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辛亥風云

      2011-11-14 03:09高士振
      群文天地 2011年19期
      關(guān)鍵詞:黃興孫中山

      高士振

      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民主派領導的偉大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它不但傾覆了清王朝,還結(jié)束了統(tǒng)治中國2000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chuàng)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重大轉(zhuǎn)折點,是中國社會發(fā)展道路上的一個偉大的里程碑,為后來的中國實現(xiàn)徹底的民主革命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辛亥革命的產(chǎn)生,是以孫中山為首的先驅(qū)者們經(jīng)過長期、曲折、反復與清王朝統(tǒng)治者進行殊死搏斗和浴血奮戰(zhàn)的結(jié)果,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際,為了讓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通過閱讀了解辛亥革命驚天動地的偉大壯舉和傳奇人物的革命經(jīng)歷,可從中汲取有益的經(jīng)驗與教訓,進一步增強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為實現(xiàn)國家的統(tǒng)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1、 孫中山上書李鴻章

      1893年,孫中山在廣州行醫(yī)期間,與幾個青年愛國志士在南園抗風軒議論時政時,除討論革命救國的方略外,還討論過改良救國的方略。這期間,他曾托友人轉(zhuǎn)告改良派領袖康有為,想與康結(jié)交。封建思想較重的康有為則要求孫中山具門生貼,做他的忠實弟子,孫中山反對這種封建習氣,所以結(jié)交未成。1894年1月底,孫中山回到故鄉(xiāng)翠亨村,在家里草擬了長達八千多字的《上李鴻章書》,指出富強治國的根本“在于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主張學習西方國家,改革舊的科舉制度,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人才,推廣和借鑒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農(nóng)工商業(yè),使祖國日益強盛富庶,屹立于世界之林。他把滿腔的愛國熱情都傾注在字里行間,把改造中國的熱望都寄托在李鴻章身上。同年春,孫中山放棄了他的醫(yī)務事業(yè),偕陸?zhàn)〇|趕到上海找到了著名改良派人士鄭觀應(孫中山同鄉(xiāng))和王韜,并通過他們找到了李鴻章的幕僚羅豐祿、徐秋畦才將上書送到了李鴻章手中。李鴻章是清直隸總督、洋務派首領,在清政府中掌握著大權(quán)。但李鴻章沒有接見孫中山,也沒有理睬書中的主張。這件事使孫中山深刻地明白了,用和平改良的手段是救不了中國的,必以革命的、“強迫”的手段去救國。7月25日,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中國的愛國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寧死不屈,而腐敗的清朝統(tǒng)治者,采取投降政策,致使中國戰(zhàn)敗。對此,孫中山徹底看清了清王朝的反動腐朽,決心進行武裝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同年10月,他從上海經(jīng)日本抵達檀香山,開始在華僑中宣傳反清革命。11月24日在檀香山創(chuàng)立了興中會,為策劃廣州武裝起義做準備。1895年1月孫中山由檀香山經(jīng)日本橫濱赴香港。歸國途中,孫中山在輪船上向華僑宣傳反清革命思想。在途經(jīng)日本橫濱時,他結(jié)識了一位名叫陳清的商販。陳清對孫中山的人品十分崇敬,對孫中山的革命主張非常贊同。當孫中山委托他在當?shù)厝A僑中建立興中會分會,為廣州起義做堅強后盾時,他一口應允,并決定拿著孫中山交給的《興中會章程》,盡快回去建立興中會分會組織。同年2月,孫中山歷經(jīng)艱險,終于抵達香港。抵港后,他立即與戰(zhàn)友陸?zhàn)〇|、楊衢云、鄭士良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機關(guān),緊接著偕陸?zhàn)〇|、鄭士良等赴廣州成立興中會組織。在廣州云岡別墅建立了興中會廣州分會秘密機關(guān)部,會員很快發(fā)展到數(shù)百人。通過積極活動,他一邊令人在云岡別墅門口掛出“農(nóng)學會”的招牌,掩護機關(guān),另外又在《中西日報》上刊登《擬創(chuàng)農(nóng)學會書》,繼續(xù)發(fā)展會員。同時,他還委派楊衢云、黃詠商等去香港籌措經(jīng)費和購運軍械,委派謝纘泰分別赴英文報社《德臣西報》和《士蔑西報》,請求西報主筆黎德、鄧肯給予輿論上的支持。并且與日本駐香港領事聯(lián)系,爭取日本友人的幫助。

      2、 清廷密殺孫中山

      孫中山領導的廣州起義不幸失敗后,清廷在全國到處張貼告示,懸賞緝拿。其文曰:“為懸賞緝匪事、照得土匪糾結(jié)伙黨,暗運軍火,約期在省城滋事一案。當經(jīng)拿獲匪犯陸?zhàn)〇|等各各審辦,惟尚有首要各匪孫文等,在逃未獲,亟應懸賞緝拿,合行出示曉諭。為此示渝闔屬軍民人等知悉,爾等如能拿獲后開賞格之各匪解案,一經(jīng)訊明定奪,當即如數(shù)給予花紅銀兩,銀封存庫,犯到即給,慎勿懷疑觀望,至此外,案內(nèi)被誘匪徒,準其改過自新,免予深究,如能拿獲后開各匪解案,仍一律給賞,各宜懔遵勿違。此示。計開:孫文即逸仙,香山縣東鄉(xiāng)翠亨村人,額頭不寬,年約29歲,花紅銀1000元?!睘榱藸幦》辞宕笥嬙缛粘晒?,鄭土良等力勸孫中山暫去海外避避。1896年7月,當孫中山剛剛進入英國時,清廷總理衙門就通知駐英使館和領事館,立即派殺手緝捕孫中山。孫中山得知消息后,處處留神,盡量減少活動。但是,10月11日上午10時半,當孫中山去老師康德黎博士寓所的途中,被清使館派出的監(jiān)視暗探鄧廷鏗等3人詐稱認同鄉(xiāng)到家去“吃茶”,而被推拉進了路旁的一幢房子里遭到綁架,押到了清駐倫敦公使館三樓的一間窗上裝有鐵柵的牢房內(nèi),孫中山就這樣秘密被捕了。清使館捕捉了孫中山,如獲至寶,清公使龔照璦為了向清政府邀功請賞,與公使館第二參贊英人馬格里合謀,不惜用7千英鎊,向英國格來輪船公司租了一艘2千噸的輪船,并且請人特制了一只大木箱,準備將孫中山裝在箱子里秘密運回國內(nèi),交清朝廷陰謀殺害。鐵窗內(nèi)的孫中山,與外界完全隔絕。他不甘心這樣被清政府殺掉,在囚室里他寫了2封短信給康德黎,但都沒法送出去。10月17日,他請求使館清潔女工、英人賀維密告康德黎,自己被囚之事。次日,他又請使館清潔女工、英人柯爾代為投送致康德黎的求救信。康德黎終于收到了孫中山的函件。真理的呼救,師生的情誼使康德黎四處奔走,設法營救。他多次跑到英國外交部和倫敦警察署交涉,盡管磨破嘴皮也沒有結(jié)果;他親去清公館講理也沒有成功;他又向《泰晤士報》求救,仍沒有希望。直到21日,他到《地球報》披露了孫中山被誘捕的消息,才引起該報的興趣而刊登了這一重大新聞。一時間,“可驚可駭之新聞”、“革命家被誘禁于倫敦”、“公使館的拘肉”等文章在倫敦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許多同情中國革命的英國朋友紛紛聚集在公使館門前,高呼“釋放孫逸仙”的口號,強烈譴責清公使誘捕孫中山的卑劣行徑。強大的社會輿論,迫使英國政府向清公使館提出交涉。英首相兼外相的沙侯于22日向清使館遞交了備忘錄,要求清使館按照國際公法和國際貫例,立即釋放孫中山,23日下午,孫中山終于被釋放,走出了這個囚禁他13天的斗室。此后孫中山常住大英博物院圖書館,潛心研讀馬列等著作,探求救國真理,總結(jié)革命經(jīng)驗,為日后的革命起了很大的作用。

      3、 孫中山坐鎮(zhèn)臺灣指揮

      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中國北方蓬勃發(fā)展,孫中山?jīng)Q定乘此時機在中國南部的廣東惠州發(fā)動推翻清王朝的武裝起義。6月11日,孫中山偕同志楊衢云、鄭士良等興中會會員,從日本橫濱坐輪船來到香港。6月17日,抵達香港海面。當時兩廣總督李鴻章在香港英國當局的策動下,擬據(jù)華南“自主”,并愿與孫中山“協(xié)同進行”,所以李特派“安瀾”號炮艦來接孫中山。孫中山恐李心懷叵測對他下毒手,改派宮崎寅藏、清藤幸七郎和內(nèi)田良平等3名日本友好志士前往廣州,代表孫中山談判。由于港英當局不準已遭到清政府通緝的孫中山上岸,孫中山不得不在一只舢板上與香港的興中會員舉行軍事會議,研究惠州起義計劃。計劃決定“由鄭士良督率黃福、黃耀延、黃江喜等赴惠州,準備發(fā)動;史堅如、鄧蔭南赴廣州,組織起事及暗殺機關(guān),以資策應;楊衙云、陳少白、李紀堂在港擔任接濟餉械事務;日本諸同志則留港助楊、陳、李等辦事”。會后,孫中山乘原船赴越南。7月16日,孫中山從越南西貢乘輪船再次來到香港海面,安排惠州起義事務。香港警署以5年驅(qū)逐令尚未滿期為由,不準孫中山登陸。孫中山很氣憤,對上船盤問的港英官員提出了抗議。由于不能上岸,孫中山就在船上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會議決定:將惠州發(fā)難的指揮權(quán)交給鄭士良;福平城在香港主持起義籌備工作;陳少白、楊衢云等負責接濟餉械;畢永年再赴長江流域聯(lián)絡會黨,屆時響應;孫中山則轉(zhuǎn)回日本折往臺灣。遙控指揮,起義發(fā)動以后再設法潛入內(nèi)地,親臨前線。9月25日,孫中山由神戶經(jīng)馬關(guān)赴臺灣。28日抵達基隆。很快就在臺北新起汀建立起義指揮所,招集了一批軍事人員,等待起義軍進抵廈門時渡海接應。10月8日,起義軍司令鄭士良與黃福等人在惠州歸善(今廣東惠陽)三洲田山寨率領600余名會黨成員發(fā)動起義,猛襲新安沙灣,清軍潰逃,旋乘勝向深圳推進,直逼新安縣城。孫中山在臺灣得知起義已經(jīng)發(fā)動,積極準備內(nèi)渡指揮和籌運軍械支援,并令鄭士良率軍東進閩南。15日,起義軍與清軍激戰(zhàn)于佛子坳,繳槍700余支,俘敵數(shù)十名。接著在鎮(zhèn)隆、永湖、崩崗墟等地大敗清軍。21日,起義軍攻占三多祝,隊伍發(fā)展到兩萬余人。由于孤軍作戰(zhàn),后援斷絕,糧械不繼,并且遭到清軍優(yōu)勢兵力的圍攻。22日,孫中山在臺灣特派遣日本志士山田良政前往三多祝前線送親筆信。信中指示:“政情忽變,外援難期;即至廈門,亦無所為。軍中之事,請司令自決進止”。山田良政幾經(jīng)艱辛終于趕到了三多祝起義軍中,將孫中山的親筆信交給了起義軍司令鄭士良。為了保存革命力量,鄭士良根據(jù)孫中山的指示精神,埋掉了槍彈,解散了隊伍,僅帶少數(shù)起義骨干逃往香港。這是孫中山發(fā)動的第二次武裝起義,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但促進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逐漸覺醒和民主革命浪潮逐漸高漲。同年11月10日,孫中山離開了住了44天的臺北新起汀指揮所。

      4、 孫中山親手發(fā)炮滅清軍

      鎮(zhèn)南關(guān)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我國的南大門。1907年9月,孫中山派王和順發(fā)動防城起義遭到失敗。旋改派黃明堂為鎮(zhèn)南關(guān)都督,計劃襲取鎮(zhèn)南關(guān)。12月2日,黃明堂與關(guān)仁輔等聯(lián)絡炮臺守兵為內(nèi)應,率義勇鄉(xiāng)團百余人,由山背間縋繩直取右輔山第三炮臺。守軍潰逃。革命軍乘勝占領第二、第一炮臺,繳獲大批槍炮,12月3日晚,孫中山率黃興、胡漢民由河內(nèi)抵鎮(zhèn)南關(guān)指揮。因炮彈不足,大炮多不能用,隨時都有得而復失的危險。胡漢民勸孫中山下山去。孫中山說:“我是不愿意下去的,我不下去的理由有兩點:第一,我是十多年沒有踏過祖國的地方,我現(xiàn)在站在這個山上覺得很高興,我簡直舍不得下去,我認為我們在這里總是有辦法的;第二,同志們百數(shù)十人攻占炮臺,就是希望我們來,要是我們走了,這個炮臺不是馬上失守了嗎?”由于孫中山親自督戰(zhàn),革命軍將士們數(shù)度打退了清軍的反攻。12月4日,孫中山來到山下弄堯屯,對群眾說:“現(xiàn)在炮臺是我們的了,大家可以上去玩玩。我們不久一定能推翻清朝,那時,大家就可以自自由由,不受壓迫欺負了?!?2月5日,清政府派鎮(zhèn)南關(guān)統(tǒng)領陸榮廷率兵反攻,企圖奪回炮臺。孫中山又上炮臺指揮起義軍堅守陣地,打退敵人數(shù)次進攻。并為革命軍彩號裹傷。他鼓勵革命軍說:“滿清太腐敗,太可惡,我們一定將他推翻,我們的革命一定能成功?!睂⑹總兩钍芄奈琛T趹?zhàn)斗中,孫中山還親自登上鎮(zhèn)南關(guān)左側(cè)的金雞嶺,指揮起義軍炮轟清軍。清軍仗著人多勢眾,武器優(yōu)良,進行瘋狂反撲。督陣的陸榮廷堵住后退的清兵,大喊:“活捉孫中山,提官三級,賞銀子千兩?!痹陉憳s廷的驅(qū)趕下,清軍如潮水般向金雞嶺陣地沖來。孫中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正準備親手發(fā)炮,“轟”的一聲,一顆流彈擦肩而過,胡漢民看到此情,連忙拉著孫中山往后撤。孫中山卻說:“當戰(zhàn)斗時,為將者能屹立于陣地最危之點,則眾心自定?!焙鷿h民聽了孫中山的話,知道孫中山是拉不下勸不走的,只好用身體擋著孫中山,孫中山卻推開了胡漢民,跑到炮架前親將炮彈上膛,然后點火擊發(fā),“轟”的一聲巨響,擊中清軍60多人。頓時,清軍大亂。孫中山高興地說:“反清二十余年,今日始得親發(fā)炮擊清軍”。在孫中山的帶領下,起義軍奮勇殺敵,使清軍傷亡600余人,清軍大敗而去。但是第二天、第三天因連日惡戰(zhàn),彈藥越來越少,孫中山?jīng)Q定由黃明堂堅守,他偕黃興等回河內(nèi)籌款購置槍彈,以資接濟。第五天,清廣西提督龍濟光、鎮(zhèn)南關(guān)統(tǒng)領陸榮廷再率清軍4000余人進行反攻。炮臺上革命軍英勇反擊,從第五天直戰(zhàn)至第九天下午,清兵搶先攻占了四方嶺及小尖山。革命軍退入壘中堅守。是夜,由于沒有槍彈和糧食供給,黃明堂率起義軍棄臺突圍,退入越南燕子大山待后再戰(zhàn)。

      5、 驚天動地第一槍 孫中山盛贊首義功

      正當湖北革命黨人秘密而又緊張地籌備在軍中起義時,真是天有不測之風云,1911年9月24日,南湖炮兵隊二營中隊為同伍餞行,因長官干涉,引起動武,繼而少數(shù)黨人乘機發(fā)難,拖出大炮,點火發(fā)彈,驚動了湖廣總督府,立即下令禁止士兵出營,并調(diào)來兵艦,進行炮轟,實行鎮(zhèn)壓,形勢十分嚴重,總指揮部馬上召集緊急會議,商議對策,決定起義定為中秋節(jié)這一天。為了按計劃行事,大會決定一邊急電黃興、宋教仁等諸同志趕往武漢,一邊通過了蔣翊武為起義軍臨時總指揮,孫武為參謀長。誰知,9月25日,因內(nèi)部出現(xiàn)奸細告密,湖廣總督瑞澄,接到清廷皇上密電:“孫中山、黃興遣黨徒于武漢三鎮(zhèn),定于10月6日(陰歷8月15日)起事,由三十標等步兵響應,占領三鎮(zhèn),現(xiàn)令先期嚴密緝拿,以遏亂萌?!比鸪渭绷钐岫郊娴诎随?zhèn)統(tǒng)制張彪,督率各標各營清朝官長,查收士兵子彈,逮捕一切可疑人員,瑞澄的這一行動,打亂了革命黨人原定中秋節(jié)舉事的計劃,因形勢所迫,總指揮部臨時改為10月9日(陽歷8月18日)夜12時起事。為保證起義成功,革命黨人打破了敵人的種種封鎖,自己動手制造槍彈和炸藥。不幸的是10月9日上午,參謀長孫武等人在總機關(guān)趕制炸彈時,不慎引起爆炸,孫炸傷即送醫(yī)院。但此事被巡捕房發(fā)現(xiàn),將所有炸藥、文告、袖章、名冊等全部搜走,移交清總督府??偠礁缗R大敵,當即封江、閉門搜捕,各營不準請假外出,實行24小時緊急戒嚴,出動大批清兵,按名冊在三鎮(zhèn)捉拿革命黨人,使各處機關(guān)均遭嚴重破壞,不少革命黨人被捕。由于此夜總督府命令各營及軍警學堂閉門,禁止出入,總指揮部所發(fā)的命令,多未傳到,故此夜12時未有發(fā)動。清總督府按照搜去的革命黨人的名冊的大搜捕越來越緊,不少革命黨人被殊殺。特別是10月10日凌晨,著名的革命黨人彭楚藩、劉復基、楊宏勝被殺害,使熊秉坤等志士怒不可遏,決心在黃興等人未到,蔣翊武等首領傷的傷,走的走的群龍無首之際發(fā)動起義。熊秉坤向同伙們厲聲道:“吾輩平時接受革命,為的是實現(xiàn)孫中山先生的反清大計,事至今日,怕死徒然。吾輩名冊昨已搜去,按名捕拿,將及吾輩,與其坐而待其捕殺,不如奮起一擊,反也死,不反也死,死中求生,未必不能一舉而成功!”眾人聽后,認為言之有理,決定當日晚7時發(fā)難。但發(fā)難要子彈,熊秉坤等冒死才搞6盒150發(fā),這就是熊秉坤準備發(fā)難的全部家當。令人難以預料到的是,起義時間還未到,熊秉坤等人的秘密行為就被湖廣總督發(fā)現(xiàn),他們派出部隊對熊秉坤所在的工程營進行搜捕,從而發(fā)生了沖突。熊秉坤一看情況有變,對空連發(fā)三槍,正式發(fā)出了推翻清廷的發(fā)難信號,拉開了辛亥武昌起義的序幕。說來真玄,由于起義提前,各地的通知還沒有送到,盡管熊秉坤一邊急吹口哨,一邊高呼:“弟兄們!趕快到操場集合出發(fā),首先攻占軍械倉庫?!笨身憫咧挥?0來人。箭在弦,不得不發(fā),已下決心拼死一搏的熊秉坤帶著響應者一邊跑,一邊高聲喊道:“弟兄們,快起來造清朝的反!革命黨人不能坐等殊殺!”真有一呼百應之效果,沿途應響者眾多,終于順利地占領了軍械倉庫,熊秉坤馬上開庫發(fā)彈,武裝起義隊伍,使起義者如猛虎添翼。爾后,他帶領起義者攻下了湖廣總督府。大快人心之事,使整個武昌城一下有成千上萬的革命黨人揭竿而起,僅一夜之間就光復了湖廣重地武昌城。第二天湖北革命黨人就成立了代行中央職權(quán)的湖北軍政府,向全國全世界宣布:湖北獨立,全國響應,廢除清廷,建立民國。清廷聞之大驚,即派重兵圍剿,湖北革命黨人奮起反擊,經(jīng)過2個多月的血戰(zhàn),牽制了清廷十余萬精銳之師,為全國各省的反清獨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于這驚天動地的功績,孫中山給予了高度的贊揚。他說:“民國成立,咸感幸福,推本溯源,首先是湖北同志最先光復武漢的功勞……”對于熊秉坤的功榮,孫中山特意贈給他:“熊一槍”的美稱。從此,在中國的革命史冊上,記載著清末時湖北新軍中一位正目(相當班長),在群龍無首的危急關(guān)頭,僅以150發(fā)子彈和40來人,率先打響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湖北革命黨人又率先為全國各省反清獨立打響了第一槍?!耙粯岓@天地,全國齊響應”,孫中山為之奮斗幾十年的反清大計實現(xiàn)了!三百多年的清王朝推翻了!我國延續(xù)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結(jié)束了!中國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6、 孫中山怒焚英帝鴉片煙

      1912年10月23日,安徽省安慶市南門水上警察巡邏隊,從英國太古輪船公司的一艘商輪上查出了12箱高純度的鴉片煙,馬上報告給安徽省軍政府都督柏文蔚。柏當即下令扣留,并加派軍警嚴加警戒,責令英輪聽候處理。傲氣十足的英商不但不予理睬,而且當即通過英領事館向柏文蔚提出了強烈抗議,限制在24小時之內(nèi)交出全部貨物,不然要采取強硬的手段。柏文蔚沒有被英方的強硬態(tài)度所嚇倒。英商果真調(diào)來了一艘英國炮艦駛進了安慶江面,將炮口對準安慶城,并發(fā)出最后通牒:如果不立即將鴉片煙歸還,就要將安慶城化成一片火海。柏文蔚立即在都督府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研究對策,準備還擊。但就當時安慶軍政府的力量顯然難抵英帝的大炮軍艦,但柏文蔚親自布署兵力,準備決一死戰(zhàn)。正在這時,他接到蕪湖電報:“孫中山先生即抵安慶。”柏文蔚喜出望外,即乘船迎接孫中山,并將這一鴉片事件向?qū)O中山做了匯報。孫中山聽完報告后,義憤填膺,決定親自去處理這一事件。午后1時,孫中山乘坐的輪船在安慶東門碼頭靠岸。孫中山在柏文蔚的陪同下登上碼頭,向萬余名歡迎群眾招手致意。在臨時搭起的講臺上,柏文蔚首先代表安慶各界人士向?qū)O中山先生致歡迎詞。接著,孫中山發(fā)表演說,歷數(shù)鴉片戰(zhàn)爭以來,帝國主義利用鴉片毒害我中華同胞,掠奪我國財富的罪行。號召安慶人民,團結(jié)一心,振奮精神,大辦實業(yè),走富國強兵的道路,以實際行動回擊帝國主義。孫中山還親自帶領群眾高呼“打倒帝國主義”等口號。他當場命令柏文蔚把截獲的鴉片放到盛有石灰和木炭的大坑里全部焚毀。頓時,火光沖天,濃煙滾滾,數(shù)萬群眾歡聲震天。這時停泊在安慶江面上的英國炮艦,即派特使登陸,準備當面抗議中方。孫中山用流利的英語痛斥了特使一番,說得英人啞口無言。馬上溜回軍艦,報告焚煙指揮者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親自督陣,艦長一聽孫中山的大名,如雷貫耳,馬上下令,炮口歸零,穿上炮衣,調(diào)轉(zhuǎn)船頭溜走了。英商見炮艦溜走了,再也不敢強硬,只有眼睜睜地看著一箱箱鴉片化為灰燼。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在安慶禁煙、焚煙的反對帝國主義的愛國壯舉,安慶人民特地修建了一座焚煙亭,保留至今。

      7、 孫中山改組國民黨

      “二次革命”失敗后,孫中山痛苦地感到:在國民黨里,良莠不分,魚龍混雜,已經(jīng)混進了一批只知鉆營個人利祿,根本不想革命的蛀蟲。國民黨的革命銳氣已經(jīng)大不如以前了,國民黨中不真心進行革命的黨員太多了。如果不去惡留良,增添新鮮血液,煥發(fā)生機,國民黨就不能前進,而由這個黨來領導的民主革命就更不會有什么希望了。他決定重新建黨,以集結(jié)革命力量策劃第“三次革命”。1914年7月8日,孫中山在日本筑地精養(yǎng)軒主持中華革命黨成立大會,共有300余人出席會議。孫中山首先公布了 《中華革命黨總章》,規(guī)定:“本黨以實行民權(quán)、民生兩主義為宗旨”,“凡進本黨者,必須以犧牲自己之生命、自由、權(quán)利,而圖革命之成功為條件,立約宣誓,永遠遵守”,“凡黨員有背黨行為,除處罰本人之外,介紹人應負過失之責”等等,對黨的宗旨和紀律及各方面進行了全面認真嚴肅的整頓,果然出現(xiàn)了一些生機,但孫中山仍很不滿意。他明確指出:“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孫中山發(fā)表《致全體黨員書》,說明聯(lián)合共產(chǎn)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事情的進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當孫中山?jīng)Q心向前跨出一步的時候,就有許多人企圖把他拉回來。以胡漢民、鄒魯、居正、馮自由、張繼、鄧澤如等為代表的一批右派分子,極力反對孫中山改組國民黨。他們有的無理取鬧,聯(lián)名上書,組織小集團,制造反革命輿論,爭奪代表席位等種種卑劣手法,進行阻撓和破壞。有的則陽奉陰違,消極怠工,表面隨和,暗中反對。他們污蔑共產(chǎn)黨加入國民黨是一種“陰謀”,還放出空氣說:“國共合作,共產(chǎn)黨將乘機打倒孫中山”,孫中山意志堅定根本不相信這些話,指出那些散布爛言的人,“不是出于敵人破壞的行為,就是屬于毫無意識的疑慮”。這些人又去找宋慶齡,試圖要她能幫助他們反對孫中山先生的行動。當宋慶齡義正詞嚴地拒絕后,這些人們公然以退黨來威脅孫中山。但是,孫中山依然堅定不移,毫無動搖。他在廣州大元帥府召開的一次緊急會議上,有力駁斥了國民黨種種反對國共合作的謬論。孫中山講得很激動,甚至拍案而起,對反對改組的右派分子厲聲說道:“你們不贊成改組,可以退出國民黨嘛!”又說:“你們?nèi)舨毁澇?,我將來可以解散國民黨,我自己一個人去加入共產(chǎn)黨”,為了掃除障礙,孫中山還采取了堅決果斷的措施,囚禁無理取鬧的張繼,把破壞聯(lián)共政策的代表人物馮自由開除出黨。1923年10月孫中山指派廖仲愷、許崇智和共產(chǎn)黨人譚平山等9人成立了負責辦理國民黨改組事宜的臨時中央委員會,并召開了商討國民黨改組問題的特別會議,要求:“商量本黨改組問題,詳為審議,悉心擘畫,務期黨基鞏固,黨務活動,以達吾人之宗旨目的”。孫中山還特地邀請李大釗等共產(chǎn)黨人參與研究國民黨改組計劃、草擬宣言和黨綱、黨章。同年11月孫中山發(fā)表了《國民黨改組宣言》及《國民黨黨綱草案》,確定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三大政策,把聯(lián)共作為改組國民黨的一項最重要的內(nèi)容。為了能使改組國民黨的工作順利進行,12月,孫中山就改組國民黨問題連續(xù)向國民黨員做了三次演說,反復強調(diào)和闡明聯(lián)合共產(chǎn)黨、改組國民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指出:“亡羊補牢,還未為晚”,改組國民黨,“消滅以往的錯誤,重新振作精神,發(fā)奮有為,本黨前途,還是有很大希望的。”1924年1月20日,孫中山主持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改組了國民黨,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確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新綱領和國共合作的政策,因而使國民黨獲得了新的生機,使國民革命走上了正確的軌道,出現(xiàn)了國共第一次合作及北伐戰(zhàn)爭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等喜人局勢。可是,當孫中山病逝后,國民黨被蔣介石掌握后又走向了反面。

      8、 民國國旗設計師陸?zhàn)〇|

      陸?zhàn)〇|1867年生,廣東中山人,是孫中山的同村好友。1891年在廣州與香港和孫中山探討革命,立志“警醒黃魂,光復漢族”。不久,跟隨孫中山赴天津上書李鴻章。要求改變時局,拯救中華。次年2月,協(xié)助孫中山成立香港興中會總部。不久,孫中山?jīng)Q定重陽節(jié)在廣州發(fā)動起義,特地叫陸?zhàn)〇|精心設計一面起義時用的旗幟。孫中山向陸?zhàn)〇|簡單地講了旗幟的設計要求后,陸?zhàn)〇|根據(jù)孫中山的要求,通過認真思考,決定用藍色作為旗幟的底色,示藍天,寓意公正平等;旗幟中間設計一輪放射光芒的白日,象征像太陽一樣清白,人心清白即能博愛。旗幟設計出來后,得到了孫中山的首肯,并交興中會開會通過,經(jīng)過討論大家同意用他設計的這面旗幟作為興中會的會旗及起義時的用旗。但由于廣州起義尚未發(fā)動就遭鎮(zhèn)壓,此旗未能使用。1900年,鄭士良在惠州三洲田舉行起義,陸?zhàn)〇|設計的藍天白日旗第一次公開打出。后來,尤列到南洋各地建立反清革命組織時,也都是懸掛這種藍天白日旗。當時,旗上所列的光芒多少不一。后經(jīng)孫中山指點修改定為十二條,即代表十二時辰,并改稱為青天白日旗。1906年,中國同盟會討論中華民國國旗時,孫中山極力主張堅持沿用興中會的青天白日旗,他說:“這是陸?zhàn)〇|所設計的,興中會諸先烈及惠州革命軍將士先后為此旗流過血,不可不留作紀念。”他還建議加上紅色,使旗上有紅、藍、白三色,以示自由、平等、博愛之義。根據(jù)孫中山先生的建議進行了修改。此后同盟會發(fā)動的多次起義,都使用了陸?zhàn)〇|設計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后來又經(jīng)孫中山的建議,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成為了國民黨的黨旗,它象征著孫中山“和平奮斗救中國”及從嚴建黨治黨的理想,它曾點燃了不少壯士為國獻身的熱情。但因種種原因,國民黨的所作所為與旗幟上的理想產(chǎn)生了距離。特別是孫中山逝世后,這種距離越來越大,于是這面旗幟在廣大人民心中的光彩也越來越弱,最后終于從廣大中國人的心目中消失。但作為民國國旗的設計者陸?zhàn)〇|是不應當忘記的。況且陸?zhàn)〇|用生命與鮮血為自己所設計的旗幟作了最好的注釋。1895年2月,當陸?zhàn)〇|根據(jù)孫中山的指示將起義時用的旗幟設計好后,即與孫中山、鄭士良等趕到廣州雙門底王氏書舍“農(nóng)學會”起義指揮機關(guān),不料起義還未行動,兩廣總督譚鐘麟的密探就探得了消息,譚即派兵搜查了興中會各處機關(guān)。陸?zhàn)〇|得知后,立即通知各同志疏散,自己也同孫中山等避往別處。忽然想起王氏書舍還有一份會員名冊沒來得及拿出來,他要冒險去取。同志們極力勸阻,他慨然答道:“會員名冊如被搜去,清吏按名捕殺,我黨革命力量會遭致滅亡,我冒生命危險,去保全多數(shù)同志,實為份內(nèi)之事。”說罷毅然而去。他剛趕到王氏書舍,暗探已尾隨將書舍包圍。陸?zhàn)〇|料到己難幸免,便將門窗緊閉,取出會員名冊,剛焚畢,清兵破門而入。陸?zhàn)〇|被捕后,即遭清吏嚴刑逼供,他視死如歸,痛斥清朝腐?。骸敖袷码m不成,我心甚慰。殊我無妨,而繼我而起者不可殺盡!”清吏為逼他供出同黨,釘手足,鑿牙齒,用盡酷刑。陸?zhàn)〇|幾次昏死過去,復蘇過來,總是大聲斥責清吏:“你們雖以嚴刑加我,但我肉痛心不痛,其奈我何!”11月7日慷慨就義。孫中山稱譽他是“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

      9、 辛亥健將史堅如

      史堅如,1879年5月5日出生于廣東番禺縣的一個官僚家庭,相傳為明末抗清殉國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后裔。史堅如從少年時代起,就非常關(guān)心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總希望祖國強盛起來。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為了向西方國家尋求救國之法,他就讀于美國人在廣州開設的格致書院。1899年,史堅如在廣州結(jié)識了日本東亞同文會會長高橋謙。在高的引薦下,他到香港會見了革命黨人陳少白、楊衢云,加入興中會。隨后東渡日本,會見了他仰慕已久的孫中山。他向?qū)O中山傾吐了自己要追隨孫先生,救國救民的一腔熱血,暢談了反清革命的大計。他說:“應以廣東為根據(jù)地,鼓舞湘、鄂,直討幽燕”。孫中山同他談論革命“日夜不厭”。二人暢談了十幾天。最后,孫中山派他聯(lián)絡長江一帶的會黨。史堅如回國后,按照孫中山的指示,積極從事聯(lián)絡長江流域的會黨、廣東的“三合會”和軍隊等秘密工作。1900年春夏間,義和團運動進入高潮,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西太后挾光緒帝西逃,清王朝經(jīng)濟陷入癱瘓,燕京成了一座無君之城。孫中山準備抓住這個大好時機,發(fā)動武裝起義。他派鄭士良赴惠州發(fā)動起義,派史堅如、鄧蔭南前往廣州組織響應。10月3日,鄭士良領導的惠州起義爆發(fā),鏖戰(zhàn)二旬,遭到清軍夾擊,廣州方面卻因軍械未至無法響應。萬分焦灼的史堅如決定鋌而走險,暗殺清朝在廣東的最高統(tǒng)治者——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的德壽,以挽救惠州的局面。但是,由于時局的動蕩,德壽早已加強了廣州的防衛(wèi)。廣東巡撫衙門戒備森嚴,德壽深居簡出,外人很難接近,史堅如決定以炸藥炸毀巡撫衙門,炸斃德壽。他買來200磅炸藥,偷運到巡撫衙門后墻外一所租來的房內(nèi)。10月26日,史堅如和他的戰(zhàn)友蘇悼南、練達成、溫玉山等四人鍬鍤并施,徹夜不停,挖掘了一條深達五尺,由房內(nèi)直通德壽臥室的地道。次日凌晨,他們裝放炸藥,點燃導火索,然后按計劃分道出城,在一艘開往香港的輪船上相會。但超過了預計的時間,還沒有聽到動靜。史堅如便讓蘇、練、溫三人先走,自己再回去查看。原來是導火索途中熄滅所致。當時已近中午,不便再行,他耐著饑渴,一直等到28日早上,再次行動,然后到西關(guān)長老會教堂一位同志的住所里,略為休息,以觀動靜。忽然一聲巨響,炸藥爆炸了,由于雷管少,僅撫署后墻坍毀兩丈八尺,德壽從床上震落在地,魂飛魄散,卻未受傷。史堅如英雄虎膽,雇了一乘轎子冒險來現(xiàn)場觀看,并準備再一次采取行動。但惱羞成怒的德壽當即下令全城戒嚴,捉拿“要犯”。史堅如早已置生死于度外,經(jīng)師友苦勸才答應離開廣州。但這天是星期日,輪船停開,只有待第二天才能啟程。第二天清晨,輪船碼頭上已是兵勇密布,史堅如剛剛走近,就被一個偵探認出。按照德壽的命令,清兵把他押到南??h衙門,并從他身上搜出了一張德文寫的炸藥配制說明書。知縣裴景福大喜,一面派兵勇數(shù)十名日夜輪守,嚴加看管,一面對史堅如甘言美語,堅如不受籠絡,只是嬉笑嘲諷。裴景福轉(zhuǎn)以嚴刑威嚇,并拿出一張開有革命黨著名人物的名單,逼他供認。史堅如嚴詞拒絕,最后被定為斬刑。11月9日在廣州天字碼頭英勇就義,年僅21歲。史堅如犧牲后,孫中山非常悲痛。孫中山稱譽他是“為共和殉難之第二健將”,其“浩氣英風實足為后死者之模范”。辛亥革命勝利后,孫中山親自募捐,為烈士建石像。1913年石像由香港華倫公司造成,豎立于廣州先烈路青菜崗。石像的基座正面刻有1913年以孫中山名義勒石的像記。

      10、 陳天華舍生喚國人

      陳天華1875年生,湖南新化人。少時即懷著推翻清廷,光復中華的志向。1903年去日本留學后,看到帝國主義列強張牙舞爪,清政府一再妥協(xié),他決心以筆作武器,寫些能喚起民眾的通俗讀物,用通俗文藝說唱形式寫成了震驚中外的《猛回頭》、《警世鐘》兩本書,書中的內(nèi)容聯(lián)系了中國當時的實際,夾敘夾議,明白如話,可讀可唱,一經(jīng)問世,反響巨大。當時湖南、江西一帶,凡能識字的,都喜歡讀這兩本書。有些小學堂里的少年兒童還幾度募捐資金,翻印傳播。不少革命黨人的秘密機關(guān)把這兩本書當成喚起志士的宣傳品,暗中廣為傳讀宣講,還有的專門舉辦講演會進行學習宣傳。尤其在湖北新軍里,兵士奉為至寶,秘藏不露,思想言論,深受影響。湖北革命黨人劉靜庵,利用美國教會圣公會在武昌府街設了一個閱報室,他偷偷地買回《猛回頭》、《警世鐘》散發(fā)給“日知會”的人學習。每逢星期天,還舉辦演講會,他自己登臺講述中國如何瀕臨危亡的情景,鼓動大家起來革命。影響日漸擴大,軍學界也有不少人前往聽會。條件基本成熟之后,劉靜庵更進一步發(fā)展革命組織,參加的人爭先恐后,一時多達數(shù)千。從此,一度受到摧殘的湖北革命黨務又蓬勃地開展了起來。當時,遠在海外的孫中山也為此感到異常興奮,對劉靜庵贊譽不已。由此可見,陳天華寫的兩本書,對反清革命的發(fā)動作用之大之廣,是不可言喻的。為了用自己的行動再為反清革命推波逐浪,1904年,當他得知華興會聯(lián)合洪江會首領馬福益,確定慈禧太后70祝壽那天,在長沙發(fā)動起義時,他特從日本趕回湖南,擔任了黃興派往江西游說防營統(tǒng)領廖名縉屆時發(fā)難響應的重任。但因湖南方面機密泄露,黃興、劉揆一等已先后脫臉,逃出湖南,可回到湖南的陳天華卻把衣裝理好,端端正正地坐在指揮機關(guān)里不動。他沉痛地說:“事不成,國滅種亡,等死耳,何用生為?”后經(jīng)友人再三勸說,他才束裝上道,再去日本。1905年11月2日,清政府看到留日的中國學生反清活動太盛,便勾結(jié)日本政府頒布了《取締清留日學生規(guī)則》,企圖破壞中國留日學生的愛國活動。留日的中國學生幾乎全部投入反對取締規(guī)則的行動。但斗爭受到挫折,留日的中國學生中在罷課和歸國問題上產(chǎn)生了分歧,日本報紙乘機冷嘲熱諷,陳天華極為憂慮,經(jīng)過反復思索,最后決定蹈海一死,以此喚醒留日的中國學生和全國同胞繼續(xù)斗爭。12月7日,陳天華寫絕命書至深夜。第二天,仍和往常一樣,神色自若,吃完早餐出門時,還向?qū)W友借了兩元錢,直到晚間不見回來。深夜,留學生會館門房匆忙來報:大森地方警察局在海上發(fā)現(xiàn)了陳天華的尸體。噩耗傳出,中國留日學生界沉痛哀悼,陳天華舍生反清的精神終于喚起了留學生們,決定一起罷學回國參加反清革命活動,因此各處起義隊伍中都有不少留日學生參加。國人的反清革命更是一浪高過一浪。

      11、 蔡元培的暗殺團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逝世,毛澤東在唁電中高度贊譽他為:“學界泰斗,人世楷?!薄S泻苌偃酥??!皩W界泰斗”的蔡元培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秘密活動。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后他開始萌生反清志向。1902年與章太炎等創(chuàng)立中國教育會,任會長,并創(chuàng)辦愛國學社,提倡民權(quán),宣傳反清革命。后與陶成章等組織光復會,任會長。不久加入同盟會,任上海分部主盟員。1904年春,蔡元培十分痛恨清廷的腐敗,更迫切期望革命黨人的反清大計早日成功。他鑒于孫中山領導的起義一次又一次的遭到失敗,他決心改變反清的斗爭手段,于是在東京留日學生軍國民教育會秘密成立了暗殺團,圖謀從暗殺入手,推進反清革命。在急于求成和對腐敗清廷的憤怒情緒推動下,不少留日學生都樂意接受了這種反清的革命方式。蔡元培認為:暗殺需要自制方便、秘密、快速而且容易偽裝隱蔽的武器,根據(jù)這些特點,他決心自制化學毒藥。要自制化學毒藥需要有懂化學的人,他馬上將愛國女校鐘憲暢、俞子夷兩位化學教員吸收入團。俞子夷說:“我配制氰酸,一試即成?!辈淘嘟泄び雅獊硪恢回?,強令服了幾滴,貓即中毒而死。蔡元培認為液體毒藥,使用還不太方便,易被人發(fā)覺,改制固體粉末更好,于是急去書店買了一批藥物學、生藥學、法醫(yī)學等書,親自領導研究,不久,蔡元培認為用炸藥更好,后即轉(zhuǎn)向研究炸藥。為了早日研制出威大、體積小的炸藥,蔡元培帶領研制小組日夜攻關(guān),終于自制出了一種理想的炸藥。另外,蔡元培認為女子行暗殺比男子更隱蔽些,因而他在愛國女校特別注重化學課的講授,以便培養(yǎng)暗殺的種子,推動反清革命進程。此后,由蔡元培研制的炸藥,不斷由暗殺團團員帶回國內(nèi),清廷上層官員頻頻遭到暗算而受傷或死亡。但是小打小敲的暗殺對于徹底推翻清廷政權(quán)無濟于事,必須要大規(guī)模的武裝起義才能成事。因此蔡元培又轉(zhuǎn)入了廣泛的反清革命宣傳及深入發(fā)動革命黨人的工作中去了,辛亥革命推翻清廷,不能說沒有他的功勞。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蔡元培應孫中山的邀請出任民國政府第一屆教育總長,他盡瘁國事,很少顧及家人,更少顧及自己,其廉潔奉公、儉樸勤勞之風格卓然于世。他親自為教育部尋找辦公用房。各部依官制草案增加人選,唯獨蔡元培主張精兵簡政:除總、次長已由大總統(tǒng)任命外,其余各人概稱部員,不予官職;因事設人,盡量精簡。教育部初立時,僅蔡元培、蔣維喬及會計兼庶務3個人,后來連繕寫員在內(nèi)亦不過30人,與其他各部百余人相比,實屬精簡。因工勤人員少,甚至教育部大印也是蔡親自到孫中山大總統(tǒng)府領取的。袁世凱竊取政權(quán)后,邀請他繼續(xù)留任教育總長,他力辭不應,后因國務總理唐紹儀一再挽留,不得不暫時留任。不久因不滿袁氏專橫提出辭呈。

      12、 黃興與孫中山

      孫中山與黃興,是我國近代史上兩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們之間的友誼也是極為深厚的。1904年底黃興到日本避難,次年7月,孫中山為發(fā)動革命也來到日本,經(jīng)日本朋友宮崎滔天的介紹,孫中山與黃興初識,兩人一見如故,做了推心置腹的長談,并于次年在東京共同主持了中國同盟會的成立,他們分別被推選為同盟會的總理和協(xié)理,從此肩負著領導中國人民推翻清朝政府的革命重任。他們幾度合作,幾度起義,雖說失敗,但從不灰心喪氣。為了推翻清廷,兩人同生死,共患難。在長期的斗爭中雖有分歧,孫中山始終把黃興當成最得力的愛將。1907年初,同盟會本部議及國旗圖式時,孫中山主張沿用興中會第一次廣州起義所用的青天白日旗,并把這旗張貼于壁上。黃興見了,表示不同意,他說:“以日為表,是效法日本,必速毀之?!敝鲝垺白骶制欤酒骄貦?quán)意”。孫中山聽說要毀棄青天白日旗,心情激動,厲聲說:“仆在南洋,托命于是旗者數(shù)萬人,欲毀之,先擯仆可也?!眻猿忠们嗵彀兹掌臁|S興也因而激怒起來,“發(fā)誓脫同盟會籍”。不過,這只是一時的沖動,沒隔多久又相互和好如初了。黃興后來也沒有再堅持自己的主張。他對孫中山說:“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先生何定須執(zhí)著第一次起義之旗?然余今為黨與大局,已勉強從先生意耳?!蓖暧行┤艘猿敝萜鹆x失敗為借口,鼓動罷免孫中山的總理職務,另舉黃興擔任。黃極力反對,還特地從海外趕來向這些人曉以大義:“孫總理德高望重,是我們的領袖,大家既然希望革命成功,就不應該搞這些名堂來影響團結(jié),而應該全心全意地擁護孫先生?!痹邳S興的勸告下,一場風波才算平息了。1908年3月,黃興組織“中華國民軍南路軍”,發(fā)動了著名的欽、廉、上思起義,歷時40余日,先后抗擊清軍兩萬多人,大小數(shù)十戰(zhàn),屢戰(zhàn)皆捷。孫中山贊譽說:“克強乃以二百余人出安南,橫行于欽、廉、上思一帶,轉(zhuǎn)戰(zhàn)數(shù)月,所向無前,敵人望而生畏,克強之威名因以大著。”欽州之役和云南河口之役失敗后,孫、黃二人毫不氣餒,欲“集各省革命黨之精英,與彼虜為最后之一搏”,于是又有1911年4月震驚全國的廣州黃花崗起義。這次起義,由孫中山委任黃興統(tǒng)籌領導。投身戰(zhàn)斗前,他寫下了可歌可泣的絕命書:“本日馳赴陣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殺賊?!北憩F(xiàn)了獻身革命的赤誠。這次起義雖然又失敗了,但對全國的革命運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武昌首義,黃興又受孫中山之托,奔赴前線,指揮起義軍與清軍血戰(zhàn)。對此,孫中山對黃興十分贊譽,他在致吳敬恒的信中說:“黃君一身為同志之所望,亦革命成功之關(guān)鍵。彼之職務,蓋可為更大之事業(yè),則此個人主義,非彼所宜為?!庇懺瑧?zhàn)爭失敗之后,孫中山總結(jié)這次戰(zhàn)爭失敗的原因是黨內(nèi)“意見紛歧,步驟凌亂”,“未嘗以統(tǒng)一號令,服從黨魁為條件”,特別是“黃興不聽話”,并寫信責備黃興,提出要解散國民黨,重新組織中華革命黨,規(guī)定入黨人要宣誓“附從孫先生”,并按上自己的指模;凡于革命軍起義之前入黨者稱“首義黨員”,于革命政府成立之前入黨者稱“協(xié)助黨員”,于革命政府成立之后入黨者稱“普通黨員”,公民也相應地劃分為“元勛公民”、“有功公民”,“先進公民”,享有不同的權(quán)利。黃興認為這些規(guī)定不合時宜,“前者不夠平等,后者跡近侮辱”,批評孫中山“反對自己所提倡之平等自由主義”,而“徒以人為治,慕袁氏之所為”,“以權(quán)利相號召”。孫中山認為自己是鑒于失敗的教訓。為了革命成功而不得已為之,用心良苦,不得戰(zhàn)友諒解,反遭如此責難,激動之中,無法接受,矛盾一時不能調(diào)和,黃興便拒絕參加中華革命黨,前往美國去了。行前,黃興鄭重地向?qū)O中山表示:“弟并未私有所標志,以與先生異。”并保證“弟如有機會,當盡我責任為之,可斷言與先生之進行決無妨礙?!碑敃r有些官僚政客企圖擁護他為領袖另組新黨,他嚴詞拒絕說:“黨只有國民黨,領袖惟中山,其他不知也。”1916年7月黃興應孫中山電召,趕回上海協(xié)助孫中山繼續(xù)革命,同年10月31日因過度勞累吐血而與世長辭。對于黃興的不幸逝世,孫中山悲痛欲絕,立即領銜組成治喪委員會,還破例單獨簽發(fā)訃告,并撰寫了一副著名的挽聯(lián):常恨隨陸無武,絳灌無文,縱九等論交到古人,此才不易;試問夷惠誰賢?彭殤誰壽?只十載同盟有今日,后死何堪!

      13、 “革命圣人”張靜江

      張靜江是清末民初有名的大富翁。他與孫中山的交往及其全力資助反清革命的豪爽義舉,是民國史上盛傳的佳話之一。張靜江1877年9月19日生于浙江吳興南潯鎮(zhèn)的一個巨富之家。1902年,隨駐法公使孫寶琦赴巴黎任使館商務隨員,不久便在巴黎開辦起獨家經(jīng)營的通運公司,專賣古玩古瓷,兼銷絲茶綢緞,并很快將營業(yè)擴展至紐約和倫敦。1905年冬,張靜江赴法時得知孫中山恰巧就在同一條船上,便立即前去拜訪。他非常誠懇地對孫中山說:“君非實行革命之孫君乎?聞名久矣。余亦深信非革命不能救中國。近數(shù)年在法經(jīng)商,獲資數(shù)萬,甚欲為君之助,君如有需,請隨時電知,余當悉力以應?!辈⒘粝碌刂罚嗉s通電暗號,電文以ABCDE為數(shù)碼:A為1萬元,B為2萬元,C為3萬元,D為4萬元,E為5萬元。孫中山雖不敢深信這位萍水相逢的闊佬能有求必應,但仍為其雄風俠骨所感動,覺得自己遇到了一位“奇人”。1907年,東京同盟會本部經(jīng)費枯竭,籌款無著。孫中山于窘迫中偶然想起與張靜江邂逅之事,便對黃興談起。黃興聽說張靜江是清使館人員,心中有些疑慮。但孫中山按地址拍出了一電,電文僅寫一個“C”字,數(shù)日后果真有3萬法郎從巴黎匯到。同盟會本部的同志們又驚又喜,說這簡直是“天佑”。次年3月,孫中山為籌集廣東及云南革命起義所需款項,又先后以“A”字和“E”字致電張靜江,張兩次都如約匯到1萬和5萬法郎。事后,孫中山讓胡漢民代筆函謝張靜江,并詳述軍事行動及款項開支情況,張靜江復信說:“余深信君必能實行革命,故愿盡力助君成此大業(yè)。君我既成同志,彼此默契,實無報告事實之必要;若因報告事實而為敵人所知,殊于事實進行有所不利。君能努力猛進,即勝于作長信多多?!睂O中山后來回憶這件事時說:“自同盟會成立后,始有向外籌資之舉:當時出資最勇而多者,張靜江也,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萬元,盡以助餉。”對張慷慨資助革命之舉給予高度評價。1906年,張靜江在返國途中于新加坡加入了中國同盟會。他為革命連續(xù)支出巨款,使通運公司周轉(zhuǎn)不靈,以致停業(yè),但他一面設法維持經(jīng)營,一面繼續(xù)盡其所能資助革命事業(yè)。一次,他接到孫中山催匯巨款的電報,即決定變賣通運公司下屬的茶店以籌款項,但還沒找到買主,起義卻已經(jīng)失敗了,后來這家茶店終于賣了出去,大部分款項仍用于革命活動。武昌起義后,張靜江回國,對陳其美、周淡游等人在蘇浙各地的舉義給予大力支持。他在上海的寓所,成為革命黨人的秘密交通站,催促孫中山回國的電報就是從這里發(fā)出的。當時東北革命黨人藍天蔚到上海尋求援助,張靜江即為他秘密購買大炮4門、步槍3千支。南北對峙之時,同盟會員彭家珍在北京舍生炸良弼,也得到過他的資助。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提請張靜江出任臨時政府財政部長,這個職位許多人欲求不得,張靜江卻堅辭不就,準備約集兄弟數(shù)人,加股通運公司,專心致力于貿(mào)易。宋教仁被刺后,孫中山發(fā)動“二次革命”,陳其美就任上海討袁軍總司令,率軍進攻北洋軍占據(jù)的江南制造局,張靜江親赴前線激勵士氣,并在經(jīng)濟上給予大力支持。此役失敗后,在上海的革命黨人多秘密往來于張靜江家中,或由其資助生活,或得其饋贈旅費出走日本。張靜江除在經(jīng)濟上傾囊接濟革命黨人之外,也親自參與和組織武裝活動。1913年5月,駐節(jié)揚州的第二軍軍長徐寶山受撫于袁世凱。為除掉袁氏的這個幫兇,張靜江組織了一次成功的暗殺活動:他知道徐寶山嗜好古董,就請四川革命黨人黃復生密造一枚炸彈,放入通運公司預制的古董箱內(nèi),并摹擬徐寶山派往上海尋購古董的艾某的筆跡致書徐寶山,詭稱找到一個銅器,是三國古物,先派人呈送鑒賞,如果中意,然后再議價,另派人把古董箱送到了揚州徐寶山的副官處。徐寶山開箱觀看古董時被炸,當場斃命,時人均為除掉袁氏一爪牙而拍手稱快。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組建中華革命黨,任命張靜江為中華革命黨財政部長。張靜江毅然受命,但因為他住在巴黎主持通運公司,加之宿疾難愈,不能赴日本就任,所以由次長廖仲愷代理其事。1920年,孫中山為籌措革命經(jīng)費,籌設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張即與戴季陶等具體主持。孫中山對這位以萬貫家財資助革命的富翁,始終懷著敬佩之情,稱贊他是“革命圣人”,并親題“丹心俠骨”四字相贈。張靜江對孫中山也是感念至深,當他在上海收到孫中山在北京病危的急電后,即刻啟程北上探視,在孫中山臨終前簽署遺囑和逝世時一直守護在身邊。然而,孫中山逝世還不到三年,張靜江卻背叛了孫中山的革命政策,以幫助蔣介石反共反人民開始了他后半生的旅途。

      14、 徐錫麟笑赴九泉殉大義

      徐錫麟,1873年生,浙江紹興人。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復會。1905年,回紹興創(chuàng)辦大通學堂,積蓄反清革命力量。次年捐資為道員,任安徽巡警處會辦,兼巡警學堂監(jiān)督。1907年,徐錫麟與鑒湖女俠秋瑾秘密籌劃在浙、皖兩省聯(lián)合發(fā)動起義,時間就定在第一批巡警學員畢業(yè)典禮上。這一天,巡撫恩銘、藩司馮煦、臬司毓鐘山都衣冠楚楚地分座公案上面。徐錫麟身著警服,威風凜凜地站在操場中央,指揮學生站隊、報數(shù),爾后將學員名冊呈送恩銘面前,聲音洪亮地說:“報告大帥,學員已到齊,請大帥點名。”話音未落,他突然彎腰從靴筒中抽出手槍,舉槍射擊。隨著一聲“革命軍今日起義!”的吼聲,恩銘倒在血泊中。他的副官戈什,為了掩護他,也被徐錫麟一槍擊中。同時斃命的還有為人極壞的在學堂做庶務的顧松。突如其來的刺殺行動,使在座的官吏們亂成一團。徐錫麟趁此機會,迅速召集20多名青年士兵,搶占位于安慶北門的軍械所,奪取槍械。這時,清軍杜青遠率領巡防營包圍過來,一時間,槍聲、喊聲響成一片,硝煙彌漫。不幸的是,軍械所中的槍支多已銹壞,子彈不能上膛,徐錫麟等只有且戰(zhàn)且退。杜青遠指揮兵勇四處追捕,開始懸賞三千金,后又加到七千金。徐錫麟看到形勢危急,已經(jīng)無法躲避,便和陳伯平、馬宗漢一道,左手持刀,右手持槍,率領巡警學堂的學兵搶占堅固的建筑物為據(jù)點進行反擊。清兵追到不敢上前,清藩司馮煦又派道員黃潤久督戰(zhàn),也不起作用,又稱捉獲徐錫麟者賞萬金,兵士才冒死向前,徐錫麟指揮起義者奮力還擊,一陣惡戰(zhàn),徐錫麟等終因彈盡,最后用石頭與清兵搏斗,清兵看到徐錫麟等人已無火力還擊,于是一擁而上,徐錫麟不幸被捕。審訊室里,徐錫麟被賜“蒲團”坐下,代理巡撫馮煦說:“恩撫待你恩厚,來省后就令你充當陸軍小學堂會辦,又命你充當巡警會辦及巡警學堂堂長。有事依之如同手足,你何心肝而出于此!”徐錫麟理直氣壯地回答道:“恩撫待我是私恩也;我殺之,公義也?!毖矒岽笕吮恍戾a麟的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他又問:“你是革命黨嗎?”“是!”回答得斬釘截鐵。清廷官吏看到徐錫麟如此頑固,決定殊殺。1907年7月6日清晨,一陣凄厲的銅鑼聲,穿過寂靜的街頭,在安慶陰云密布的天空中蕩開。只見一隊兇惡的清兵從古老的青石板小路上走來,后面緊跟著幾名提鬼頭刀的劊子手,吱吱作響的囚車上,是一位被五花大綁,腦后插著亡命旗的中年漢子。他兩眼炯炯,傲然挺坐,口中大聲疾呼:“滿虜必滅,漢族必興。我今在此流下一滴血,勢將開花結(jié)果。必有無數(shù)革命志士踏著血跡起來!推翻虜廷,光復華夏,為期不遠了!”好一股大義凜然、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他就是刺殺安徽巡撫恩銘的光復軍首領徐錫麟。過往行人被徐錫麟的這種氣概所感動,不禁淚灑衣襟,他們隨囚車緩緩前行,護送這位將為民族復興而獻身的志士。刑場上,劊子手們大呼小叫地讓徐錫麟跪下,可他昂起頭,直立法場,大聲斥罵:“我不能對滿虜下跪!”“要殺就殺,在此開刀!”說完哈哈大笑,延頸待戮。劊子手們惱羞成怒,慌忙舉起了兇惡的鬼頭刀,志士徐錫麟壯烈就義。劊子手們還不罷休,只見其中一人手持鋼刀和七寸盤,對徐錫麟剖腹挖心,頓時,鮮血染紅了大地。群眾們面對此情此景,無不義憤填膺,怒目相視。呼的一陣狂風鋪天蓋地刮了過來,緊接著,雷聲陣陣,大雨傾盆。這雨像是為志士哭泣的淚,這雷聲像是為志士送行的禮炮。徐錫麟英勇就義后,靈柩藏在安慶百花亭畔。辛亥光復后,徐錫麟的哥哥徐錫麒將他的靈柩運回浙江,葬于西湖。

      15、 全力支持孫中山革命的日本友人梅屋

      梅屋莊吉,1868年生于日本長崎。15歲時瞞著父母,乘“鶴江丸”至上海,后轉(zhuǎn)廈門、香港、新加坡等地開設照相館和電影院。旋回日本,專門從事電影攝制工作。1913年成為日本電影托拉斯的董事,是日本著名的實業(yè)家。早在1895年,他就與孫中山相識了。孫中山向梅屋傾吐了要徹底推翻清王朝的決心,使梅屋深受感動。梅屋當即緊握著孫中山的手說:“您發(fā)動革命吧,我以資金幫助您,從今天起我是屬于您的?!?895年10月,孫中山在廣州領導第一次武裝起義時,梅屋以貿(mào)易商的身份為起義購買和運送武器。1900年,孫中山發(fā)動惠州起義,梅屋不但幫助接濟餉械,還冒著生命的危險完成了一批武器的運送工作。1905年7月孫中山赴東京建立同盟會,梅屋即為孫中山捐獻了一大筆現(xiàn)款作為籌建資金。1910年11月,孫中山在檳榔嶼籌備再次發(fā)動廣州起義,梅屋又多次捐贈了大批物質(zhì)和現(xiàn)金。武昌起義爆發(fā)后,梅屋又捐贈28萬日元,還派5名攝影師、6名醫(yī)生和11名護士奔赴前線戰(zhàn)場,并承擔了他們的—切費用。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時,梅屋非常高興,特致電祝賀孫中山說:“衷心祝賀您就任大總統(tǒng),同時,我愿為早日使貴國得到各國的承認而努力奮斗!”1月18日,梅屋為了推動日本政府早日承認中華民國的合法地位,以“承認中國共和國促進同盟會”的名義,在東京筑地精養(yǎng)軒舉行有日本政界、言論界、浪人等72人參加的招待會,并在會上作了關(guān)于孫中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的報告?!岸胃锩笔『?,1913年8月9日孫中山再次流亡日本,袁世凱勾結(jié)日本政府通緝孫中山,不準孫中山登陸,并派許多刺客沿途暗害孫中山。梅屋組織犬養(yǎng)毅、頭山滿、古島一雄等日本友人立即進行保護工作,他們冒著生命的危險將孫中山接到東京,藏于自己家,還指示夫人親自負責照料孫中山的生活,并秘密用重金顧4名壯士來家持槍守衛(wèi)。他自己負責孫中山的外部聯(lián)絡工作。使袁世凱行刺孫中山的計劃終未實現(xiàn)。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這里籌備結(jié)婚,梅屋與夫人親自陪伴著辦結(jié)婚用品。1916年4月27日,孫中山歸國發(fā)動第二次討袁運動,梅屋擔負了孫中山開辦航校的一切經(jīng)費。1925年孫中山重病后,梅屋因病不能前往北京探視,便派大女兒千勢夫婦到北京為孫中山親侍湯藥。3月12日,孫中山與世長辭,梅屋十分悲痛,為了悼念亡友,他不顧日本政府的禁令,傾家蕩產(chǎn),在東京府西多摩郡調(diào)布村購地900平方米作基地,鑄造了5尊孫中山銅像(每尊重25噸,高3.6米)及大小頭像百余尊送往中國,分立于南京中山陵、廣州黃埔軍校陽址、廣州中山大學和武昌起義紀念地以及澳門等處。

      16、 吳玉章智運軍火

      1910年夏,孫中山認真總結(jié)了前幾次武裝起義失敗的經(jīng)驗與教訓,同黃興、吳玉章、趙聲等人制定了周密的廣州武裝起義計劃,準備通過一年的充分準備后,再在廣州舉行大規(guī)模的武裝起義。孫中山親自去海外籌款,黃興和趙聲坐鎮(zhèn)香港聯(lián)絡發(fā)動各地同志及接應海外款項與軍火等事項,吳玉章則派往日本秘密購置軍火。吳玉章攜巨款到了日本后,聯(lián)絡到了革命黨人陳策,于是兩人進行了緊張秘密的購運軍火任務。他們通過秘密的私訪找到了幾處做軍火生意的老板,但要價太高,后經(jīng)過反復討價還價,終于選中了兩處,但當時日本買軍火不能公開搬運,只能秘密靠自己搬運。他們把自己打扮成日本人,先把子彈、手槍或炸彈都綁在身上,外面穿著寬大的和服回到住處,再偽裝成貨物包裝入箱,發(fā)往香港。從買到發(fā)貨,中途處處都要小心,如有一點破綻,遭到警察檢查,不但貨被沒收,還要坐牢罰款及挨打甚至丟命。所以為了安全的買、發(fā)一批軍火,不知要花費多少心機,不能有絲毫的馬虎。有一天正下雨的時候,吳玉章手執(zhí)雨傘,扭扭捏捏穿著高腳木屐,兩腋下各綁子彈一千發(fā),外著和服,剛從秘密交易處出來,就遇上一個日本警察,這個警察可能看到吳玉章穿高腳木屐走路不像純正的日本人,就攔著盤問他,吳玉章也明白這一點,說自己是剛從中國回來的僑民,穿木屐還不太習慣,經(jīng)此一解釋,日本警察就放行了。但走出不到半里路,右面橫街又出來一個警察,跟在他后面,觀察了好半天后,叫吳玉章站住,這時如果稍露驚慌,就要出事,在這緊急關(guān)頭,他裝出無所謂的樣子,主動問警察有何事?警察要看他的證件,他說剛從外國回來,還沒有辦理,只有學生證。警察仔細看后,還不放心,對著他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由于吳玉章強裝鎮(zhèn)定,警察消除了懷疑而放行了他。為了不出事,他馬上拐進了小巷后,加快步伐,安全到達了住地。當他卸下子彈時,已周身濕透了。另有一次,他已一連運出了三四批軍火。有一只裝滿120支手槍的皮箱,因為太重,引起車站剪票人的懷疑,非要開箱檢查。吳玉章急中生智,將身邊辦理拖運的人的牌子有意弄錯而保住了軍火。還有一次一箱軍火運到橫濱被扣,貨站通知他們立即趕到橫濱開箱檢查,如果暴露,報上一宣揚,前幾批軍火正在船上,也有被查出的危險,甚至連廣州起義的全盤計劃都將由此破壞。他急中生智,去買了一只同樣的皮箱,里面也裝滿沉重的五金類東西,他與陳策趁夜深人靜來到車站相機行事,正好看到負責提貨的值班員在伏桌打盹,吳玉章叫陳策把帶來的箱子放在貨架上,把軍火箱快速偷走后,吳玉章才叫醒值班員,并主動將剛放在貨架上的五金貨箱打開給他看,值班員看后,立即開了“不是禁運物質(zhì)”的轉(zhuǎn)運單。吳玉章拿著轉(zhuǎn)運單出來找到了陳,又拿著轉(zhuǎn)運單到碼頭辦理了去香港的拖運手續(xù)。果不出半月,這批軍火都如數(shù)運到了香港。

      17、 黃興死里逃生

      “黃興戰(zhàn)死了?!?911年廣州黃花崗起義后,巨大的不幸籠罩在所有革命黨人的心頭,人們紛紛傳遞著這一噩耗。然而,黃興并沒有戰(zhàn)死。4月30日黃昏,身先士卒的黃興帶領起義軍一路猛打猛沖,最先攻進總督衙門,不料總督府內(nèi)空空一片,不但沒有總督和別的大員,就連文案、司書也沒有一個。黃興馬上意識到,事先一定有人走漏了消息,情況不妙。他立即下令,全體起義隊員趕快退出總督府,去攻占巡警教練所和彈藥庫,奪取盡可能多的槍枝彈藥,等到第二天早晨大批援軍從香港趕來后,再大舉進攻。黃興和起義隊員們剛沖到東轅門外,就遇到了水師提督李準調(diào)來的大隊人馬。起義軍在清軍的圍攻下,經(jīng)過浴血奮戰(zhàn),死的死,傷的傷。黃興仍組織隊員們奮力反擊,終因寡不敵眾,彈藥又盡,面臨全軍覆沒的境地,黃興當機立斷,命令剩下的隊員們把身上的彈藥都留下,馬上分散突圍,潛回香港,以求再舉。他自己則決心留下來掩護同志們撤退。同志們不肯走,要與清兵決一死戰(zhàn)。黃興嚴令,必須撤退,大家不敢違抗,才好留下彈藥,背著受傷的同志分別從小巷撤走。暮色已經(jīng)降臨,吶喊的清兵黑乎乎的一片從四面八方?jīng)_殺過來。一顆子彈打中了黃興的左肩,鮮血直流。他機警地避入一個小洋貨店,以門做掩護,用炸彈轟退追兵。小店內(nèi)找不見一個人,黃興又渴,傷口又痛。他找到?jīng)鏊疀_洗傷口,又自己進行包扎,鮮血仍殷殷流出。這時有一個小學徒走進來,幫助黃興裹傷,并讓他換上一件黑色長衫。他告訴黃興,他剛從長堤回來,那邊的城門仍然開著。黃興望著十三四歲的小學徒,心里感激不盡。小學徒帶黃興悄悄溜出門,把他送至五仙門直街的河沿上,為他叫來一個擺渡小船,告訴船家劃到海幢寺后,方與黃興道別。黃興上岸后,已是半夜時分。他跌跌撞撞地走著,不知道革命黨在這里的聯(lián)絡點設在哪。他恍惚地記得是裝飾成娶親新房的胡宅。在疲倦、痛苦、悲憤和半昏迷狀態(tài)中,黃興闖至一家標有大紅對聯(lián)的住宅前。他扶著緊閉的大門,低著頭,喘息了好一會,方舉手叩門。一個女傭人走出來,見身材魁梧滿身血污的漢子要進來,十分害怕,忙把門關(guān)上。黃興靠著門楣,坐在地上,昏昏沉沉地休息了一會兒。忽然,大門內(nèi)傳來一陣輕輕的腳步聲,接著,門再次開了,燈光下出現(xiàn)一張熟悉的面孔,那是自己的同志徐宗漢?。↑S興已經(jīng)極度疲乏,紊亂的心緒,哪里還經(jīng)得起這極度的驚異和興奮,他感到一陣暈眩。徐宗漢是一位堅強而又有思想的女同志。她早就仰慕黃興。此次廣州起義前,她堅決要求參加戰(zhàn)斗,但沒有獲得黃興的批準。此刻,她是聽了女傭人的報告,帶著滿腹的擔憂出來的,看見黃興那滿身鮮血、面色蒼白的樣子,她大吃一驚,趕緊將黃興扶到屋里。徐宗漢本是南洋新式學堂的女學生,懂得一些救護常識。她知道黃興的傷比較重,而且流血甚多,必須要馬上消毒止血,可身邊又沒有藥。她簡單地為黃興重新包扎了一下,即不顧白色恐怖,踏著晨曦為黃興買藥去了。黃興身上有傷,心里也有傷。犧牲了那么多手足般親愛的同志,他的心一直淌著鮮血。他在養(yǎng)傷期間,沉痛地總結(jié)了這次起義失敗的教訓,引咎自責。他已了解到叛徒是陳鏡波,于是不顧傷痛,準備起身手刃叛徒。是徐宗漢勸阻了他,要他莫效一夫之勇,早日把身體養(yǎng)好,以盡快地發(fā)動下一次起義。在徐宗漢的照料下黃興移居香港養(yǎng)傷。革命黨人不見黃興,認為他犧牲了。好幾天后,孫中山才知黃興幸免于難的消息,大為驚喜。革命黨人再次振奮精神,準備進行新的起義。居正、孫武讓鄧玉麟在武昌黃土坡設一酒店,效法粱山泊朱貴,結(jié)納革命黨人。以后他們又進一步籌備舉事,并邀黃興至武漢主事。在香港的黃興得書后,馬上北行,和徐宗漢一起經(jīng)上海轉(zhuǎn)赴武漢。此時,由于革命黨在武漢的機關(guān)被破壞,新軍第八工程營的革命黨人在沒有領導的情況下,自發(fā)地提前起義;獲得初步成功。但清政府正調(diào)集重兵,準備反撲,局勢非常緊張。10月27日,武昌革命軍政府熱鬧非常。“大革命家黃興到武昌來羅!”這激動人心的消息,一下子就使這座籠罩著混亂與不安的革命首義之城重新沸騰起來。黃興受到了全城軍民的熱烈歡迎。但是,他沒有停留,只是到都督府與黎元洪見了一面,當天就趕到前線漢口去視察戰(zhàn)事情況,并在漢口滿春茶園建立臨時總司令指揮部,進行反攻。并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他又領導了24天之久的漢陽保衛(wèi)戰(zhàn),為革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促進了各省的反清獨立,最終迎來了清朝反動統(tǒng)治的覆亡和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誕生。

      18、 黎元洪策反薩鎮(zhèn)冰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黨人經(jīng)過一夜血戰(zhàn),光復了湖廣重地武昌城。11日成立了湖北軍政府。12日攻占漢陽、漢口重鎮(zhèn),清廷大為震驚,急派海軍司令薩鎮(zhèn)冰率海軍主力艦隊急駛武漢,鎮(zhèn)壓革命黨人。薩鎮(zhèn)冰領命,連夜急調(diào)所有能啟動的軍艦,不到5日,竟有大小艦艇30多艘橫弋武漢江面,大有一氣將武漢三鎮(zhèn)夷為平地之來勢。清廷的這一招,的確對新生的湖北軍政府真有滅頂之災的威脅。剛走馬上任的湖北軍政府都督黎元洪,召集各路起義將領,商議對策,眾將領一致表示:為保衛(wèi)新生的政權(quán),就是粉身碎骨也要血戰(zhàn)到底。黎元洪則認為:“為了實現(xiàn)孫中山先生推翻清廷,建立共和的宏圖大志,我們絕不能拿著雞蛋去碰石頭,要用智斗,要策反清廷海軍倒戈,最少也要薩鎮(zhèn)冰司令暗助我革命軍,尋找借口,打亂清廷鎮(zhèn)壓我之布署。”眾將領聽后都感到十分驚奇,反問:軍中有何人與薩鎮(zhèn)冰有關(guān)系呢?黎道:“薩曾是我的恩師,我們師生關(guān)系甚篤,待我修書一封,探明大義,力爭成功。”說著即執(zhí)筆修書,并密令清海軍起義軍官朱孝先親將書信面呈薩鎮(zhèn)冰親閱。薩展開一看,上面寫道:“漢族存亡之機,在恩師一臂之助。孰無心肝,孰無血誠,孰非炎黃子孫,豈肯甘為(滿族)奴隸,殘害同胞?請勿猶豫”云云,使薩回想起自己投靠清廷以來,本想以自己之長保衛(wèi)中華海疆,不受外侮,但目睹清廷腐敗,政權(quán)搖搖欲墜,時局應該變革。今湖北首先反清獨立,必引起全國連鎖反應,清廷必滅無疑,思來想去,因種種原因,不好決斷。將黎信擱置案頭。黎見恩師無回信,便知薩正在深思之中,黎乘機又修書一封,再令朱孝先面呈恩師,又利用瑞典籍紅十字會人員柯斯可隨便接觸各艦之便,又修了一封致各艦管帶(艦長)書,托柯密送各艦。特別是黎元洪再次呈恩師的書信,果然說動了薩,他決定既不愿為清廷殉葬,也不愿公然易幟加入革命軍,他在給黎的回信中說:“彼此心照,各盡其職?!崩柙槭盏叫藕笥种聲_鎮(zhèn)冰:“吾師抱救國之卓見,熟察現(xiàn)勢,必知專制政體之必亡?!碑斔_鎮(zhèn)冰再次收到黎元洪的來信時,他決定采取“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暗助湖北革命軍之妙計。臨行前他召開各艦管帶會議,他說:“我去滬治病,以后軍事,爾等各艦艇好自為主。”薩鎮(zhèn)冰的出走,實際上是對湖北革命黨人反清獨立的最大支持,是對各艦公開擁護革命的默許。薩鎮(zhèn)冰一走,加之黎元洪利用過去同窗等關(guān)系加緊策反清廷各艦,不幾日江面上的清軍艦艇紛紛倒戈。11月11日,“海容”、“海琛”、“?;I”等艦離開武漢下駛,次日到達九江。各艦都降下了清朝龍旗,懸掛起白旗,表示歸順革命。

      黎元洪聞訊后,馬上派李作棟、徐明達帶親筆信及數(shù)千元前來慰問,并請各艦補足彈藥,上駛助戰(zhàn)。11月18日,“江貞”、“湖隼”、“湖鶚”等艦艇又歸降了湖北軍政府。11月19日,“海容”等艦駛回武漢,與“江貞”等艦艇匯合,黎元洪即派一名參謀攜軍用地圖前往艦隊,下達截擊由京漢鐵路南下的清軍,控制武漢江面交通的命令。次日,“海容”等艦率先向漢口二道橋、三道橋等處清軍炮擊。22日至24日,湖北起義軍從青山渡江襲擊漢口清軍側(cè)翼?!昂H荨钡扰灣鰟訛榈顷懙钠鹆x軍護航,并用艦炮火力支援起義軍作戰(zhàn),起義軍進攻失利后,亦在海軍掩護下安然撤回。此役,清軍被海軍艦炮擊斃400余人。之后,各艦在陽邏一帶巡邏,保衛(wèi)武漢下游,阻止清海軍增援。25日,黎元洪致電九江,請調(diào)“海籌”、“楚謙”艦來鄂助戰(zhàn),并要“通濟”艦速運補給來漢。27日,漢陽失守,海軍奉軍政府之命在金口—陽邏—黃州江面實施巡邏警戒,防止北岸清軍渡江偷襲。海軍的封鎖成為北岸之清軍的巨大障礙,因此,清軍在占領漢陽后,不敢貿(mào)然進攻武昌,雙方形成隔江對峙的局面。12月4日,赴皖軍艦由安慶增援武昌。12日,“?;I”艦運來炮彈1400發(fā)、子彈50萬發(fā),及時補充了武昌方面的革命軍。16日,“飛鷹”艦又運來飛機一架,送給起義軍,大大方便了軍政府作戰(zhàn)中的聯(lián)系和運輸。在武漢長江江面的清廷海軍艦艇紛紛倒戈,力助湖北革命軍的影響下,原布防在各地的清廷艦艇也都紛紛歸降當?shù)仄鹆x軍。鎮(zhèn)江、南京、上海及廣東、山東煙臺等地的艦艇和水師都先后揭竿起義,使清廷海軍和水師徹底瓦解,一支新型的民國海軍在武漢誕生,為建立民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19、 白衣戰(zhàn)士張竹君

      武昌起義時,雖經(jīng)過革命黨人的殊死奮戰(zhàn),光復了武昌,成立了軍政府。但面對清廷大軍壓境的嚴竣形勢,湖北起義軍急盼黃興掛帥親征。但當時黃興即遠在香港,后雖偕夫人徐宗漢從香港到上海,由于清軍已在長江沿線設置重重關(guān)卡,嚴防革命黨人進入武漢。黃興無法前往,他的夫人徐宗漢想起了原在廣州時的至交張竹君。張竹君,廣州人,出身富家,畢業(yè)于夏葛女醫(yī)學堂。原在廣州開醫(yī)院,是位醫(yī)生,又熱心辦學校。平時思想傾向革命,鼓吹提高女權(quán),在羊城時已是風云人物,后移居上海,在滬辦了幾家醫(yī)院,并擔任院長,是上海紅十字會負責人之一,也是國內(nèi)知名的婦女活動家。當徐宗漢找到張竹君,開門見山請其謀劃來漢之計時,張竹君立刻想到了利用紅十字會的名義作掩護,既可幫助黃興夫婦闖過層層關(guān)卡,又能親赴武漢前線救死扶傷。她立即組織了一支紅十字會救護隊,連夜乘商船赴武漢。她叫黃興、徐宗漢、宋教仁、劉揆一等均化裝為紅十字會救護人員混在其中。果然,根據(jù)國際貫例暢通無阻,雖在中途有些關(guān)卡進行過檢查和盤問,由于張竹君事先對黃興等人都進行過裝扮醫(yī)生、護士的常識訓練與囑咐,均應付過關(guān)了,于10月28日抵漢。黎元洪即請黃興指揮漢口戰(zhàn)事,并任命為革命軍總司令。黃興一到武漢即到漢口指揮抗清。張竹君一到漢口就為一名受傷的標統(tǒng)(團長)施行了急救手術(shù)。然后又帶了幾個助手前往五里路遠的一處戰(zhàn)場搶救傷員。這位富家千金,過去從未走這么遠的路,而此時此刻,為盡職責,她也不覺其苦。到了戰(zhàn)地連續(xù)戰(zhàn)斗了幾個小時,她顧不上吃,也顧不上喝。在回漢口分府的路上,為數(shù)十名傷員施行了救護手術(shù)?;氐椒指?,又為30余名士兵施行了診治。待回到駐地,接連收治了50多名傷員,一直忙到深夜,又急忙趕到大智門搶救傷號。就這樣,張竹君每天都為革命軍治傷真是日以繼夜,忙得不可開交。11月2日,張竹君應湖北軍政府邀請,帶兩名女隊員來武昌診治傷員,戰(zhàn)時由于輪渡不正常,下午4時登船,晚上7點才到武昌。等忙完后,已是深夜,不能過江。她又不愿打擾軍政府,就同女隊員們坐在屋檐下打了個盹,天亮后又趕到漢口前線投入了搶救工作。張竹君不但醫(yī)德好,心也好。有一天,紅十字會一位炊事員外出買油,被清軍打死,張竹君掏出銀元155元撫恤安家。11月8日至13日,張竹君常來往于武昌和漢口之間。當時小渡輪每日僅一次。她不愿因等候消磨搶救傷員的時光,她叫了一只小劃子過江。戰(zhàn)時過江危險極大,特別是漢口失守后,清軍常利用躉船作炮臺,炮轟過江的人。她常常冒著槍林彈雨,一天要跑好幾趟。有一次清軍向她連開七槍,幸虧她躲閃快方未中彈。革命軍漢口失利后轉(zhuǎn)漢陽作戰(zhàn),張竹君又率隊跟著到漢陽救護。她在縣署設一分院,門口懸掛“紅十字會”大旗,受傷者紛紛上門,朝夕接應不暇。11月17日,張竹君主動到總司令部醫(yī)治傷員,因戰(zhàn)事激烈,傷員甚多,她又當護士又當醫(yī)生,又打針包扎,又開刀取彈,又縫合傷口,一直忙到凌晨又趕赴戰(zhàn)地。戰(zhàn)地上條件艱苦,有不少緊急傷員又必須要當場處理。張竹君在炮火連天、子彈呼嘯中,借著微弱的燈光做手術(shù),完全憑她自己平時練就的過硬本領搶救起義軍傷員們。通宵達旦的戰(zhàn)斗是她的常事,醫(yī)生以救人為天職,使她連日來廢寢忘食地在戰(zhàn)場上工作。11月30日,她為傷員包扎時,自己受傷的手不幸被細菌感染,她仍堅持工作。后來左手越腫越大,引起發(fā)燒,她終于累倒了。但僅休息了半天,她又掙扎著爬起來,為了搶救傷員們,她自己不打針不吃藥,留給傷員們用。連續(xù)一個多月的緊張搶救工作,使她的身體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她仍頑強地戰(zhàn)斗著。這時救護隊的醫(yī)藥用品已不多了,她決定拖著虛弱的身體回上海搞一批醫(yī)藥用品來。上海各界用對待英雄一樣的隆重禮儀舉行歡迎大會。張竹君穿著革命軍軍裝,登上講臺報告了她赴武漢從事救傷的經(jīng)過,張竹君在會上還鄭重宣布:“我馬上弄一批醫(yī)藥用品去武漢,并投入女子軍,參加反清革命?!辩H鏘之聲,甚為感人。后由于戰(zhàn)事停止,張竹君沒能再來武漢。對于張竹君在陽夏保衛(wèi)戰(zhàn)中的巨大貢獻,人稱是中國“婦女之光榮”。當時報上有撰文稱贊:“作為醫(yī)生的張竹君女士,一連許多天她冒著炮火努力工作,將生死置之度外。她不愧為是中國婦女的楷模?!敝两瘢谛梁ジ锩洳鹆x紀念館中還展有張竹君的英姿和專題事跡。

      20、 力助辛亥革命的“軍火大盜”彭家珍

      彭家珍1888年生,四川金堂人。1906年加入同盟會。后任新軍排長、隊官、管帶、提調(diào),1911年9月任天津兵站副官長及代理標統(tǒng)。他一邊佯裝清廷的忠實干將,一邊利用職務之便宣傳革命,發(fā)展組織,暗中為革命黨人做了很多工作。特別是武昌起義后,彭家珍知道起義軍急需各種戰(zhàn)用物質(zhì),他利用負責從奉天解送軍糧、槍械、馬匹到天津之機,在押運途中常常秘密通知灤州第二十鎮(zhèn)統(tǒng)制、秘密革命黨人張紹曾和奉天第二混成協(xié)統(tǒng)、秘密革命黨人藍天蔚,叫他們裝成“土匪部隊”打劫軍糧、軍械。他自己打傷自己裝成激戰(zhàn)而受傷的模樣,多次蒙混過關(guān)。另外還把清陸軍的軍用免費票、半價票、運送軍用物資票交革命黨人使用,既節(jié)省經(jīng)費,又免受檢查,大大方便了黨人的反清活動。10月29日,清政府由歐洲購買一批軍火,共計槍5000支,子彈500萬發(fā),從俄國運入國內(nèi),計劃經(jīng)天津、北京再由京漢鐵路運往武漢前線,補給清軍鎮(zhèn)壓湖北起義軍。因此事十分機密而重大,有心暗助反清革命的彭家珍積極要求親自押運,果然獲準。他事先密電張紹曾,請他在運載軍火的列車開到灤州時,派兵截留。張紹曾得電,于11月2日上午將軍火扣留,并通電清廷迫使停戰(zhàn)。接著,彭家珍又與第二十鎮(zhèn)革命黨人王金銘、施從云等秘密組織武裝起義。由于挪用大量資金和軍用物資支援革命黨人,終被清廷走卒察覺,被陸軍部下令通緝,彭家珍化妝逃脫,成為革命黨人的職業(yè)秘密工作者,化名為朋嘉楨,號錫三,往來于京、津、滬、寧之間,從事反清革命活動。1912年1月,擔任清廷軍咨使的良弼,聲言“督師南下,限三月平復東南起義軍,”彭家珍認為:“此人不除,共和難成”,決心干掉良弼。他多方查訪,終于在一個四川同鄉(xiāng)的家中,找到了一張良弼的相片。他仔細辯認,記住了良弼的容貌特征。又詳細調(diào)查了良弼在北京的幾所住宅、辦公地點,來去路徑及其日?;顒右?guī)律、交往的王公大臣。但考慮到良弼隨身警衛(wèi)森嚴,難以接近,他突然想到了奉天前新軍標統(tǒng)崇恭,與良弼關(guān)系極為密切。他密派學生熊斌、劉升之趕赴奉天,用崇恭的名義給良弼拍了一個電報,假稱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派崇恭來京謁見良弼。不多時,彭家珍探到清廷將于1月26日舊歷“臘八節(jié)”,舉行賞賜喇嘛恩粥典禮,到時各親貴大臣均將聚會議事。彭家珍決定這天晚上行動。那天傍晚,他精心化妝,按照崇恭現(xiàn)任職務,身穿標統(tǒng)制服,腰插手槍,胯佩軍刀,兩枚炸彈藏在衣內(nèi),乘馬車到金臺旅館,沒有見到良弼。即驅(qū)車前往軍咨府和良弼舊宅,又未遇,再往紅羅廠新宅,門房告訴他良弼去攝政王府議事了。彭家珍留在客廳等待,久候不見,便起身出門,走到大街上,遙見一行人打著軍咨府燈籠前來,便趕緊回身,站在大門左側(cè)。不久,良弼車到,彭家珍即攔車行禮,由仆人送上崇恭名片,良弼下車,在燈光下見來人個子較矮,不像祟恭,頓生疑慮,急欲躲逃。彭家珍迅速投出一彈,未中,又投一彈,轟然一聲巨響,階石盡裂,良弼左腿炸斷,昏倒在地;碎石反彈過來,擊中彭家珍頭部,當場犧牲。良弼傷重不治,兩天后斃命。良弼死后,清廷王公貴族紛紛逃出北京,2月12日,清帝終于宣布退位。

      21、 萬耀煌夜追大印保政權(quán)

      1911年11月下旬,堅持20余天的漢陽保衛(wèi)戰(zhàn)失利,武昌處于敵人的炮火威脅之下。11月26日,戰(zhàn)時總司令黃興從漢陽回到武昌,召開緊急擴大軍事會議。會上,有人提出:漢陽已失,武昌不易防守,不如撤兵東下,合力攻取南京,再圖進取。湖北軍政府代理軍務部長張振武性素激越,語無遮攔,他坐在前排,見都督黎元洪也支持放棄武昌的主張,猛地拔身而起,揮動攜帶的佩刀砍地,厲聲說:“有敢言退出武昌者斬!”然后詳細地說明武昌有三“不可棄”:“武昌為兵事重地,據(jù)此一隅,足制全國,倘不死守,則東南搖動,望風而靡,此不可棄武昌者一”。長江天塹,北軍僅四千人,豈能飛渡;武昌餉械雖不足,但尚能戰(zhàn)數(shù)十日,未必即敗,此不可棄武昌者二。各省援兵,陸續(xù)來鄂,若退守南京,援兵將不戰(zhàn)而潰,則武昌既失,敵據(jù)荊、襄上游,以制湘、桂死命;且分攻九江、安慶,南京雖為我有,亦不過如洪秀全之茍延時日而已,此不可棄武昌者三?!庇捎趶堈裎涞鹊牧帲瑫h終于做出了堅守武昌的決定。但是當時形勢的確十分嚴重,各省援軍絕大部分未有到鄂,清廷兵源及先進武器大批大批地抵達漢口,起義軍經(jīng)過近50天的連續(xù)惡戰(zhàn),死傷人數(shù)陡增,兵源無法補充,武器彈藥、糧食、被服都嚴重不足,如果血戰(zhàn)到底,真有全軍覆沒之危險。正在這時,各國駐漢領事公推萬國商會會長盤恩來到總司令部,對代理戰(zhàn)時總司令蔣翊武說:“兩軍交戰(zhàn),漢口商埠損失巨大,我們已同清軍商議,同意停戰(zhàn)三日。如果貴方同意,即在停戰(zhàn)協(xié)議上蓋上湖北軍政府大都督的印,即刻生效?!笔Y翊武拿著停戰(zhàn)協(xié)議一看,上寫著:停戰(zhàn)期內(nèi)雙方一律按兵不動,各守現(xiàn)據(jù)界限,彼此不得稍有侵犯窺探。雙方行動由各國駐漢領事代表團監(jiān)視。蔣翊武看后,暗暗叫好,哪怕只有一天也能讓久戰(zhàn)的起義軍休整休整,對于補充兵源、彈械、衣被等等都是十分寶貴的時間,但是都督大印因黎元洪看到武昌不安全而帶著逃到市郊了,所以蔣翊武急得團團轉(zhuǎn),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有位年僅20歲的青年軍官挺身而出,自愿追趕黎元洪回武昌蓋印。他就是戰(zhàn)時總司令部參謀萬耀煌。蔣見萬挺身而出,真是求之不得,還派參謀吳兆鋰一同前往,并說越快越好,萬、吳二人即向第四協(xié)統(tǒng)領張廷輔借了兩匹快馬,手持戰(zhàn)時總司令部致黎元洪的信,向黎元洪逃走的方向飛奔而去。天黑之際,二人追到離武昌45里之處的王家店,只見小頭領鄺杰、柳國祥護衛(wèi)著一頂小轎匆匆前行,正是都督黎元洪。萬向黎報告了停戰(zhàn)議和之情由,并取出公函。黎令人點起火把,看完信后說:“此地離葛店不遠,到了再說?!比f說:“漢陽失后,人心動搖,都督出城,更為震動。能停戰(zhàn)三天,借機休整補給均可,請都督趕快蓋印。”但黎元洪堅持要到葛店。經(jīng)萬反復請求,黎才道出真情。原來黎已下令秘書將大印先行葛店,準備在郊區(qū)設立臨時都督府辦事處,以確保自己之安全。聽黎言,萬更顯得萬分焦急,他說:“無論如何,今晚一定要蓋好大印,不然錯過時機,后果將不堪設想。”說罷,丟下都督,策馬向葛店方向飛馳而去,誰知剛跑出一里許,只見對面?zhèn)鱽韲}噠馬蹄聲,原來正是都督府陳秘書。萬急問陳,大印在何處?陳說帶在身邊,返回王家店再蓋。當他們返回王家店時,黎元洪已在真武觀安歇了。陳秘書叫醒黎都督,經(jīng)請示允許,陳才給萬蓋了大印。萬、吳即返武昌,已是凌晨4時,離交約時間僅剩3小時。萬、吳即將蓋有黎元洪都督大印的停戰(zhàn)協(xié)議交蔣翊武過目后,即騎馬到武昌江邊。再換快船將協(xié)議當面交萬國商會會長盤恩手里。盤恩看后十分滿意,即通知清軍總司令部當即生效。經(jīng)過一夜奔忙的萬、吳二人,迎著12月1日的朝霞感到無比的輕松愉快。萬耀煌之舉,為革命軍贏得了時間。加上英國等領事的斡旋,停戰(zhàn)時間由3天延至15天,多重要的15天啊,為起義軍以利再戰(zhàn),為全國各省反清獨立,為孫中山自海外歸來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都贏得了極其寶貴的時間。通俗地說,起義軍等來了勝利,清廷政府則等來了滅亡。

      22、 袁世凱奸險絞殺辛亥革命勢力

      歷代統(tǒng)治者都知道,要鞏固自己的政權(quán),必須要抓住軍權(quán)。袁世凱這個復辟狂,更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在欺騙孫中山竊取臨時大總統(tǒng)后,開始使出各種陰謀鬼計,不但把辛亥起義軍搞垮,而且將起義軍變成自己復辟帝制的御用工具。在組閣袁世凱政府時,根據(jù)同盟會的推薦,提原南京政府的陸軍總長黃興任新內(nèi)閣的陸軍總長,其目的是,辛亥革命黨人想利用黃興來限制袁世凱的軍事特權(quán)。袁當然不同意,改提黃為不在內(nèi)閣內(nèi)的參謀總長,黃表示不就委。袁即用調(diào)虎離山之計,調(diào)黎元洪到北京兼任參謀總長。黎當然更不肯舍實就虛,但黎在袁的威逼下,只好決定遙領此職,保薦一個次長長期代理部務。黎元洪與黃興共同推薦了陳宦。陳宦到了北京,與袁世凱時常見面,并出了不少高見,不久就得到了袁的信任。為了抓住軍權(quán),袁世凱的注意力,當然是放在原來組織中央政府的南京和首義的武昌。袁世凱的初步計劃是電邀孫中山、黃興、黎元洪入京舉行會議。如果他們不來,就把破壞統(tǒng)一的帽子加在他們頭上??墒遣痪脤O中山從上海動身到北京來了,隨后黃興也來了。袁無借口可找,只好與同盟會保持表面上的一致。后來當袁知道孫中山與黃興在讓位上有矛盾,袁便采取了一拉一打的手段,來分化消滅革命勢力。南京臨時政府移到北京后,為了保存辛亥起義的革命力量,孫中山在南京設了個留守府,并任黃興為留守府留守。當時軍隊雖編遣了一部分,但仍擁有陳之驥的第八師、章梓的第一師、洪承典的第七師,冷遹的第九師等革命軍隊。對于這些革命軍隊,袁世凱決心加以鏟除與策反。于是,叫心腹陳宦去收買陳裕時,再通過陳去收買第八師師長陳之驥。果然通過陳裕時的大肆活動,不但把陳之驥拉過來了,而且陳裕時、趙恒惕還當上了旅長,王孝慎、董愷元、何遂、陶得瑤、劉建藩、張華輔、張厚琬等大小心腹都當上了團長,致使八師名義上是黃興的革命柱石,實際上已被袁世凱所掌握。當?shù)诎藥熅幱枙r,陳裕時又根據(jù)袁世凱的旨意,讓其妹夫何遂故意招收被遣散的其他部隊的士兵,被留守府代理留守李書城撤職,造成內(nèi)部人事的不團結(jié),袁世凱便乘機用金錢收買,造成一部分兵變,接著就在報紙上宣傳黃興留守無控制南方軍隊的能力,逼黃向北京政府電告取消留守府。袁世凱還假惺惺地嘉獎黃留守,說他真能犧牲權(quán)位,為國家謀統(tǒng)一,袁世凱除了收拾南京革命勢力以外,還要收拾武昌首義的革命勢力。他的辦法是利用黎元洪與首義將領之間的矛盾和主張軍民分治的陰謀,將首義將領調(diào)到北京,寵以高官厚祿,再編遣首義部隊,然后把黎元洪誑到北京。袁指示心腹陳宦對黎說:“你雖是副總統(tǒng),但還受掌握起義軍實權(quán)的孫武、蔣翊武、張振武的鉗制,袁大總統(tǒng)深切了解你的處境,‘三武不去,則副總統(tǒng)無權(quán)。大總統(tǒng)召他們來京,寵以高官,優(yōu)以厚祿,不但他們自己可以接受,而且于副總統(tǒng)有益?!边@個主意正中黎的下懷,他欣喜贊成。袁與陣宦商定,令以“三武”為首的將領數(shù)十人到京傳見,商問要政,授以將軍府將軍。這些人進京時,黎發(fā)旅費甚優(yōu),據(jù)說這是袁指使陳宦向黎建議的。袁為優(yōu)待孫武,授以義威將軍。但張振武性傲,不受羈縻,要求領兵赴邊疆屯墾。張到北京去的時候,黎元洪告訴他說,中央將委以重要職務。張振武帶領湖北將校團團長方維等十三人前往北京,黎就密電袁世凱,加張、方二人“煽惑軍心,圖謀不軌”的罪名,請即就地正法。這就是袁世凱調(diào)虎離山和借刀殺人的雙重詭計。1912年8月10日,袁世凱不露聲色地設宴招待張振武一行。從11日到13日,又令北洋大將馮國璋、段祺瑞輪流設宴,令宿將姜桂題等召集軍界大會歡迎。張振武以為如此對他優(yōu)待,完全蒙在鼓里。14日他在六國飯店大宴同盟會和共和黨以及總統(tǒng)府軍事處的要人。15日晨,張振武乘車行至前門,軍政執(zhí)法處即將其逮捕,同時在張的住所捕去方維等數(shù)十人,當天即由軍政執(zhí)法處處長陸建章親自審問,隨即判決張振武、方維二人死刑,執(zhí)行槍決。消息傳開,在京湖北人士大為震驚。孫武、哈漢章、劉成禺、張伯烈、時功玖、鄭萬瞻相偕馳抵軍政執(zhí)法處,問陸建章,張、方犯了何罪。陸說大總統(tǒng)接副總統(tǒng)密電,謂張振武率其同黨方維等“圖謀不軌,破壞統(tǒng)一”“請即正法”云云。黎殺張、方的本意是要袁替他負責,但袁絕不肯代人受過,他把黎打來的密電一字不漏地寫錄在布告上,并說該員起義有功,應照上將賜恤。這樣使黎與同盟會更趨對立,把黎逼到自己陣營里來,同時殺雞嚇猴,打擊起義將領,張大總統(tǒng)聲威,墜黎名望。黎乃將湖北八個師中的師長鄧玉麟、竇秉鈞、黎本唐、蔡漢卿、吳兆麟、季雨霖等都請袁調(diào)到北京當將軍府將軍,大量裁兵。所剩柔馴的人文有饒漢祥、夏壽康,武有黎天才、石星川等。起義的實力,摧殘殆盡。黎之留居武昌,等于為袁世凱設一辦事處而已。二次革命失敗后,革命黨人多流之海外。袁世凱修改約法,設立參政院。袁世凱即請黎入京,執(zhí)行參政院議長職務。袁乃電黎進京,黎因殺了張、方,參、眾兩院提出質(zhì)問,不敢進京,并電請裁去副總統(tǒng)一職,推黃興兼任湖北都督與參謀總長。后袁又委黎兼江西、湖南兩省都督,準備把湖北讓給段芝貴,黎均不受。1913年11月,袁決定用“霸王請客”的辦法,把黎接到北京。12月8日,袁即派陸軍總長段祺瑞到武漢“勸駕”,黎知道不北上已不可能,曾召集左右開了一次秘密會議,決定派督府參謀長金永炎代理都督,表示盡可能爭取早日回來。段與黎匆匆見過一面,9日,段即催黎啟程北上,黎就匆匆上車走了,知者甚少。10日,袁即發(fā)表段祺瑞代理湖北都督。這樣湖北起義的八個師被完全消滅了,只留下原寧軍黎天才師和改編的石星川師。北洋軍王占元師開到湖北,控制了武漢。湖北完全成了袁世凱的地盤了。

      23、 袁世凱殊滅政敵宋教仁

      宋教仁1882年生,湖南桃源人。1903年與黃興、劉揆一等在長沙組織革命團體華興會,策動起義未成,流亡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會,任司法部檢事長、《民報》撰稿人。1907年赴東北聯(lián)絡義軍,并著《間島問題》一書。1911年,在上海參與主編《民立報》,并與譚人鳳組織同盟會中部總會,被舉為總務干事,決定以長江流域為中心發(fā)動武裝起義。武昌起義后,赴武漢,協(xié)助湖北軍政府辦理外交,并起草《鄂州約法》,積極促成上海、江蘇、浙江等地起義和籌建臨時政府。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府法制院院長,參與南北議和。5月到北京出任農(nóng)林總長。在京期間,他目睹就任大總統(tǒng)的袁世凱,日益暴露其專制獨裁的野心。為了防止袁氏的個人獨裁,宋教仁極力主張組織純粹的政黨責任內(nèi)閣,為此,他征得孫中山、黃興的同意,改組同盟會,與共和黨合并成立國民黨,參加國會選舉。在國民黨內(nèi),宋教仁被選為理事。不久,又被孫中山委為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又考慮到讓袁世凱擔任一個沒有實權(quán)的總統(tǒng)是根本不可能的,認為選舉“最為愚呆脆弱之黎元洪”為總統(tǒng),才能“組織同志內(nèi)閣”,充分發(fā)揮責任內(nèi)閣的作用。這對袁世凱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國會選舉揭曉后,國民黨在每個選區(qū)都高奏凱歌,取得了壓倒優(yōu)勢。這使袁世凱更加坐臥不安。他早就容不下宋教仁這樣有抱負有聲望、政治手腕又很靈活的人,開始想把宋教仁控制在自己手里,為己所用,知道宋教仁絕非高官厚祿能收買,又看到宋教仁對自己的威助越來越大,便起殺心。他密令心腹趙秉鈞委其走狗洪述祖、程克主辦此事。洪述祖和程克即到上海買通了流氓頭子應桂馨,叫應物色執(zhí)行暗殺宋教仁的殺手。1913年2月1日,洪述祖密電應桂馨,一邊囑此事重大機密,切要穩(wěn)妥守密,一邊催應要顧最得力的殺手,成功后定有重賞。3月14日袁世凱收到應桂馨用密語發(fā)來的“梁山匪魁,四處擾亂,危險實甚,已發(fā)緊急命令,設法捕之,轉(zhuǎn)呈候示”的電報,意為一切都按大總統(tǒng)的指令辦妥,保證萬無一失,請正式下達暗殺手令為盼。18日袁世凱復電正式下達了暗殺宋教仁的手令。3月20日,袁世凱向宋教仁發(fā)出了催他速來京商議南北議和的電報,當宋教仁決定乘夜車同其他幾個新選的議員一起北上時,袁世凱立即叫趙秉鈞把宋教仁乘車的具體時間、車號及乘坐的車箱都電告給應桂馨。一切布置完畢后,袁世凱只是靜等佳音了。可萬萬沒有想到袁對自己下毒手的宋教仁,真認為袁召自己來京商議要事,他急忙向好友辭行,他的密友徐血兒好像預料到了袁世凱的異常舉動,特緊緊握著宋的手說:“先生此行,責任甚重,顧宵小多欲不利于先生,恐前途有不測之危險,愿先生慎重防衛(wèi)?!彼谓倘嗜魺o其事地笑著回答:“無妨,吾此行為實行統(tǒng)一全國調(diào)和南北,正正堂堂,何是畏懼?國家之事,雖有危害,仍然并力赴之。”說完便揮手作別而去。當走到剪票處,忽聽得一聲槍響,接著第二、第三聲,宋教仁搖晃了一下,便倒到一張鐵椅子上說:“吾中槍矣!”徐血兒即租車送往車站附近的鐵路醫(yī)院搶救,延至22日凌晨,便停止了呼吸。辛亥功臣,民國元老宋教仁被殺的消息震驚了全國,孫中山、黃興等人首先發(fā)電要袁世凱嚴懲兇手。袁世凱還假惺惺地裝出悲傷并致電慰問。可是,經(jīng)過多方查詢、偵察,終于在上海清河街迎春坊一個妓女的房間里,將兇手武士英逮捕。在兇犯的住處,找到了他與國務秘書洪述祖和國務總理趙秉鈞來往的秘密函電。此后,又經(jīng)過萬般艱辛,人證、物證一應俱全。宋教仁被刺一案的真相終于大白:國務總理趙秉鈞是陰謀的策劃人,洪述祖是中間的聯(lián)絡者,應桂馨是執(zhí)行者,武士英是被雇用的兇手。然而這樁慘案真正的幕后主使人,則是袁世凱。心狠手辣的袁世凱為了達到殺人滅口的目的,首先將武士英迅速正法,起殺人滅口之效。然后又密派心腹,將來京討賞的應桂馨殺死在火車上,趙秉鈞則毒死在天津督署。對于洪述祖和程克,這兩個小走狗,袁令上海檢查廳以別的罪名執(zhí)行了絞刑。袁的巧妙處置,使此案的確蒙上了層層迷霧,使他順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24、 臺灣辛亥黨人羅福星

      羅福星,1884年出生于印尼雅加達,1903年,隨祖父到臺灣。中日甲年戰(zhàn)爭后,臺灣淪入日本之手。羅福星在日本人開辦的學校里讀書,飽嘗奴化教育的痛苦。更目睹了臺灣同胞被日本殖民者視為“三等國民”,任意欺凌、虐待。島內(nèi)經(jīng)濟凋敝,日貨充斥等種種慘象,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撞擊。為了尋找革命真理,1906年春,他毅然棄學來到大陸,加入了同盟會,學到了很多革命道理。辛亥革命爆發(fā)后,大陸各省先后光復,形勢發(fā)展相當迅速。1912年5月,迫不及待的羅福星找到孫中山,要求派遣人員支持臺灣抗日斗爭,光復臺灣。孫中山熱情地鼓勵了他的愛因主義精神,并告訴了他斗爭的方法和略策。8月羅福星約革命志士劉士明、江亮能、彭云軒、邱維藩、林達榮等12位,時稱“十二志士”,于12月到達了臺灣,他們像革命的火種,到處尋訪好友,聯(lián)絡抗日同志,秘密開展革命活動。特別是羅福星,他顯得更為忙碌,他以兩人的身份作掩護,奔走臺灣各地,宣傳愛國的革命思想,發(fā)展革命志士。1913年4月,羅福星在苗栗正式建立同盟會臺灣支部。接著又派同志分赴各地建立分部。并以“十二志士”的名義發(fā)布《大革命宣言》,歷數(shù)日本殖民者的暴行,號召“雪國家之恥,報同胞之仇”。為了避免泄露機密,同盟會臺灣支部對外使用“華民聯(lián)絡會館”的名稱,各個分會也分別采用“華民會”、“三點會”、“觀音會”等不同名稱,并規(guī)定了許多聯(lián)絡暗號,如以“母氏”稱孫中山,以“嬸母”稱黃興,以“君子”、“雜貨”稱“十二志士”。這樣,不到一年的時間,從臺北到臺南,便有1500多人參加了同盟會及其外圍組織,并開始了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1913年10月,新竹黨人從日軍軍械庫中竊取了一批武器,事后被發(fā)覺,日軍開始在各地進行大規(guī)模搜查。12月1日,東勢角黨人倉卒發(fā)難,襲擊當?shù)厝湛芫瘡d,失敗后敵人搜捕更為嚴密。在這險惡形勢下,羅福星仍然堅定不移地繼續(xù)進行秘密活動。他時而扮成僑民、學者,時而扮成牧師、軍警,與敵人周旋,鼓勵會員和人民群眾的堅定信心,反對敵人的恐怖活動,準備舉行全島起義。因敵人防衛(wèi)森嚴,且人力不足,他回內(nèi)地請援,行至淡水時不幸被捕。羅福星被提審訊時慷慨陳詞,憤怒對敵,他說:“日本政府諸官,汝等勿忘此次我華民被汝等慘殺,為臺民紀念,為華民紀念,而對日復仇之念益深。汝等勿忘安重根刺殺伊膝博文之事。今我一死,只為救出臺民于虎口,我雖死,我十一志士將繼我志!”1914年3月3日,羅福星被絞死在苗栗。臨刑前,他在一張紙上寫道:“不死于家,永為子孫紀念,而死于臺灣,永為臺民紀念耳。”表現(xiàn)了對祖國、對臺灣同胞的深沉之愛。

      25、蔡鍔反袁護國設巧計

      蔡鍔,字松坡,1882年生,湖南邵陽人。1900年策應自立軍起義。1911年10月30日發(fā)動新軍起義,成立云南都督府,任都督。由于蔡鍔年輕氣盛,文武雙全,而且十分忠于孫中山的革命思想,早已成為袁世凱的心腹之大患,袁決心早日尋找時機除掉蔡鍔。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后,夢想早日復辟帝制的袁世凱,用調(diào)虎離山之計將蔡鍔調(diào)到北京,削去兵權(quán),羈留京都。袁世凱對親信曹汝霖說:“松坡這個人,有才干,但更有陰謀。我早已防他,故調(diào)來京?!睘榱朔丛o國大計,蔡鍔決心以韜光養(yǎng)晦之計蒙蔽袁世凱,待機行事。于是裝著非常服從的樣子,即日到京任陸軍部編譯處副總裁虛職。在京期間,蔡鍔目睹袁世凱對內(nèi)獨裁,陰謀復辟帝制,對外大舉賣國,換取帝國主義支持,更加堅定了反袁護國的決心,他暗中籌劃對策,深思熟慮,籌謀脫身之計。1915年8月14日,“籌安會”發(fā)表宣言,帝制復辟逆流公開化。第二天,蔡鍔就乘晚班車去天津,會見梁啟超,徹夜籌劃如何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而在公開場合,他則極力把自己裝扮成帝制運動的擁護者和胸無大志。8月25日,袁世凱經(jīng)過兩年認真的觀察,認為蔡鍔終于在自己“削去兵權(quán),羈留京都”的軟禁中已磨去梭角,變得乖巧溫順多了,但老奸巨滑的袁世凱仍不放心,特派心腹拿著一份贊成帝制題名錄來試探蔡鍔,他二話沒說提筆簽名表示擁護。但袁世凱仍沒有放棄對蔡鍔的戒心,他密派暗探監(jiān)視蔡鍔的行動。蔡鍔十分明白袁世凱的鬼計多端,他加緊偽裝自己,使袁世凱徹底解除對自己的防范之心。他常常涉足京中八大胡同妓院,與名妓筱鳳仙結(jié)萍水姻緣,佯裝沉緬酒色的“風流將軍”和“樂不思蜀”的劉阿斗。又演出了—場夫妻不和、打鬧不休的鬧劇,借機將母親、大人和孩子送回湖南老家,解除后顧之憂。10月下旬,蔡鍔用試探態(tài)度呈文袁世凱說:“鍔于本月初忽患喉痛,因連日從公,未甚留意,遷延日久,病勢加劇。近則紅腫異常,言語失調(diào),飲食亦為之銳減。擬自本月29日起,請假5日,以資靜攝?!痹喓笈鷾柿恕?1月中旬,他再次呈文袁世凱,以“病體未痊”為由,“擬請續(xù)假一星期,赴津就醫(yī)?!痹峙鷾柿?。蔡鍔到了天津,11月22日又向袁世凱呈文說“假期已滿,病仍未愈”,請“準予續(xù)假三月,俾得遷地療養(yǎng)。并請派員代理,免曠職務”,表示關(guān)心工作。袁批示:“著給假兩月。”11月末,他第四次呈文袁世凱,說“病根未伏,殊非旦夕所能就痊”,而“北地嚴寒”,不宜養(yǎng)病,要求“航海東渡,赴日就醫(yī),以期病體早痊”,袁表示同意。12月2日,蔡鍔便在戴戡的陪同下,乘日商山東丸東渡日本。蔡鍔乘輪抵達日本門司后,在張孝準等的接應下,迅速化妝租小船駛往橫濱,然后換乘另一艘日輪,經(jīng)吳凇南下香港,取道河內(nèi),奔往云南。與此同時,他請石陶鈞為替身裝扮成自己,攜帶自己的行李,去別府箱根,作就醫(yī)樣子;并準備了多封親筆信,讓石陶鈞間一日寄一封給北京袁的親信唐在禮等人,逐日報告所編造的游歷經(jīng)過和養(yǎng)病情形,以掩飾行蹤。12月19日,蔡鍔歷盡艱難險阻,安全到達昆明。不久即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反袁護國戰(zhàn)爭,點燃了全國反袁烈火。袁世凱在一片聲討中不得不取消帝制,結(jié)束了83天的皇帝夢,并在憂懼中亡命。

      26、 立志迎孫中山北上的中山王

      胡景翼是陜西富平人,1892年生。少時就懷反清壯志,他欽慕徐達率師北上驅(qū)元,因此自號“中山”,同學們開玩笑的叫他“中山王”。1910年,在于右任、井勿幕的介紹下,胡景翼加入了同盟會。當時陜西同盟會多系文人。胡景翼認為秀才造反,等于紙上淡兵,不會有什么作為,要推翻腐敗的清廷,必須用武力才行。他倡議,近結(jié)新軍中的會黨,遠結(jié)渭北各縣刀客,策動武裝起義。辛亥武昌首義后,胡景翼在耀州城外的藥王山樹起了義旗。后井勿幕任陜北招討使,他任第一標統(tǒng),率革命軍南征北戰(zhàn)。民國成立后,井勿幕決定解甲歸田,準備把陜北各部隊交給胡景翼指揮。胡景翼認為自己學識不足,難擔此任,便前往日本深造。途經(jīng)上海時,于右任和陜西旅滬同鄉(xiāng)會開會歡送他。于右任致詞:“古一中山,今一中山,老一中山,小一中山?!痹谌毡荆尤肓藢O中山組織的浩然學社,勤奮學習軍事。學成后,胡景翼特地拜謁了孫中山。孫中山十分贊賞胡景翼的雄心壯志,對胡說:“等我經(jīng)濟條件充裕時將給你數(shù)萬元,供革命及建軍之用?!焙耙砜淮鸬溃骸拔也灰X,我有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無事不成。等我攻克北京后,再迎先生統(tǒng)一中國?!睂O中山欣然而應。袁世凱當政后,不但賣國求榮,還想當復辟皇帝。胡景翼回國后,與續(xù)范亭等策劃討袁。他們在“華山聚義”,集陜西、山西、甘肅、河北的志士仁人籌備起義。由于時機不成熟,胡景翼先是閉門讀書習武,后來屈身在陳樹藩的部隊里任連長。胡景翼英勇善戰(zhàn),吃苦耐勞,很快就升任營長、團長。1918年胡景翼任陜西靖國軍總司令,與任大元帥的孫中山遙相呼應。由于北洋軍閥勢力太大,胡景翼忍辱負重,接受北洋政府的改編,任陜西陸軍第一師師長。當時許多革命黨人批評指責他,與他關(guān)系最密切的鄧寶珊也不理解他。但胡景翼牢記自己的誓言,一步步為發(fā)動新的革命,為迎接孫中山北上打基礎。1922年,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胡景冀奉命率部出潼關(guān),與馮玉祥部協(xié)同,在鄭州附近大戰(zhàn)河南軍閥趙倜軍。以后,胡景翼與馮玉祥意氣相投,相交益厚。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胡景翼被吳佩孚派為援軍第二路司令,胡景翼見時機已到,便果斷地發(fā)動政變。他密派李仲三、劉守中、張璧、王世清等往來南苑、大名、古北口等地,與馮玉祥、孫岳聯(lián)系。中秋節(jié)那天,吳佩孚動員令下,胡景翼率全師出發(fā),到北京通州即按兵不動。吳佩孚起疑心,一日數(shù)電催行。10月22日,胡景翼率部到達北京近效北苑。次日晨他與馮玉祥、孫岳發(fā)動了北京政變,囚禁賄選總統(tǒng)曹錕,驅(qū)逐溥儀出宮,組織以黃郛為首的攝政內(nèi)閣,電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孫中山北上途中染病,沒來得及與胡景翼見上一面,就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當時,胡景翼右臂生了一個瘡疔,起初不以為意,認為是疥癬小疾。在參加孫中山追悼會時,胡景翼失聲痛哭,臂疾加重,雖請西醫(yī)動手術(shù)割治兩次,均未能好。胡景翼自知不治,預留遺囑,諄諄以國事為念,對親友來探視者,嘆道:“我將息肩,將此任分給諸公了。”1925年4月10日,胡景冀在河南開封督署病逝。

      27、 鹿鐘麟驅(qū)逐末代皇帝

      1924年10月21日,鹿鐘麟率二十二旅以晝夜二百里的速度急行軍馳赴北京。22日下午,到京郊北苑與留守司令蔣鴻遇會合接洽。當晚輕裝簡騎,無聲無息地開到安定門。夜幕沉沉的北京城一片寂靜。市民們在安寢,清宮的廢帝溥儀和遺老遺少們,北洋政府的總統(tǒng)曹錕和府、院的要員們都還在夢中。鹿鐘麟已指揮部隊迅速切斷電話線,占領了電話局、電報局及火車站,包圍了總統(tǒng)府。接著設司令部于太廟,命令部隊在北京全城布防,封鎖各重要交通路口。整個過程在靜悄悄的黑夜里完成,沒有槍響,沒有搏斗,偌大的北京城,竟然在安然中經(jīng)歷了一場歷史性的政變。清晨,市民們驚異地發(fā)現(xiàn),滿街都是佩戴著“不擾民,真愛國,誓死救國”的國民軍士兵。人們相互詢問,才知道曹錕的總統(tǒng)府已被繳械,不禁議論紛紛:“真是神兵。”馮玉祥對部下要求一向嚴格,但對此次政變的實施頗為滿意。他稱贊說:“如此神速機密,多是鹿鐘麟妥慎周到之功。”馮玉祥任命鹿鐘麟為北京警備司令。政變消息剛傳到紫禁城內(nèi),溥儀立刻感到不妙。紫禁城的內(nèi)城守衛(wèi)隊被國民軍繳械,調(diào)出了北京城,國民軍接替了他們的營地,神武門換上了國民軍的崗哨。溥儀在御花園里用望遠鏡觀察景山,看到那邊上上下下都是國民軍。溥儀清楚地記得,張勛復辟那次,馮玉祥的軍隊參加了 “討逆軍”。如果不是段祺瑞及時把馮玉祥調(diào)出北京城,馮玉祥是要一直打進紫禁城里來的。段祺瑞上臺后,馮玉祥還曾通電要求把小朝廷趕出紫禁城。眼下的情形使溥儀不寒而栗。他把莊士敦找來,要莊設法給自己安排避難的地方。小朝廷的存在,在鹿鐘麟的眼中是民國的奇恥大辱,早就欲將其拔除。北京政變后,惶恐的清室暗中與外界聯(lián)系,密謀對策。鹿鐘麟怕夜長夢多。黃郛攝政組閣后,在鹿鐘麟的催促下,緊急召開國務會議,決定派鹿鐘麟、張璧、李石曾共同完成驅(qū)逐溥儀出宮的任務。鹿鐘麟接受任務時對黃郛表示:“故宮里積有無數(shù)奇珍異寶和金銀,我執(zhí)行這項任務難免瓜田李下,招人物議。故宮之寶雖價值連城,而我的人格是無價之寶?!甭圭婘肱c張璧、李石曾詳細地討論了驅(qū)逐溥儀的步驟。張璧問需帶多少人馬前往,鹿鐘麟伸出兩個手指。張問:“兩萬?”鹿搖搖頭。張又問:“兩千?”他又搖頭說:“軍警各二十人就夠了?!?月上午9時,鹿鐘麟與張璧、李石曾帶著軍警,乘車直至故宮神武門,進入舊軍機處后,即召內(nèi)務府大臣榮源、紹英來見。鹿鐘麟宣布:“限溥儀兩小時以后必須廢除帝號,遷出故宮?!苯B英聽后極為恐慌,以前清遺老之口氣目視李石曾:“你不是李鴻藻故相公子嗎?何至如此!”李石曾笑而不答。紹英又轉(zhuǎn)而對鹿鐘麟說:“你不是故相鹿傳霖之本家嗎?何必相逼如此!”鹿鐘麟嚴正地回答:“我們奉命前來請溥儀出宮,并不是私意,而是全國老百姓的要求。中華民國已成立十三年了,在北京故宮里還有退位皇帝稱孤道寡,封官賜謚,豈非遺笑天下!”他告訴紹英,若兩小時后不答復,將命軍隊炮轟故宮。溥儀正和婉容吃著水果聊天,紹英手里拿著一件公文,跌跌撞撞、氣喘吁吁地跑來說:“皇上,皇上……馮玉祥派軍隊來了!……說民國要廢止優(yōu)待條件,拿來這個叫簽字?!变邇x一下子跳了起來,剛咬了一口的蘋果滾到了地上,他奪過紹英手里的文件急得直打轉(zhuǎn):“那怎么辦?我的財產(chǎn)呢?太妃呢?去人找王爺來!我早說要出事的!”紹英想辦法拖延時間。鹿鐘麟見清室如此不識時務,將面孔一沉,從懷里掏出兩枚空心炸彈,用力往桌上一扔。紹英立時嚇得渾身發(fā)抖,榮源狼狽地抱頭鼠竄。鹿鐘麟說:“你們不要怕,這炸彈不是炸你們的。因為時限已到,我要在外面開炮之前先把自己炸死?!变邇x見再也賴不下去,只好答應所有條件。國民軍的五輛車在宮門口等待,鹿鐘麟登上頭一輛在前面開道,送溥儀到北府。溥儀、婉容、文繡等依次坐在后面的車里。到了北府門口,溥儀下午,鹿鐘麟走過去和他握手說:“溥儀先生,你今后是還打算做皇帝,還是要當個平民?”“我愿意從今天起就當個平民?!变邇x囁嚅地答道。“好!”鹿鐘麟笑了:“那么我就保護你。”又說,現(xiàn)在既是中華民國,同時又有個皇帝稱號是不合理的,今后應該以公民身份為國效力。鹿鐘麟令紹英遣散各宮太監(jiān)宮女,摘掉宮內(nèi)懸掛的宣統(tǒng)十六年之牌示。從此,中國末代皇帝徹底失掉了“寶座”。

      28、 蔣介石逼死了黎元洪

      黎元洪,1864年出生于湖北名鎮(zhèn)漢陽。他因緣時會,以清末湖北新軍一個混成協(xié)協(xié)統(tǒng),在武昌起義中被起義軍圍住,用槍口逼著簽字,推上了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都督的寶座。他在幾十年的政治生涯中,幾度被推上浪尖,又幾次被拋在谷底,盡管政治風云變幻,官場危機四伏,他卻榮任過三屆民國副總統(tǒng),兩屆大總統(tǒng),身居高位,名聲顯赫,但終被后來者的蔣介石逼死了。那是1923年4月26日,直系頭子曹錕發(fā)動直系將領王懷慶等掀起了逼走黎元洪的風潮,由于他們多方施加壓力,終于在6月13日使黎元洪出走天津。盡管黎元洪攜帶“總統(tǒng)印”在天津發(fā)號施令,不但無人聽從,還遭到曹錕等人強行索走了印璽,才感形勢對己不利。于是借口赴日本治病為由,于11月8日東渡日本,至1924年5月5日上旬才返回天津住所。回天津后他絕口不談政治,杜門謝客,不問外事,除了從事一些金融、實業(yè)等活動外,主要是在津養(yǎng)病休息。北伐戰(zhàn)爭開始以后,他從一位副官那里得知蔣介石要沒收中興煤礦的消息時,心情異常沉重,血壓頓時直線上升,精神受到了極大地打擊。因為,當時黎元洪任中興煤礦公司董事長,該礦是他投資最多的企業(yè),僅1921年黎在中興煤礦公司的投資就有60多萬元,占全公司的第一位。所以,當他聽說蔣介石要沒收中興礦的消息后,簡直是要自己的命似的,他立即派長子黎紹基攜帶著他的親筆信,前往南京找國民黨政府主席譚延闿,托譚向蔣說情。狡猾的蔣介石表面上作出尊重老前輩的樣子,他假惺惺地說:“別人的我都沒收了,黎大總統(tǒng)的我決不能沒收。”蔣雖如此堅決表過態(tài),但空口無憑,黎元洪仍不放心。還親自給蔣介石發(fā)電報詢問,蔣仍是堅決表態(tài)不收。誰知事后不久,蔣介石向中興煤礦攤派了一百萬元二五庫券的任務。然而煤礦因為歷年軍閥內(nèi)戰(zhàn),交通不暢,經(jīng)濟已很困難,但是攤派任務不得不認,黎元洪只有硬著頭皮都認領下來了。不料蔣介石見黎元洪認得很爽快,接著又要中興負擔100萬元軍餉,并規(guī)定期限,到期不交,煤礦就沒收抵押。黎元洪這次哪里還拿得出100萬元軍餉呢?但蔣介石天天電報催款,眼看到了期限,為了保住命根子,黎元洪只有多方設法,用借款、預收貸款等方法完成軍餉,保住煤礦。在那些日子里,黎元洪真是四方設法,八方求救。他一看到催款電報來就嚇得面無血色。血壓越來越高,吃藥打針均不見效。他日夜坐立不安,精神恍惚。昔日八面威風的民國大總統(tǒng),怎咽得下年輕的蔣介石用軟刀子殺人的陰謀?!褒垟R淺灘被蝦戲,虎落平陽遭犬欺”,黎元洪在蔣介石的兩次威逼下,終于在憂憤交加中,于1928年6月3日病逝天津,終年65歲。黎元洪死后,國民政府為了標榜自己奉行革命之“正統(tǒng)”,于6月8日,為這位下野的總統(tǒng)發(fā)出優(yōu)恤令,并囑內(nèi)政部按元勛典禮規(guī)范治喪。內(nèi)政部擬定:舉行國葬,修建專墓,由國府派員致祭等。黎氏入殮時,仍著大總統(tǒng)衣冠,佩戴指揮刀、總統(tǒng)金牌,背墊金幣7枚,兩手各執(zhí)銀元寶,身上覆蓋華貴衾被。特制的黑漆楠木棺內(nèi),還放置雄黃、炭屑、福爾馬林等防腐物。7月16日,在黎宅靈堂開吊,各團體、機關(guān)下半旗致哀,國民政府代表前往致祭;下野的北京聯(lián)合政府執(zhí)政段祺瑞,及津埠各國領事館文武官員往吊。吊唁三日后出殯,靈車由津埠警備隊三個連:保安隊、騎巡隊、手槍隊各一連護送,從英租界黎宅出發(fā),經(jīng)法租界轉(zhuǎn)入日租界。10月中旬,逼死黎元洪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用“貓哭老鼠”的假慈悲,約請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共同發(fā)起,聯(lián)名通電公告,決定10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北海公園天王殿舉行三天追悼會,北海公園門前扎牌樓一座,上懸“薄海同凄”,靈臺設在大殿前楹,殿內(nèi)遍置各界人士送的花圈、挽聯(lián)、祭幛,各省府代表、在京的故舊、各界人士等分批致祭,黎氏子女彬彬還禮。黎氏死后二年,其原配夫人關(guān)敬君病故,根據(jù)黎氏遺囑及家屬要求,國民政府于1933年將黎氏夫婦靈柩由天津運回湖北武昌,勘定武昌卓刀泉南的土宮山為墓地,準備進行國葬。國民政府責成湖北省成立國葬典禮辦事處,由張群任主任,籌辦各種事宜。黎元洪國葬典禮于1935年11月24日舉行。全國下半旗,停止喜慶宴樂一天。當天上午,首先在停靈的洪山寶通寺法界宮舉行移靈公祭。公祭完畢,即啟靈下山出殯。送殯儀仗分八列:騎兵、步兵、海軍、警察、各省黨政軍和省內(nèi)機關(guān)團體代表、中央各部院會和外國人士代表、靈柩及家屬車等,前七列之首各配置樂隊,共有136人抬著兩口棺材。沿路旁遍設祭桌,人群簇擁,隊伍過處,燭火如星,香煙若霧,哀樂聲、鑼鼓聲、鞭炮聲震耳欲聾。送殯隊伍中有專人拋散紙錢,并對路祭者散發(fā)銅幣、銀元,以示“優(yōu)隆”。靈柩繞武昌主要街道而行,最后到達墓地,據(jù)報道,參加者有五萬人。黎元洪墓地前,搭有寬敞的禮堂,陳列親朋故舊、大員名流的挽聯(lián)、挽幛、花圈千余件。國葬當日,典禮處專制干點萬余份,沿途散發(fā)給各方來賓。禮成之后,又在武漢三鎮(zhèn)的餐館酒樓包席招待豐盛的“喪飯”。對土宮山墓地的百姓,除家家戶戶派人入席外,每家還發(fā)給糧食幾十斤。黎氏葬后不久,即修造墳墓工程,刻立墓碑。碑文由章太炎撰,李根源手書。整個墓園占地百畝,1938年武漢淪陷時還尚未完工。自1911年到1923年,黎氏在政壇走紅12年,其身后之事也延續(xù)辦了10年。這在內(nèi)憂外患、民不聊生的舊中國,真是件稀罕事,其根本原因是黎元洪有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湖北軍政府大都督這塊金招牌。

      猜你喜歡
      黃興孫中山
      數(shù)形結(jié)合方法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黃興麗的“理想人生”:創(chuàng)業(yè)哪有不吃苦的
      黃興“無我”精神源自佛教
      孫中山的綽號
      黃興:無公則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千萬不可小看書生
      王緒陽孫中山人物畫作品選
      孫中山待人有求必應
      孫中山彰顯氣度
      整人的歷史題
      怀宁县| 慈溪市| 化德县| 田阳县| 乌拉特前旗| 福泉市| 辽阳县| 东明县| 榆林市| 建平县| 光泽县| 望城县| 白玉县| 深州市| 贵溪市| 四会市| 麻栗坡县| 台中县| 普兰县| 轮台县| 江城| 湟中县| 弥勒县| 柯坪县| 天气| 哈巴河县| 甘德县| 百色市| 汕头市| 汝州市| 将乐县| 石林| 漯河市| 洪泽县| 徐水县| 庆阳市| 禹州市| 卢龙县| 龙陵县| 含山县| 揭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