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4/g8HREaSWbk5vAcZP7wn7oL.webp)
一、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及原因
1.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翻譯教學法中,上課時教師著重講解、分析文章句子的語法結(jié)構(gòu),詞匯教學僅要求學生朗讀生詞表,拼寫單詞,提供對應(或相近)的漢語解釋,對詞匯的鞏固就是做一些含有該詞匯的英譯漢或漢譯英的翻譯練習。這樣的詞匯教學法,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導致學生錯誤地認為英漢詞匯之間存在一對一的對應關系。這種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過于強調(diào)詞的字面意義,即使對詞匯進行講解,也僅限于講同義詞、反義詞、多義詞、詞匯搭配、詞匯開發(fā)等工作,比較孤立地就詞匯而講詞匯,一般不結(jié)合上下文。于是忽視了在實際使用中的詞匯意義,忽視了學生實際語言使用能力的培養(yǎng),形成“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
2.引起詞匯教學現(xiàn)狀的原因
詞匯教學現(xiàn)狀之根源是詞匯的教學未受到重視。即使教學方法在不斷更新、改進,但實際操作中仍有差強人意之處。當然,這其中還有其他的因素,如詞匯本身的復雜及難度在教學中難以把握。詞匯雖重要,但“詞匯難”,因為“詞匯學習涉及詞和外部世界的關系以及詞與詞之間的關系”[1]。許多英語教師都有這樣的感觸,英語教學最大的困難之一就是詞匯教學。首先,這是因為英語的詞匯多(估計有一百多萬個),而且構(gòu)成復雜,由本族語和外來詞構(gòu)成。其中,外來詞來自于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如school,wine,cup等原為拉丁詞;cake,husband,knife等原為丹麥語;government,country,council等本是法語詞;希臘語有myth,tragedy,philology等。其次,英語中一詞多義、同義詞、反義詞等現(xiàn)象太多,特別是一詞多義現(xiàn)象。如“play”一詞,據(jù)牛津現(xiàn)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所示,僅將其作名詞來使用,“play”就有8種不同的釋義,如“游戲”、“競賽”、“劇本”等等[2]。如果沒有具體的上下文,恐怕很難理解其確切的含義。
此外,人們對詞匯所存在的思想誤區(qū)也是影響詞匯學習的因素之一。前面曾提到過詞匯量的重要性,于是,許多人認為,學習語言,光有詞匯就夠了,而根本不顧所學的詞匯是否用在該用之處,是否得體。學生在學習詞匯時,完全忽視詞匯在實際中的運用,毫無語用概念,單純?yōu)榱嗽~匯而學習語言,而這樣造成的后果是顯而易見的。
二、如何進行有效的詞匯教學
學語言必須懂得語用。語言知識的積累固然不可缺少,但它絕不是語言的最終目的;獲取語言知識不能過分依賴書本而脫離語言運用的環(huán)境。特別是詞匯學習,單靠一味地增加詞匯量、不辭辛勞地去背詞典是不可取的,只能造成語用能力的低下,學習一門語言的合理、可行的做法是在使用中學,在運用中領會、鞏固,邊學邊用,絕對不能脫離語言使用的環(huán)境。
筆者認為具體到實踐中,可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詞匯的教學。
1.根據(jù)系統(tǒng)原則,結(jié)合語用學知識來學習詞匯
語言是個系統(tǒng),由各種系統(tǒng)組成,詞匯系統(tǒng)便是其中一個子系統(tǒng)。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內(nèi)部成分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性。在外語教學中,必須充分注意到各個單詞之間的各種系統(tǒng)內(nèi)關系。如,同義關系、反義關系及詞的搭配等。對外語學習者來說,從系統(tǒng)的角度來學習詞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詞匯有其自身內(nèi)在的規(guī)律,在詞匯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種內(nèi)在的規(guī)律,加深學習者對詞項的理解,提高他們對詞項的記憶和檢索的效率,并最終使他們能達到靈活、恰當?shù)剡\用所學詞匯的程度。了解這些規(guī)律,學生還能將熟悉的詞匯用于那些教學詞典一般不提及的語境。如,知道m(xù)iraculously與surprisingly和amazingly意思相同,學生就不僅能將miraculously用作強調(diào)成分,而且還能用于下例罕見的句子中:Miraculously,my wife was ready in time.在實踐英語中,也要教授詞匯規(guī)律。否則,就不可能讓學生掌握地道語言的能力。
首先,在詞匯教學匯中注意抓住詞匯關系并運用語用學知識,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英語中同義詞很多,利用同義詞,可以有效地解釋生詞。如commit a crime和commit an error中的commit可以解釋為do或make。但許多同義詞都只是部分同義,絕對同義詞卻寥寥無幾。嚴格來說,真正的同義詞是不存在的。有些詞語表面看來相似,但使用時若不加區(qū)別就信手拈來,便會引起誤解。Leech舉過這樣一對“準同義詞”(quasi-synonymous verbs)的例子:tremble和quiver都是“顫抖”,但由于搭配意義不同,在害怕時tremble;在激動時才quiver。所以要注意辨析同義詞,才能讓學生在實際中不致于誤用。
另外,利用詞匯關系,并結(jié)合語境,能讓學生很快推導出新詞的意思。如:
A:He was incredibly untidy;the bed was covered in a pile of trousers, shirts,ties,socks and“underwear”.(上下義)
B:I expected him to be very hard-working but in fact he was very“idle”.(反義)
C:He passed me knife so that I could “carve”the meat.(意念)
其次,在詞匯教學中,還要注意詞匯的聯(lián)想搭配。
心理語言學家通過實踐證實,詞匯不是一個個孤立地儲存在人的記憶中,而是分門別類地儲存起來的。有些詞匯由于語義上的聯(lián)系,形成了記憶中的詞條套(lexical sets)。只要記起其中的一個詞匯,就會聯(lián)想到其他詞匯。因此,重視詞匯之間的聯(lián)想和搭配不失為詞匯教學的有效手段。但具體的連用,是取決于語言的內(nèi)在搭配規(guī)律。如do和make均可作“引起”或“產(chǎn)生”解,但與之搭配的詞語卻不同。Do通常與damage,good,wrong等詞連用,而make則通常與trouble,disturbance,noise,peace等詞連用。又如,我們可以說:“She has blond hair.”和“Merry Christmas!”,但不能說:“She has a blond car.”和“Merry Birthday!”。由此,學生在實際交流中會注意這種搭配關系,提高語言使用的準確性。但因為詞匯的搭配是無規(guī)律可循的,所以只能單獨學習詞匯的搭配。
2.充分利用語境的語用功能
在詞義的理解和使用過程中,語境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語境猜詞是揭示生詞意義的最常用的方法。學生應在合理的語境之下學習語言,所謂合理的語境可以是自然語言的環(huán)境或是特別設計出的有連貫性的教材。
設計不同的語境,培養(yǎng)學生憑借語境猜詞義的能力。如下列顯示了不同的語境。
Our uncle was a‘nomad’,an incurable wanderer who never could stay in one place.
Mary can be quite‘gauche’;yesterday she blew her nose on the new tablecloth.
通過全句,學生可猜測出nomad和 gauche的意思。
設計各種語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使用適合該語境的詞;或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根據(jù)語境、并運用相應的詞來回答。
如extend,其一般意思為“增加”或“擴大”,近義詞有increase和expand。如下例中,這三個近義詞可相互代替使用:The company has decided to extend its range of products。但由于語境的作用,這三個詞又有不同之處。
We are going to extend the kitchen by ten feet this year.
We want to increase our sales by ten percent next year.
The metal will expand if we heat it.
至于它們到底有何不同之處,下圖可作為有力證明[3]:
結(jié)合語境和交際者,學習詞匯,區(qū)分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語境理解詞匯的聯(lián)想意義。
英國語言學家Eric Patride說過,詞本無義,義隨人生。美國語言學家Robert A.Hall說過,人們在特定情境下賦予詞的意義,理所當然地是這個詞的實際意義。如學習count一詞,要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它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意義。
We counted the books and found there were fifty.(點數(shù))
Bill is out of work now.Therefore,to him every penny counts.(重要)
經(jīng)驗證明,詞匯教學結(jié)合語用規(guī)則會更有利于學生達到用詞的準確得體。如well一詞相當于漢語“好”,well done即“干得好”。但當well作為句首語氣詞時,就得利用語境來得到其真正含義:
Did the weatherman say it was going to be fine tomorrow?
Well,he didn’t say it was going to rain.
3.結(jié)合社會文化知識,掌握詞的內(nèi)涵意義,強調(diào)文化教學
?。?)學好同義詞,分清其內(nèi)涵意義
傳統(tǒng)語義學將語義分為兩種,即概念意義和內(nèi)涵意義。概念意義是人們對事物本質(zhì)特征的認識,內(nèi)涵意義也叫聯(lián)想意義,是詞的非理性意義和附加意義,是人們對事物個別特征的認識,是在聯(lián)想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概念意義,是交際的基礎。但學好詞匯并不意味著只學好概念意義,學生在交際中之所以會產(chǎn)生語用失誤,表達不得體,多是由于未掌握詞的內(nèi)涵意義,而在詞典里的詞條通常又不包涵內(nèi)涵意義。這就給詞匯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學好詞匯的內(nèi)涵意義,必須學習該語言的社會民族文化。因為語言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語言和社會不可分。在詞匯教學中,要從文化的角度對一些“貌合神離”的“假朋友”進行特殊的處理
,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識。如peasant和farmer,在我們看來其意思都是“從事農(nóng)業(yè)勞動的人”。但peasant在美國英語中是個貶義詞,因為在美國定居從事農(nóng)業(yè)勞動的人不愿意沿襲英國的農(nóng)莊制度,他們把自己稱為farmer。如果不了解美國的歷史文化,是不會理解這兩個詞的區(qū)別的。
?。?)注意文化的導入,重視文化因素在詞匯學習中的作用
中國學生犯語用失誤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由于他們未注意到本國文化與目的語文化之間的差異,無意識地以自己的思維套用目的語。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結(jié)合語言學習,還要導入必要的和合適的文化內(nèi)容,并注意結(jié)合具體的社會文化語境。通常一個詞匯在不同的語言中可能沒有太大的區(qū)別,而從文化意義的角度來說,卻會引起交際失誤。比如,漢語中有關狗的詞語大多含有貶意,如“狗東西”、“走狗”、“喪家犬”等等。而在英語中許多與狗有關的詞匯都含有褒義,如luckydog,to be top dog等等。漢語中的“藍色”常與寧靜、美好等意思聯(lián)系,而英語中blue卻有沮喪、憂郁的含義,如情緒低落、沮喪不振。又如漢語中的詞匯“紅糖、紅茶、紅眼?。刀剩┯玫氖峭粋€顏色的詞,而在英語中卻分別用了三個不同顏色的詞來表示:brown sugar,black tea,green-eyed。
注重文化教學,可采用對比法。就詞匯而言,英漢兩種詞匯都含有濃厚的民族色彩。通過對比和比較,研究文化因素對詞匯學習和運用的影響,幫助學習者了解目的語和本土文化之間的差異,會提高學習者對目的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從而達到較理想的交際目的。也可采用翻譯法,做些翻譯練習,加深學生對漢語和英語特點的認識,真正掌握語言。
4.鼓勵學生多用詞典
使用詞典有許多好處。首先,憑借詞典,學生能更自由地決定自己的學習,迅速地找到自己所要的信息。其次,借助詞典,能很快確認根據(jù)上下文所作的猜測。所以,需讓學生正確地多使用詞典。
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語用能力,在教學中可讓學生在使用詞典前,先仔細看整個句子,審視詞,先猜詞義,有時甚至發(fā)現(xiàn)不查詞典也能得到詞義(這與上述的根據(jù)語境來猜測詞義吻合)。
設想學生不認識下句中的reward一詞:
One of the rewards that space travelers receive is the beautiful view of the planet on which we live.
仔細觀察該句后,學生可發(fā)現(xiàn):rewards在此句中是個名詞,因為它用在the之后;根據(jù)句義,a reward肯定是一個人得到的東西,并且是好的東西,因為the beautiful view叫作a reward。
像這樣的思考,足以讓學生理解reward的意思。再查詞典以證實自己,從而加深對詞的印象[4]。
三、結(jié)論
除了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意識”,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介紹有關的語用規(guī)則之外,教師還可通過其他渠道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技能,如觀看英語電影、錄像,閱讀文學作品,充分發(fā)揮外籍教師的作用等等。也可用講座的形式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特別是其中與中國不同的文化習俗??傊瑢⒄Z用意識貫穿于詞匯教學中,將有效的教學手段與語用知識相結(jié)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語用能力和交際能力,保證交際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D.A.Wilkins,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nd 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Book Co.,1980.
[2] A.S. Hornby,1974,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Gains,Ruth,1986,Working with Words:a guide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王正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目的及方法,外語界,1996(4).
[5] 何自然,閻莊.中國學生在英語交際中的語用失誤.外語教學與研究,1986(3).
[6] 鄒愛民.大學英語詞匯教學談.外語界,1993(1).
[7] 陸國強.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3.
[8] 林汝昌.外語教學的三個層次與文化導入的三個層次.外語界,1996(4).
[9] 姜玲.詞匯的內(nèi)涵意義.外國語言文學,1997(1).
[10] 盛建元.應強化教學中的詞匯教學.外語界,1996(1).(責任編輯付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