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元雜劇中的鄭州古韻

      2012-01-22 13:55:08
      中州大學學報 2012年5期
      關鍵詞:關漢卿元雜劇雜劇

      馮 冬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7)

      古都鄭州地處中原,北臨黃河,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古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它以春秋時為鄭地得名,夏商時期的都城就在鄭州。周朝時鄭州為周武王之弟叔鮮的封邑,稱為管國(今鄭州市管城區(qū))。隨著隋唐大運河的開通,中國的五大水系連為一體,東西南北各地融會貫通,鄭州作為運河城市,其繁榮程度不可小覷。自北宋以來,鄭州又受其相鄰的都城汴梁(今開封)的影響,金、元時期也一直興盛不衰。許多元雜劇作家都把鄭州作為雜劇中故事的發(fā)生地。從對這些元雜劇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不但可以看到元朝的社會情況,對元朝中原人民的風俗習慣有所了解,還可以對元雜劇的作家、作品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

      關漢卿:悲劇時代的英雄情結(jié)

      關漢卿,大都人,號已齋叟,是由金入元時期的現(xiàn)實主義劇作家。他是創(chuàng)作元雜劇較早的一位,在元人鐘嗣成所著的《錄鬼簿》中,關漢卿被列為“前輩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編傳奇行于世者”第一名。他也是創(chuàng)作元雜劇最多的一位,共著有雜劇67部,可惜大多散佚,現(xiàn)僅存雜劇18部。周德清在《中原音韻自序》中把他列為元曲四大家之首,明初的賈仲明也稱贊他“驅(qū)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足見他在元雜劇作家中的地位之重。

      關漢卿生于1220年前后,經(jīng)歷了蒙古鐵騎破金滅宋的全過程。元代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其統(tǒng)治地位,把各民族劃分為四個等級: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漢人和南人基本上都是漢族人,處處受到統(tǒng)治階級的排斥和壓迫,無論在中央還是地方都只能擔任副職。在這個時代,與關漢卿一樣的士子很難通過科舉走上仕途之路,他們只能做一些最低等的文字工作。這樣無疑拉遠了文人與統(tǒng)治階級的距離,卻使他們和普通民眾更加親近了。關漢卿的作品慷慨激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深切地同情水深火熱中的下層人民,深刻地揭露了元代的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無情地批判了元代社會魚肉人民的統(tǒng)治集團。關漢卿在散曲《不伏老》中說:“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響當當一粒銅豌豆。”足見他一身傲骨,是一個硬錚錚的為人民而戰(zhàn)的文壇英雄。

      這里談談關漢卿的三個與鄭州有關的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包待制智斬魯齋郎》和《包待制三堪蝴蝶夢》。

      關漢卿創(chuàng)作的元雜劇題材甚廣,其中有一批講述妓女愛情生活的作品?!囤w盼兒風月救風塵》就是其中的一部,講的是汴梁城的風塵女子趙盼兒巧用計策,從紈绔子弟周舍處救出姐妹宋引章的故事。關漢卿作為社會最底層的知識分子,長期來往于勾欄瓦舍間,與演員關系密切,還曾寫過一篇散曲《南呂一枝花》贈給女演員朱簾秀。元朝熊自得也在《析津志·名宦傳》說關漢卿“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藉風流,為一時之冠”[1]95。常于“章臺”中摘柳的關漢卿善于描寫妓女的生活遭遇,也就不足為怪了。

      從關漢卿的諸多雜劇和散曲中可以看出他到過河南很多地方。他在散曲《不伏老》中說:“我翫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梁園在現(xiàn)在的河南商丘,東京就是指汴梁。自古以來,洛陽、鄭州、開封和商丘一線是河南主要的交通線路。九州通衢的隋唐大運河在河南境內(nèi)幾乎與這一線路重合;我國的隴海鐵路就是在20世紀初修建的汴洛鐵路的基礎上擴充而成的,這條鐵路是貫穿中國東、中、西部的最主要的鐵路干線,它東起于江蘇連云港,西止于甘肅蘭州,中途同樣經(jīng)過商丘、開封、鄭州、洛陽等地。這樣看來,如果要來往于洛陽、開封和商丘等地,鄭州是必經(jīng)之地??梢婈P漢卿的確到過鄭州。

      周舍是鄭州人氏,“自小上花臺,做子弟”,經(jīng)常到汴梁的煙花之地尋歡作樂。這說明在當時汴梁與鄭州居民相互來往十分頻繁,汴梁的繁華一定影響到了與之相距不遠的鄭州。周舍一心要娶汴梁城中的妓女宋引章為妻。宋引章本與秀才安秀實有婚約,卻抵不住周舍甜言蜜語的誘惑,不聽好姐妹趙盼兒的勸阻嫁給了周舍。誰知剛踏進周舍的家門就被打了“五十殺威棒”。周舍把宋引章娶到鄭州后不久,就恢復了紈绔子弟的本性:

      (周舍同店小二上詩云)……不問官妓私科子,只等有好的來你客店里。你便來叫我。

      (小二云)我知道,只是你腳頭亂,一時間哪里尋你去?

      (周舍云)你來粉房里尋我。

      (小二云)粉房里沒有呵?

      (周舍云)賭房里來尋。

      (小二云)賭房里沒有呵?

      (周舍云)牢房里來尋。

      “粉房”就是指妓院?!胺鄯俊焙汀百€房”說明當時鄭州雖不及汴梁繁華,卻也有不少的娛樂場所供這些紈绔子弟玩樂。宋引章忍受不了周舍對其長期的折磨,只好偷偷修書給趙盼兒,讓其解救。與宋引章的不經(jīng)世事相比,趙盼兒聰敏機智,社會經(jīng)驗豐富,一開始就看出周舍不是可托之人:

      你道這子弟情腸甜似蜜,但娶到他家里,多無半載,周年相棄擲,早努牙突嘴,拳捶腳踢,打得你哭啼啼。

      當宋引章修書給趙盼兒請求搭救時,趙盼兒又義不容辭地來到鄭州,假意要嫁周舍,拿了酒、羊和紅羅與周舍成親,條件是要周舍寫休書給宋引章。周舍不知是計,寫了休書。待真相大白之后暴跳如雷,與趙盼兒對質(zhì),說趙盼兒曾說誓嫁他。趙盼兒有一段絕妙的回答:

      俺須是賣空虛,憑著那說來的言咒誓為活路。怕你不信呵。遍花街請到娼家女,那一個不對著明香寶燭,那一個不指著皇天后土,那一個不賭著鬼戮神誅?若信這咒盟言,早死的絕門戶。

      趙盼兒的機智伶俐立刻凸顯了出來。當要見官時,趙盼兒向鄭州太守李公弼說明真情,最終使安秀實和宋引章得以夫妻完聚,紈绔子弟周舍受到懲罰。

      趙盼兒是個有俠肝義膽的人物,雖不幸淪落風塵,地位卑微,卻不甘被權(quán)豪所玩弄,運用智慧最終戰(zhàn)勝了邪惡勢力。但她同時也看透了世間的冷暖情薄,明白自己也擺脫不了悲慘的命運:“我看了些覓前程俏女娘,見了些鐵心腸男子輩。便一生孤眠我也直甚頹”。關漢卿借趙盼兒這個人物表達了對當時不公社會的批判,充滿了英雄主義色彩。

      包公也是關漢卿喜歡塑造的英雄形象之一。在歷史上,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北宋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五月死于東京開封。包拯從39歲登上仕途,為官從政26年,先后擔任過很多職位,最高曾做到樞密副使。因為他曾任天章閣待制和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又被人稱為“包待制”、“包龍圖”。因為包拯的清正廉潔、剛直不阿,受到了人民的愛戴。《宋史》中說:“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師為之語曰:‘關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保?]金元時期,他的故事已廣泛流傳,甚至被神化了。到了元代,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元雜劇作家就借用包公的形象,創(chuàng)造出了大量的包公戲,表達了元朝人民對清明世態(tài)的渴望,對社會倫理的普遍追求。

      在關漢卿的兩部包公戲《包待制智斬魯齋郎》和《包待制三堪蝴蝶夢》中,雖然這些權(quán)豪勢要橫行霸道、目無王法,但最終都在嫉惡如仇、清正廉潔的包公的審判下受到應有的懲罰。這兩個故事發(fā)生在宋朝,卻都表現(xiàn)了元代統(tǒng)治階級對人民實行壓迫、剝削的殘酷現(xiàn)實。

      《包待制智斬魯齋郎》中,魯齋郎是個“嫌官小不做,嫌馬瘦不騎”的權(quán)豪勢要,關漢卿在開始就通過魯齋郎的話,把他的無賴本性展露無疑:

      日價飛鷹走犬,街市閑行。但見人家好的玩器,怎么他倒有我倒無。我則借三日玩看了,第四日便還他,也不壞了他的。人家有那駿馬雕鞍,我使人牽來,則騎三日,第四日便還他,也不壞了他的。

      魯齋郎把許州銀匠李四的妻子用無賴的手段搶到了鄭州,之后用同樣的手段霸占了孔目張珪的妻子,并把玩膩了的李四的妻子送給了張珪。張珪不是一般的百姓,而是在鄭州擔任孔目之職(孔目是官府衙門里掌管獄訟﹑帳目﹑遣發(fā)等事務的高級吏人)。但是遇到了魯齋郎也只好忍氣吞聲,不得不親自把老婆送到魯齋郎住處。看來在蒙古人的統(tǒng)治之下,社會倫理盡喪,刑法律令形同虛設,大官欺小官員,小官欺百姓,在這樣的層層壓榨下,處于社會最底層的勞動人民只能任其胡作非為,毫無權(quán)力可言。正是在元朝的這種社會氛圍下,廣大勞動人民才借宋朝清正廉潔的包公形象表達對社會清正廉明的向往。

      故事的結(jié)尾,包待制運用智慧瞞過皇上,才得以把魯齋郎斬首。李四、張珪都得以全家團聚。這個雜劇揭露了元代社會的黑暗,充滿了現(xiàn)實主義色彩。

      《包待制三堪蝴蝶夢》也同樣揭露了元代深刻的社會矛盾:權(quán)豪勢要葛彪在街市上無故打死了王老漢,卻無人問津。王老漢的三個兒子在找葛彪理論時無意中把他打死,卻被官府羈押到開封府定罪。包待制要這三兄弟其中一人為葛彪償命,王婆萬般無奈之下寧愿舍棄自己親生的小兒子,來換取王大、王二兩個養(yǎng)子的性命。包待制得夢中提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被王婆的賢德所感動。最終饒了王三的性命,使王婆一家得以團聚。

      在這個雜劇中,關漢卿突破了元雜劇一人主唱的體制。元雜劇一般為正旦或正末一人主唱,正旦主唱叫旦本,正末主唱叫末本?!栋迫昂麎簟繁臼钦┌缤跗胖鞒?,但在第三折結(jié)尾的兩支曲牌卻由丑扮的王三來演唱。這種突破在元曲中是十分少見的,卻十分符合劇情的需要。

      包公所到之處,皆能體察民情,懲惡揚善,是人民心中的“英雄”。關漢卿的“英雄情結(jié)”貫穿于他所有的雜劇之中,亂世之中,他痛刺時弊,以戰(zhàn)斗的姿態(tài)永存史冊。

      官吏勾結(jié)下的人倫缺失

      李潛夫,字行道,山西絳州人,是早期的元雜劇作家。僅作有雜劇《包待制智賺灰闌記》一種,存于《元曲選》。賈仲明《凌波仙》吊詞云:

      絳州高隱李公潛,養(yǎng)素讀書門鎮(zhèn)掩。青山綠水白云占,凈紅塵無半點。纖小書樓插牙簽,研架珠露《周易》點,括淡齏鹽。

      可見,李潛夫過著恬淡的隱士生活。但他雖然隱居,卻不棄世。從《灰闌記》中便可看出他對統(tǒng)治階級的厭惡,對弱小民眾的同情,和對當時社會倫理的批判。

      《灰闌記》也是一部講述包公斷案,明察秋毫,替人伸冤的故事。但相對于前面談到的兩部包公戲,《灰闌記》的情節(jié)更加曲折緊湊,戲劇性更強一些。鄭州員外馬均卿娶了墮入風塵的張海棠為妾,生有一子。馬妻與奸夫合謀殺害了馬員外,欲霸家產(chǎn),反誣張海棠殺夫奪子,張海棠被鄭州太守判作死刑。幸得開封府包拯明察秋毫,用石灰畫了一個圓圈,讓馬妻和張海棠對拉圈內(nèi)的小兒,張海棠害怕傷害了兒子,不忍使力,包拯由此判斷小兒為張海棠親生,并最終為張海棠平反昭雪。

      這種二母奪一子的公案故事在中國早已有之。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中就記有類似的故事:西漢妯娌兩人爭兒,丞相黃霸讓一個卒子抱住小兒,讓兩婦拉取,弟婦怕傷及小兒,任由長婦拉去。黃霸因此把小兒判給了弟婦。這個民間故事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被不斷豐富,很可能是《灰闌記》故事的原型。在西方圣典《舊約全書》中也有所羅門王以劍判爭兒案的故事。

      《灰闌記》不僅在中國倍受歡迎,在國外也很受知識分子和戲劇家的青睞,被多次翻譯、轉(zhuǎn)譯為英文、德文、法文。德國著名劇作家布萊希特的《高加索灰闌記》就是根據(jù)《灰闌記》改編的。不同的是,在《高加索灰闌記》中,孩子被判給了“善于對待”的養(yǎng)母,這就是全劇的主旨,它具有更高的社會意義,并且十分自然合理。

      李潛夫憤世嫉俗,在《灰闌記》中把元代官場的腐敗刻畫得淋漓盡致。第二折,太守蘇順一上場就暴露了他是個不學無術的貪官:

      (凈扮孤引祗從上云)小官鄭州太守蘇順是也。

      (詩云)雖則居官,律令不曉。但要白銀,官事便了。

      當馬妻在公堂上對蘇順說出詞因,誣賴張海棠養(yǎng)著奸夫,殺夫奪子后,蘇順就露了怯:

      (孤云)這婦人會說話,想是個久慣打官司的。口里必力不敕說上許多。我一些也不懂得??烊フ埻饫沙鰜?。

      (祗從云)外郎有請。

      (趙令史上云)我趙令史,正在書房攢造文書。相公呼喚我,必是有告狀的,又斷不下來,請我去幫他哩!

      這趙令史便是馬妻的奸夫。貪官污吏相互勾結(jié),顛倒是非黑白,張海棠被屈打成招,發(fā)往開封府定罪。

      這個雜劇真實、尖銳地揭露了元代社會的黑暗面。當時官吏勾結(jié)是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這與元朝特殊的吏員制度密切相關。蒙思明在《元代社會階級制度》中也有對這種現(xiàn)象的描述:“元代政治之粗疏簡陋,樸野放任,實難盡言:如長官之不通文墨,官吏之多出吏員,尤其小焉者也;而執(zhí)法之不嚴格,政令之不統(tǒng)一,實為豪富加速發(fā)展之最大造因焉?!保?]82在元朝,蒙古人、色目人的漢語水平有限,又不懂得漢族人的風俗習慣,但卻擔任各級的要職行首。因此,需要一些精通法律制度的漢人為他們處理日常事務。吏的存在一方面減輕了官員的勞作之累,一方面又有了一定的權(quán)力,甚至像雜劇中趙令史(令史是高級的吏員)那樣擅斷行政公事。于是就構(gòu)成了“而為政者,吏或?qū)V钡钠毡楝F(xiàn)象。官和吏在他們的統(tǒng)轄范圍內(nèi)一手遮天,大量的冤假錯案也就生成了。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灰闌記》中塑造的包拯形象與其他的包公戲有很大不同。在這里,包拯并沒有被過分地神秘化,而是一個具有濃厚人間煙火味的人,所以才想得到用“拉兒驗親”的方法斷案。這使包公的形象更加貼近民眾,顯得更加樸實、親切和感人。

      《灰闌記》中,有描寫押解張海棠從鄭州到汴梁的情景,還提到了鄭州城十里鋪上的一個買酒的小店:

      (丑扮店小二上詩云)我家賣酒十分快,干凈濟楚沒人賽。茅房邊廂埋酒缸,褲子解來做醡袋。自家是個賣酒的,在這鄭州城市十鋪上,開著個酒務兒。但是南來北往,經(jīng)商客旅,都來我這店里吃酒?!?/p>

      “鋪”是古代人對村或鎮(zhèn)的一種稱呼,這些地方大多離城市較近,設有客棧、飯館或驛站,以便過往的客商住宿或吃飯?,F(xiàn)在在鄭州市管城區(qū),離鄭汴路不遠仍然有十里鋪這個地方。明朝嘉靖年間攥寫的《鄭州志》中說:“西焦鋪,東十里?!泵駠鴷r期的《鄭縣志》中也有記載:“十里鋪,牛崗鋪,是東十里鋪,在明時名西焦鋪,清時名牛崗鋪?!蔽鹘逛伨褪乾F(xiàn)在鄭州東邊的東十里鋪,也就是雜劇中提到的十里鋪。在滑稽幽默的語言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鄭州有很多南來北往的旅客,是個十分熱鬧、繁華的地方。

      白云觀中的才子佳人

      在各代文獻的記載中,元雜劇作家石子章的資料并不是很多。據(jù)《錄鬼簿》所載,石子章為大都人,生辰年月不詳,但卻被列在“前輩已死名公才人”之中。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說:“他(指劉耍和)如石子章,則《元遺山詩集》(卷九)有《答石子章兼送其行》七律一首;李庭《寓庵集》(卷二),亦有《送石子章北上》七律一首。按寓庵生于金承安三年,卒于元至元十三年,其年代與遺山略同。如雜劇家之石子章,即《遺山》《寓庵集》中之人,則亦當與漢卿同時矣。”[4]76看來石子章應是由金入元的劇作家無疑。孫楷第在《元曲家考略》中又對石子章做了進一步的考證,曰:“子章名建中,石晉之后,柳城(今遼寧朝陽市)人?!保?]138

      石子章著有雜劇兩種:《黃桂娘秋夜竹窗雨》和《秦脩然竹塢聽琴》,今僅存《竹塢聽琴》一種。講的是鄭彩鸞本是官宦千金,父母亡故后,由于官府勒令20歲以上少女限期出嫁,便棄家到竹塢草庵修道。深夜彈琴時被書生秦脩然聽到,不想秦脩然竟是早年與鄭彩鸞指腹為婚之人,兩人遂互生愛慕之情。秦脩然的世叔梁公弼怕有礙秦脩然的學業(yè),騙他離開鄭彩鸞,上京求取功名,秦脩然狀元及第后兩人才得以重聚。

      元代雜劇作家賈仲明在《錄鬼簿》中為石子章挽詞云:“子章橫槊戰(zhàn)詞林,尊酒論文喜賞音。疏狂放浪無拘禁,展腹施錦心?!吨翊坝辍罚吨駢]聽琴》。高山遠,水流深,戛玉鏘金。”[6]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石子章曠達豪放的性格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這個雜劇與那些“神仙道化”戲所宣揚的浮生若夢、消極避世的理念恰好相反,劇中的鄭彩鸞找不到與其指腹為婚的人,官府又下文書,勒令20歲以上少女限期出嫁,所以她是不得已才出家;梁公弼的夫人早年與相公失散,才做了道姑。待他們與秦脩然、梁公弼相見時,都毫不猶豫地脫了道袍,他們最向往的還是夫唱婦隨的家庭生活。作者肯定了人世間正當?shù)母星?,對違背人情和虛偽的修正養(yǎng)性的理念有著尖銳的諷刺和批判。

      鄭彩鸞被梁公弼安排在白云觀中做觀主,這個白云觀是座“敕建祝壽道院”。現(xiàn)在在鄭州近郊的杏樹灣村也有一個白云觀,這個白云觀的院落坐北朝南,供奉著王母娘娘、觀音、太上老君等神像。由于這個白云觀的建造年代不詳,所以無法判斷這個道觀是否就是雜劇中提到的白云觀。不過石子章極有可能到過鄭州。他在《八聲甘州》中說:“洛陽花,宜城酒,那說與狂朋怪友?!笨磥硎诱碌竭^河南洛陽和湖北襄陽。從大都(北京)到洛陽和襄陽的路線來看,路過鄭州也極有可能。不管石子章是否見到過這個道觀,并把它寫進雜劇中,但卻增加了這個故事的可信度,使觀眾、讀者更能夠身臨其境般欣賞故事的悲歡離合。這個白云觀因此也被染上了些許浪漫的色彩,游玩到此的游客都會聯(lián)想到在幾百年前,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

      風雪中的叛逆之路

      楊顯之,大都人?!朵浌聿尽分姓f他“與關漢卿莫逆交,凡有珠玉,與公較之”。楊顯之善于修改作品,所以有“楊補丁”的稱號。他與關漢卿一樣,與女藝人常有來往,元代著名的女藝人順時秀就稱他為“伯父”。楊顯之有雜劇八種,現(xiàn)僅存《臨江驛瀟湘夜雨》和《鄭孔目風雪酷寒亭》兩種。

      《鄭孔目風雪酷寒亭》寫鄭孔目娶妓女蕭娥為妾,蕭娥氣死了正妻,虐待鄭孔目的一雙兒女,并與他人通奸,鄭孔目殺死蕭娥后被刺配沙門島,在途中被曾受他恩惠的宋彬所救。先是宋彬,后是鄭嵩,最后都背叛了原來所在的封建體系,走上了叛逆之路。這不能不說是對元代社會制度、倫理道德的不滿和反抗。

      元雜劇分旦本、末本,有由正旦或正末一人主唱的限制,其他角色只有賓白。這個雜劇是以正末一人主唱的末本,與其他雜劇不同的是,這里正末分飾三人:護橋龍宋彬,祗候趙用,賣酒的小廝張保。在第三折中,正末又以鄭孔目的口氣唱了一個《黃鐘尾》的曲牌。這種情況在元雜劇中是不多見的。這大概是因為當時戲班人數(shù)較少,資金有限。元代的戲班人數(shù)一般在12人以內(nèi),為了節(jié)約人力、資金,雜劇中一個正末飾演多人的現(xiàn)象是可以理解的。

      這個雜劇的發(fā)生地是鄭州,自然有許多當?shù)胤窖詩A雜其中?!爸小边@個字在雜劇中有很高的出現(xiàn)頻率,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河南省的標志性詞語?!爸小本褪切?、好的意思?!安恢小本褪遣恍?、不對。《酷寒亭》中第三折,高成正與鄭孔目的妻子私通,不料鄭孔目突然進門,高成正說:“不中!有人來了,走走走!?!标P漢卿在《救風塵》中也用到了這個方言,趙盼兒對宋母說出自己準備怎樣用計救出宋引章,宋母問:“可是中也不中?”宋、金、元時期,河南話即是全國通行的官話,所以即使到了外省,觀眾也聽得懂。元雜劇的戲曲語言具有本色的特點,臧晉叔曾提出戲曲創(chuàng)作必須做到“人習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無旁溢,語無外假”,才能藝術地反映復雜的生活。關漢卿、楊顯之等元雜劇作家熟悉百姓語言,雜劇用語不避俚俗,在文學語言方面開一代之風氣。

      雜劇中,張保在鄭州城外開著個小酒店,上場時說:

      小人江西人氏,姓張名保。因為兵馬嚷亂,遭驅(qū)被擄。來到回回馬合麻沙宣差衙里,往常時在侍長行為奴作婢。他家里吃的是大蒜臭韭、水答餅、禿禿茶食,我哪里吃的。我江南吃的都是海鮮。曾有四句詩道來,(詩云)江南景致實堪夸,煎肉豆腐炒冬瓜。一領布衫二丈五,桶子頭巾三尺八。他屋里一個頭領,罵我蠻子前蠻子后。我也有一爺二娘,三兄四弟,五子六孫。偏是你爺生娘長,我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謝俺那侍長見我生受多年,與了我一張從良文書……我也不是回回人,也不

      是達達人,也不是漢兒人……

      從這段自報家門中可以看出,張保是在元兵攻打南宋的戰(zhàn)亂中被蒙古人俘虜?shù)哪先耍环峙涞奖狈揭粋€衙門里做奴隸,幾年之后還需要一張從良文書才能恢復自由。從元代一個普通百姓的遭遇就能看到蒙古人南下時社會分裂和混亂的局面。蒙古人在戰(zhàn)爭中采取屠殺、掠奪和民族壓迫等手段,給漢族人帶來了無限的災難和痛苦。

      元代有很多回回人在中國內(nèi)地定居。所謂的回回在當時就是指以穆斯林為主的西域各地的人,他們把自己的飲食文化也同時帶到了中國。他們在食品中經(jīng)常加入各種香料,張??谥械摹按笏獬艟隆贝蟾啪褪腔鼗厝讼矏鄣氖巢?。禿禿茶食在元代的著作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也有寫作“脫脫麻失”、“禿禿麻食”、“禿禿麻失”和“禿禿么思”的。忽思慧在元宮廷任飲善太醫(yī),他的著作《飲膳正要》中有對禿禿茶食的詳細記載:“禿禿麻食系手撇面,補中益氣,白面六斤做禿禿麻食,羊肉一腳子炒焦肉乞馬,右件用好肉湯下炒,蔥調(diào)和勻,下蒜、酪、香菜末?!保?]《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介紹得更為詳細:“……如滑水面和圓小彈。劑冷水浸,手掌按作小薄餅兒。下鍋煮熟,撈出過汁。煎炒酸肉任意食之?!保?]274禿禿茶食在當時應該是人們普遍食用的一種面食,但張保卻認為這些食物都難以下咽,他更喜歡家鄉(xiāng)的海鮮。

      雜劇中,宋彬落草為寇:“酒斟著醇糯醅,膾切著鯉魚胎。今日開懷,只吃的沉醉出山寨?!秉S河鯉魚自古以來就是河南名菜中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自古就有“洛鯉伊魴,貴似牛羊”之說,是地道的中原特產(chǎn)。楊顯之通過劇中人物對食物的喜好,透露出這些少數(shù)民族對漢族人的侵略是非正義性的,也得不到漢族人民的認可。

      與唐詩、宋詞和明清傳奇相比,元雜劇是與勞動人民關系最為緊密的一種文學形式,它真實地反映了元代的社會現(xiàn)實,同時也承載著中國豐厚的歷史與文化。鄭州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加上它又與元雜劇的活動中心汴梁(開封)相鄰,受到元雜劇作家的青睞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1]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Z].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2.

      [2]脫脫,等撰.宋史·列傳第七十五[C].北京:中華書局,1977.

      [3][元]蒙思明.元代社會階級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王國維.宋元戲曲史[M].上海:東方出版社,1996.

      [5]孫楷第.元曲家考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中國戲曲研究院.錄鬼簿[C]//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卷二.北京:中國戲曲劇出版社,1980.

      [7][元]忽思慧.聚珍異饌[C]//飲膳正要: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8][元]無名氏.居家必用事類全集[C]//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猜你喜歡
      關漢卿元雜劇雜劇
      論元雜劇的文學——以《單刀會》為例
      戲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 08:09:36
      磁州窯瓷枕上的元雜劇投影
      戲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 08:09:16
      關漢卿
      《趙氏孤兒》的改編與創(chuàng)新——從元雜劇到電影
      “唯以雜劇為正色”年代考
      中華戲曲(2019年2期)2019-02-06 06:54:32
      戲詞救命
      英語世界元雜劇家地位的定量分析
      中華戲曲(2018年1期)2018-08-27 10:04:26
      話劇《關漢卿》:半個世紀的歷史回響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52
      宋官本雜劇段數(shù)本事新考
      中華戲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8:40
      國家圖書館藏吳奕雜劇二種略考
      中華戲曲(2016年2期)2016-01-22 08:19:05
      新邵县| 正阳县| 且末县| 泾川县| 宝兴县| 岑巩县| 土默特左旗| 广饶县| 长宁县| 静宁县| 宁津县| SHOW| 灵宝市| 洛浦县| 诏安县| 东乡| 莒南县| 阳城县| 弋阳县| 上思县| 玛沁县| 梁平县| 集安市| 余姚市| 黑山县| 通化县| 余姚市| 阿尔山市| 寿光市| 栾城县| 文昌市| 阳信县| 武冈市| 张北县| 永登县| 开化县| 昌乐县| 磐石市| 龙南县| 揭阳市|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