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地域文化視野下的北朝詠俠詩

      2012-04-12 05:02:13賈立國
      關(guān)鍵詞:庾信顏之推游俠

      賈立國

      (揚州大學文學院,江蘇揚州225002)

      地域文化視野下的北朝詠俠詩

      賈立國

      (揚州大學文學院,江蘇揚州225002)

      南北朝是中國古代詠俠詩發(fā)展鏈條中的重要一環(huán),為唐代詠俠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chǔ),尤其是詠俠詩在北朝的生存與傳播對于這一詩歌門類境界的開拓和格調(diào)的提高意義尤為重要。北朝詠俠詩總體風格不同于南朝的浮華輕艷,呈現(xiàn)出剛健勁直、粗獷豪放的風格,這與北朝的地域文化特性是分不開的。庾信、王褒由南入北后,帶來了南朝詠俠詩成熟的藝術(shù)技巧;同時由于身世遭遇的巨大轉(zhuǎn)變,北方的地理環(huán)境、文化特征和審美追求的熏染,使他們逐漸洗去在南朝所形成的輕艷華靡詩風,一變而為剛健清新、悲涼深沉,大大拓展和豐富了詠俠詩的審美境界,成為南北詩風融合的典范。

      地域文化;北朝;詠俠詩;剛健勁直

      一、地域文化特性與北朝俠風

      與其他詩歌門類一樣,中國古代詠俠詩從產(chǎn)生以至于唐代蔚為大觀經(jīng)歷了一個發(fā)展演變的過程。其中南北朝是古代詠俠詩較為繁榮的時期之一,也是這個發(fā)展鏈條上的重要一環(huán)。此時南北朝詠俠詩的藝術(shù)風貌南北差異較大,北朝詠俠詩作者和作品數(shù)量雖不及南朝,但總體風格則完全不同于南朝的浮華輕艷,而呈現(xiàn)出剛健勁直、粗獷豪放的風格,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這與北朝的地域文化特性是分不開的。

      《北史·文苑傳》概括南北文風的差異時說:“江左宮商發(fā)越,貴于清綺;河朔詞義貞剛,重乎氣質(zhì)。氣質(zhì)則理勝其詞,清綺則文過其意。理深者便于時用,文華者宜于詠歌。此南北詞人得失之大較也?!盵1]2781-2782近代學者對南北文風差異問題的論述最具代表性的是劉師培的《南北學派不同論》,其文曰:“梁陳以降,文體日靡。惟北朝文人,舍文尚質(zhì)。崔浩、高允之文,咸磽埆自雄。溫子升長于碑版,敘事簡直,得張、蔡之遺規(guī);盧思道長于歌詞,發(fā)音剛勁,嗣建安之逸響。子才、伯起,亦工記事之文,豈非北方文體固與南方不同哉!自子山、總持,身旅北方,而南方清綺之文,漸為北人所崇尚。又初明、子淵,身居北土,恥操南音,詩歌勁直,習為北鄙之聲,而六朝文體,亦自是稍更矣?!盵2]561文中對南北文差異的概括基本是正確的,但過分強調(diào)了地理環(huán)境對文風變化的作用。我國疆域廣大自然會形成地域性的文化差異,南北政治、經(jīng)濟、文化、民族風尚、自然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導致了南北文風的不同,南北朝詠俠詩不同風貌的形成也不例外。

      北朝俠風熾盛,以河朔為代表的北方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有尚武崇俠之風。如《漢書·地理志》稱趙、中山之地:“丈夫相聚游戲,悲歌忼慨,起則椎剽掘冢,作奸巧……”。[3]1655薊地“其俗愚悍少慮,輕薄無威,亦有所長,敢于急人,燕丹遺風也”[3]1657。即如秦地,亦是“五方雜厝,風俗不純。其世家則好禮文,富人則商賈為利,豪杰則游俠通奸。瀕南山,近夏陽,多阻險輕薄,易為盜賊,常為天下劇。”[3]1642再加南北政權(quán)對峙,北朝長期在鮮卑貴族統(tǒng)治之下,形成了多民族融合接觸的局面。由于多民族的雜居狀況和時常發(fā)生的爭斗使得北朝漢族人也受到了游牧民族粗獷豪放性格的影響,崇尚武勇精神。北朝強宗豪族大多聚族而居,建立起了塢堡,亦崇尚武勇以抵御侵擾。如《魏書》中記載當時廣平人李波,宗族強盛,殘掠生民。地方刺史親往討伐,李波率其宗族拒戰(zhàn),大破官軍?!八鞛殄吞又?公私成患。百姓為之語曰:‘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婦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盵4]1176這種宗族塢堡勢力強大而侵擾百姓的事情一如漢代的豪俠,其中所引民歌也正說明了北朝強悍尚武之風。

      北朝崇尚武勇的民風在很多民歌中都有反映,如《企喻歌》:“男兒欲作健,結(jié)伴不須多。鷂子經(jīng)天飛,群雀兩向波?!盵5]2152《折楊柳歌辭》:“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足必跋黃塵下,然后別雄雌?!盵5]2158《瑯琊王歌辭》:“新買五尺刀,懸于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劇于十五女?!盵5]2153快馬、寶刀皆民之所好,文人亦不例外。北魏崔鴻有《詠寶劍詩》云:“寶劍出昆吾,龜龍夾彩珠。五精初獻術(shù),千戶竟論都。匣氣沖牛斗,山形轉(zhuǎn)鹿盧。欲知天下貴,持此問風胡”[5]2212,作品表現(xiàn)的同樣是對利器珍愛無比的心情。

      此外,北朝征戰(zhàn)不息,攻伐相繼,整個社會長期動蕩不安,亂世的環(huán)境更促成了游俠風行的局面。正如汪涌豪《中國游俠史》所指出的:“由于終北朝之時,政治昏暗,戰(zhàn)爭不斷,豪暴貪婪無度,人民失去恒產(chǎn),整個社會充滿著紛擾離散的不安定因素,秦漢以來趁亂崛起的游俠得以被時人認同,并繼續(xù)得到發(fā)展?!盵6]105《魏書》、《北齊書》、《周書》、《北史》等史籍中所載的著名任俠之人數(shù)量極多,如北魏高樹生性通達,重節(jié)義,好交結(jié)英雄,不事生產(chǎn)而尚氣俠;裴慶孫性倜儻,重然諾,任俠有氣;北齊高翼為人豪俠有風神,常傾盡家資招聚劍客;高乾亦少時輕俠,數(shù)犯公法,長而修改,輕財重義,多所結(jié)交;劉孟和少好弓馬,率性豪俠;北周宇文洛生少任俠,尚武藝,及壯,有大度,好施愛士;韋祐好游俠,喜藏亡納死,交結(jié)輕猾亡命之徒,等等均見諸史書。甚至有些深于儒學之人也性喜游俠,如李業(yè)興愛好墳籍,深通儒學,眾儒皆嘆服其學識淵博,但他也性好豪俠、重意氣,喜歡賑窮救急。至于民間不知名的俠者,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這是形成剛健豪放的北朝詠俠詩的現(xiàn)實土壤。

      二、北朝詠俠詩的剛健勁直之風

      北朝詠俠詩作者主要有溫子升、顏之推、王褒和庾信等人,詠俠詩作品數(shù)量也較南朝要少,卻都有著剛健勁直的風格,完全不同于南朝詠俠詩那種輕艷華靡之風。溫子升,字鵬舉,太原人,是晉大將軍溫嶠之后,北魏時任南主客郎中、侍讀兼舍人、散騎常侍、中軍大將軍等職,東魏時任大將軍府咨議參軍等職。世居江左,是典型的北朝文人。其詠俠詩《白鼻騧》云:

      少年多好事,攬轡向西都。相逢狹斜路,駐馬詣當壚。[5]2220

      此詩選取了少年游俠生活中的一個剪影,表現(xiàn)其豪放不羈的性格。“少年多好事”點出任俠使氣,好管不平的特征,西都路上縱馬馳騁,不知要去做什么犯禁之事。而路上偶逢,即入酒家放懷暢飲,顯出少年結(jié)客、意氣相傾的坦誠豪蕩。唐代詩人王維《少年行》中“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恐脫胎于此。此詩語言簡練,風格質(zhì)樸,絲毫沒有南朝詠俠詩中那種華貴柔靡的氣息,呈現(xiàn)出一種完全不同的風貌。

      再有北齊顏之推《從周入齊夜度砥柱》:

      俠客重艱辛,夜出小平津。馬色迷關(guān)吏,雞鳴起戍人。露鮮華劍彩,月照寶刀新。問我將何去,北海就孫賓。[5]2283

      顏之推,瑯琊臨沂人。初仕梁,為湘東王常侍,元帝時為散騎常侍。后奔齊,曾任黃門侍郎,平原太守。齊亡后入周,為御史上士。隋開皇中,太子召為學士。《北史·顏之推傳》載顏之推祖、父皆以義烈稱世,顏之推亦“好飲酒,多任縱,不修邊幅,時論以此少之”[1]2794,頗有俠者作風。其《從周入齊夜度砥柱》乃緣事而發(fā),據(jù)《北史》載,江陵為周軍所破時,“大將軍李穆重之,送往弘農(nóng),令掌其兄陽平公遠書翰。遇河水暴長,具船將妻子奔齊,經(jīng)砥柱之險,時人稱其勇決”[1]2795,李穆乃北周大將,抓住顏之推因為重視人才將他送給其兄作高級文員。而顏之推內(nèi)心卻悲慨已極,因此借俠客慷慨自許。詩中的俠客行色匆匆,星夜趕路,迷蒙夜色中,只見“露鮮華劍彩,月照寶刀新”,俠客的身影依然那樣醒目。顏之推此行是逃往北周之敵國北齊,北周是鮮卑政權(quán),非我族類,而且是仇敵之國,北齊高氏總歸是漢人政權(quán),所以作品最后兩句“問我將何去,北海就孫賓”突然轉(zhuǎn)為第一人稱敘述,說明俠客此去,是往北海尋求救國良策,這一俠客分明就是詩人自己。玩味詩意這種悲慨決絕之感,正見出顏之推是以俠慷慨自許,反映出強烈的現(xiàn)實精神。

      至于王褒詠俠詩,多軍旅之思。從軍與任俠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結(jié)合,表現(xiàn)出豪放勁健的風格。如《從軍行二首》其二:

      黃河流水急,驄馬遠征人。谷望河陽縣,橋渡小平津。年少多游俠,結(jié)客好輕身。代風愁櫪馬,胡霜宜角筋。羽書勞警急,邊鞍倦苦辛??稻右驖h使,盧龍稱魏臣?;氖戳?邊城不識春。男兒重意氣,無為羞賤貧。[5]2330

      詩中寫的是少年游俠的群體形象,在邊城緊急的情況下曾經(jīng)結(jié)客報怨、重義輕生的游俠少年遠赴邊關(guān)救國家于危難,俠義人格與英雄人格。詩人用了許多筆墨寫出了邊塞環(huán)境的荒涼苦寒,以此來反襯游俠意氣縱橫、斗志昂揚的大無畏精神和從軍立功的熱切愿望。再如《關(guān)山篇》:[5]2330

      從軍出隴阪,驅(qū)馬度關(guān)山。關(guān)山恒掩藹,高峰白云外。遙望秦川水,千里如長帶。好勇自秦中,意氣多豪雄。少年便習戰(zhàn),十四已從戎。遼水深難渡,榆關(guān)斷未通。[5]2329

      此詩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和風格與上一首如出一轍,借北國邊關(guān)蒼涼闊大的物象為作品增添了雄渾的氣勢。曹植開辟了詠俠詩中俠行邊塞的模式,其《白馬篇》及后世擬作,主要側(cè)重于描寫游俠少年的精神風采和殺敵雄姿,而王褒詠俠詩對邊塞風物的描寫則可謂另辟蹊徑。

      三、南北文風融合對北朝詠俠詩的影響

      在談到南北文風的差異時,研究者多關(guān)注于南風北漸問題。北朝獨特文風的形成與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對漢文化的選擇利用有一定的關(guān)系。北魏孝文帝的遷都洛陽和實行漢化,多采用漢魏以至西晉的制度,審美心理和文字風格方面也多崇尚漢魏西晉。因此對于南北文化的交流,我們還應該注意到南方文化對北方文化影響過程中,北朝文人對南朝文化的借鑒和吸收是有選擇的,在模擬南朝文學時,始終未喪失北方特定地域所形成的審美意識,而且北朝文化也會顯現(xiàn)出對南方文化的積極影響。在由南入北的詩人創(chuàng)作中可以明顯看出這種影響的效果。從古代詠俠詩的創(chuàng)作方面來看,王褒和庾信都是由南入北的詩人,他們的詠俠詩呈現(xiàn)出的就是南北交融的特點,這對于拓寬詠俠詩的藝術(shù)境界、提升詠俠詩的藝術(shù)品位有著積極的意義。

      在北朝文人模擬庾信、王褒詩風的同時,庾信、王褒也自覺地吸收了北朝文化的營養(yǎng),融合南北詩風。王褒有一些詠俠詩反映上層貴族子弟的任俠之風,如《游俠篇》:

      京洛出名謳,豪俠竟交游。河南期四姓,關(guān)西謁五侯。斗雞橫大道,走馬出長楸。桑陰徙將夕,槐路轉(zhuǎn)淹留。[5]2333

      從題材看,王褒此詩延續(xù)的是南朝詠俠詩所常見的描寫貴游公子斗雞走馬等所謂任俠行為的內(nèi)容,但卻洗去了南朝詠俠詩那種浮艷華靡之風。這首詩描繪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后貴族子弟較為粗獷的游俠生活,頗有粗豪之風,與南朝那些浮艷華靡之作不同。

      另一詠俠詩作者庾信在南朝時所寫的詠俠詩充滿了輕艷華靡的風氣,如《結(jié)客少年場行》:“結(jié)客少年場,春風滿路香。歌撩李都尉,果擲潘河陽。隔花遙勸酒,就水更移床。今年喜夫婿,新拜羽林郎。定知劉碧玉,偷嫁汝南王?!盵5]2349雖沿用詠俠樂府《結(jié)客少年場行》古題,但內(nèi)容不出宮體范圍,充斥著柔靡的脂粉女人的香氣,并無一絲游俠少年慷慨豪蕩的作風。在宮廷文人的世界中,俠客不僅身骨酥軟地跌入脂粉花叢之中,甚至被畫入屏風成為艷冶閨房的一種裝飾,庾信《詠畫屏風詩二十五首》其一表現(xiàn)的就是這樣的內(nèi)容。但是由南入北后,身世遭遇的巨大轉(zhuǎn)變,北方的地理環(huán)境、文化特征和審美追求的熏染,使他逐漸洗去在南朝所形成的輕艷華靡詩風,一變而為剛健清新、悲涼深沉。杜甫在《戲為六絕句》中贊美道:“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其藝術(shù)造詣確實達到了窮南北之勝的高度。

      在身旅北方接受了北朝文學的勁健渾灝之風后,庾信詠俠詩發(fā)生了轉(zhuǎn)變,這種轉(zhuǎn)變與他的身世遭際是有直接關(guān)系的。經(jīng)侯景之亂梁已瀕臨破滅,庾信以使臣身份出使長安,卻因江陵淪陷而無法南歸。經(jīng)歷了亡國之變的庾信不得不先后仕西魏和北周,“雖位望通顯,常作鄉(xiāng)關(guān)之思”[1]2794。他的詠俠詩常飽含家國之痛、身世之悲,筆調(diào)蒼涼勁健,大大開拓和豐富了詠俠詩的審美境界。如《擬詠懷詩二十七首》其六:

      疇昔國士遇,生平知己恩。直言珠可吐,寧知炭可吞。一顧重尺璧,千金輕一言。悲傷劉孺子,凄愴史皇孫。無因同武騎,歸守灞陵園。[5]2368

      庾信十五歲就作了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的東宮講讀,十九歲任蕭綱的東宮抄撰學士,深得寵信,如今卻不得已屈身仕敵,其內(nèi)心是非常痛苦而無奈的。作為一種情感的宣泄,他找到了詠俠詩這一載體。詩人采用了刺客之俠豫讓的典故,豫讓“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為報知遇之情而殞身不恤、慷慨赴死,這正反襯出庾信自己作為一個文弱書生身不由己、無力回天的悲涼心情?!氨瘋麆⑷孀?凄愴史皇孫。無因同武騎,歸守灞陵園”,分別以漢代劉孺子和史皇孫之事表示對梁敬帝和梁皇室子孫之死的哀悼,庾信說自己本是梁之臣子,卻不能像漢司馬相如看守孝文帝陵園那樣去守梁主的墳墓,感情真摯沉痛。此詩借詠俠抒發(fā)了自己不能以身報國的失志之痛,這是對傳統(tǒng)詠俠詩模式的一種突破。

      再如《擬詠懷詩二十七首》其十:

      悲歌度燕水,弭節(jié)出陽關(guān)。李陵從此去,荊卿不復還。故人形影滅,音書兩俱絕。遙看塞北云,懸想關(guān)山雪。游子河梁上,應將蘇武別。[5]2368

      詩人由易水寒波想起了曾經(jīng)在此慷慨悲歌的俠士荊軻,表現(xiàn)出他內(nèi)心對鏟除強敵的渴望。而自己委身事敵的現(xiàn)實又讓他心存屈辱、愧疚難安,所以又用兵敗投降的李陵和不辱使命的蘇武兩相對照,寫出自己內(nèi)心的矛盾與痛苦,感慨深沉,意緒悲涼?!稊M詠懷詩二十七首》其二十六則由詠俠而激起了內(nèi)心的豪氣:

      蕭條亭障遠,凄慘風塵多。關(guān)門臨白狄,城影入黃河。秋風別蘇武,寒水送荊軻。誰言氣蓋世,晨起帳中歌。[5]2370

      庾信用蕭條凄慘的北國風物傳達出內(nèi)心百轉(zhuǎn)千回的痛苦,感傷時變、魂牽故國。所詠人物同樣是作為俠士和使臣典范的荊軻與蘇武,而自己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未能辦到,拔劍挺身以報國仇也未能辦到,庾信怎能不愧悔自責?!罢l言氣蓋世,晨起帳中歌”,正是想借豪俠之氣一洗儒生的懦弱。全詩在濃濃的鄉(xiāng)關(guān)之思中彌漫著一縷尚未消磨的豪壯之氣,筆調(diào)蒼涼勁健。

      客觀地講,庾信雖也寫過一些柔靡浮華的詠俠詩,但他早年在宮廷詩人力求新變的藝術(shù)追求下,對詩歌的藝術(shù)形式所作的積極探索是非常有價值的,如詩歌的音樂美、色彩美、用典的巧妙自然等都是值得稱道的。在他經(jīng)歷了家國之痛、由南入北后,這種對詩歌形式美的追求也找到了得以充分實現(xiàn)的土壤,其詠俠詩融合南北之長,既表現(xiàn)出充實的情感內(nèi)容,又呈現(xiàn)出蒼涼渾厚的藝術(shù)境界,這對唐代的詠俠詩創(chuàng)作也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從前面的論述可知,由于地域文化因素的影響,北朝詠俠詩總體上呈現(xiàn)出與南朝詠俠詩不同的風貌,展現(xiàn)了剛健勁直、粗獷豪放的藝術(shù)風格。庾信、王褒入北后,帶來了南朝詠俠詩純熟的藝術(shù)技巧;加之詩人命運的巨大變化,北方的地理環(huán)境、文化特征和審美追求的熏染,使他們逐漸擯棄了南朝詠俠詩的華靡輕艷之風,一變而為剛健清新、悲涼深沉??梢娫亗b詩在北朝的生存與傳播對于古代詠俠詩這一詩歌門類境界的開拓和格調(diào)的提高意義重大,為其在唐代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1]李延壽.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劉師培.劉申叔遺書:上[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3]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5]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M].北京:中華書局,1983.

      [6]汪涌豪.中國游俠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J206.2/4

      A

      1004-941(2012)04-0089-04

      2012-06-10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貧民文學的兩次興起”(項目編號:05BZW035);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古代詠俠詩史研究”(項目編號:2011SJD750025)。

      賈立國(1970-),黑龍江依蘭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古代文學。

      責任編輯:謝婭萍

      猜你喜歡
      庾信顏之推游俠
      Gratitude for the Source of Benefit
      尺子在量人的時候別忘了量己
      知識窗(2023年1期)2023-02-16 01:08:27
      黨派之爭與顏之推的歷史書寫
      220kV電流互感器故障分析及處理
      小米游俠記:虎頭將軍
      學與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14
      黑暗游俠 STEPHEN JACKSON
      NBA特刊(2018年7期)2018-06-08 05:48:48
      顏之推《顏氏家訓》
      小米游俠記:看戲
      學與玩(2017年12期)2017-02-16 06:51:26
      小米游俠記:腌咸菜
      學與玩(2017年11期)2017-02-16 06:50:50
      顏之推兒童教育思想對當今幼兒家庭教育的啟示
      南溪县| 炎陵县| 渝北区| 林西县| 麻栗坡县| 田林县| 建湖县| 遂川县| 新丰县| 南京市| 曲沃县| 江西省| 扎鲁特旗| 敦煌市| 洞口县| 容城县| 富阳市| 甘南县| 夏河县| 和田县| 西乌| 延津县| 柘荣县| 五大连池市| 嵩明县| 乐业县| 谢通门县| 宁远县| 永年县| 遵化市| 滦平县| 喀喇沁旗| 荔波县| 梁平县| 聂拉木县| 象州县| 汉沽区| 中超| 台中县| 和顺县|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