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梅
朱春梅:女,本科,主管護師
梅毒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性傳播性疾病,近年來梅毒感染人數(shù)迅速增加,妊娠合并梅毒的發(fā)病率也逐年上升,且患者大多為隱性梅毒[1],產前檢查或入院待產甚至是產后才被檢出,一旦確診,會給孕產婦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從而影響其自身治療及母嬰傳播阻斷的效果。為了使患者積極配合驅梅治療,提高母嬰傳播阻斷的成功率,必須分析她們的心理狀況,根據(jù)不同的心理特點,制定出有效的護理措施?,F(xiàn)總結報道如下。
2011年4月~2012年3月我市共檢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34 例,年齡21~37 歲,平均年齡26 歲。確診時間:本次妊娠前5 例,孕中期16 例,孕晚期9 例,產時1 例,產后3 例。文化程度:小學2 例,初中17 例,高中及中專11 例,大專或大學4 例。感染途徑可能為多性伴者5 例(其中3 例丈夫為陽性,1 例丈夫陰性,1 例丈夫拒絕檢測),可能從梅毒陽性配偶處獲得者4 例,1 例疑為扎耳洞感染,感染途徑不詳24 例。
2.1 焦慮 焦慮心理首先是源于對疾病的恐懼,擔心能否治愈,擔心會傳給胎兒或是治療藥物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產后確診的患者擔憂新生兒能不能治療成功等。焦慮心理還來源對婚姻面臨危機的擔憂,因為知道梅毒的感染途徑主要是不潔的性行為,得知自己感染此病,尤其是多性伴而丈夫檢測結果為陰性及拒絕檢測的患者,在內心悔恨交加的同時更加擔憂丈夫及夫家對自己的看法,擔心婚姻會出現(xiàn)危機。
2.2 自卑 患者擔心受到醫(yī)護人員的歧視,擔心醫(yī)師會泄露自己的隱私,有的會隱瞞病情,更換產前保健的醫(yī)療單位,甚至是不再去醫(yī)院做產檢,只等臨產時再選擇離家較遠的醫(yī)院分娩。
2.3 抑郁 見于感染途徑不明的患者,確診后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到感染梅毒的原因,便與配偶互相猜疑、指責對方,爭吵不休,終日郁郁寡歡。
2.4 憤怒 多見于被動感染的患者,她們憎恨丈夫的背叛導致自己染上性病,并且影響到腹中胎兒的健康,情緒激動,想要終止妊娠,結束婚姻。
2.5 僥幸 僥幸心理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知識的缺乏,她們認為醫(yī)師講解的梅毒對胎兒可能造成的影響是夸大其詞,是出于對經濟效益的片面追求,不見得倒霉的事就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3.1 積極開展大眾健康教育、優(yōu)生優(yōu)育教育,將預防關口前移 通過多種形式普及梅毒相關知識,讓更多的適婚青年自覺接受婚前保健,準備生育孩子的夫婦重視孕前保健,提高梅毒的孕前檢出率,使得更多的梅毒感染婦女能在準備懷孕之前治愈梅毒,減少先天梅毒兒的出生。
3.2 保護患者隱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由于梅毒是性傳播疾病,患者不愿意同事、親戚朋友甚至是家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因此,尊重患者、為患者保守秘密是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礎,良好的護患關系則是能成功地實施心理護理的關鍵。
3.3 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水平,做好對癥心理護理 梅毒是一種由蒼白螺旋體引起的慢性全身性傳播疾病,主要傳播途徑為性接觸,妊娠梅毒不但可以影響孕婦健康,還可以通過胎盤將螺旋體傳給胎兒引起晚期流產、早產、死產或分娩先天梅毒兒[2]。如能切斷感染途徑,堅持早期、及時、足量、療程正規(guī)的治療,不但可以治愈,也可避免傳給下一代[3]。由于34例患者的心理狀況是復雜多樣的,在實施心理護理時首先要根據(jù)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和知識的接受能力耐心進行健康教育,使她們認識到梅毒對自身及胎兒或新生兒健康的危害,了解梅毒的發(fā)病機制與治療方法,再結合心理特點給予對癥心理護理。
3.3.1 焦慮的心理護理 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解釋治療梅毒的藥物對胎兒來說是相對安全的,打消患者害怕用藥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的顧慮,安心接受驅梅治療。對敢于承認曾有不潔性行為的患者,鼓勵她們跟丈夫坦誠交流,真心悔過,爭取親人的寬恕和諒解。
3.3.2 自卑的心理護理 對待梅毒患者與別的孕婦一樣,不用異樣的眼光看待,熱情主動地與患者溝通,告訴她們保守患者秘密是每一個醫(yī)務工作者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醫(yī)護人員絕不會有意無意地泄露她們的個人隱私。鼓勵她們正確對待疾病,定期做好產前檢查,不可故意隱瞞病情,以免延誤治療危害母子健康。
3.3.3 抑郁的心理護理 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性接觸并非是梅毒的唯一傳染途徑,面對疾病夫婦應該互相信任,共同承擔,而不是無端猜疑。動員患者丈夫主動接受血清梅毒檢測,如是陽性則要夫婦同治以保證療效。
3.3.4 憤怒的心理護理 憤怒心理多見于被動感染的患者,護理這些患者時應多注意心理疏導,幫助她們找到適當?shù)那榫w宣泄方式,讓其配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并配合共同治療。
3.3.5 僥幸的心理護理 對這類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時應重視數(shù)據(jù)的說服力,必要時可請患者一起閱讀具有權威性的教科書,讓她們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梅毒對母體及胎兒或新生兒的危害性,主動接受正規(guī)治療。
34 例患者中26 例已分娩,2 例孕期未做梅毒檢測,急產入院在產后確診的患者所生新生兒被確診為先天性梅毒兒;1例孕前確診經治療后妊娠,5 例孕期確診為梅毒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所生新生兒經隨訪已確診為陰性,18 例患者所生新生兒正在隨訪中;8 例尚未分娩患者均接受了驅梅治療。
孕婦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妊娠期間因生理變化帶來的種種不適已使她們的心理變得較為脆弱,此時被確診為梅毒患者,無疑更是雪上加霜,往往會出現(xiàn)多種復雜的心理反應和情緒變化,影響其對治療的配合及療效。提高孕前梅毒檢測率,在妊娠前治愈梅毒,可減少妊娠合并梅毒的發(fā)生。及時正確的心理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緩解心理壓力,配合治療,促進疾病康復,減少母嬰傳播。
[1]張玉蘭,楊彩霞,冼 翩,等.妊娠合并隱性梅毒患者的心理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5):110-111.
[2]鄭修霞主編.婦產科護理學[M].第4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93-194.
[3]蘇明容.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結局及護理[J].吉林醫(yī)學,2012,33(1):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