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長句的翻譯不僅是英語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而且是讓眾多英語學習者感到比較棘手的一個難題。鑒于此,英語長句翻譯的方法和技巧就成了英語教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
英語長句的翻譯不是一種語言中的詞語和語句結構到另一種語言的詞語和語句結構的簡單轉換,而是運用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所表達的內容和意義準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的語言活動。任何英漢翻譯理論、技巧都是建立在兩種語言相互對比的基礎之上。中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對漢語的思維模式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中國傳統(tǒng)哲學慣于從整體上把握對象,這種思維方式表現(xiàn)在語言系統(tǒng)中就形成了以神統(tǒng)形的特點,漢語重意合。有的語言學家以“一根竹竿”來形象地比喻漢語句子,一節(jié)一節(jié)的竹竿代表著漢語結構中緊密相連的一個又一個的簡短分句,中間只用逗號隔開,幾乎不用任何關聯(lián)詞就能把意思表達得很清楚而無拖沓繁瑣之感。相比之下,英語則以“樹式結構”而著稱,以基本句型為主干,主干上有分枝,枝上有葉,由于分枝與分枝的關系有時是并行的、有時是從屬的、有時是加以點綴的,由此構成了英語的并列句、復合句等。英語長句的主要特點是語言結構層次多、修飾語多。顯然,漢語和英語各有自己的一套擴展句子的規(guī)則,連動式和兼語式為漢語所獨有,而并列法、潛入法、主從法在英語中比較常見。從擴展的方向看,漢語是向左擴展,英語是向右擴展。這種差異來源于說話人對情景加以概念化的不同,而概念化是受注意觀支配的。中國人說話傾向于把說話人認為最重要的內容即信息焦點放在后面,形成“頭輕腳重”的語義結構;而英語的語義結構則是“頭重腳輕”,信息重點在句首,越靠后的內容越不重要。
二、英語長句翻譯重在理解
英語長句之所以難翻譯,主要是長句結構十分復雜,其中包含多個從句或短語,一個段落有時只由一句話構成,一句話長達幾頁在英語中也時有出現(xiàn),乍一看,給人一種云遮霧罩的感覺,令人一時不知從哪兒下手。實際上,英語長句的結構不但非常嚴謹,而且有章可循。眾所周知,理解是翻譯的第一步,理解是一個辨析語義、分析語法和分析邏輯關系的過程。翻譯英語長句的關鍵是:首先正確理解英語長句結構,然后抓住其各組成部分之間的語義邏輯關系。
英語長句中常見的邏輯關系有轉折、因果、時間、假設、目的、讓步、條件、對比、增補、替換等。邏輯關系又稱連接關系,是通過一些連接詞使句子得以銜接,語義連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英語長句中的邏輯關系是隱含的,這就需要譯者仔細推敲,找出其內在的邏輯關系。
三、邏輯分析法
邏輯分析法可以具體分為順譯法、逆譯法、分譯法和綜合譯法。
1.順譯法
順譯法是基于英漢兩種語言在內容敘述層次上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而采取的一種翻譯方法。翻譯時,譯者可以按照原文的語言邏輯關系進行表達,所以順譯法有時也被稱為原序法。例如:
?。?)Some of these causes are completely reasonable results of social needs.Others are reasonable consequences of particular advances in science being to some extent self-accelerating.
有些原因完全是自然而然地來自社會需求,另一些則是由于科學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加速而產生某些特定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并列關系)
?。?)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ed.
屆時,將會出現(xiàn)由機器人主持的電視談話節(jié)目以及帶有污染監(jiān)控器的汽車,一旦這些汽車排污超標(違規(guī)),監(jiān)控器就會使其停駛。(條件關系)
2.逆譯法
和順譯法相反,逆譯法是基于英漢兩種語言所敘述的內容層次完全相反而采用的一種翻譯方法。翻譯的時候,必須從原文的后面開始,即從后往前譯。英語習慣于把說話的重心放在最前面,而漢語說話的重心往往在最后。另外,英語中的副詞修飾語和形容詞修飾語常常位于被修飾詞之后,而漢語的修飾語則在被修飾詞之前,翻譯的時候,譯者應遵循“定語、狀語往前勾”的原則,使譯文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請看例句:
?。?)This seems mostly effectively done by supporting a certain amount of research not related to immediate goals but of possible consequence in the future.
如果給某些與當前目標無關但將來可能產生影響的科研以支持,看來通常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英語結果在前假設在后,漢語假設在前結果在后)
(4)This ability to express oneself in a foreign language on a basis of thinking in that language without reference to one’s own is essential at all stages of learning.
不借助母語直接用外語思維并且用外語表達思想的這種能力在外語學習的各個階段都是十分重要的。(英語修飾語后置,漢語修飾語前置)
3.分譯法
分譯法也叫分句法或拆分法,顧名思義就是把英語中過于冗長、復雜的句子分成若干個短句子,再按照原文中的邏輯關系翻譯成漢語的方法。分譯法廣泛應用于主句與從句或主句與修飾詞關系不十分密切的長句中。這種方法不僅能使原文的內容得到清楚的表達,而且能使譯文結構簡潔、層次分明。翻譯時可以適當增加詞語使語意連貫。例如:
?。?)New forms of thought as well as new subjects for thought must arise in the future as they have in the past,giving rise to new standards of elegance.
同過去一樣,將來必然會出現(xiàn)新的思維方式和新的思維對象,給完美以新的標準。(并列關系)
(6)Instead of addressing ourselves to the cause,we become pushovers for pills,driving the pain underground and inviting it to return with increased authority.
我們不去探查其緣由,卻大量服藥,把疼痛壓下去,從而招致它以更大的威力再次發(fā)作。(因果關系)
4.綜合譯法
綜合法是針對有些英語長句單純地使用順譯法、逆譯法或分譯法都不能很好地表達原文意思而綜合使用以上幾種方法的方法。這時譯者就應該仔細推敲原文,兼顧上下文,或按邏輯順序或按時間關系來進行翻譯。這種方法要求譯者有較好地駕馭語言的能力,因此是翻譯中最難掌握的一種方法。例如:
?。?)Actually,it isn’t,because it assumes that there is an agreed account of human rights,which is something the world does not have.
事實并非如此,因為提出這樣的問題是以人們對人的權利有共同認識為基礎的,而這種共同認識并不存在。(轉折關系)
?。?)It might suggest several recipes using the ingredients your fridge and cupboards had told it they contained which would be acceptable to all your guests while avoiding ingredients that you, the host, did not like.
?。ㄔ顮t)可以根據(jù)冰箱和碗柜中現(xiàn)有的烹調原材料,擬好幾套菜譜,既讓所有的朋友滿意,又能避免主人不喜歡的原料。(遞進關系)
以上大量的例子表明,邏輯分析法在翻譯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在尊重兩種語言存在差異的基礎上正確理解原文中顯現(xiàn)的甚至隱含的邏輯關系,使譯文能充分地顯現(xiàn)原文所要表達的內容。
參考文獻
[1] 彼得·紐馬克.翻譯理論與翻譯技巧.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2] 楊壽康.論科技英語與科技翻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3.
(見習編輯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