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國開征碳稅的稅率問題研究——以石化塑膠行業(yè)為例

      2011-12-27 01:08:16李巖巖趙湘蓮
      財經論叢 2011年1期
      關鍵詞:塑膠碳稅消耗量

      李巖巖,趙湘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江蘇南京210016)

      2009年12月7日,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開幕,“低碳經濟”已經深入人心。減少碳排放量,優(yōu)化經濟結構,緩解溫室效應,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已經成為我國當前的主要目標。如今,許多西方發(fā)達國家已經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二氧化碳稅收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節(jié)能減排效果。如何借鑒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目前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構建適合我國的碳稅理論和應用體系,則是我們目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從理論與實踐的發(fā)展歷程來看,稅收是一種有效的經濟手段,具有宏觀調控、指導經濟的功能,因此,從稅收角度調控二氧化碳的排放,則是必然的發(fā)展趨勢。

      一、研究背景及方法

      (一)研究背景

      根據我國公布的《中國能源統(tǒng)計年鑒2008》[1]可知,2006年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為8084.44百萬噸標準油,中國為1201.85百萬噸標準油,比重約為14.87%,僅次于OECD和美國,排名第三。在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世界銀行WDI數據庫”的2006年萬美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中,世界為3.03噸標準油,中等收入國家為6.85噸標準油,中國為8.89噸標準油,世界排名第八;在該數據庫中,1990年-2005年世界平均CO2排放年均增長率為1.6%,中等收入國家為2%,中國為4.6%,并且在2005年世界CO2排放量人均為4.5噸,中國人均則為4.3噸??梢?在我國實施CO2排放控制已經刻不容緩。

      (二)文獻回顧

      對排放CO2征收碳稅是西方國家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已經開始征收碳稅的國家有芬蘭、挪威、瑞典、丹麥、荷蘭等。

      芬蘭于1990年引入二氧化碳稅,主要是針對礦物燃料中含碳量征收碳稅,起初只在工業(yè)征稅,約合1.45美元/噸二氧化碳。1995通過對礦物燃料征收碳稅使得電力部門也被納入征稅范圍,稅率約8.34美元/噸二氧化碳,并且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百分之五,可不繳稅[2]。挪威1991年實施碳稅,平均稅率為21美元/噸二氧化碳,其中汽油稅率最高,為51美元。到1999年平均稅率約為18.2美元/噸二氧化碳,其中汽油最高為44.1美元,其次是北部石油開采,采油業(yè)為37.2美元,天然氣開采為42.3美元[3]。目前,石油和天然氣行業(yè)依然是高稅率,約為65美元/噸二氧化碳[4]。瑞典1991年進行了能源稅改革,改革內容主要是碳稅和燃料能源稅 (不包含燃料中包含碳的部分),開始征收碳稅,起征點較高,征收標準是0.25瑞典克朗/千克 (約合34.12美元/噸二氧化碳)。征收對象主要為家庭和企業(yè)。對于家庭方面主要是通過電力使用征稅。對于企業(yè)方面,為了保護企業(yè)的競爭力,開始的時候,工業(yè)部門在只需要交納50%的稅費,對一些高能耗工業(yè)行業(yè),如采礦及電力行業(yè),則稅收豁免[5]。丹麥于1992年開始對家庭和工業(yè)行業(yè)征收碳稅,約合14.3美元/噸二氧化碳。在最初的時候,丹麥在對企業(yè)和家庭實施同等稅率的情況下,為了保護和促進企業(yè)的發(fā)展,又出臺各種稅收補償及優(yōu)惠措施,使得工業(yè)企業(yè)的征稅額度約家庭稅額的35%。到1999年簽訂減排協(xié)議的輕工業(yè)繳納100%碳稅,約合16美元/噸二氧化碳[6]。1990年荷蘭把碳稅作為環(huán)境稅的一部分,1992修訂為能源/碳稅,比例各為50%。征收對象主要是使用礦物燃料的,電力部門因為使用燃料也被納入征稅部門,1995的稅率約合25美元/噸二氧化碳。在2007年,荷蘭引進一個以碳為基礎的包裝稅資助,主要是鼓勵生產者制造可回收的包裝物,以實現(xiàn)到2012年回收65%的包裝物的目標[7]。

      對于國內來說,我國碳稅尚處于起步階段,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發(fā)改委在《中國碳稅稅制框架設計》中提出建議2012年前后征收碳稅,每排放一噸征10元[8];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在2009年提出針對不同類型的能源實行不同的征收標準,比如汽油在2012年征收29.5元/噸,到2020年征收118元/噸[9]。此外,高鵬飛等[10]應用MARKAL-MACRO建模工具,建立了評價碳減排政策的模型,研究了碳稅對我國碳排放和宏觀經濟的影響,分析不同稅率將會給宏觀經濟帶來的不同影響。魏濤遠等[11]通過一般均衡分析模型,根據生產部門和我國居民的能源消費量,設定了兩種碳稅稅率,指出征收碳稅短期內對經濟和碳排放量的影響都很大,而長期的影響則很小。

      我們可以看出,西方國家在實施碳稅的時候主要征稅對象都是工業(yè)企業(yè),而且出于對企業(yè)競爭力的保護,一般會有一定的稅收優(yōu)惠。而我國碳稅尚屬起步階段,對于碳稅還處于研究階段,對于征還是不征、征多少、何時征還未達成共識,所以本文主要以借鑒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為基礎,研究我國碳稅稅率的水平。

      (三)研究方法

      國外學者對于碳稅收的研究主要是基于Leontief和C-D函數,以及嵌套的Leontief和CES函數,構建了如GREEN模型 (1992)[12]、CETA模型 (1992)[13]、DICE模型 (1999)[14]等等。目前對于能源稅的研究國內學者主要采用CGE的一般均衡分析,如賀菊煌 (2002)[15]、魏濤遠 (2002)[11]、呂振東 (2009)[16]等。

      本文主要采用了灰色系統(tǒng)理論與CGE模型中的生產函數部分。灰色系統(tǒng)理論是“通過對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開發(fā)實現(xiàn)對現(xiàn)實世界的確切描述和認識”,其中灰色GM(1,1)是對某一個指標的發(fā)展變化情況所作的預測,其預測結果是待預測指標在未來各個時期的具體數值 (劉思峰, 2008)[17]。對于生產函數的分析主要以統(tǒng)計分析為基礎,使用分析工具為E-view5.0,認為企業(yè)的產值不僅僅受到資本與勞動力的影響,還受到能源消耗量與稅收的影響。

      二、碳稅率的核算過程

      (一)研究對象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年鑒公布的數據,在能源消費總量中,工業(yè)占據了很大部分,從2002年至今一直保持在70%左右,特別是煤炭、原油、天然氣和電力這四種能源,在工業(yè)消費總量分別在90.9%、99.2%、73.3%、72.2%以上。因此,本文主要討論的征稅內容為該四種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yè)分類標準GB/T4754—2002》,工業(yè)企業(yè)主要劃分為采礦業(yè)、電子行業(yè)、家電行業(yè)、石化塑膠行業(yè)、金屬非金屬行業(yè)、機械設備行業(yè)、汽車行業(yè)、煤電水氣行業(yè)等,其中石化塑膠行業(yè)包括了 (1)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yè);(2)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yè);(3)化學纖維制造業(yè);(4)橡膠制品業(yè);(5)塑料制品業(yè)。在對2002-2008年的統(tǒng)計數據分析中發(fā)現(xiàn),石化塑膠行業(yè)能源消耗一直占據了工業(yè)能源消耗總量25%左右,產值卻在15%左右 (見表1)。而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化工企業(yè)往往與居民生活聯(lián)系緊密,化工污染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本文的研究對象主要石化塑膠行業(yè)的碳排放控制。

      表1 石化塑膠行業(yè)在工業(yè)中兩項指標比重

      (二)核算約束條件

      從企業(yè)自身而言,企業(y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往往追求利潤最大化,從社會責任的角度來說,社會又會要求企業(yè)污染盡可能的低,二氧化碳排放盡可能的少。但是高利潤與低排放之間往往存在著矛盾,因此,我們在進行稅率設計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企業(yè)的產值

      根據投入產出理論,企業(yè)往往希望較少的投入可以獲得較高的產出,假定企業(yè)的產值用Si表示。企業(yè)的產出不可能是一個無上界的值,因此企業(yè)的產出一般都會允許有一定的波動范圍。也就是說,可能根據自身生產情況有最高產值的限制,也可能因為市場需求有最低產值的要求。設其波動范圍為 [s-,s+],則企業(yè)產值波動范圍是 [Si-s-,Si+s+]。

      2.二氧化碳的排放

      假定企業(yè)二氧化碳排放量為Ei,同理,根據產出的限制其有最高的排放量限制,根基最低的技術及生產要求,其有最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假定其波動范圍為 [e-,e+],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波動范圍為 [Ei-e-,Ei+e+]。

      以上中i=1,2,3,4,5,分別為 (1)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yè);(2)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yè);(3)化學纖維制造業(yè);(4)橡膠制品業(yè);(5)塑料制品業(yè)。

      3.目標函數

      根據產值最大化及排放最小化的要求,則可以用函數表示如下

      4.約束條件

      第一,生產必須滿足最低需求,即Si-s-≥Di;其次,排放量盡可能小,不能超出其最大范圍,即Ei≤Ei+e+。

      根據灰色理論可知,由于數據的離散型性,為了預測的準確性,往往可以對數據進行區(qū)間預測,也就是說離散的數據有著一個上限函數和下限函數,一般可呈喇叭帶。那么,顯然,對于第一個約束條件我們可以用灰色理論的下限函數預測來實現(xiàn),第二個約束條件可以通過能源消耗的上限函數預測來實現(xiàn)。

      (三)基于GM(1,1)的預測結果

      數據主要來源于2003-2008統(tǒng)計年鑒,以2000年為基礎進行對產值進行CPI調整后進行預測。為了保證預測的精度,在預測數據的取值上以2003至2008年的數據為基礎進行,根據灰色理論的GM(1,1)模型的結果,其中各行業(yè)預測的發(fā)展系數范圍在 [0.1314,0.1948]區(qū)間內,平均相對誤差值在 [1.29%,8.17%]區(qū)間內。在生成的1-AGO基礎上得到產值預測下限數據如表2所示。

      從各年的統(tǒng)計年鑒上易獲得以標準煤為基礎的能源消耗總量,所以對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測算主要是以能源消耗量為基礎。根據灰色理論的GM(1,1)模型預測的結果,其中各行業(yè)預測的發(fā)展系數范圍在 [0.0286,0.1089]區(qū)間內,平均相對誤差值在 [0.14%,5.11%]區(qū)間內。在生成的1-AGO基礎上得到能源量上限預測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石化塑膠行業(yè)產值及能源消耗量預測

      (四)計算過程及結果

      根據能源消耗對企業(yè)經濟增長的重要影響,本文采用了擴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數模型,認為企業(yè)的產值不僅僅受到資本和勞動力的影響,同時,還受到能源消耗量與稅收的影響。目前我國對于能源消耗主要征收的是資源稅,但是稅賦比較小,不足以促使企業(yè)進行能源替代,節(jié)能減排,因此需要增加碳稅,促使其減少碳排放。由于碳稅在我國尚屬于空白,這里我們暫且把碳稅納入資源稅中進行分析。函數形式表達如下:

      根據2003-2007年統(tǒng)計年鑒可得計算函數K,L,E,T的值。

      1.因變量Y(單位:億元),每年的石化塑膠行業(yè)的產值。

      2.資本存量K(單位:億元),根據統(tǒng)計年鑒每年年底的固定資產凈值確定。

      3.勞動力L(單位:萬人),為石化塑膠行業(yè)每年的從業(yè)人數。

      4.能源消耗量E(單位:萬噸標準煤),由統(tǒng)計年鑒中分行業(yè)能源消耗量匯總所得,其中2008年缺乏行業(yè)細分消耗量數據,2008年工業(yè)能源消耗總量28500萬噸標準煤,石化塑膠行業(yè)產值為74679.69億元,工業(yè)總產值507448.25億元,根據該行業(yè)產值在整個工業(yè)產值中的比重推算出2008年石化塑膠行業(yè)的能源消耗量為41942.62萬噸標準煤。

      5.資源稅T(單位:億元),由于缺乏細分行業(yè)的資源稅征收額,這里根據統(tǒng)計年鑒中石化塑膠行業(yè)能源消耗量在工業(yè)中的比重與資源稅額相乘所得。

      表3 根據年鑒得到的各變量值

      對數值進行CPI修正,同時為消除數據差異性,分別對數據取對數,在 E-view5.0中,選擇Least Squares計算程序,得到結果如下:

      其中,R-squared為0.998136,Adjusted R-squared為0.990679,這說明模型對樣本的擬合很好。易知,當ln(T)增加1個單位,ln(Y)減少0.7812個單位,當ln(E)增加一個單位,ln(Y)增加3.7258個單位。

      三、碳稅率的選擇

      目前芬蘭的碳稅稅率屬于比較低的,2011年為3.93美元/噸CO2,到2020年達到27.84美元/噸CO2,增長約7倍;瑞典稅收方案屬于中等水平,2011年為10.39美元/噸CO2,到2020年達到24.55美元/噸CO2,增長約2倍[18]。在這里我們假定三種稅收方案,低方案為2011年10元/噸CO2,到2020年達到70元噸CO2。在這里。我們直接借鑒較低的芬蘭稅率作為中等水平稅率,瑞典的稅率作為較高的稅收方案。這里假定1=7元人民幣,則稅率可表示如下:

      表4 三種稅收方案 單位:元/噸CO2

      我國當前制定的碳排放目標是“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假定實現(xiàn)其最低值取40%,已知2005國內生產總值183217.4億元,2005能源消耗總量224682萬噸標準煤,則有:

      根據 (3)、(4)可得各方案計算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各方案模擬計算結果

      四、政策建議與結論

      (一)碳稅的征收時間

      本文通過灰色理論的預測模型對產值與能源消耗量進行了預測,根據國家提出的到2020年的減排目標,對石化塑膠行業(yè)2020年的產值與能源消耗量進行了模擬分析,結果顯示通過實施碳稅是可以實現(xiàn)我國的減排目標的。因此,碳稅政策在我國應當也會成為控制碳排放的有效經濟手段。至于何時開始征收碳稅,要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國際控制碳排放的發(fā)展趨勢。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的減排協(xié)議將于2012年屆滿,2009年的哥本哈根會議又對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提出了不同的減排目標,同時也提出發(fā)達工業(yè)國家應資助發(fā)展中國減排,為了我國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目標,同時又能夠獲得更多的國際資金支持,所以我們認為2012年是我國開征碳稅的最佳時機。

      (二)碳稅的征收對象

      工業(yè)企業(yè)是我國能源消耗的主力軍,其他行業(yè)及家庭能源消耗所占比例均較小,為了維護社會的安定和促進經濟穩(wěn)步的發(fā)展,暫時不宜面向低能耗行業(yè)和家庭征收碳稅,應以工業(yè)企業(yè)為主要征稅對象。此外,碳稅的征收要考慮到征稅成本,不宜過高且易于操作,可以借鑒增值稅的銷項稅額處理方式,只要工業(yè)企業(yè)有銷售即可對其征收碳稅。

      (三)碳稅的稅率方案

      模擬結果顯示,稅率的增加會使得產值減少,而且根據模擬結果可以比較得出,低稅率的碳排放成本較低,顯然低稅率方案是比較好的選擇。并且,我國目前還屬于發(fā)展中國家,經濟水平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如果征收高稅率會影響企業(yè)的生產積極性,還可能導致稅收轉嫁給最終消費者,所以碳稅宜遵循逐步提高、循序漸進的原則,低稅率起征,逐步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碳稅的不斷提高,每個人都會受到經濟和環(huán)保的雙重壓力,碳稅必將逐漸深入人心,碳稅政策的社會效應也將得到發(fā)揮。

      (四)建立稅收補償機制

      近期在我國開征碳稅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促進節(jié)能減排的重要政策,而且從數據模擬的結果可以看出,在一定條件下征收碳稅會使得的產值下降,而且稅率越高產值下降就越快。所以為了保護企業(yè)的競爭力,對于積極改進技術、節(jié)能減排的企業(yè)應當建立稅收補償機制。比如繳納碳稅的企業(yè)可以在資源稅上享受優(yōu)惠,或者借鑒荷蘭的做法,對于企業(yè)一些環(huán)保行為積極進行資金支持,鼓勵其節(jié)能減排的行為,保證企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總之,碳稅是控制碳排放的主要經濟手段,對節(jié)約能源和保護環(huán)境有著重要作用,而且實踐證明在西方國家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國在制定減排政策措施時,應重點考慮碳稅政策,并結合我國的實際經濟發(fā)展情況,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碳稅體系。

      [1]國家統(tǒng)計局能源統(tǒng)計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中國能源統(tǒng)計年鑒 (2008)[M].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8.

      [2]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Economics.Energy/carbon Taxes,[EB/OL].http://yosemite.epa.gov/EE/Epalib/incent.nsf

      [3]Annegrete Bruvoll and BodilMerethe Larsen.Greenhouse gasemissions in Norway-Do carbon taxeswork?Statistics Norway,Discussion Papers, No.337[EB/OL].http://www.ssb.no/publikasjoner/DP/pdf/dp337.pdf,2009-12-01?

      [4]Leila Abboud.An ExhaustingWaron Emissions,Norway's Efforts to Contain Greenhouse GasesMove Forward and Backfire.[EB/OL].http:// online.wsj.com,2008-9-30。

      [5]Bengt Johansson.Economic Instruments in Practice 1:Carbon Tax in Sweden.Swedis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02.

      [6]蘇明,傅志華等.碳稅的國際經驗與借鑒 [J].經濟研究參考,2009,(72):17-43.

      [7]Regional Environmental Center.Carbon Tax on Packaging((Netherlands).[EB/OL].http://international.vrom.nl

      [8]發(fā)改委,中國碳稅稅制框架設計 [R].中國綠色公司年會會議論文,2010-4-23.

      [9]蘇明,傅志華等.我國開征碳稅問題研究 [J].經濟研究參考,2009,(72):1-16.

      [10]高鵬飛,陳文穎.碳稅與碳排放 [J].清華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02,(10):1335-1338.

      [11]魏濤遠,格羅姆·斯洛德.征收碳稅對中國經濟與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8):47-49.

      [12]Jean-Marc Burniaux,Giuseppe Nicoletti and Joaquim Oliveira-Martins,1992.Green:A globalmodel for quantifying the costof policies to curb CO2 emission[J].OECD Economic Studies No.19,Winter 1992,50-92.

      [13]Peck S.C.,T.J.Teisberg.CETA:A Model for Carbon Emissions Trajectory Assessment[J].Energy Journal,1992,13(1):55-77.

      [14]Roughgrand T.,S.H.Schneider.Climate Change Policy:Quantifying Uncertainties for Damage and Optimal Carbon Tax[J].Energy policy, 1999,27(7):415-429.

      [15]賀菊煌,沈可挺,徐蒿齡.碳稅與二氧化碳減排的CGE模型 [J].數量經濟技術研究,2002,(10):39-47.

      [16]呂振東,郭菊娥,席酉民.中國能源CES生產函數的計量估算及選擇 [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9,(4):156-160.

      [17]劉思峰,謝乃明.灰色系統(tǒng)理論及其應用 (第四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18]Cheng F.Lee,Sue J.Lin,Charles Lewis,Yih F.Chang.Effectsof carbon taxes on different industries by fuzzy goal programming:A case study of the petrochemical-related industries,Taiwan.Energy policy,2007,35:4051-4058.

      [19]Janet E.Milne,The Realityof Carbon Taxex in The 21st Century[M].Western Newspaper Publishing,2008.

      猜你喜歡
      塑膠碳稅消耗量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藥消耗量研究
      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碳稅立法模式問題探究
      塑膠進化
      有機化學反應中試劑最大消耗量問題探析
      美麗的塑膠操場
      《輕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發(fā)布
      改性超細碳酸鈣及其在水性塑膠涂料中的應用
      邁騰1.8TSI車燃油消耗量大
      歐盟征收航海碳稅對我國航運業(yè)的影響與對策
      中國航海(2014年1期)2014-05-09 07:54:34
      碳稅蹣跚起步
      道孚县| 横峰县| 阳城县| 兴国县| 湄潭县| 溆浦县| 故城县| 青浦区| 镇宁| 舞阳县| 鄂尔多斯市| 马龙县| 江安县| 青龙| 长寿区| 北海市| 肇庆市| 浦城县| 合水县| 沙坪坝区| 钦州市| 扎鲁特旗| 佛坪县| 肥城市| 察哈| 侯马市| 阳西县| 蒙阴县| 西安市| 修水县| 太白县| 宁海县| 镇平县| 全州县| 阿拉尔市| 喀喇沁旗| 鄂温| 临汾市| 长沙县| 穆棱市|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