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和學生總量的快速增長,高校中貧困生的數量急劇增加。高校貧困生現象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資助貧困生的工作出現了重經濟資助輕心理資助的傾向。本文以我系對部分貧困生的資助方法及過程為例,提出了資助模式要由重經濟資助輕心理資助向經濟資助、心理解困、能力資助相結合的資助新模式。
關鍵詞:貧困生 思想動態(tài) 育人
中圖分類號:G488\t\t\t文獻標識碼:A\t\t\t文章編號:1672-3791(2011)10(a)-0208-01
1 充分了解貧困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早解決心理問題
貧困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見識少,自我封閉,綜合能力較弱,他們不僅有經濟壓力,還有來自家庭和親人較高的期望值的壓力。如果生活和學習中稍遇到不順心的事,心理壓力和思想包袱就特別沉重。許多貧困生由于心理壓力過大,存在著焦慮、敏感、自卑、虛榮、愛攀比甚至仇恨等心理問題或疾病,這些都給學生教育和管理帶來了新的困難,需要我們從學生入學起就隨時關注貧困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我系化工環(huán)境專業(yè)0921級的一位女學生,來自江蘇漣水縣一個貧寒農民家庭,父母雙亡。家里只有一個80多歲的奶奶和一個上小學的弟弟,弟弟和自己上學的費用都是靠親戚資助的。來到我班后我發(fā)現她沉默寡言、自卑、敏感,但該生平時對自己要求很嚴,學習很刻苦。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績,為日后就業(yè)打下基礎,讓家庭和自己擺脫貧困。系領導和班主任對她都很贊賞,學校幫她聯(lián)系了一個資助者,得到資助者的資助后,她學習更加刻苦了,但同時我們發(fā)現她的性格更加孤僻了。通過和她談心,我們得知,她得到資助者的資助后,心理壓力特別大,怕學不好對不住學校和資助人,好像欠了人家什么似的。由于被學習、成績、家庭三座大山壓著,使她覺得很壓抑,漸漸的她就封閉了自己,放棄了和同學的交往。班主任及時找她談心,告訴他貧困不是你的過錯,你無法選擇家庭,但是你可以選擇你的未來。讓她放下包袱,融入到集體中去,把經濟上的壓力轉化為提高自己的動力?,F該生性格比剛來時開朗多了。
2 克服“等靠要”心理,樹立“交費上大學”觀念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大學教育也是免費教育,不用繳費就可以上大學。國家除包吃、包住、包分配外,還要給予生活補助。部分貧困生還懷念過去的教育體制,仍然存在“等、靠、要”的依賴心理和想法,缺乏自強自立精神。對于這部分貧困生,我們要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給他們樹立“高等教育是非義務勞動,考上大學均應繳費”和“自己動手,勞動光榮”的觀念,高校的資助主體只能是“以勞助學,以酬代補,以獎為主,資助結合”的模式。
我系少部分貧困生,懷揣當地政府的貧困證明,希望學校能減免學費和住宿費。學校在再三斟酌和比較后,告訴他學校只能減免少數特困生的部分學費,在新生中困難情況比他嚴重的也大有人在,希望他們積極參與勤工助學,學好知識,多拿獎學金,自立自強,并努力為他們尋找和提供勤工助學以及特困補助機會,經常詢問他的生活近況,使他們在感受到關懷和溫暖的同時,打消了靠學校無償援助上完大學的念頭,并決心通過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來解決部分學習和生活費用。
3 扶貧必先扶志,精神資助是關鍵
貧困生問題并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而是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因為經濟困難會對一個人的價值觀、心理素質等產生深層次的影響,每一位貧困生都有鮮為人知、令人心酸的家庭背景,他們渴望理解、渴望鼓勵、渴望關懷,而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幫助和生活上的照顧,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關心,教育和幫助他們樹立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我們在具體工作時,也要強調任何學生只有勤奮上進的差別,只有品學兼優(yōu)的差別,絕對不會因為貧富差異而區(qū)分人的高低。希望他們放下包袱,走出陰影,自強不息,奮斗不止,學習上要高要求,生活上低標準,在逆境中鍛煉成才,并樹立奮發(fā)發(fā)圖強,立志報國的遠大理想和正確的價值觀、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我系少數貧困生因為貧困,精神壓力很大,入校時心情壓抑,不愿與人交際,而且有一定的虛榮心。針對這種情況,系領導首先從思想上加以引導,鼓勵他們正視貧困,勇敢與貧困作斗爭。使他們認識到“貧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貧困壓倒”,“貧困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關鍵是知貧而后勇”。這種平等式的交流和長輩式的關懷給了他們很大的鼓勵,使他們迅速敞開胸襟、挺直腰桿,積極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去。
4 在資助的整個過程中始終貫徹育人精神,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
“以學為主,以助促學”、“把能力培養(yǎng)擺在第一位”,是資助工作中應始終堅持的政策導向,開發(fā)式資助和育人相結合是資助工作卓有成效的有力保證。單純的經濟資助不但培養(yǎng)不了人才,反而容易導致貧困生的依賴心理。我們首先引導貧困生刻苦學習,扎實學好本專業(yè)知識,以獲取獎學金為主要的解困手段,要參與勤工助學也必須成績合格,實現階段能力提高和資助雙豐收。其次,強調學生所得資助以及勤工助學酬勞要合理使用,不能大吃大喝,不能攀比,更不能高消費。第三,在提供勤工助學崗位時,注重切合貧困生的愛好和興趣,以加強能力鍛煉和素質培養(yǎng)為根本。第四,強調誠實守信和自立自強。
我系2008級精細專業(yè)有一名貧困生,平時學習刻苦努力,成績優(yōu)秀,對化學實驗很感興趣,動手能力也比較強,系領導把他安排在化學實驗室勤工儉學,主要協(xié)助精細專業(yè)老師做一些科研項目和實驗室的一些其它工作。經過兩年的刻苦訓練,他的專業(yè)知識和化學操作技能得到很大提高。2010年在全國“有機合成工”技能大賽中取得了“有機合成工”技師證書。還有一些貧困生性格開朗,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系里把他們安排在成教院工作。主要負責成教院的招生資訊和宣傳工作。
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把貧困生問題日益突出地擺在我們面前?,F在貧困生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家庭的問題,也不僅僅是教育問題,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他關系到社會民生和社會和諧,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補、減、獎、勤、貸、助”多元化的貧困生資助體系。在今后的貧困生救助工作中我們要把經濟救助與心理救助有機結合起來。因為心理資助比物質資助更重要,可以讓貧困生在精神上逐漸富有,不再自卑,自強自立。只有提高貧困生自身自助能力,增強其核心競爭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一些貧困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資助貧困大學生,同希望工程一樣,是一項世紀工程,是關系到民族希望和國家興旺的工程。每一位教育和學生工作者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同時,應積極關注貧困生這一特殊群體,幫助他們越過目前的人生困難,為培養(yǎng)新世紀新人才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