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菊,范曉暉
(西安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陜西西安 710049)
大學生英語聽說學習過程中觀念、自主學習能力與內化能力相互作用的探究
劉艷菊,范曉暉
(西安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陜西西安 710049)
以133名非英語專業(yè)大一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法和相關分析,探討了學生聽說學習過程中觀念、與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內化能力的相互作用。結果表明: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其學習觀念中的外語學能、語言學習性質、學習與交際策略以及動機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學習難度呈顯著負相關關系。②樹立正確學習觀念,能夠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能夠強化內化能力,這三者之間是遞進關系。此外,就研究結果探討了以強化能力內化模式下的英語聽說教學技巧。
學習觀念;自主學習能力;內化能力
大部分學生邁進大學時已經學習了近10年的英語。他們掌握了英語的基本語法和一定量的英語單詞,具備了初步的英語閱讀能力,但是,相當多的學生學習英語是迫于升學、畢業(yè)找工作或考研的壓力,這樣的學習動機帶有極強的功利色彩。因而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把英語學習的主要精力放在各種各樣的英語通過考試上,忽視了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導致英語聽說能力相對弱,缺乏從連貫的英語口語語流中獲取信息的能力,更不用說用英語準確、流利、得體地進行交流。因此,英語教師在聽說教學中,應積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念,側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以強化學生的聽說能力。
參加研究的學生共有133名,為2009年入學的非英語專業(yè)一年級學生。
本項研究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收集數據。采用的問卷包括:①《語言學習觀念調查表》即Horwitz[1]設計的“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Inventory”。該問卷有34個項目,包含五要素即:外語學能、語言學習難度、語言學習性質、學習與交際策略和動機。反應方式為五個等級,從“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分值為5,“完全不同意”分值為1。②《學習自主性量表》[2]是由龐維國設計的,該量表含有113個條目,受試應答也分為五個等級,從“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分值為5,“完全不同意”分值為1。
兩套問卷由學生隨堂作答并當場收回。參加問卷調查的學生為133人,回收的有效問卷為133份。學生答卷反應方式和計分采用Likert 5點計分制。
運用SPSS V17.0對所得數據進行相關分析,定量探討英語學習者的學習觀念、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性。
表1 學生外語學習觀念和自我效能感的定量分析
表2 學生外語學習觀念﹑自主學習能力之間的相關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學生外語學習觀念中各要素的平均值都大于3,動機的平均值大于4。這些數據表明,外語學習觀念中的五個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學生的外語學習,尤其是動機因素的影響力最大,其次是外語學能、語言學習性質、語言學習難度、學習和交際策略。
此研究結果充分說明了學生所持有的各種英語觀念對其英語學習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某些不太好的學習觀念會影響學生學習策略的選擇和學習焦慮的產生,對學習成績的提高有阻礙作用[10]。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明察學生的語言學習觀念,并積極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或者對英語學習有利的學習觀念,以促進學生語言學習的進步。
該項研究結果也表明動機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著名教育家奧蘇貝爾說過:“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是典型的相輔相成的關系,絕非一種單向性的關系”。學習能夠產生動機,而動機又能反過來推動學習。動機,在外語學習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從表2可以看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其學習觀念中的外語學能、語言學習性質、學習與交際策略以及動機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這說明學習觀念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密切的相互作用的關系,學習觀念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正確的學習觀念。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學術界的研究結果表明,學習者在學習語言時,都會具有一些阻礙他們學習和進步的錯誤觀念,這些錯誤的觀念還會轉變成為其知識體系的一部分,并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但通過外界的影響,已形成的錯誤的觀念是可以改變的。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有必要首先了解他們的學習觀念,糾正他們錯誤的觀念。樹立正確的語言學習觀念,使其明確英語學習的本質不僅僅是掌握英語的語言形式即語法結構和詞匯,還要學習其內在特征和英語所包涵的世界觀、思維方式和文化傾向,明白英語學習其實涉及很寬的領域甚至于能影響到其它學科的學習成就;同時,引導學生注重英語的實踐和練習,側重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
英語學習包括語言學習和語言本質、內涵的學習。英語學習的真正目的是使用和交流,即要“聽得懂,說得出”。英語聽和說的學習,不是簡單地輸入或機械地重復套句或句式,而是復雜的大腦思維過程:即把聽到的信息迅速與已知的信息聯系起來,貯存、改碼、重組,形成對所聽內容的理解;同時,把自己的信息內容與語言材料進行靈活編碼的語言思維處理后,再說出來。這種把自己的信息內容與靈活運用語言材料的內在經驗的結合過程,即語言運用的自動化過程,就是語言的內化過程。
語言內化過程的關鍵是語言的實踐和運用。英語聽和說能有效地加速語言知識的內化程度。練習和使用聽說的次數越多,內化的程度越高,不斷學習新的語言形式,不斷在交際(包括真實的交際和仿說練習中的模擬交際)中使用,內化面不斷擴大,內化能力不斷提高,個人語料庫不斷擴大,就能逐步建立起說英語的信心,最后達到用英語自如地進行交流的目的。
正確的學習觀念,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活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觸大量的聽說材料,主動通過聽覺或視覺綜合感知這些語言材料,不斷地吸納,不斷地輸出,通過大量地實踐活動反復消化、加工,使吸收到的語言材料進入長期的記憶系統(tǒng),內化到了學生的知識結構中,從而促進語言知識的內化。
由此看來,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能夠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能夠強化內化能力,這三者之間是遞進關系。
從表2還可以看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學習難度呈顯著負相關關系。這表明英語學習的難度抑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時,應幫助學生選擇難度適中的語言學習材料。語言習得理論認為,如果學習材料難度適中,才能提供適當的語言輸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外語學習觀念中的五個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影響學生的外語學習。在外語學習觀念中的五個因素中,動機因素對學生的外語學習的影響力最大。動機作為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在學生自主學習英語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積極的情感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語言學習的過程和實踐活動,加快其語言獲得的速度和質量,幫助實現正確的語言學習觀;而消極的情感則成為學生語言學習的障礙,使其識別、思維、理解、記憶等認知機能受到壓抑,語言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英語教師在聽說課堂上面對性格迥異的學生,也應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和平時學習時出現的情感問題,尤其對聽說能力較弱的學生更應關注他們的心理成長,指導學生進行課上和課下的合作學習,使聽說能力較弱的學生獲得更多向他人學習、得到他人幫助以及情感上得到扶持的機會。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學習難度呈顯著負相關關系。這表明英語學習的難度抑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Vygotsky[3]提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指出,如果學習者目前語言水平為i,那么提供的語言輸入應該為i+1,但是如果“1”的難度太大,超出了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范圍,學生就會產生學習無能感。因而抑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因此,英語教師應在聽說課前認真處理教材,尤其對聽說能力較弱的學生設置難度適宜的學習任務,使其循序漸進,懷有積極情感的態(tài)度以提高聽說能力。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其學習觀念中的外語學能、語言學習性質、學習與交際策略以及動機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這說明學習觀念是影響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正確的學習觀念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因此,英語教師有必要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學習觀念,糾正其極強功利色彩的錯誤觀念,幫助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價值,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策略,學會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過程,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使學生明確“語言學習的成功取決于學習者本人,取決于學習者自身的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的各種能力[4]?!庇Z言學家West說過:“英語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教師應指導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的學習觀的轉變。
樹立正確學習觀念,能夠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能夠強化內化能力,這三者之間是遞進關系。語言內化的關鍵是實踐和運用,語言內化對學生的英語聽說實踐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維的自主學習英語聽說的環(huán)境和條件,通過開辟包括網絡學習在內的第二課堂,安排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和自信心的語言材料,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境和相關聽說實踐活動,為學生設計靈活自主的英語聽說學習模式,充分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使學生通過積極、主動地大量聽說實踐活動,加速內化其所學到的語言材料和知識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內化能力。
本研究揭示了學習者觀念、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內化能力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英語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觀念并且注重糾正其錯誤的學習觀念,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提升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強化學生的語言內化能力,促進其聽說能力的提高,達到使用英語自如地進行交流的目的。本研究為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1]朱靜靜.中介、內化理論與二語習得[J].西昌學院學報,2008,20(4):1 -4.
[2]胡 燕,艾萍娥,英語教學應重視語言的內化[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09,26(6):52 -53.
[3]Vygotsky,LS.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MA:MIT Press,1962.
[4]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Young,DJ.Creating a low-anxiety classroom environment:what does language anxiety research suggest?[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1,19(2):35-38.
Research on Colle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learners’Belief,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Capacity in Language Internalization
LIU Yan-ju,FAN Xiao-hui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The present study,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s among 133 non-English major freshmen and adopting correlation analysis,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ers’belief,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learners’capacity in language internaliz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1)Self-regulated learning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the nature of language learning,motivations and expectations;self-regulated learning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ifficulty of language learning;2)Learners’correct belief can enhance their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bility,and thus can strengthen their capacity in language internalization.Furthermore,teaching techniques i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re put forward in the mode of strengthening learners’capacity in language internalization.
learner’s belief;self-regulated learning;learner’s capacity in language internalization
G642.0
A
1006-2769(2011)04-0822-03
201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