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 李艷 閔彬彬
針灸美容法就是從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整體觀念出發(fā),以針灸方法為手段,通過對局部皮膚及穴位的刺激,達到養(yǎng)護皮膚,美化容顏,延緩衰老的目的。求美者可以分為兩種:一、除了面部損美性改變外,無明顯陰陽氣血的偏差的表現(xiàn),或有輕微偏差,年輕人居多;二、面部損美性改變外,有明顯陰陽氣血的偏差的表現(xiàn),以圍絕經(jīng)期婦女為主。對于前一種人,我們可以只做面部的局部針刺,就能取得較滿意效果,后一種面部局部治療也有一定效果,但結(jié)合體針辯證選穴效果更佳。
(1)色素性疾病,一般應(yīng)用于氣血陰陽失調(diào)導(dǎo)致的后天色素性損美疾病,如黃褐斑,顴部褐青色痣。
(2)面部衰老,指隨著年齡增長表現(xiàn)于外的衰老體征或身體氣血陰陽偏差導(dǎo)致的早衰,包括面部皺紋、面部松垂、面色黯淡或萎黃。
(3)改善面部外觀,如黑眼圈、眼袋、面部肥胖。
(1)體位 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選取坐位或臥位。
(2)針具選擇要求:
面部以細針為主,面部比較敏感,細針可以減少疼痛,又不能太細,否則針刺作用太弱,在0.18~0.22mm范圍內(nèi)為佳;長度半寸為主,針尾宜輕。體針可根據(jù)不同穴位及求美者胖瘦選擇合適的長度,粗細個人經(jīng)驗認為以0.25mm以下為佳,因為美容治療一般療程較長,細針可減少疼痛,病人依從性較好,否則求美者往往因為懼怕疼痛不能堅持治療。
(1)色素性疾病,面部可對色斑進行圍刺。具體操作:色斑外圍0.5cm距離平刺,針刺角度約15度,進針深度約0.3cm,針間距約0.5cm。酌情加面部穴位,如四白、顴髎、陽白等,刺法與普通針灸相同,留針30分鐘。
(2)皺紋以局部刺激為主。具體操作:法令紋、川字紋、魚尾紋等針刺方向與皺紋走向垂直,角度約15度,進針深度約0.5cm,針間距約0.5cm,留針30分鐘。
(3)面部松垂,松垂部位向上斜刺,1~1.5寸針為宜,進針時結(jié)合手法將下垂部位向上推,進針深度約0.5cm,針間距約1~2cm,留針30分鐘。此操作同時具有減肥加緊致皮膚的作用,面部肥胖(俗稱嘟嘟臉)也用此法。
(4)黑眼圈、眼袋以局部刺激為主,針刺方向與眼輪扎肌走向程30~60度夾角,平刺,針刺進針深度約0.3cm,針間距約0.5cm,留針30分鐘。
(5)面部黯淡或萎黃以針刺面部穴位為主,先針刺穴位,可選陽白、攢竹、絲竹空、太陽、四白、顴髎等穴位,刺法與普通針灸相同,留針30分鐘;再以熏灸棒熏灸面部10~20分鐘,溫通面部氣血。
(1)美容針針尖鋒利、光滑,新針為宜;
(2)嚴格消毒:醫(yī)生手、針刺局部消毒嚴格,針具一次性為佳,防止感染;
(3)面部針刺手法輕巧,免傷及血管,取針后多按壓針孔,防止針刺處淤青;
(4)禁忌:月經(jīng)期、孕期、面部炎癥、饑餓、體虛、凝血障礙及出血性疾病。
針灸治療損美性疾病,效果具有交叉性。如瘦臉針法同時有緊膚的作用,去皺針法同時具有改善膚色的作用。體質(zhì)偏差不大的求美者單純使用面針就可以達到較好的美容效果,體質(zhì)偏差大的求美者一定要結(jié)和體針或內(nèi)服湯藥才能達到較好效果。由于針灸時間較長,一般一個療程要一個月,故針具要細,醫(yī)者手法要輕柔,以減輕疼痛感,否則求美者可能因疼痛不能堅持完療程。
[1] 劉寧.中醫(yī)美容學(xué)[M].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6.
[2] 邰浩清.談頭面部針灸應(yīng)注意的一些問題[J].中國針灸.200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