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麗(天津)
年三十的私房菜
王春麗(天津)
付春從城里回家時,爹和媽正在院子里剔玉米棒子。玉米是從地里新掰回來的,小山似地堆在墻角。爹媽坐在小山前努力地扒拉著,剔下的玉米葉被扔在身后,也像小山。爹和媽雙手不停地剔著玉米葉,動作嫻熟如上了油的機器。窄小的院子,除了玉米棒子,就是玉米葉子、玉米秸桿,爹和媽置身其中都顯多余,他們沒有發(fā)現(xiàn)身后的兒子付春。
付春一聲不吭地跨進院門,拎著大包小包進了自己的屋,放下行李,就一頭栽倒在床上。爹和媽同時停止了手上的動作,時間靜止了兩分鐘后,透過掉了半塊玻璃的窗子付春聽見爹說,春,回來了?媽馬上站起身來,責(zé)怪爹說,他爹,春都進屋了,還問?快去抱柴禾,我給兒子做吃的去。付春拉起被角,捂在臉上,眼淚無聲地流下。
付春在城里一家五星級酒店當(dāng)廚師,付春的廚藝好,在這家酒店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間付春很少回鄉(xiāng)下,五年的城市生活讓他潛意識里已經(jīng)把自己當(dāng)成了城里人,他甚至發(fā)誓要在這家酒店干一輩子。然而,沒想到這家酒店自從去年易主后,因經(jīng)營不善,一天比一天不景氣,上個月徹底宣告破產(chǎn)。酒店破產(chǎn)了,付春也失業(yè)了。
失業(yè)的這個月,付春把城里所有的飯店、酒店都找遍了,可沒一個地方能容納他。有名氣的飯店、酒店,都有自己穩(wěn)定的廚師團隊,就算人家缺人手,他進去也只能是個打雜的。小飯店,薪水太低。付春感覺自己一下子從繁花似錦的春天走進了寒風(fēng)凌厲的冬天,高不成,低不就,就被擠回鄉(xiāng)下的家了。付春流淚是因為他不想像爹媽那樣當(dāng)農(nóng)民。付春想著想著就睡著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付春被叫醒了。
春,快起來吃飯了。媽在站窗外,小心翼翼地喊付春,生怕聲音大了,把兒子嚇不見了似的——付春已經(jīng)很久沒回家了。
飯桌上的,都是付春打小就愛吃的菜: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雞蛋、火腿熗嫩玉米。湯是酸菜土豆湯,酸菜是自家腌的鄉(xiāng)下常見的老酸菜。旁邊是一鍋剛燜好的玉米飯。這些上不了臺面的飯菜,也只有在家里才能吃到,雖說上不了臺面,但味道卻出奇的好。
付春風(fēng)卷殘云,把桌子上的飯菜一掃而光。爹和媽幾乎一筷子未動,看著狼吞虎咽的兒子,笑得嘴都合不攏。付春看著爹媽,抹著嘴回味著剛才的飯菜香味兒,突然腦子里像打開了一道塵封已久的門,付春興奮地一連說了好幾聲 “我怎么沒想到呢”……爹和媽糊涂了,還沒回過神來,付春已經(jīng)拎著大包小包跑出了院門,爹和媽趕緊跟到院門外,說,春,你剛回來,又要去哪兒???回城里!付春頭也不回地說。
付春有足夠信心讓自己成為城里人,他不再怕失業(yè),這一切都源于媽做的飯菜。付春在吃了媽做的菜后,突然想到了時下城里流行的私房菜,他想,現(xiàn)在城里人吃飯店都吃膩了,我何不當(dāng)一名專做私房菜的廚師呢?
很快,付春的私房菜就在城里闖出了名氣,很多有錢人、領(lǐng)導(dǎo)請付春到家里專門為他們做私房菜。尤其是每年的春節(jié),付春更是分身乏術(shù)。
付春不斷創(chuàng)新他的私房菜,幾年后名聲越來越大,錢也掙下不少,還在城里買了房子,擁有了城市戶口。爹和媽不愿和他來城里,一直住在鄉(xiāng)下的小土院,付春已經(jīng)有好幾個春節(jié)沒回家陪父母過年了。每次爹媽打電話來,要他回家過年,付春都推托了。
今年年三十那天,有個搞建筑的大老板給了付春很多錢,特意請付春去為他父母做一頓年夜飯。這位老板的爹媽一直住在鄉(xiāng)下,老板有心接爹媽去城里過年,享享福,可他爹媽不來城里,老板只好回鄉(xiāng)下陪父母過年。老板怕一回去,兩位老人又忙里忙外辛苦做飯菜,因此老板騙父母說不回家過年。請付春去做私房菜的目的是想讓父母過個不用操勞的年。
付春滿口答應(yīng)了,天快擦黑時,和老板一起趕到了老板鄉(xiāng)下的父母家。沒想到,他們推開門,首先映入眼簾的竟然是一大桌子已經(jīng)做好的飯菜,碗筷已擺好,就好像專等老板一到就開席似的。老板驚訝得合不攏嘴,不停地問兩老怎么知道他要回來?
老板的爹說,每年不管你回不回家過年,你媽都會把飯菜做好,萬一你回家了,也好吃上一口熱乎飯。老板的媽接著說,這些都是你打小就愛吃的飯菜,在外面哪能吃到呢?老板兩眼含著淚,一把抱住了兩位老人。
一直站在門口的付春看著這一家子,緩緩地掏出錢包,把老板給的錢悄悄地放在門邊的桌上,輕輕地合上門,頭也不回地離去了。絢麗的煙花爆竹在付春身后、頭上此起彼伏地響著、盛開著。付春仿佛聞到了媽做的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雞蛋、火腿熗嫩玉米,還有酸菜土豆湯的味道。
■責(zé)編:楊海林
■圖片:崔恒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