度雖讓少數(shù)民族土司具有“世有其地”、“世有其權(quán)”和“世有其民”的權(quán)利,但卻不給予俸祿,故少數(shù)民族大小土司一并依賴治下的土民生存?!队详柨h志》記載:“酉陽土司既是政治上的統(tǒng)治者,又是其轄區(qū)內(nèi)最大的封建領(lǐng)主,其轄區(qū)內(nèi)的田土山林,均為土司所有,一草一木,土民不敢妄取。平坦肥沃田地為土司占有。其余舍把,頭人分占。土民只能領(lǐng)取‘零星犄角’的‘份地’或峰尖嶺畔的瘠土進行耕種。土民大部分時間在土司、舍把、頭人的耕地上耕種,服勞役,實際是土司的農(nóng)奴,是沒有人身自由的,生男生女都要報旗總,記名造冊,長大當差?!盵33]廣大土民因為大小土司無償服勞役,無力經(jīng)營稼穡,“故秋后收獲甚微,不足以果腹,冬時只好以捕獵坐食,‘瓜菜半年糧,海椒當衣裳’,即是土司統(tǒng)治下的土民生活寫照?!辈粌H如此,酉陽冉氏土司還壓榨土民財產(chǎn),用以支持頻繁的軍事征調(diào)?!队详栔彪`州總志·土官志一》記載:萬歷四十七年(1619),酉陽冉氏土司慷慨奉調(diào)援遼,兵部尚書張鶴鳴奏稱“躍龍又自捐金二千兩,運軍器至山海關(guān),振困招魂,忠義可嘉。臣在貴州時躍龍亦自捐餉征紅苗,屢建奇功?!盵34]土司制度把積極貢賦作為衡量土司忠順與否的標志,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俺暎笳髦了緦χ醒胪醭某挤?,納賦,意味著土司地區(qū)已歸屬中央王朝的版籍?!盵35]《酉陽直隸州總志·食貨志》“酉陽宣撫司”條稱“稅糧一千一百九十六石四斗三升,國朝雍正六年(1728)原載糧額四百六十九石三斗,新增首糧四百三十石一斗零,折征銀四分,共折征銀一十七兩五錢三釐六毫。”[36]酉陽冉氏土司利用特權(quán)剝削土民的資財,積極向中央王朝繳納賦稅,避免因“王供不給”而被加兵之險。另酉陽土司在明朝曾不遠萬里三獻楠木60根,亦可謂勞民傷財。由此而言,酉陽世代冉氏土司不僅剝削土民勞動成果,滿足自我生存之需,而且榨取土民血汗錢財支撐其盡忠邀功之舉,對轄區(qū)的各族人民形成了突出的奴役關(guān)和盤剝的關(guān)系。

      二是頻繁征調(diào)、討伐各族人民。元明清三朝為掌控邊遠的民族地區(qū),故借助土司的土兵武裝來“保境安民”,也讓各地土司彼此牽制。酉陽冉氏土司不僅擁有土兵武裝,而且多次參與中央政府的軍事征調(diào)。據(jù)統(tǒng)計,冉氏土司參與平定的叛亂計23次之多,又于萬歷末年千里援遼等等。酉陽冉氏土司不斷的軍事征調(diào)給各族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因“戰(zhàn)死的還是土兵。土民因征調(diào)頻繁,丁壯應(yīng)征戰(zhàn)死在外,老弱婦孺從事農(nóng)耕,不堪其苦。”另冉氏土司為保境安民而歷次奉調(diào)“征蠻討賊”,也造成了轄區(qū)外漢族、土家族、苗族、彝族及滿族等大量百姓傷亡,使之成為冉氏土司與中央王朝及其他土司斗爭的犧牲品。

      [1][7][31][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M].手稿本原編第二十冊.

      [2][4][30][34][36][清]王鱗飛等.酉陽直隸州總志[Z].同治三年(1864)刻本.

      [3][清]許鴻磐.方輿考證[M].潘氏華鑒閣本.

      [5][11][19]冉光大等.土司在酉陽[M].香港:香港金陵書社出版公司,200711、39、12.

      [6][8][9][16][24][28]鄒明星.酉陽土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4、8、12、3、5、7.

      [10][15]王承堯,羅午.土家族土司簡史[M].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1110、70.

      [12]重慶酉陽冉氏族譜續(xù)修委員會.冉氏族譜·總譜[Z].2007.433-434.

      [13]龔 蔭.中國土司制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436.

      [14]田 敏.土家族土司興亡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28.

      [17]熊坤新.斯大林民族定義之我見[J].世界民族,1998,(2).

      [18][清]徐家干.苗疆聞見錄[M].吳一文校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163.

      [20]金炳鎬,嚴慶,楊成.民族關(guān)系構(gòu)成方式——民族關(guān)系理論研究之一 [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8,(2).

      [21]金炳鎬,陳麗明.民族關(guān)系本質(zhì)特征——民族關(guān)系理論研究之三[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8,(3).

      [22]金沖及.中華民族是怎樣形成的[J].江海學刊,2008,(1).

      [23]徐杰舜.邊疆與中央:中華民族從多元走向一體[J].百色學院學報,2008,(3).

      [25][清]張廷玉.明史·四川土司二[Z].北京:中華書局,1974.

      [26]彭福榮,黎燕敏.烏江流域古代移民與文化多樣性述論 [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27]重慶市民族宗教事務(wù)委員會.重慶民族志[Z].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58.

      [29][32][33]《酉陽縣志》編纂委員會.酉陽縣志[Z].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593、595、597.

      [35]吳永章.中國土司制度淵源與發(fā)展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142.

      [責任編輯:黃江華]

      The Evolution,F(xiàn)amily and Ethnic Relations of Chieftain of Ran Family in Youyang of Chongqing

      PENG Fu-rong
      (Social,Economic and 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of Wujiang Rivery Valley,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8100,China)

      Chieftain of Ran Family in Youyang has a long history from the enterprise starting in Lixi Guanba,to the consolidation in Tonggutan and to its heyday in Zhongxiaoba.There are controversies about its family,experiencing the vicissitude from Han to Tujia.It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on the ethnic relations in Youyang and even the whole southwestern China from Yuan Dynasty to Qing Dynasty.On the one hand,it consolidated the“unity of plural” ethnic structure,strengthened the unity of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ethnic groups,and promoted the social progress of the minorities.On the other hand,it cruelly exploited the people and frequently launched wars against others.

      Youyang;Chieftain of Ran Family;evolution;family;ethnic relations

      K28

      A

      1674-3652(2011)01-0021-06

      2010-09-29

      重慶市社科聯(lián)資助項目“烏江流域土司制度與社會控制研究”(2008-xw11)。

      彭福榮(1974- ),男,重慶涪陵人,長江師范學院烏江流域社會經(jīng)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地域文化研究。

      猜你喜歡
      酉陽土司土家族
      土家族情歌
      綠色高質(zhì)高效典型案例專題——酉陽篇
      “土司文化圈”的內(nèi)涵、特征與意義
      Fort Besieged
      土家族
      《酉陽雜俎》中游仙故事的傳承與變異
      新聞傳播(2018年6期)2018-12-06 08:56:22
      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
      酉陽古歌
      烏江流域土司文化述略
      土家族“七”類藥物考辯
      图木舒克市| 图片| 孟津县| 乌鲁木齐县| 同江市| 本溪| 顺平县| 松溪县| 厦门市| 泾源县| 温州市| 洪江市| 蓬莱市| 恩施市| 高平市| 通海县| 池州市| 海阳市| 海南省| 姜堰市| 法库县| 民勤县| 湾仔区| 丹东市| 九台市| 巨鹿县| 中卫市| 兰溪市| 全南县| 同仁县| 老河口市| 辽宁省| 信丰县| 濉溪县| 吉首市| 梁平县| 钦州市| 新干县| 苏尼特右旗| 克什克腾旗| 万山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