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懿維
(貴州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貴陽 550004)
字字含情句句景 離情別恨滿清秋
——柳永《雨霖鈴》賞讀
謝懿維
(貴州商業(yè)高等??茖W校,貴州 貴陽 550004)
《雨霖鈴》是北宋專業(yè)詞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詞描寫了戀人間離別時難舍難分的情景,和離別后生活的種種遐想,寫得情景交融,纏綿婉致。多用白描手法,表現(xiàn)出很高的藝術技巧。
柳永;《雨霖鈴》;闡釋;評析
北宋著名詞人柳永,是我國詞史上第一個大量創(chuàng)作慢詞的人,為宋以后慢詞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使詞從士大夫的狹隘中回歸到了市井細民的生活中,擴大了詞境,轉變了詞風。柳永的詞寫得有真情實感,通俗易懂,在當時就風靡全國,“凡有井水飲處即歌柳詞”,從皇帝到市民都爭唱柳永詞,妓女樂工更是以能得到柳詞為榮。年輕的柳永在家鄉(xiāng)福建崇安學成舉業(yè)后便往京城應試,因屢試不第,長期留連市井坊曲,與樂工歌妓打成一片,寫了大量詠妓詞,第一個站在被侮辱被損害的妓女位置上為她們歌唱,為她們吶喊,也與妓女有了一定的感情?!队炅剽彙肪褪橇离x開京城與妓女離別時所寫。詞的上片寫一幅清秋長亭送別圖。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詞一開頭就奠定了全詞的基調“凄切”,使整首詞都籠罩在凄慘的氣氛中。“寒蟬”,蟬之一種,鳴聲凄厲冷清?!抖Y記·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這一句交待了離別的季節(jié),在清秋寒蟬凄鳴的時候,當是深秋時節(jié),在這個季節(jié)中更有親人團圓的中秋節(jié),可是詞人卻在這樣的美好季節(jié)里與心上人離別,而且是在一個深秋凄清之時告別?!伴L亭”寫離別的地點,古有“十里五里,長亭短亭”,“長亭更短亭,何處是歸程”,意即此處一為別,歸期杳杳,寫離別之地點,進一步寫離別之凄慘。一“晚”字更顯出這凄慘之烈,“晚”是萬類生靈歸巢之時啊,主人公卻要在這歸巢之時離別,人生之無奈更無以言說。在這特定的凄慘的離別時間離別地點中,閃出了一丁點希望:“驟雨”這雨下得好啊,在這傍晚時分下這么大的雨,可以不走了,至少今晚可以不走了,今晚還可
以和心上人“偎紅依翠”??墒恰绑E雨初歇”,雨停了,希望立即破滅。人生就是這么無奈,有了一點希望,希望常常被無情粉碎,正如李煜所說,“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消失得太快了,快得讓我們來不及心痛。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岸奸T”,京城郊外?!皫わ嫛保O帳擺宴餞別。“無緒”,無情緒,沒心情,心情黯淡無光。這酒實在不是滋味,實在難以下咽。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雨霖鈴》是柳永在京城受到沉重打擊之后,苦無出路,不得不遠涉江湖,與情人分別時所作。如果不能了解這一點,初讀此詞,心就像江南淅瀝纏綿的秋雨打濕了一般,一種失重的悲傷和凄怨難以自禁地襲上心頭的感覺就會沒有著落?!盵1]蘭舟,木蘭樹做的船,這里是對船的美稱,以美酒蘭舟這些美好的事物襯托出離別之凄慘、無奈。“催”交待船家心情之急切,一邊是留戀,一邊是催發(fā),雨停了,天晚了,船家催發(fā)了,一步一步緊逼,留是留不下了,“欲留不得,欲飲無緒,矛盾之極”。[2]千情萬種,千恩萬愛,此刻不得不分開,不得不出發(fā)。“催發(fā)”還暗示著行程之遙遠,相見之無期。留戀處這一句“寫出了詞人戀戀不舍的主觀情感與催促開船的客觀形勢之間尖銳的沖突,下文‘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離愁別恨才因此而更加觸目驚心”。[3]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手拉著手啊,淚眼對著淚眼,千言萬語哽喉咽?!斑@兩句細膩、真樸、感人,描摹離人的綿綿兒女別情,五內俱焚的復雜心態(tài),酣暢淋漓,妙至毫顛。”[4]“執(zhí)手相看淚眼”這一細節(jié)給我們傳遞的信息是:一方面柳永與歌妓的真情實感;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歌妓追求普通人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更主要的是柳永與歌妓在大道上執(zhí)手相看淚眼,已完全不顧及士大夫的含蓄蘊籍,完全淪落為浪蕩公子,要知道,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男女之間更不得在公眾場合拉手淚眼相對。當然封建士大夫也做了許多見不得人的事,但那是在暗處,不是在明處,更不是明目張膽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并把它訴諸文字。難怪晏殊要說柳永“公雖作曲子,不曾道彩線慵拈伴伊塵”。是啊,封建社會容不得真實,他們需要的是偽善、權術、陰謀,這些東西“常常表現(xiàn)在假面的告白之中,而絕少作為內心的抒情獨白袒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中華民族的含蓄、自我克制這樣一些美德和與此有聯(lián)帶關系的麻木忍受這樣一些缺點,也何嘗不與沉重的壓迫有關”。[5]柳永能夠把他的真情實感如實地書寫出來,表現(xiàn)得那么細膩,那么坦率,這正是詞人柳永的可貴之處,也是柳詞之所以感人的地方。柳永“這一離別形象和傳統(tǒng)爺娘妻子走相送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它沒有什么家國之感,沒有什么道德之思,也沒有什么家庭之責,它有的是純粹的男女風情之愉悅。設宴餞別的主人上是純粹的大眾愉悅的對象——歌妓……對這一對象,大眾的責任只需甜言蜜語,千金酬一笑足矣……它走向下層貧民的審美趣味,追求的是內心的愉悅和實實在在的快感滿足,這樣的風情離別,有著更令人刻骨銘心的慘痛,這種慘痛更具有現(xiàn)實性、功利性”。[6]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念”是設想。“想想男女主角的身份和境遇。同是淪落人,君心似我心,寫出來唱出來就教人難分彼此了?!盵7]“去去”是去了又去,表示行程之遙遠,同時也暗示著不愿去也得去,不得不去,為什么不得不去呢?為了蝸角功名,為了區(qū)區(qū)名利,游宦成羈旅?!扒Ю餆煵ā睂懬巴局b遠,之渺茫,加之后面之“暮藹沉沉”更是黯淡一片,更襯托出那離愁如煙波之深廣,如暮靄之濃密,離愁層層遞增。字字寫景,句句含情,景為情設,情隨景生。“楚天”指行者要去的南方。船一起航,就只剩下了“淚眼”、“煙波”、“暮靄”,心情之凄然可以想見,前途之渺茫可以預卜。離愁之深,別恨之苦,充溢毫端。
上闕主要寫?zhàn)T別時戀人間難舍難分的長亭離別圖,抒發(fā)離情別緒,寫得纏綿婉致,意旨綿密。
下片寫離別后孤獨寂寞之種種設想。
“多情自古傷離別”由個人的離別場面轉向離別人的普通感受,由個人的感受寫出普通哲理。這是詞有點有染中的“點”。接下來詞人用景來渲染心中之情,這些意象如“清秋節(jié)”、“楊柳岸”、“曉風殘月”等淋漓盡致地渲染離情別緒。江淹曾在《別賦》中說:“黯然銷魂者,唯離別而已矣”。生離死別本已令人黯然神傷,“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更何況離別在這凄冷寥落的清秋時節(jié),萬物蕭條,人何以堪?!敖裣菩押翁帲織盍稌燥L殘月”為千古名句,寫盡了凄涼孤寂之情景。“酒醒”呼應上闕“無緒”,盡管無緒,還是喝醉了,喝醉了好啊,離別是就少了一點纏綿,少了一點痛苦。但是今宵酒醒后,面對寂寥的河岸,凄風襲來,冷月掛在楊柳梢頭,不見了心上人,不見了汴京的繁華與煙花酒地,獨自一人孤身苦旅向天涯。古人有折柳贈別之習俗,因“柳”與“留”諧音,取其“惜別”之意。李白《憶秦娥》:“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王實甫《別情》:“自別后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更是借助楊柳把離別寫得透徹淋漓。柳永將情境置于岸邊殘月柳樹下,組成了一個美麗凄清孤零的境界,這一境界“更加使人悲生寒心,寒增悲意;更覺得凄冷難耐,苦痛難忍?!盵8]對“楊柳岸”這一千古名句,也有不以為然者,如明俞彥《爰國詞話》:“子瞻詞無一語著人間煙火,此自大羅天上一種,不必與少游、易安輩較量體裁也。其豪放亦止‘大江東去’一詞。何物袁绹,妄加品騭,后代奉為美談,似欲以概子瞻生平。不知萬頃波濤,來自萬里,吞天浴日,古豪杰英爽都在,使屯田此際操觚,果可以‘楊柳外曉風殘月’命句否。且柳詞亦只此佳句,余皆未稱。而亦有本,祖魏承班《漁歌子》‘窗外曉鶯殘月’,第改二字增一字耳?!盵9]清馮金伯《詞苑萃編》亦沿此說:“況‘楊柳岸’句,又本魏承班《漁歌子》‘窗外曉鶯殘月’只改二字增一字,焉能獨擅千古?!贝瞬蛔銥橛?,改前人句而頓生色者,成為千古名句,自古及今,舉不勝舉,僅李白杜甫就例不可數(shù)。
“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經(jīng)年”一年又一年,分別之久,相見無期。“應是”是設想,是離別人設想別后之漫長難挨的孤寂日子,“更深一層推想離別以后慘不成歡的境況”[10],因為離別后縱有良辰美景,也如同虛設,子虛烏有。于是詞人萬般無奈地感傷地吶喊出“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就是有良辰美景,有千般柔情,萬般蜜意,從今以后又對誰去說呢!這樣的結束,蘊含著無限的意味,“使感情顯得更加強烈,這種離愁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與日俱增”。[11]
柳永《雨霖鈴》意象鮮明,景景含情。如:寒蟬、長亭、驟雨、都門、蘭舟、煙波、暮靄、楚天、楊柳岸、曉風殘月等以凄清的意象抒寫離別的愁苦,層層扣進,曲折回環(huán)。運用白描手法極佳,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狀清秋之景,達傷別之情,又如“執(zhí)手相看淚眼,競無語凝噎?!笨坍嬋宋锷駪B(tài),生動傳種,“幾筆勾勒,傳神地道出情人分手時那一剎那豐富的內心世界”[2]點綴渲染,意境深邃,清劉熙載《藝概》:“詞有點,有染。柳耆卿《雨霖鈴》云:‘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點染之間不得有他語相隔,隔則警句亦成死灰矣?!狈磸弯秩?,相互烘托警句閃爍,意境全出。
詞人選用《雨霖鈴》曲調,聲情婉致?!睹骰孰s錄》、《楊貴妃外傳》載:“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彌旬。棧道中聞鈴聲,帝方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蓖踝啤侗屉u漫志》卷五:“今雙調《雨霖鈴慢》,頗極哀怨,真本曲遺聲。”柳永選用這一詞調聲情哀婉的特點來抒寫一對戀人的離別情緒,顯得聲情并茂,柔婉凄惻,如泣如訴。
聲韻凝噎,文情交融?!队炅剽彙讽嵞_字:切、歇、發(fā)、噎、闊、別、節(jié)、月、設、說為入聲字,而多為舌齒音字,且不屬一個韻部,讀起來氣流受阻不暢,有凄噎之感,再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大量使用舌齒音字,如“蟬”、“凄”、“切”、“對”、“長”、“亭”、“驟”、“初”、“歇”等造成一種急促、凄厲、掩抑的“聲情”,從而更好地與“文情”相協(xié)調,相一致,更好地表達哀怨,悲離的感情。
[1] 李林圃. 體驗閱讀與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培育——以《雨霖鈴》為例[J]. 現(xiàn)代語文,2008,1.
[2] 張文光,劉黨樺. 曉風欺弱柳,殘月隱悲涼——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解析[J]. 現(xiàn)代語文,2006,2.
[3] 王兆鵬,姚蓉. 柳永詞[M].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4] 劉寒松. 奇章秀句精工英雄巧思——柳永《雨霖鈴》藝術手法淺析[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2.
[5] 劉再復. 性格組合論[M].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6] 龍杰. 一曲《雨霖鈴》 千古離別情[J]. 語文學刊,2010,12.
[7] 劉占泉. 柳永《雨霖鈴》研究[J]. 中學語文教學,2000,10.
[8] 陳華. 從《雨霖鈴》看柳永對宋詞的貢獻[J]. 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2.
[9] 唐圭璋,詞話叢編[C]. 中華書局,1986.
[10] 何喬鎖,陳采霞. 最是黯然銷魂的別離情——柳永《雨霖鈴》賞析[J]. 太原師范??茖W校學報,2002,2.
[11] 張賀龍. 柳永《雨霖鈴》賞析[J].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5.
Passions and Scenery Infused in Words, Parting and Pathos Abounds in Autumn——An Appreciation of Liu Yong’s Bells Ringing in the Rain
XIE Yi-wei
Bells Ringing in the Rain is a piece of representative work of Liu Yong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poem describes the scene when two lovers departed and their fantasy about life after separation. The poem is a fusion of feelings with the natural setting, conveying a lingering and delicate impression. Most of its words are plain, but show high artistic skills.
Liu Yong; Bells Ringing in the Rain; illustration; critique
I222
A
1008-7427(2011)03-0080-02
2011-01-09
作者系貴州商業(yè)高等??茖W?;A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