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學中經(jīng)常遇到不少學生喜歡地理,但是對于瑣碎的地理知識不善于記憶的現(xiàn)象。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筆者在教學中總結(jié)了一些趣味記憶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比喻記憶法
在地理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一些比喻,能夠使抽象的內(nèi)容具體化、枯燥的內(nèi)容趣味化、復雜的內(nèi)容簡單化,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例如記憶太陽系中小行星帶的位置時可以把火星比喻為火,木星比喻為木,這樣就可以記為“火木相遇要燃燒,中間隔道防火墻,就是小行星帶”。
二、諧音記憶法
地理教學中有許多羅列的地理知識,如果用單字加諧音,變換成大家熟知易記的句子,在幽默笑聲中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可以達到花時少、記得牢的效果。例如記憶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可采用“大(大興安嶺)-飲(陰山)-喝(賀蘭山)-八(巴顏喀拉山)-缸(岡底斯山)”;記憶地殼中含量最多的8種元素時可用“養(yǎng)(氧)閨(硅)女(鋁)貼(鐵)給(鈣)那(鈉)家(鉀)美(鎂)”。
三、歌訣記憶法
把記憶較多的地理事物編成歌訣或者順口溜,讀起來瑯瑯上口,有助于學生快速記憶。例如記憶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的位置、簡稱時可編為:“東北三省黑吉遼,最東最北緯度高;華北山西內(nèi)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華東七省連上海,三江(江蘇、江西、浙江)魯皖閩臺島;中南五省和一區(qū),兩湖兩廣瓊和豫;西北三省又兩區(qū),陜甘寧青新疆好;西南三省兩市區(qū),云貴川渝藏勢高,香港澳門回祖國,輪廓位置巧記好?!?br/> 記憶我國鐵礦的分布時可記憶為:“安徽鐵礦馬鞍山,遼寧本溪與鞍山,河北遷安和武安,白云鄂博內(nèi)蒙古,湖北大冶瓊石碌,攀枝花礦在四川。”
四、聯(lián)想記憶法
聯(lián)想記憶法就是把毫不相干的地理知識通過奇思妙想把它們變成有趣的小故事,使學生在歡笑之中輕松記憶。例如與中國接壤的14個國家通過聯(lián)想可記為:“月娥姑娘(越南、俄羅斯)很靦腆(緬甸),蒙著布單披三毯(蒙古、不丹、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渡過稀泥(印度、老撾、尼泊爾)去朝鮮,吧唧吧唧一身汗(巴基斯坦、阿富汗)。”
又如東南亞5個“半島國家”及其首都可記憶為:“有一個人名字叫老萬(老撾,萬象),一天,他想越河(越南,河內(nèi))去撿金子(柬埔寨,金邊),可是他選錯了交通工具,他是騎著綿羊(緬甸,仰光)去的,綿羊走得太慢(泰國,曼谷),結(jié)果金子沒撿到。”
五、會意記憶法
,中東是“五海三洲”之地。這五海學生常記錯。筆者拿著一個剖開的桃子說“里面是黑的,中間是紅的,對嗎?”學生都說“對啊?!苯又P者就教學生從最里面的里海開始記憶:“里(里海)面是黑(黑海)的,中(地中海)間是紅(紅海)的啊(阿拉伯海)?!?br/> 六、方位記憶法
在教學中經(jīng)常遇到學生會把有些相似的地名記錯位置。對于這個問題,除了看地圖記憶外,還可以用方位記憶法記憶。方位記憶法有正向記憶法和反向記憶法。正向記憶法,例如廣西的方向在我國南方,其省會為南寧,青海省在我國西部,其省會叫西寧。反向記憶法,例如長江三峽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可以記憶為“西陵峽不在西”。
總之,在地理教學中,趣味性、實用性較強的記憶方法還有很多,例如角色扮演法、謎語記憶法等。只要師生認真研究探索,就會產(chǎn)生更多、更好的創(chuàng)新性、趣味性、實用性強的記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