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傳輸模式下雙向中繼通信系統(tǒng)速率分析

      2011-11-23 12:11:19華僑大學(xué)信息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福建廈門361021
      關(guān)鍵詞:時隙中繼雙向

      趙 睿 (華僑大學(xué)信息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福建 廈門 361021)

      不同傳輸模式下雙向中繼通信系統(tǒng)速率分析

      趙 睿 (華僑大學(xué)信息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福建 廈門 361021)

      在無線協(xié)作通信系統(tǒng)中,2個節(jié)點借助1個中繼實現(xiàn)信息互換,分析了2時隙、3時隙和4時隙中繼傳輸模式的系統(tǒng)和速率性能。仿真結(jié)果表明,在公平的發(fā)送總功率和信息交換的前提下,2時隙和3時隙傳輸和速率在任何信噪比情況下均優(yōu)于4時隙傳輸,且其和速率隨著信道估計誤差的增加而顯著下降。

      無線協(xié)作通信;中繼傳輸;時隙;和速率

      由于中繼的協(xié)作通信技術(shù)可在無需增加發(fā)送端功率的前提下增加通信可靠性、擴大覆蓋面和提高系統(tǒng)和速率,因而獲得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1]。常用中繼協(xié)議有2種,即放大轉(zhuǎn)發(fā)(AF)和解碼轉(zhuǎn)發(fā)(DF)。AF協(xié)議將來自信源的接收信號放大后轉(zhuǎn)發(fā)至信宿,由于在中繼端無解碼操作,因而復(fù)雜度較低。使用AF中繼的3節(jié)點雙向無線通信系統(tǒng),2個信源節(jié)點S1和S2借助1個AF中繼實現(xiàn)信息互換。整個傳輸過程可以在2時隙、3時隙或者4時隙完成。4時隙傳輸是指在前2個時隙S1向S2發(fā)送信息,在后2個時隙S2向S1發(fā)送信息;2時隙和3時隙傳輸是指中繼在第1或第2時隙接收到來自2個信源的信息后,利用物理層網(wǎng)絡(luò)編碼(PNC)將信號合并后轉(zhuǎn)發(fā)出去,由于所耗費的時隙較少,最大和速率優(yōu)于4時隙傳輸[2]。而文獻[3]的分析顯示在低信噪比情況下2時隙傳輸?shù)暮退俾什蝗?時隙傳輸。在2時隙或3時隙雙向中繼傳輸中,信源S1和S2需對接收信號進行自干擾消除才可得到所需信號,然而在實際通信場景中,由于信道估計誤差的影響,自干擾無法完全消除,這將直接影響系統(tǒng)速率性能的提升。現(xiàn)有文獻大多在單向中繼傳輸系統(tǒng)中研究了信道估計誤差對系統(tǒng)性能的影響[4]。但在雙向中繼系統(tǒng)中,信道估計誤差對系統(tǒng)性能影響的研究還見未見報道。為此,筆者研究了信道估計誤差所導(dǎo)致的自干擾無法完全消除對2時隙和3時隙雙向中繼系統(tǒng)傳輸速率的影響,并與4時隙傳輸進行性能比較。

      1 系統(tǒng)模型

      圖1 3種基于中繼的雙向無線傳輸模型

      2 速率性能分析

      2.12時隙中繼傳輸

      整個傳輸過程分2個時隙完成,在第1時隙,2個信源同時將各自信息x1和x2發(fā)往中繼,中繼的接收信號可表示為:

      yR=hx1+gx2+nR

      (1)

      式中,nR為中繼節(jié)點R上的加性白高斯噪聲。

      在第2時隙,AF中繼對接收信號乘以中繼放大因子β后廣播至2節(jié)點S1和S2,中繼的發(fā)送信號為:

      xR=βyR=βhx+βgx2+βnR

      (2)

      β滿足中繼發(fā)送功率限制E{|xR|2}=P2(i=1,2),即:

      (3)

      于是S1和S2的接收信號y1和y2可分別表示為:

      y1=βh2x1+βhgx2+βhnR+n1

      (4)

      y2=βghx1+βgh2x2+βghnR+n2

      (5)

      利用雙向中繼系統(tǒng)的自干擾消除原理,S1和S2可分別消除式(4)和式(5)中的自干擾項βh2x1和βgh2x2,于是S1和S2的接收信噪比可分別表達為:

      (6)

      (7)

      2.23時隙中繼傳輸

      整個傳輸過程分3個時隙完成,在第1和第2時隙,中繼的接收信號可分別表示為:

      yR1=hx1+nR1

      (8)

      yR2=gx2+nR2

      (9)

      在第3時隙,中繼將接收信號合并后放大轉(zhuǎn)發(fā),由于P2=P3,所以放大因子仍為β,則S1和S2的接收信號分別為:

      y3T,1=βh2x1+βhgx2+βhnR1+βhnR2+n1

      (10)

      y3T,2=βghhx1+βgh2x2+βghnR1+βghnR2+n2

      (11)

      3時隙中繼傳輸時,在γ2T,1和γ2T,2表達式的分母上分別增加|h2|和|g|2,即為節(jié)點S1和S2端的接收信噪比γ3T,1和γ3T,2。

      2.34時隙中繼傳輸

      整個傳輸過程分4個時隙完成,在第1和第3時隙中繼的接收信號分別為式(8)和式(9)。在第2和第4時隙,S2和S1的接收信號分別為:

      y4T,2=β1ghx1+β1gnR1+n2

      (12)

      y4T,1=β2hgx2+β2hnR2+n1

      (13)

      則S1和S2的接收信噪比分別為:

      (14)

      (15)

      2.43種傳輸模式的速率分析

      系統(tǒng)和速率定義為S1和S2的速率之和,則在m時隙傳輸模式中,系統(tǒng)和速率為:

      (16)

      3 仿真結(jié)果與分析

      通過仿真比較2時隙和3時隙傳輸模式在不同信噪比條件下的系統(tǒng)和速率性能,并與4時隙傳輸模式進行對比。所有信道均為Rayleigh衰落信道。

      圖2 高發(fā)送總功率下系統(tǒng)和速率性能比較

      高發(fā)送總功率下系統(tǒng)和速率性能比較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2時隙傳輸?shù)暮退俾拭黠@優(yōu)于3時隙和4時隙傳輸?shù)暮退俾?。低發(fā)送總功率下的系統(tǒng)和速率性能比較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2時隙和3時隙傳輸?shù)暮退俾示鶅?yōu)于4時隙傳輸?shù)暮退俾剩摻Y(jié)論不同于文獻[4]得出的結(jié)論,即低信噪比下單向中繼傳輸速率優(yōu)于雙向中繼傳輸速率,這是因為文獻[4]中的單向中繼傳輸只考慮了S1至S2的信息傳遞,并未考慮S2至S1的傳輸,而雙向中繼卻是基于S1和S2間的信息交換,所以文獻[4]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比較盡管從總功率恒定的角度看是公平的,但從信息交換的角度看卻不公平。

      不同估計誤差情況下的系統(tǒng)和速率性能比較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2時隙和3時隙中繼系統(tǒng)傳輸和速率隨著信道估計誤差的增大而減小,而4時隙傳輸和速率不發(fā)生變化;當估計誤差方差分別為0.27和0.14時,2時隙和3時隙傳輸?shù)暮退俾逝c4時隙傳輸?shù)暮退俾氏嗤?/p>

      圖3 低發(fā)送總功率下的系統(tǒng)和速率性能比較 圖4 不同估計誤差情況下的系統(tǒng)和速率性能比較

      [1]Hasna M O, Alouini M S. End-to-end performance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with relays over Rayleigh-fading channels [J]. IEEE Trans. Wireless Commun,2003, 2(6): 1126-1131.

      [2]Louie R, Li Y, Vucetic B. Practical physical layer network coding for two-way relay channels :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J]. IEEE Trans. Wireless Commun, 2010, 9(2): 764-777.

      [3]Ping J, Ting S H. Rate performance of AF two-way relaying in low SNR region [J].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09, 13(4): 233-235.

      [4]Ferdinand N S, Rajatheva N.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imperfect channel estimation in MIMO two hop fixed gain relay network with beamforming [J].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11, 15(2): 208-210.

      [編輯] 李啟棟

      10.3969/j.issn.1673-1409.2011.10.029

      TN925

      A

      1673-1409(2011)10-0092-03

      猜你喜歡
      時隙中繼雙向
      雙向度的成長與自我實現(xiàn)
      出版人(2022年11期)2022-11-15 04:30:18
      復(fù)用段單節(jié)點失效造成業(yè)務(wù)時隙錯連處理
      面向5G的緩存輔助多天線中繼策略
      一種高速通信系統(tǒng)動態(tài)時隙分配設(shè)計
      時隙寬度約束下網(wǎng)絡(luò)零售配送時隙定價研究
      一種軟開關(guān)的交錯并聯(lián)Buck/Boost雙向DC/DC變換器
      中繼測控鏈路動態(tài)分析與計算方法研究
      航天器工程(2015年3期)2015-10-28 03:35:28
      一種工作頻率可變的雙向DC-DC變換器
      Nakagami-m衰落下AF部分中繼選擇系統(tǒng)性能研究
      基于TDMA的無沖突動態(tài)時隙分配算法
      泰州市| 东宁县| 成都市| 新宁县| 景洪市| 星子县| 光泽县| 甘南县| 沈阳市| 正安县| 罗山县| 平定县| 永州市| 纳雍县| 璧山县| 苍南县| 阳春市| 璧山县| 砚山县| 通河县| 庄河市| 睢宁县| 紫阳县| 界首市| 河东区| 白城市| 肇源县| 闸北区| 亚东县| 静海县| 仁怀市| 宁南县| 莱西市| 台安县| 京山县| 石棉县| 台安县| 威远县| 古蔺县| 海丰县|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