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理解實踐概念需要把握三種關系

      2012-02-10 05:25:36李雙套
      關鍵詞:感性馬克思哲學

      李雙套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哲學系,北京 102488)

      在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諸多理解中,實踐哲學是其中一支影響比較大的流派,當下中國馬克思主義學界很多學者都認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做實踐哲學的理解,但是在這個流派下面,人們的具體觀點是迥異的,就是對于什么是實踐哲學也是各說各話,沒有統一的理解??梢哉f實踐哲學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馬克思主義文本研究的最大成果,也是爭議最多的成果。之所以人們會對一個看似統一的哲學理念做不同的理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對實踐范疇的把握不一樣。要解決這一困境,最需要做的就是看馬克思是如何理解實踐概念的。本文從實踐與認識、實踐與生產、實踐與經驗等幾個方面來把握馬克思哲學中的實踐概念。

      一、實踐與認識

      過去對實踐概念只是從認識論上去理解,認為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的手段、實踐是檢驗認識的標準等,而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促進實踐的發(fā)展,錯誤的認識阻礙實踐的發(fā)展。究其根源這是對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存在與思維的關系問題的延伸和應用。眾所周知,在辯證唯物主義體系中,存在和思維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也是世界的本源問題,一切認識論、歷史觀的基本原理都源于這個基本問題。在歷史觀層面,是辯證唯物主義在社會歷史領域的應用和推廣,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同樣,在認識論層面上,是辯證唯物主義在認識論上的推廣和應用,實踐和認識的關系問題是認識論的基本問題。辯證唯物主義只是對世界的最一般的把握,具體到每一個問題,如果以此為直接依據,就會顯得生硬和牽強。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就論述過,只有事物的特殊才是我們把握事物的特點的工具,他說:“生產的一切時代有某些共同標志,共同規(guī)定?!@個一般,或者說,經過比較而抽出來的共同點,本身就是有許多組成部分的、分為不同規(guī)定的東西?!瓫]有他們,任何生產都無從設想;但是,如果說最發(fā)達的語言和最不發(fā)達的語言共同具有一些規(guī)律和規(guī)定,那么,構成語言發(fā)展的恰恰是有別于這個一般和共同點的差別”[1]9。只有一般顯然是不能科學認識具體事物的。因此,對于實踐與認識的關系,需要回到馬克思那里,做一重新理解。

      過去僅僅從認識論上去理解實踐概念,在認識論上,實踐和認識確實相互作用,但是一旦深入本體論層面,就是實踐具有根基性,認識是第二性的了。實踐作為人的本質屬性和存在方式,它是感性世界的本質和基礎,對世界(涵蓋自然、歷史、認識等)都要從實踐去把握,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一條就說:“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觀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做感性的人的活動,當做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卻把能動的方面抽象地發(fā)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活動本身的”[2]499。馬克思在這里主要批判了舊唯物主義的對事物的直觀性、唯客體論的觀點。舊唯物主義沒有將客觀宇宙同人的感性活動之中的感性世界區(qū)分開來,用對待純粹自然物的思維方式去對待“對象、現實、感性”,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抹殺了人化自然與自在自然的本質差別,其結果是導致了人主體能動性的喪失,這是一種離開實踐談物質的理解方式,這種理解容易產生機械決定論的傾向,因為世界是客觀的,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馬克思同時還批判了唯心主義抽象的能動性。唯心主義哲學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并且在他們的思維中所謂主體并不是出于社會歷史中的實踐主體,而只是人的意識和思想,他們對“對象、現實、感性”做主體的理解時,實質上就是將“對象、現實、感性”理解為自我意識的外化、自我意識的設定,這是一種離開物質談實踐的理解方式,這種理解容易產生唯意志論的傾向,人們把自己的思想(尤其是歷史人物的思想)宣布為歷史規(guī)律,當人們遇到重大歷史事件時,不認為這是人的活動結果,而認為是歷史人物的思想決定的。馬克思哲學正是在批判這些觀點的基礎上闡述的,他認為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雖然看似錯誤的方向不一樣,一個夸大客體,一個夸大主體,但究其原因都是沒有正確理解主體和客體,將兩者割裂開來,沒有將“對象、現實、感性”“當做感性的人的活動,當做實踐去理解”,不懂得現實的“對象、現實、感性”既不是自在自然界的推廣和延伸,也不是人的可以脫離客體的純粹主觀產物,而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的生成。人的感性實踐活動既不是一種純粹的客觀性活動,也不是一種純粹的精神性活動,而是兩者的統一。認識活動是人類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部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認識活動的結果(認識的理論)作為“對象、現實、感性”,我們對它也要進行實踐的理解。當然我們并不是否認認識的結果(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知識體系)的發(fā)展,而是認為這些知識體系不能獨立地存在與發(fā)展,人類知識的積累和進步不是在“純粹意識”的領域內實現的,它有著更為深刻的現實基礎,這個現實基礎就是感性的人的實踐,具體來說包括生產實踐、交往實踐和認識活動。在實踐哲學的視野里,看起來知識是在自己的范疇中演繹與發(fā)展,但實際上推動著知識發(fā)展和進步的最深層動力還是人類的社會實踐,所以馬克思在批判蒲魯東的經濟學時就說:“經濟范疇只不過是生產的社會關系的理論表現,即其抽象。真正的哲學家蒲魯東先生把事物顛倒了,他認為現實關系只是一些原理和范疇的化身”[2]602?!敖洕P系只是這些不充足的真理、這些不完備的范疇、這些矛盾的概念在人世間的實現?!盵2]609

      二、實踐與生產

      生產概念無疑是馬克思思想中的一個基礎的概念,馬克思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生產的重要性。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說:“我們開始要談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條,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開的現實前提。這是一些現實的個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已有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因此,這些前提可以用純粹經驗來確認?!盵2]516-517在另外一處他又說道:“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盵2]531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開頭他就說,“擺在我們面前的對象,首先是物質生產”[1]5。在該文中馬克思不同于庸俗經濟學家在分配上做文章,他將生產提到首位,指出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是一個總體,生產是出發(fā)點和基礎要素。《資本論》更是通過商品生產的追問,得出剩余價值的理論。對于實踐和生產的關系,過去時常將兩者等同起來,這是對實踐概念的誤讀,消解了實踐的超驗維度,從經濟學視域中而不是哲學層次上理解實踐,把實踐降低到技術層面。生產無疑是人類重要的實踐活動,如果僅僅將實踐縮小為生產,而生產又和經濟生產等同,那么強調實踐觀點是馬克思哲學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就等同于說生產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的觀點,經濟生產決定一切,這樣馬克思哲學就很容易被理解為經濟決定論。

      而實際上,在馬克思的著作中馬克思本人沒有將實踐與生產等同的說法。在馬克思那里,實踐可以分為兩個層次:解釋實踐和改造實踐,而改造實踐又分為生產實踐和交往實踐。所以生產實踐只是實踐中的一個部分,盡管這個部分很重要,但是它仍然是部分,而非全部。

      首先,來看第一個層次,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最后一條是這么說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2]502。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話,馬克思在這里不是全盤否定解釋世界的哲學,他只是說過去的哲學家一直在解釋世界,而且使用了不同方式,他認為這不夠,我們除了解釋世界以外,還需要改造世界。而有些學者將之解讀為馬克思認為哲學家只是改造世界而不解釋世界,并與《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那句:“實際上,而且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于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并改變現存的事物”[2]527連在一起作為論據。而實際上試問:沒有解釋世界,沒有通過感性的人的活動、通過實踐來解釋世界,達不到對世界的認識,如何去改造世界?這和動物的試錯又有何區(qū)別?馬克思的意思是我們既要解釋世界,但是不能僅僅停留在此,還需要改造世界。所以馬克思才說:“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想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3]208。過去對實踐的理解過多強調改造世界這一方面,而忽視解釋世界也是實踐活動。王南湜教授認為正是因為對理論活動與實踐活動的關系問題上,可以區(qū)分出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他說:“一種哲學理路,如果認為理論思維為生活實踐的一個構成部分,理論思維并不能從根本上超出生活,并不能在生活之外找到立足點,認為理論理性從屬于實踐理性,他就是實踐哲學的理路;一種哲學理路,如果認為理論理性可以超越于生活,在生活之外找到自己的阿基米德點,認為理論理性高于實踐理性,他就是理論哲學的理路?!盵4]所以應該將解釋世界的活動理解為解釋實踐,解釋實踐也是實踐活動的一個部分。

      接下來再來看第二個層次的問題。生產實踐和交往實踐,對于生產實踐,即人類生產自己物質產品的生產活動,只有如此人類才可能生存,才可能有社會的歷史,這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就批判批判的批判 “認為歷史的誕生地不是地上的粗糙的物質生產,而是天上的迷蒙的云興霧聚之處”[2]351的觀點。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他又說:“人們從幾千年前直到今天單是為了維持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從事的歷史活動,是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即使感性在圣布魯諾那里被歸結為像一根棍子那樣微不足道的東西,它仍然必須以生產這根棍子的活動為前提。因此任何歷史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須注意上述基本事實的全部意義和全部范圍,并給予應有的重視。”[2]531馬克思并指出德國歷史學家沒有“為歷史提供世俗基礎”。當然這不是說物質生產不重要,而是說對此的過度強調遮蔽了其他實踐活動的重要性。馬克思多次提到人們在發(fā)展生產力的同時,也在生產著生產關系。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就已經指出:“通過異化勞動,人不僅生產出他對作為異己的、敵對的力量的生產對象和生產行為的關系,而且還生產出他人對他的生產和他的產品的關系,以及他對這些他人的關系”[2]165,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詳細論述了其交往理論。在《資本論》中他指出:“它不僅生產出物質的產品,而且不斷地再生產出產品在其中生產出來的那種生產關系,因而也不斷地再生產出相應的分配關系?!盵5]交往是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個人只有不斷通過交往活動而被社會化,從而形成為實踐主體,隨著交往實踐能力的提高,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也會進入一個更寬更廣的層次,從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過程也是人類交往實踐能力拓展的過程。馬克思說歷史的前提是“一些現實的個人”,而如果追問人生下來都是孤立的個體,如果此時將人放入狼群,人就會變成狼孩,那么人是如何成為“一些現實的個人”的呢?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做了解答,他說:“而生產本身又是以個人彼此之間的交往(Verkehr)為前提的”[2]520。這種“前提”作用應當是理解人類實踐活動的前提,而過去只是強調生產決定交往,這也遮蔽了交往實踐的歷史作用。其實正是人與人的交往實踐產生了“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所以如果僅僅將實踐理解為生產,而忽視解釋實踐和交往實踐,就很可能導致生產決定論、經濟決定論。

      三、實踐與經驗

      如果說通過對實踐與認識的關系的把握,在“本體論層面”確立了實踐的地位[注]當然筆者是不贊成實踐本體論的說法,因為,如果將實踐理解為世界的本體,則實質上是將實踐理解為實踐概念,它和“實體”、甚至“自我意識”都沒有區(qū)別,只是一個概念,一個超驗的、從具體事物抽象出來的概念,就像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所舉的“水果”的例子。這個從蘋果、桔子等具體水果中抽象出來的概念反而成了具體水果的本源。實踐在馬克思那里是指感性的人的活動,不是一個概念,也不是活動的抽象,將其理解為本體,就會導致實踐活動的抽象化。所以筆者在這里說“本體論層面”,而不是說本體論上。,那么這里將要討論的問題將把實踐與舊唯物主義的直觀區(qū)分開來。

      輕視經驗可以說是西方哲學的共同特點。古希臘哲學追求的就是超越經驗現象并決定經驗現象的永恒不變的東西,只是不同學者認為對這個永恒的東西有不同的說法。中世紀哲學是神學的婢女,中世紀哲學家就是為神學教條做辯護。近代哲學轉向認識論,不管是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都是將經驗看作現成的東西,要么是理性的來源,要么是理性的派生物。

      馬克思在批判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家時說,他們的政治經濟學的哲學基礎是形而上學,他們不對現實生活中的商品、貨幣、勞動等做具體分析,而只是從直觀的、實證的、無批判的思維中去把握。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說,這些人還不是完全的貨幣民族。他說:“那些仍然被貴金屬的感性光輝照的眼花繚亂,因而仍然是金屬貨幣的拜物教徒的民族,還不是完全的貨幣民族?!盵2]230-231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說唯物主義在它的第一個創(chuàng)始人那里“物質帶著詩意的感性光輝對整個人發(fā)出微笑”[2]331。經驗主義哲學家只想知道經驗現象“是什么”及外在的聯系,而不探求“為什么”,實證主義就是一種經驗主義的思維方式。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跋中說:“巴黎的《實證論者評論》一方面責備我形而上學地研究經濟學,另一方面責備我……只限于批判地分析既成的事實,而沒有為未來的食堂開出調味單(孔德主義嗎?)。”[6]同時在《法蘭西內戰(zhàn)》中馬克思也批判了孔德派的觀點,他說:“對現存經濟制度完全無知的人,當然更不能理解工人為什么要否定這種制度。他們當然不能理解,工人階級企圖實現的社會變革正是目前制度本身的必然的、歷史的、不可避免的產物。”[7]實踐具有超越性與反思性的向度,而經驗是實證性和描述性的。如果說經驗關注“現實”但是沉溺于“實在”的話,實踐則通過感性的人的活動從“現實”進一步走向了超驗性的“生存”。

      分析馬克思實踐概念超越經驗概念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他的實踐哲學超越了直觀唯物主義,因為經驗概念是直觀唯物主義的核心概念。對于直觀唯物主義,也就是不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僅僅從客體去理解世界。這里以庸俗經濟學為例來說明。庸俗經濟學就“物”論“物”,否認物與物的關系背后隱藏的人與人之間的剝削關系、對立關系。他們只看到商品的表面現象,是“財富的堆積”、財富的元素形式,并以此建構自己的經濟學理論。這樣來理解商品自然會走向拜物教,馬克思批判他們“從私有財產的事實出發(fā)。它沒有給我們說明這個事實。……它把資本家的利益當做最終原因;就是說,它把應當闡明的東西當做前提”[2]155。而馬克思通過對商品的分析,分析其二重性,繼而從商品二重性找到勞動的二重性,以此作為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在馬克思看來,商品是感性的人的實踐的結果,理應從感性的人的活動去理解商品,只有通過這種追問才能達到對隱藏在物背后的人的關系,而庸俗經濟學采用經驗主義的方式僅僅從客體方面去把握商品。商品就是物,其實馬克思這種通過實踐結果來反思實踐活動本身的做法在1844年就已經展現出來,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在論述異化勞動時,首先闡述了人與人的勞動結果的異化,勞動產品作為人的勞動結果與人相異化,人勞動的越多,勞動產品越豐富,人卻越貶值,物的增值與人的貶值呈現為正比例,當然這也是國民經濟學承認的事實[2]156。馬克思進一步追問:“如果工人不是在生產行為本身中使自身異化,那么工人活動的產品怎么會作為相異的東西同工人對立呢?”[2]159試想,如果只是經驗主義地理解問題,自然會把需要闡明的東西當做前提。

      當然,馬克思的實踐概念區(qū)別于經驗概念,只是將實踐與經驗主義中的經驗區(qū)分開來,不是說經驗毫無作用,試想我們的解釋實踐、生產實踐和交往實踐哪個不是通過經驗才能把握的?馬克思就說:“我們開始要談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們不是教條,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拋開的現實的前提。這是一些現實的個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得到的現成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因此,這些前提可以用純粹經驗的方法來確定?!盵2]518-519其實在馬克思哲學的理論中對于經驗本身也應該實踐地去理解。

      通過實踐與認識、生產和經驗的關系的把握,可以理解馬克思哲學的實踐概念。首先實踐是馬克思哲學的首要觀點,但是它區(qū)別于經驗,它是感性的人的活動,它分為兩個層次、三個類型。只有深入把握了實踐概念,才能進一步理解馬克思的實踐哲學,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真諦,這樣談繼承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才有源有本。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王南湜.追尋哲學的精神——走向實踐哲學之路[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56.

      [5]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95.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9.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3.

      猜你喜歡
      感性馬克思哲學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感性工學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菱的哲學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分析網絡新聞的感性面對及思考
      新聞傳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22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fā)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崇尚感性意味著什么
      感性的解放與審美活動的發(fā)生——對馬克思一個早期思想的引申
      延吉市| 通河县| 烟台市| 谢通门县| 南岸区| 漯河市| 日照市| 普格县| 邵东县| 甘洛县| 九江市| 嘉祥县| 瓦房店市| 宁晋县| 西乌珠穆沁旗| 连江县| 平果县| 抚远县| 三原县| 基隆市| 瑞丽市| 璧山县| 阆中市| 阿拉尔市| 凤庆县| 祁东县| 南乐县| 察哈| 梧州市| 徐水县| 深州市| 淮滨县| 文水县| 贵州省| 留坝县| 平湖市| 东阿县| 冀州市| 屏东县| 赤峰市| 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