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國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系,湖南長沙410205)
提高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實效性的策略研究
李新國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系,湖南長沙410205)
為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fā)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需要對中小學在職教師進行繼續(xù)教育培訓,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師隊伍的素質,引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師進修學校是中小教師培訓的主要基地,其培訓存在著低效的現狀.如何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并找到提高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實效性的策略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實效性;策略
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對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開闊教師的視野、推動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具有重大的意義。2010年國家教育部《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新時期中小學教師培訓的總體要求是:貫徹落實教育規(guī)劃綱要,圍繞教育改革發(fā)展的中心任務,緊扣培養(yǎng)造就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的戰(zhàn)略目標,以提高教師師德素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為核心,以提升培訓質量為主線,以農村教師為重點,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努力構建開放靈活的教師終身學習體系,加大教師培訓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師素質,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提供師資保障。目前,我國各地正積極地開展國家級、省級和縣級教師培訓,但是教師培訓的效果卻不令人滿意,尤其是縣級教師進修學校的培訓存在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僵化、教學實踐性不強、培訓效率低下等問題。積極尋找提高縣級教師進修學校培訓的實效性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縣級教師進修學校培訓中小學教師的實際效果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將所學的理論知識理解、消化、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轉化為教師解決教學實踐中的需求與困惑等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把教育教學理論學以致用、開拓創(chuàng)新,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找到落腳點與支撐點,從而促進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那么,制約縣級教師進修學校教學實效性提高的因素有哪些呢?根據筆者分析,主要包括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個方面。主觀因素是參加培訓的中小學教師對培訓出來的實際效果缺乏了解,對參加培訓學習能否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持懷疑態(tài)度,不想參加培訓或抵制培訓??陀^因素來自教師進修學校內部。教師進修學校選擇的培訓項目不能滿足教師的實際需求,培訓課程的實踐性不強,培訓形式單一,沒有針對性。即使各中小學正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與開放式教育,而教師進修學校的培訓方法卻以“填鴨式”為主,這種教學方法完全解決不了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教師覺得參加這種培訓是浪費時間。此外,教師進修學校的教師教學水平也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參差不齊,個別教師很少參加各中小學校的教學實踐活動,完全不了解當前中小學的教育現狀和教師的實際問題,培訓時不能理論聯系實際,不能將培訓內容與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實際進行有機結合,指導教師培訓的效果差,不能受到中小學教師的歡迎[1]。
《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規(guī)定》對縣級教師進修學校的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做了明文規(guī)定。教師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即師德修養(yǎng)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專業(yè)知識擴展與更新;現代教育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和教育教學技能的訓練;現代科學知識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h級教師進修學校的培訓形式主要有:近距離培訓和遠程培訓。近距離培訓主要是縣教育局或教師進修學校的教研員、師范院校的專家學者與廣大中小學教師面對面進行的短期培訓;遠程培訓是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通過網絡平臺,為廣大農村地區(qū)中小學教師提供培訓服務,將發(fā)達地區(qū)的教師教育與欠發(fā)達地區(qū)的教師教育形成無縫連接,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一)對培訓內容進行科學整合,對培訓課程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
教師進修學校的培訓目的總結起來就是讓受訓教師實現“兩個升華”和“兩個轉變,即實現教學理論向教學技能的升華,教學經驗向教學實踐的升華;常規(guī)技能向創(chuàng)新技能的轉變,一般技能向個性化技能的轉變。教師進修學校的培訓內容要實行整合,實現“四個結合”,即將培訓的前瞻性與實效性結合起來,將專業(yè)知識與教育研究結合起來,將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將受訓教師的需求性與針對性結合起來。不僅要考慮受訓教師在受訓時的直接收獲,更要考慮受訓教師以后發(fā)展的潛能,即堅持現在的實用性與將來的擴展性相結合。具體體現在用現代教育理論作為基礎,重點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實施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的教育教學設計原則。
改革教師培訓的課程體系,適應教師不斷發(fā)展的教學需要。教師進修學校的培訓課程體系可分為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教學問題診治、現代教育技能、學科專業(yè)知識更新、教育科研五大模塊?,F代教育教學理論模塊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內容;教學問題診治模塊主要圍繞新課程實施中的教學問題進行分析;現代教育技能模塊主要內容為熟練使用教學網絡資源與多媒體課件制作;學科知識更新模塊主要是介紹當前學術動態(tài)、學科前沿知識;教育科研模塊主要內容是教育教學研究的方法、過程、技能等[2]。
(二)充分調動參訓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這一點須注意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各中、小學校的領導要高度重視本校教師培訓,尤其是學校“一把手”要全力支持教師培訓。中小學校要合理地安排教師的工作和學習,解決好工作與學習時間上的沖突,讓廣大教師參加培訓沒有后顧之憂。第二,受訓教師本人要將自己的培訓學習看作工作進步與學識增長的“加油站”。教師培訓是為自己充電、加油,不是往自己臉上貼金,更不是走過場而浪費時間。有些高職稱的中年教師,職稱上去了,工資與地位提高了,認為參加培訓是“小青年”的事,與自己無關,存在著明顯的職業(yè)倦怠心理,滿足于現狀,不思進取,安樂自在地混日子等待退休,不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更不愿參加進修培訓;有的青年教師沒有正確地認識教師培訓的重要性,不是以終身學習的良好心態(tài)去參加培訓,而是為了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為了“拿證”評高一級的職稱,在培訓期間,不嚴格要求自己,將培訓學習做為自己放松玩樂的機會,將教師進修學校做為教育行業(yè)交友的場所?!巴庖蚴亲兓臈l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態(tài)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成敗”都揭示了個人積極性與主動性的重要性。無論是中年教師還是青年教師都應該為人師表,愛崗敬業(yè),端正教學態(tài)度,將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將“讓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愉快喜悅的心情去參加培訓學習,將終身學習作為受訓教師成長和發(fā)展的基石。教師進修學校要找準中小學校教師參加培訓的切入點,采取實用的辦法,充分調動教師“教”和“學”兩方面的積極性,讓中小學校、教師進修學校與參訓教師組成合力,達到“三贏”的效應,這樣教師培訓的實效性才能充分體現。
(三)教師進修學校在培訓前要充分作好調研工作
教師培訓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從受訓教師學校與受訓教師本人的教學情況出發(fā),促進受訓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滿足其日益增長的教學需要。教師進修學校要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fā)展的思想,充分尊重受訓教師的主人翁地位。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沒有調查也沒有“師訓權”,教師進修學校要利用其有利條件,在每次培訓之前,下到各中小學校作好調查研究工作。調查的形式多種多樣,辦法變化萬千,但主要采用的調研辦法有: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等,充分征求中小學領導的意見,充分征求受訓教師本人的意見,分析教師實際教學需求,研究中小學校各自的發(fā)展環(huán)境與特點。將培訓對象的年齡、教齡、學歷、任教課程、授課方法、任職地域等信息進行分析研究,根據這些信息,有針對性地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和培訓目標,選擇適合教師需要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讓受訓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最需要的教育理論和從師技能。教師進修學校要盡最大努力縮小培訓的實際效果與預期效果之間的差距,切實解決教師所面臨的實際困難,不要讓受訓教師滿懷希望而來,卻失望而歸。
(四)加強教師進修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進修學校內部的教師質量是影響師資培訓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沒有好的師資,教師進修學校就不可能有好的教學效果。目前,在教師進修學校中,不僅熟悉中小學教學實踐,而且又有高深的教育教學理論的教師十分有限。搞好教師進修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要注重實施兩個方案:第一個方案是加快教師進修學校內部的專職教師(即師訓教師)隊伍建設,有目的分步驟地實施“培訓者先培訓”計劃,將師訓教師送到高一級的優(yōu)秀培訓機構去參加培訓,學習其他培訓機構的經驗,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鼓勵師訓教師深入中小學校特別是農村中小學任職、任教,讓他們參與教研、聽課、評課等活動,盡快提升師訓教師實施培訓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第二個方案是加快教師進修學校的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寧缺勿濫的原則,采用外聘特級教師、設立客座教授等方式,建設一支由教研專家、中小學教師等組成的博采眾長、相對穩(wěn)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五)堅持實用性、突出實踐性
教師進修學校在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期間,要將教學實用性和實踐性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實用性強的知識,才能激發(fā)教師的學習熱情;只有在教學實踐中學習教學,才能使教師教學運用能力迅速得到提升。受訓教師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覺得自己學習的實踐經驗和方法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能對自己的后續(xù)教育教學工作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能夠對自己的教師職業(yè)發(fā)展起促進作用。那么,這種培訓就是成功的,培訓的實效性也是最大化的。另外,在教師培訓中尤其要注重運用情境教學方法,體現真實的教學情景,讓教師在情境中學習,在學習中體現出“血肉豐富”的情感,促進教師學習能力、反思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4]。
(六)教師進修學校和中小學校相互配合,共同加強教師培訓的管理與考評工作
在教師培訓期間,教師進修學校必須建立嚴格的培訓管理制度和科學的評價體系,要對受訓教師的出勤、作業(yè)、研修成果等進行認真考核,建立教師培訓的原始檔案。一方面在培訓班結業(yè)時對學員進行評比,給出評比成績,進入學員檔案,作為教師以后晉升職稱或選拔重用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要對學員培訓后的工作進行1-2年的跟蹤調查,調查學員通過培訓后的教育教學情況。教師進修學校通過培訓前后對比得出培訓效果的意見,并及時總結培訓工作的經驗,對培訓策劃、設計、組織和管理等方面及時做出調整和完善。教師培訓要求中小學校積極參與,中小學校要對參加培訓的教師布置任務,使參訓教師帶著任務去培訓學習,培訓回來再利用自己的所得知識與技能影響其他沒有參加培訓的教師,以點帶面,使教育資源充分共享。另外,中小學校的領導要求教師培訓結束后,采用在本校上好一節(jié)公開示范課、撰寫好一篇科研論文等方式,對培訓教師進行培訓后跟蹤考核。教師進修學校與各中小學校進行雙重管理與評價,全方位提高教師進修學校教學工作的實效性。
中小學教師培訓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是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技能的重要途徑。我們不僅要分析研究教師進修學校提高教學實效性的措施,而且要深入研究在職教師的成長特點,始終遵循教師培訓的規(guī)律,注重把知識轉化為能力,解決好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達到良好的培訓效果。
[1]于偉,梁建,楊玉寶.新課改教師培訓效果調查報告[J].中國教育學刊,2008,(10).
[2]張家祥,金鏘.中學教師繼續(xù)教育問題[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6.
[3]魏耀發(fā).教師進修學院角色的重新定位[J].上海教育科研,2006,(12):18-19.
[4]宋立華.對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思考:公平與效率的視角[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9,(12).
AStrategicStudyofPragmaticalityfor theTrainingSchool
LI Xin-guo
(Department of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In order to adapt the teachers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and advance the quality education,further education is needed for the in-service teachers so as to fully upgrade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and lead them to ha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training school isthe base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but its current inefficiency puzzles the circle of education.Therefore,improving itsefficiency and finding a better solution to it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eachers’training school;training pragmaticality;strategy
G658.4
A
1674-831X(2011)04-0016-03
2011-03-09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研究專項課題(XJK08JJZB021)
李新國(1965—),男,湖南綏寧人,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信息化教學設計和教師繼續(xù)教育研究。
[責任編輯:胡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