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琳 (長江大學臨床醫(y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湖北 荊州 434000)
采用輔助切口行腹腔鏡下巨大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觀察
宋 琳 (長江大學臨床醫(y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湖北 荊州 434000)
目的:探討腹腔鏡下巨大子宮肌瘤剔除術中行輔助切口的臨床效果。方法:分析腹腔鏡下巨大子宮肌瘤剔除術中行輔助切口5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50例巨大子宮肌瘤剔除術均在腹腔鏡下完成,術中出血少,手術時間短。結論:對巨大子宮肌瘤行腹腔鏡下剔除術,術中行輔助切口是可行的,手術安全,出血少,恢復快。
子宮肌瘤剔除術;腹腔鏡;輔助切口
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婦科疾病,根據肌瘤與子宮的關系,可以分為漿膜下、肌壁間、粘膜下子宮肌瘤3種類型。我科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輔助切口腹腔鏡下行漿膜下及肌壁間巨大子宮肌瘤剔除術50例,效果滿意。現總結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采用輔助切口行腹腔鏡下巨大子宮肌瘤剔除術50例,患者年齡23~49歲,平均36歲。單發(fā)肌瘤22例,多發(fā)肌瘤28例。其中肌壁間肌瘤37例,漿膜下肌瘤13例,最大肌瘤直徑15cm,最多8個。病例選擇標準:有生育要求或要求保留子宮的婦女;年齡在50歲以下;肌壁間肌瘤或漿膜下肌瘤,不選擇粘膜下子宮肌瘤,對于宮頸肌瘤要選擇直徑5cm以下病例;估計盆腔無嚴重粘連;心肺功能良好,無腹腔鏡手術禁忌證;無生殖道急性炎癥。排除子宮(包括宮頸)惡性病變者。
1.2手術方法
患者均采用全麻,取截石位,腹部行常規(guī)穿刺孔,腹腔鏡下探查肌瘤形態(tài)、大小、生長部位,于兩側宮角部注射垂體后葉素收縮子宮血管。對于肌壁間肌瘤,于肌瘤突出部,電凝切開至瘤體,分離瘤體假包膜,用抓鉗鉗夾瘤體形成張力,用電凝鉤將肌體向下分離至基底部,電凝離斷,以可吸收線間斷或連續(xù)縫合創(chuàng)面成形子宮;對于蒂較寬的漿膜下肌瘤則可先用線套扎后用緊靠瘤體切割蒂部,創(chuàng)面以可吸收線縫合止血[1-2]。巨大子宮肌瘤行剔除術后創(chuàng)面大、深,難于成形者,術中行下腹橫行輔助切口長約3cm,放出二氧化碳氣體后,將子宮創(chuàng)面于切口處暴露,或將子宮拉出腹腔外,直視下以可吸收線連續(xù)或間斷縫合創(chuàng)面成形子宮,當創(chuàng)面較深時需分兩層縫合,并嚴密止血后放回腹腔,瘤體可剪小后于輔助切口處取出,逐層縫合下腹部切口,重新腹腔充氣,腔鏡下再次檢查創(chuàng)面無出血后,放置腹腔引流后結束手術。
1.3結果
本組50例均在腹腔鏡下完成,術中未發(fā)生大出血、鄰近臟器損傷,手術時間60~130min,術中出血80~300ml,術后腸功能恢復時間18~36h。有11例患者術后3d內有發(fā)熱,體溫最高38.6℃,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體溫均恢復正常。住院時間4~6d。術后3月復查,子宮均恢復正常。
傳統(tǒng)經腹子宮肌瘤剔除術創(chuàng)面大,術后盆腔粘連發(fā)生率高,瘢痕體質或愛美患者不易接受。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完善,以往單一的經腹子宮肌瘤剔除術已逐漸向微創(chuàng)方向發(fā)展[3]。采用輔助切口行腹腔鏡下巨大子宮肌瘤剔除術,子宮成形好,術中出血少,恢復快,手術時間短,對腹腔干擾少,減少了中轉開腹的機率,與開腹手術相比有明顯優(yōu)勢。
2.1手術前準備
術前仔細的婦檢及詳細的超聲檢查,明確肌瘤的類型、大小、數目,對選擇病例至關重要。術前需評估手術難度,嚴格把握手術指征。術中進腹腔后需再次探查肌瘤情況,設計好手術方式。
2.2術中出血問題
剔除肌瘤前在兩側宮角注射垂體后葉素,使子宮肌層收縮,減少出血。術中正確分離瘤體層次,緊貼瘤體,邊凝邊剝除[2]。對于瘤腔較深者可采用分層縫合。提高縫合的速度,肌瘤剝除后,立即縫合創(chuàng)面止血,對于巨大肌瘤立即行輔助切口,腔外縫合止血效果優(yōu)于腔內??p合后的創(chuàng)面可用止血紗布及明膠海綿覆蓋,有利于止血及防止術后粘連[4]。
2.3術后處理
術后需使用縮宮素至少3d。術后腸功能恢復后可給予米非司酮或GnRh類藥物預防復發(fā)。
總之,采用輔助切口行腹腔鏡下巨大子宮肌瘤剔除術具有腹部創(chuàng)傷小、術中出血少、子宮成形好、術后腸功能恢復快、局部粘連少、切口美觀、術后康復快、住院時間短、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是一種安全可行的手術方法。
[1]王冬梅.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102例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5):73-74.
[2]張娟,包曉麗,劉玉波,等.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51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24):3473-3474.
[3]Marret H,Chevillot M,Giraudeau B A.Reteospective multicentre study comparing myomectomy by laparotomy in current surgical practice .What are the best patient selection criteria[J]? Eur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d,2004,117:82-86.
[4]周立華,郭華峰.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104例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1,20(3):303-304.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8.004
R711.74
A
1673-1409(2012)08-R008-02
2012-06-21
宋琳(1979-),女,湖北荊門人,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婦科學臨床工作。
[編輯] 一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