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保健品化妝品技術審評中心(100053)鐘婷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對于食品的營養(yǎng)性、保健性和方便性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燕麥(Avena sativa L.)為禾本科燕麥屬作物,是世界八大糧食作物之一,集中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地區(qū)。燕麥主要分為兩類:帶麩型和裸粒型。燕麥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主要為裸粒型燕麥,稱為裸燕麥,也稱莜麥、玉麥、燕麥和鈴鐺麥,分布于我國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陜西、寧夏、青海等地區(qū)。
燕麥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具有重要的營養(yǎng)和保健價值。因此,燕麥作為粗糧保健食品,也越來越受到現(xiàn)代人的關注。其生長適應性強,產量高,是我國的一大資源優(yōu)勢。本文主要介紹了燕麥的營養(yǎng)成分、保健功能和綜合利用,為今后綜合開發(fā)燕麥資源、提高燕麥產品附加值提供思路。
燕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淀粉和可溶性膳食纖維,其含量居糧食谷物類之首,還含有維生素E、B1、B2、葉酸,以及鈣、磷、鐵、鋅、錳等多種礦物質與微量元素。
1.1 蛋白質 燕麥主要含有球蛋白、谷蛋白、清蛋白和醇溶蛋白,其總蛋白質含量高達12%~18%,是普通小麥粉、大米的1.6~2.3倍[1]。燕麥蛋白質中含有18種氨基酸,包括了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2]。燕麥中含有大米等食品中缺少的賴氨酸,且含量較高,與其他糧食配合食用,可補充缺乏的賴氨酸[1]。
1.2 脂肪 燕麥中的脂肪含量為5%~9%,主要分布在燕麥籽粒中,90%集中在麩皮和胚乳中[3]。燕麥脂肪屬優(yōu)質植物脂肪,主要由棕櫚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構成,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80%以上。
1.3 淀粉 燕麥淀粉是重要的能源物質,可為人體提供充分的能量[2]。燕麥中淀粉的含量為30.9%~32.3%,其中直鏈淀粉占總淀粉含量的10.6%~24.5%。燕麥淀粉的糊化溫度56.0℃~74.0℃,比其他淀粉更易糊化,加工成本較低。與玉米和小麥淀粉相比,燕麥淀粉不易老化。
1.4 可溶性膳食纖維 燕麥中的膳食纖維含量達30%以上,主要存在于燕麥的麩皮中,外觀呈蜂窩狀,具有很強的吸附性、持水性和持油性[4]。燕麥的可溶性膳食纖維的主要成分是β-葡聚糖[5]。β-葡聚糖是一種粘度較高的短鏈葡聚糖,是燕麥胚乳和糊粉層細胞壁的主要成分[6][7]。
中醫(yī)認為:燕麥性平,味甘,歸肝、脾、胃經,能補虛止汗。因此,我國古代不僅將燕麥作為食品和飼料,也作為藥物使用。據(jù)《本草綱目》記載:燕麥有“充饑滑腸”的功效。古方中還用于產婦缺乳、嬰兒營養(yǎng)不良、年老體弱等癥。經現(xiàn)代研究證明,食用燕麥不僅有輔助降血糖、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還有抗氧化、美容等作用。
2.1 輔助降血糖 燕麥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利于調節(jié)血糖平衡。由于燕麥中的β-葡聚糖能提高食物消化物的黏性,導致葡萄糖吸收過程的延緩,從而達到調節(jié)血糖平衡的作用[9][10][11]。經臨床醫(yī)學觀察發(fā)現(xiàn),用燕麥代替粥類、饅頭等作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的早餐后,不僅增加了患者的飽腹感,而且患者的空腹血糖有了明顯下降[12]。
2.2 輔助降血脂 燕麥的降脂作用與其本身獨特的營養(yǎng)成分有關。燕麥中的β-葡聚糖表面帶有很多活性基團,可吸附并螯合膽固醇、膽汁酸以及腸道內的有毒物質,從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11][13][14]。
燕麥所含的脂肪中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油酸為單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但不降低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獨特作用。此外,燕麥所含的亞油酸能與膽固醇合成酯,進而將其降解為膽酸排出體外,并且燕麥中所含有大量的亞油酸可軟化毛細血管,對心腦血管硬化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3]。
2.3 抗氧化 研究表明,燕麥中的抗氧化成分主要是各種多酚類物質:如肉桂酸衍生物、對香豆酸對羥基苯甲酸、鄰羥基苯甲酸、4-羥基苯乙酸、香草醛、兒茶酚等。這些多酚類物質對于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抑制脂肪氧化都有著重要作用。同時,燕麥中的維生素E、甾醇、α-羥基脂肪酸等成分也具有不同程度抗氧化效果[15]。此外,燕麥中還含有生物堿,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活性,可阻止動脈硬化的發(fā)生[16]。
2.4 調節(jié)腸道菌群 燕麥中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可增加腸道水分和糞便體積,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同時也能促進有益菌群的增殖,改善腸道環(huán)境,在胃腸道內壁形成一層保護性薄膜,起到潤滑作用,減少排泄物的滯留時間,阻斷和減少代謝毒素在腸道內的再吸收,有利于對大腸癌等腸道疾病的早期預防[17]。
2.5 減肥 燕麥中的可溶性膳食纖維與食物一起進入人體后,其中的可溶性纖維大量吸水致使食物膨脹,產生飽腹感,不易饑餓,可防止飲食過量。其中的β-葡聚糖可減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增加,對于控制體重、預防肥胖有積極作用[6]。
燕麥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作物,具有耐寒、耐旱、產量高的特點,可食、飼兼用。燕麥具有獨特的營養(yǎng)保健價值,目前,國內對其的研究和開發(fā)利用也逐漸得到重視。
3.1 普通燕麥食品 傳統(tǒng)的燕麥食品主要是以燕麥為原料,經篩選、炒制、過濾、粗制、精制等多道工序,加工成燕麥粉,再以燕麥粉制成各種食品。在我國北方地區(qū),燕麥粉被稱之為莜面,莜面的烹飪方法主要有五種,蒸、炸、汆、烙、炒,其中以蒸法最為常見。將莜面用開水或冷水和成面團,經機器壓或人工制成莜面魚魚、莜面窩窩、莜面饸饹、莜面蒸餃等,再上籠屜蒸熟。食用時可用蔬菜及辣湯涼拌,也可用熱羊肉湯等拌食,是營養(yǎng)可口的特色美食。目前這類傳統(tǒng)的燕麥食品主要是家庭自制或在飯店食用,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性。
3.2 功能性燕麥保健食品 燕麥富含降血糖、降膽固醇和抗氧化物質,有預防心腦血管病和控制糖尿病的作用,因此,研究和開發(fā)燕麥的保健功能食品具有重要意義。
3.2.1 燕麥β-葡聚糖酸奶 燕麥β-葡聚糖酸奶是以牛乳和燕麥β-葡聚糖為主要原料,經乳酸菌發(fā)酵而制成的發(fā)酵型保健酸奶,具有良好的風味和穩(wěn)定性[18]。其中,燕麥β-葡聚糖不僅可作為功能因子,且因其具有高粘性還可以起到增稠和穩(wěn)定作用。
3.2.2 燕麥乳飲料 燕麥乳飲料是由燕麥浸泡、打漿、酶解、均質、殺菌等步驟制成,保持了燕麥原有的營養(yǎng)成分和特殊功效,口感香甜,食用方便,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食用需求,相關產品目前已投產[19]。
長久以來,我國的燕麥制品一直停留在傳統(tǒng)燕麥食品和燕麥片等初加工產品上,相反對燕麥的深層研究和開發(fā)利用卻與國外差距較大。燕麥作為一種優(yōu)質的可再生資源,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場潛力。利用燕麥特有的營養(yǎng)和保健功能,可以在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等多個領域進行深加工產品的開發(fā),提高燕麥產品附加值,滿足社會以及經濟發(fā)展需要[20]。
綜上所述,燕麥不僅富含營養(yǎng)物質,還具保健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值得進行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