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光華
官話說得漂亮些
□祁光華
語言魅力程度的高低是決定領導者形象的一個重要因素。無論一位領導者的實際工作能力有多強,一旦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其他人對其能力的評判就不可能很高。反過來講,一位領導者的領導能力一般,但語言魅力十足,他人對其能力的評判就會高看一籌。所以有的領導者將其總結(jié)為:敢拼才會贏,能講才會紅。
林語堂先生曾經(jīng)講過一句很經(jīng)典的話:一個好的演講應該像一個姑娘的裙子,越短越好。因此,除了做專題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之外,簡短應該是領導者講話的一個首要的要求。領導者講話的底線是永不讓聽眾生厭,假如一位領導者在開始講話時說:“對這個問題,我講以下十三點,第一大點里包含五個小點?!敝v話剛開始,聽眾可能就暈過去了。當講話內(nèi)容必須通過復雜的結(jié)構(gòu)才能表達清楚時,聽眾人手一份的講話稿或多媒體演示就成為講話必不可少的補充了。
領導學上有一種觀點,認為領導者應該是非經(jīng)院派的哲學家。也就是說,領導者應具備哲學家的能力,能夠從紛繁復雜的事務中提煉濃縮出一些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念。這就要求領導者應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升華。這一點在一些偉人式的領導者身上體現(xiàn)得十分明顯。如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就將國際間的外交關系總結(jié)為:只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友誼。我們中國的毛澤東在此方面更是格外突出,其將革命的過程描繪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將掌控政權(quán)的核心總結(jié)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類似的濃縮型語言還有“為人民服務”、“人定勝天”、“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等。這些濃縮型語言體現(xiàn)了這些領導者對工作、生活的哲學思考,同時形象地概括和傳遞了領導者治理的理念,也被普通民眾把握和傳誦。
與普通的理念闡述相比,故事更能引起聽眾的興趣,同時也更能夠幫助聽眾理解講話的深奧內(nèi)涵。所以,擅長演講的領導者都十分擅長運用生動有趣的故事來形象地闡述自己的理念。我國前任全國政協(xié)主席李瑞環(huán)的語言藝術就充滿魅力,1995年3月全國政協(xié)港澳區(qū)小組會上,針對香港民眾所關心的香港回歸之后的制度性質(zhì)問題,李瑞環(huán)講了一個小故事:一個窮老太太去市場賣祖?zhèn)鞯囊话岩伺d紫砂小茶壺,起碼有200年歷史,就是不加茶葉,水中也會有茶香。有人愿意以三兩銀子的高價購買,豈料老太太覺得茶壺太舊,不好意思要這么多的錢,就用水反復清洗了。買主回來一看,里面的茶垢全洗干凈了,便說連5錢銀子也不值了。李瑞環(huán)先生用百年宜興紫砂壺與茶垢來比喻香港的制度變遷選擇,形象貼切,寓意深遠。
精彩的講話離不開必要的點綴,包括詩詞、引言、排比和幽默。這些點綴的應用能夠起到普通語言所無法達到的效果,使人產(chǎn)生美感,給人震撼力。
溫家寶總理在每次重要的講話中,都會不失時機地引用一首古人的詩詞。談到自己的責任時,溫家寶常用林則徐的詩“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來表達。
幽默是活躍講話氣氛,展現(xiàn)領導者機智風趣的良方。許多優(yōu)秀的領導者在這方面都有上佳的表現(xiàn)。1997年9月22日,朱镕基在香港參加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五十六屆大會。在當天下午舉行的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高級研討會上,朱總理在致開場白時說道:“聽說今天的演講會入場券是1250美元一張,我不知道我今天的講話值不值這些錢?!币痪湓捑桶汛蠹叶旱么笮Σ灰?。2000年11月,李瑞環(huán)考察香港時,兩名女記者搶著提問:“您在講話中強調(diào)了團結(jié)的重要,是不是指香港不夠團結(jié)?”李瑞環(huán)笑問:“如果我祝你們身體健康,是不是指你們的身體就不健康呢?”2002年11月,江澤民主席訪美時,一位學生問江主席:“中國對熊貓保護采取了哪些步驟?”江主席回答說:“我是搞電機的,我跟你們一樣非常喜歡熊貓,但對熊貓很少研究?!迸_下笑聲陣陣。
我曾經(jīng)收到一條短信,將會議講話描述為:對領導是體會幾點;對同級是補充幾點;對下級是要求幾點。這條短信可謂總結(jié)得精辟到位。在官場的正式講話中,有三點是必須做到的:一是講話之前要對其他人的講話作出正面評價。這就要求在其他人講話的時候,自己要認真聆聽,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出他人講話的精辟之處,在自己講話之前予以總結(jié)贊揚。常用的贊揚性詞匯包括精辟、到位、全面、深刻、透徹、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等;二是自己講話中要在前面的帽子部分或結(jié)尾部分加上政治性官話,如“在……思想指引下”,“在……思想指導下”,“認真貫徹領導講話精神……”,“在……的領導下”,“團結(jié)在以……為首的領導集體周圍”等;三是談自己的感想,對下級的要求是經(jīng)常使用“以下幾點”,將自己的思想梳理為條條,逐條道來,最后總結(jié)為:“以上幾點是我對此問題的觀點、看法”。這樣做條理清晰,聽者容易理解記憶,同時也能避免出現(xiàn)自己先說講三點,結(jié)果講出四點或五點來的邏輯錯誤。如果習慣于先說講三點或四點,講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內(nèi)容超出了三點或四點,可以用“此外,還需補充的有……”來進行邏輯彌補。
講話內(nèi)容的精彩與否牽涉到自己的領導形象,因此,領導者必須有一個基本理念,即沒有準備不講話,正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對每一次必要的講話,領導者都不可掉以輕心,應做到胸有成竹。講話的準備工作有以下三個核心環(huán)節(jié):
一是了解聽眾特征,把握觀眾需求。二是熟悉講稿內(nèi)容,做到牢記于心。三是預演講話過程,做到有備無患。
(摘自《中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