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華,馮友銀 (長江大學臨床醫(y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門診部, 湖北 荊州 434000)
淺談護患關系中的非語言溝通
張艷華,馮友銀 (長江大學臨床醫(y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門診部, 湖北 荊州 434000)
護士;患者;非語言溝通
非語言溝通是指伴隨語言溝通時使用的一些非語言行為,也稱為體態(tài)語言。在護患交往過程中適時適度運用可產生特殊的魅力和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1.1朝向與距離
朝向與距離在交往開始接觸時起著重要作用,兩人的談話距離和朝向取決于彼此間預期和要求的是什么樣的會見。如果是親密友好的會見可以近一些甚至可以有軀體的接觸,而對于護理人員與患者來說應盡可能的親近他們,視他們?yōu)橛H人。
1.2目光接觸
目光接觸是體態(tài)語言中最重要的一種,雙方愈靠近目光接觸愈少。在談話時,聽者的目光接觸多于說者,目光接觸的多少反應聽者是否喜歡聽,持續(xù)的目光接觸是強烈情緒反應的象征,這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目光轉移可能提示內疚、恐懼和拒絕。護士可通過眼神把關愛傳遞給患者,讓其增加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3身體運動
身體遠動是情緒反應的指征,他能傳遞有關個體情緒狀態(tài)的信息,還能提示一個人如何應對由面部表達的情緒狀態(tài),而面部表情是表明情緒的本質,若面部呈現(xiàn)憤怒,身體可根據(jù)個體表現(xiàn)憤怒的方式而前移,為準備襲擊或后退而采取防御。如當患者痛苦時,輕輕的撫摸他的手或拍拍他的肩;當患者高熱時,摸摸他的額部,及時遞上一杯溫開水,帶給患者無言的關心。
1.4面部表情
面部肌肉結構的收縮可以表示情感的瞬時變化,反應恐懼、驚訝、憤怒、壓抑與快樂。如自然而真誠的微笑能使剛入院的患者消除陌生感,能使患兒增加安全感。
1.5姿勢
姿勢往往反應一個人對他周圍人所持的態(tài)度,另外還提示一群人中相互的關系。有些姿勢和運動相當于無聲的語言,如點頭和搖頭,贊同和否定,聳肩(表示不肯定),聳肩加攤手表示毫無辦法。
1.6傾聽
認真傾聽是護士對病人關注和尊重的表現(xiàn),傾聽不只是聽病人的詢問,而且要通過病人的表情、動作等非語言行為,真正理解病人所表達的內容,體會病人的真實感受。護士在傾聽時應聚精會神,避免分散注意力的動作,距離適當,姿勢自然,保持眼神交流,不打斷病人說話,適當?shù)刈龀龇磻?可以點頭表示你接受病人所訴的內容,并希望他繼續(xù)說下去。
護士的面部表情、儀表步態(tài)、手勢和眼神都能體現(xiàn)護士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風,如在護患溝通中恰當靈活運用不但可以打開性格內向患者或有精神疾病患者的心扉,并且可以從容應對護患糾紛及不良的社會情境,對建立和維護良好的護患關系起到積極的作用。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8.016
R197.3
A
1673-1409(2012)08-R031-01
2012-02-06
張艷華(1960-),女,河北武邑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編輯] 何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