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西游記》中的“V得O”結(jié)構(gòu)研究

      2012-04-02 11:33:31江蓉蓉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2年3期
      關鍵詞:現(xiàn)代漢語西游記賓語

      江蓉蓉

      (蘇州大學文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V得O”是動詞補語“V得”后接賓語的一種結(jié)構(gòu),其產(chǎn)生與演化的歷程一直受到漢語史學界的重視。幾十年來,諸多學者從傳統(tǒng)句法學、生成語法學、認知語法學、功能語法學等多個角度對其進行研究,得到了很多令人信服的結(jié)論。作為明代中期語言的重要代表作,《西游記》中有大量的“V得O”結(jié)構(gòu),構(gòu)成獨特,表現(xiàn)活躍,值得給予特別的關注。本文以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漢語標記語料庫”為基礎,對這種高頻結(jié)構(gòu)在《西游記》中的使用情況,作了窮盡的搜羅和詳盡的分析,意在探明“V得O”結(jié)構(gòu)在《西游記》中的整體面貌。同時,將其與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的同類結(jié)構(gòu)進行比較并揭示二者之間的歷史淵源也是本文的主旨之一。

      根據(jù)“得”字性質(zhì)的不同,“V得O”結(jié)構(gòu)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本文分別標記為:V得1O;V得2O;V得3O。下面就對這三種基本類型逐一進行分析。

      一、“V得1O”結(jié)構(gòu)

      之所以將“V得1O”結(jié)構(gòu)作為第一種結(jié)構(gòu)來介紹,是因為“得1”同動詞“得”之間還有一定程度的關聯(lián)。我們主要從“得1”的性質(zhì)、“V”的語音形式和語義特征、“V得1”后的賓語類型等角度來認識這個結(jié)構(gòu)。

      (一)“得1”的性質(zhì)

      在此類結(jié)構(gòu)中,“得1”通常放在動詞后,在一定程度上還存有表“獲得、得到”的實義。“得1”“雖然從理念上講‘獲得’義還比較明顯,可如果用‘得到、獲得’來翻譯的話,反顯得生硬,這說明前面的動詞和‘得’已經(jīng)發(fā)生意義融合,使‘得’稍微偏離了原義,只表示前面動作的結(jié)果,作它的補充成分”[1]。所以,《西游記》中的這種結(jié)構(gòu)應視作“得1”表結(jié)果的動補式加賓語。如:

      (1)美猴王聽得此言,滿心歡喜道:“神仙原來藏在這里!”(第一回)

      (2)及收兵查勘時,止捉得些狼蟲虎豹之類,不曾捉得他半個妖猴。(第六回)

      (3)選得大小明僧共計一千二百名,分派上中下三堂。(第十一回)

      (4)只聞得閻王問臣鄉(xiāng)貫、姓名。(第十一回)

      (二)“V”的語音形式和語義特征

      “得1”前的動詞“V”一般以單音節(jié)動詞為主,雙音節(jié)動詞較少。如:

      (5)正觀看間,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第一回)

      (6)眾猴稱揚不盡道:“大王去到那方,不意學得這般手段?!?第三回)

      (7)幸虧崔判官作保,借得河南相老兒的金銀一庫,買轉(zhuǎn)鬼魂,方得前行。(第十一回)

      (8)這兩件粗物,就賣得七千兩銀子?(第十二回)

      (9)行者道:“兄弟,雖不曾救得師父,老孫卻得個上風來了?!?第四十二回)

      (10)那怪物越發(fā)唱唱舞舞的,吃得勝酒哩,更不曾打聽得他的寶貝在那里。(第五十二回)

      就語義表現(xiàn)而言,動詞“V”通常具有[獲得義][自主義]的語義特征,可以分成兩類:一是感知類動詞,如“聞、聽”等,其“得”后成分一般是感官方面的獲得;二是動作性的動詞,如:查、賺、接、訪、捉、賣、救等,其“得”后成分一般是動作行為方面的獲得。

      (三)“V得1”后接賓語的類型

      “V得1”后不加賓語,這是賓語承前省略所致,其后內(nèi)容可以根據(jù)上下文推斷得出。但在通常情況下,“V得1”后面的賓語不可或缺,且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名詞性短語作賓語。主要包括一般的名詞、代詞、名詞性偏正結(jié)構(gòu)、數(shù)量短語等。如:

      (11)若不曾拿得他,切莫動他的人。(第十三回)

      (12)長老,你幸此間收得個好徒,甚喜甚喜,此人果然去得。(第十四回)

      (13)似這萬年,只結(jié)得三十個果子。(第二十四回)

      (14)前日不見了果子時,顛倒只數(shù)得二十二個,今日回生,怎么又多了一個?(第二十六回)

      2.主謂短語作賓語。這種情況在《西游記》中分布廣泛。如:

      (15)魔王笑道:“我常聞得那些猴精說他有個大王,出家修行去?!?第二回)

      (16)夜叉道:“臣巡水去到河邊,只聽得兩個漁樵攀話?!?第九回)

      (17)正要安排吞食,只聽得外面喧嘩,有人來報。(第十三回)

      (18)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第十一回)

      (3)動詞性短語作賓語。如:

      (19)只聽得棺中連聲大叫道:“渰殺我耶!”(第十一回)

      (20)幾年只聞得講他手段,今日果然話不虛傳。(第二十七回)

      (四)“V得1O”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的發(fā)展

      歷史考察顯示,《西游記》中的“V得1O”結(jié)構(gòu)到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得1”被“到”所取代。例如:

      (21)同妻張氏在門首販賣烏盆瓦器營生,但賺得些錢兒,只以盤纏為足。(第十一回)

      (22)正要安排吞食,只聽得外面喧嘩,有人來報。(第十三回)

      例(21)、(22)中的“賺得些錢兒”、“只聽得外面喧嘩”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已經(jīng)變成了“賺到些錢兒”、“只聽到外面喧嘩”。

      二、“V得2O”結(jié)構(gòu)

      (一)“得2”的性質(zhì)

      “得2”較之“得1”,其進一步虛化為表“實現(xiàn)、完成”義,虛化程度更高,已有類似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體標記的用法。但由于“V得2”后所接賓語是動詞“V”完成后的結(jié)果,故該結(jié)構(gòu)整體上仍應視作“得2”表完成的動補式加賓語。如:

      (23)若要過得此山,須是豬八戒依得我兩件事兒,才有三分去得。(第三十二回)

      (24)那沙僧抬頭見了,忙忙跪在面前道:“師父,你受了多少苦??!哥哥怎生救得你來也?”(第八十六回)

      (25)望老員外讓貧僧前去,待取得經(jīng)回,再造府久住些時,有何不可!(第九十六回)

      (二)“V”的語音形式和語義特征

      “得2”前的動詞也是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就語義表現(xiàn)來說,“得2”前的動詞“V”并無特定的語義特征。如:

      (26)才過得一十三年,還該我二十年陽壽。(第十一回)

      (27)到此熬不得苦楚,受不得爊煎,忍不得寒冷,服不得水土,死了有六七百,自盡了有七八百,只有我這五百個不得死。(第四十四回)

      (28)直等雞嗛了米盡,狗餂得面盡,燈焰燎斷鎖梃,那方才該下雨哩。(第八十七回)

      (三)“V得2”后賓語的類型

      “V得2”后所帶的賓語以名詞性短語為主。一部分為方位名詞和時間名詞,其后加“來、去”等趨向動詞,形成“V得2+O+趨向動詞/方位名詞”結(jié)構(gòu)。如:

      (29)即曳步近前,側(cè)身進得門里,只走到祖師寢榻之下。(第二回)

      (30)且收勝會,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經(jīng)來,再秉丹誠,重修圣果。(第十二回)

      (31)我倒再三盡意,度得個取經(jīng)人來,叮嚀教他救你性命。(第十五回)

      (32)師徒們上得山來,十分險峻,真?zhèn)€嵯峨好山──(第三十二回)

      (33)那些人出得城來,散步東郊。(第三十七回)

      (34)師徒們進得門來觀看,但見那——(第六十二回)

      (35)這大圣出得門外,打個唿哨,起在半空,捻了訣。(第七十八回)

      (四)“V得2O”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的發(fā)展

      “V得2O”結(jié)構(gòu)中的“得2”的用法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已經(jīng)被現(xiàn)行的體標記“了”取代。如:

      (36)才過得一十三年,還該我二十年陽壽。(第十一回)

      (37)師徒們進得門來觀看,但見那——(第六十二回)

      例(36)、(37)中的“過得一十三年”、“進得門來觀看”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已經(jīng)變成了“過了一十三年”、“進了門(來)觀看”。

      三、“V得3O”結(jié)構(gòu)

      關于“得2”和“得3”的區(qū)分,蔣紹愚先生認為:“起初,表達成的‘V得O’和表可能的‘V得O’的區(qū)別只在于它們所處的語境。‘V得O’如果出現(xiàn)在表已然的環(huán)境中,它就表示達成;如果出現(xiàn)在表未然或者假設的語境中,它就表示可能……所以,應該說表可能的‘V得O’中的‘得’是由表達成的‘得’發(fā)展而來的。到后來,這種發(fā)展已經(jīng)定型,‘V得O’就可以脫離語境來表示可能了?!盵2]這種說法很好地解釋了表“可能”義和表“完成”義的區(qū)別以及“得”從其“獲得”義發(fā)展為表“可能”義的過程。

      (一)“得3”的性質(zhì)

      “得3”已完全虛化成為表“可能”義的助詞,上文提到,其與“得2”的不同就在于“得3”出現(xiàn)于未然的語境中。“V+得3”的結(jié)構(gòu)也可以用“得3+V”來表達且意義上差別不大。如“去得”可表述為“得去”,“見得”可表述為“得見”等。這種用法實際上來自于古漢語語法,表示客觀條件的可能。如:

      (38)子姓皆從,得厭飲食。(《墨子·非儒下》)

      (39)得見有恒者,斯可矣。(《論語·述而》)

      (40)覆卻萬方陳乎前,而不得入其舍。(《莊子·達生》)

      “這個‘得’字后來移到動詞后面,表示某種動作是能做的或者是可以做的?!盵3]例如:

      (41)用舊義在江東,恐不辦得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第二十七》)

      (42)無雙若認得,必開簾子,當?shù)闷骋姸?唐薛調(diào)《無雙傳》)

      “得”的這種用法在《西游記》中被延續(xù)下來,故這種結(jié)構(gòu)應視作動詞“V”表可能的動補式加賓語,主要有“V得”和“V得O”兩種形式。實際上二者的用法沒有區(qū)別,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兩種形式,是因為“V得”后的賓語已承前省略,不會發(fā)生理解的偏差。試比較:

      (43)太宗悚懼道:“朕如何去得?”(第十一回)

      (44)入了沙門,若是還像當時行兇,一味傷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第十四回)

      (二)“V”的語音形式和語義特征

      動詞“V”語音上還是以單音節(jié)為主,也有少量的雙音節(jié)動詞,如:理會、看顧、打聽等,但在語義上已沒有特定的語義特征。如:

      (45)崩、芭二將,虛怯怯使不得刀劍。(第六回)

      (46)三藏道:“只怕長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罷?!?第十四回)

      (47)你想老孫,可是受得悶氣的?(第十四回)

      (48)你想那東土來的凡馬,怎歷得這萬水千山?(第十五回)

      (49)三藏道:“那無鞍轡的馬,怎生騎得?”(第十五回)

      (50)你不曾理會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偽之人。(第十六回)

      (51)三藏道:“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第十八回)

      (52)沒有玉瓢,只有玉茶盞、玉酒杯,可用得么?(第二十六回)

      (53)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第二十七回)

      (54)吃齋小可,這火光幾時滅得,讓我?guī)煾高^去?(第五十九回)

      (55)但吾師如何挑得經(jīng)擔?如何牽得這馬?(第一百回)

      (三)“V得3”后賓語的類型

      “V得3”后的賓語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名詞性短語作賓語。如:

      (56)里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第一回)

      (57)這樣個丑嘴臉的人,會不得姨夫,又見不得親戚。(第十八回)

      (58)兄弟,你好不知止足這個東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著盡飽。(第二十四回)

      (59)行者道:“若見不得生人面啊,我會懸絲診脈?!?第六十八回)

      2.主謂短語作賓語。如:

      (60)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第十二回)

      (61)原來那猴子吃不得人急他,見三藏搶白了他這一句,他就發(fā)起神威道……(第十五回)

      (62)那長老看遍了野草山花,聽不得歸巢鳥噪。(第二十八回)

      (四)“V得3O”的否定形式

      之所以將其否定形式單獨列出討論,是因為《西游記》中這類結(jié)構(gòu)存在幾種不同的否定形式,值得關注。經(jīng)分析,“V得3O”主要有以下三種否定形式。

      1.V不得3O。如:

      (63)祖師笑道:“這個算不得騰云,只算得爬云而已?!?第二回)

      (64)若是那般捻訣,卻輪不得鐵棒,使不得神通,打不得妖怪。(第四十九回)

      (65)那道士從里邊跑出道:“妹妹,我要吃唐僧哩,救不得你了?!?第七十三回)

      2.VO不得3。如:

      (66)守誠曰:“我救你不得,只是指條生路與你投生便了?!?第九回)

      (67)萬一殺他不得,卻不反招己禍?(第十六回)

      3.不能+V得3O。如:

      (68)分明是個妖怪,他卻不能認得。(第二十七回)

      (69)慌得他去請四海龍王助雨,又不能滅得我三昧真火,被我燒了一個小發(fā)昏。(第四十二回)

      《西游記》中,(2)式出現(xiàn)的頻率要遠遠低于(1)式。(1)式發(fā)展到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結(jié)構(gòu)和用法基本不變,但(2)式發(fā)展到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O”移到了“V不得3”后,和(1)式合流了。這是因為(1)式本身處于絕對主導地位,加之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S+V+O”語序的影響,由此產(chǎn)生了(1)式和(2)式的合流。

      從漢語史角度來說,這兩種否定式的來源是不同的。太田辰夫先生認為:“置于動詞之后的‘不得’表示不可能比置于動詞之后的‘得’表示可能要用得早。這是因為后助動詞的‘不得’實際上是從助動詞轉(zhuǎn)化而來的,一開始就具有可能的意思(與之相反,由于后助動詞‘得’實際上是從‘獲得’的意義的動詞發(fā)展而來的,轉(zhuǎn)變到可能的意思需要時間)?!盵4]蔣紹愚先生在《近代漢語研究概要》里也提到:“應該說,只有在‘VO不得’中的‘得’是由表能愿動詞‘得’后置而來的,其他表可能的‘V得(O)’和‘V不得(O)’中的‘得’,都是由‘獲得—達成—可能’發(fā)展而來的。”[5]我們認為,太田先生和蔣紹愚先生的說法是有道理的。上文提到,在先秦文獻里,就已出現(xiàn)了大量的“得”作為可能式助動詞的用法,表示客觀條件的可能。但是促使它從動詞前移到動詞后的機制是什么,太田先生和蔣先生均未說明。

      另外,在《西游記》中,(3)式和(1)、(2)式兩種否定方式意義上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但語氣上的強調(diào)作用更強。試比較:

      (70)分明是個妖怪,他卻不能認得。(第二十七回)

      (71)分明是個妖精,那長老也不認得。(第二十七回)

      隨著語言的發(fā)展,(3)式也漸漸消失,并和(1)式合流。

      (五)“V得3O”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的發(fā)展

      據(jù)歷時考察,“V得3O”發(fā)展到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有以下幾個變化:

      其一,大部分“V得3”到了現(xiàn)代漢語中被“能V”代替。如:

      (72)吃齋小可,這火光幾時滅得,讓我?guī)煾高^去?(第五十九回)

      到了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上例中的“這火光幾時滅得”已變成“這火光幾時能滅”。

      其二,大部分“V不得3O”、“VO不得3”和“不能+V得3O”到了現(xiàn)代漢語中都被“V不了O”代替。如:

      (73)祖師笑道:“這個算不得騰云,只算得爬云而已?!?第二回)

      (74)萬一殺他不得,卻不反招己禍?(第十六回)

      (75)若是那般捻訣,卻輪不得鐵棒,使不得神通,打不得妖怪。(第四十九回)

      到了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上例中的“算不得騰云”“殺他不得”“輪不得鐵棒,使不得神通,打不得妖怪”已經(jīng)變成“算不了騰云”“殺不了他”“輪不了鐵棒,使不了神通,打不了妖怪”。

      四、結(jié)語

      綜觀《西游記》中“V得O”結(jié)構(gòu)的使用情況,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

      其一,根據(jù)“得”的意義和虛化程度,“V得O”結(jié)構(gòu)可分成三種:V得1O、V得2O、V得3O。第一種結(jié)構(gòu)中,“得1”在一定程度上還存有“獲得、得到”的實義,此式宜視作表結(jié)果的動補式加賓語;第二種結(jié)構(gòu)中,“得2”進一步虛化為表“實現(xiàn)、完成”的動態(tài)助詞,有了類似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體標記的用法,此式應視作表完成的動補式加賓語;第三種結(jié)構(gòu)中,“得3”字已經(jīng)虛化為表“可能”義的結(jié)構(gòu)助詞,此式應視作表可能的動補式加賓語。總的來說,“在V得O”結(jié)構(gòu)中,作賓語的成分絕大多數(shù)是體詞性短語,包括單個名詞、名詞性定中短語、數(shù)量短語等,謂詞性短語相對較少,主要包括動詞性短語和主謂短語。

      其二,上述三種結(jié)構(gòu)在現(xiàn)代普通話中的演化結(jié)果各不相同。第一種結(jié)構(gòu)中,“得1”已經(jīng)被“到”所取代;第二種結(jié)構(gòu)中,“得2”已經(jīng)被現(xiàn)行的體標記“了”取代;第三種結(jié)構(gòu)中,大部分“V得3”到了現(xiàn)代漢語中被“能V”代替,大部分“V不得3O”、“VO不得3”和“不能+V得3O”到了現(xiàn)代漢語中都被“V不了O”代替。

      其三,《西游記》中已有不少“V得”成為凝固形式。例如:認得(215次)、曉得(121次)、記得(46次)、免得(12次)、恨不得(12次)、顧不得(11次)、了不得(4次)、怪不得(2次)等。

      另外,還有些“V得”處于半凝固狀態(tài)。比如,“省得”在書中共出現(xiàn)9次,5例是以凝固形式出現(xiàn)的,其他均不屬于凝固形式。其中有3例是“省(明白、了解)+得”,如:

      (76)你的耳聾?我是蠻話,你不省得?你偷吃了人參果,怎么不容我說。(第二十四回)

      (77)一女年方七歲,名貞英,人事尚未省得,如何會做妖精!(第八十三回)

      (78)城中的街道,我也認得,這里的鄉(xiāng)談,我也省得,會說。(第八十四回)

      有1例是“省(節(jié)省)+得”。如:

      (79)就是愚兄弟,也省得有些束修錢兒,也只望供養(yǎng)老爺半月,方才送行。(第九十六回)

      [參考文獻]

      [1]馬慧.論漢代“V得O”結(jié)構(gòu)及其在漢語史上的影響[J].語文學刊,2009(12):63.

      [2]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98.

      [3]王力.漢語語法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245.

      [4](日)太田辰夫.中國語歷史文法[M].蔣紹愚,徐昌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213-219.

      [5]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99.

      猜你喜歡
      現(xiàn)代漢語西游記賓語
      連詞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
      “楞”“愣”關系及“楞”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地位
      賓語從句及練習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9期)2018-01-25 20:12:14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10期)2018-01-25 18:42:55
      評《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4期)2017-06-30 08:39:17
      中考試題中的賓語從句
      現(xiàn)代漢語中詞匯性的性范疇
      北大版《現(xiàn)代漢語》增訂本)出版
      广汉市| 界首市| 嵊泗县| 浙江省| 台中县| 界首市| 宾川县| 凌源市| 漠河县| 芮城县| 合山市| 怀仁县| 新田县| 容城县| 吉水县| 大竹县| 竹北市| 新泰市| 海晏县| 化德县| 泰兴市| 炉霍县| 革吉县| 久治县| 峡江县| 长宁区| 丁青县| 宁德市| 平昌县| 健康| 洛川县| 高清| 鞍山市| 天祝| 湖口县| 思茅市| 青川县| 高台县| 宁明县| 河池市| 安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