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冰,陸喜培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南寧 530008)
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初探
白 冰,陸喜培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南寧 530008)
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是實現(xiàn)思想政治理論課使命的重要舉措。“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把思維訓練、能力培養(yǎng)作為課堂教學的重心,將教學的主要任務從知識的傳授轉(zhuǎn)向能力的培養(yǎng),從單向的灌輸變?yōu)殡p向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系統(tǒng)地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梢哉f專業(yè)課是教學生如何做事的,而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教學生如何做人的,只有先學會做人,才能更好地做事,這也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zhì)要求[1]。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的好壞則直接影響到其作用與使命的實現(xiàn),這尤其體現(xiàn)在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
獨立學院作為一種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中的新事物,其辦學模式更多地體現(xiàn)私立性的特點。一方面其專業(yè)及課程設置市場化傾向強,強調(diào)教育產(chǎn)出的應用性和實效性,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受重視程度和教學效果普遍不高。另一方面,獨立學院的學生在學習上有其不同于一、二本學生的特點,這尤其體現(xiàn)在對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上,普遍興趣不高,學習效果差。因此,對于獨立學院來講,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尤其是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就顯得更為迫切和重要。教學模式的改革是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對教學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以能力為核心的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需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用更為靈活、更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2]。筆者在借鑒優(yōu)秀同行在這方面的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經(jīng)過幾年的教學實踐,逐步探索總結(jié)出一套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以灌輸為主要方法的教學模式,它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鍛煉學生的能力為目的,強調(diào)師生共同參與、積極互動、平等對話、合作探究,營造一個師生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學會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并綜合運用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則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知識建構(gòu)的幫助者和促進者。“自主”,即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學專題,由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即各學習小組的分工合作與全班級同學的合作學習相結(jié)合;“探究”,即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結(jié)合實際進行個人、小組及班級的全方位的探討,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這一模式有效地針對了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一方面,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動性不強,這一模式強調(diào)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承認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自我探究學習中成為學習的主人。另一方面,獨立學院的學生性格相對活躍,喜歡參與活動,這一模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班級討論交流,讓學生在自我學習的基礎上,又能以團隊活動的方式進行交流學習,在展示自我的同時,加深交流,符合他們的性格特點。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采取“小組學習探討、班級學習交流”的教學形式,由理論授課、自主學習、合作研討、成績評定四個環(huán)節(jié)構(gòu)成。它強調(diào)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通過學習、合作、探究過程以及學習筆記、學習收獲和平時表現(xiàn)來評價個人的學習成績。具體步驟如下:
科學設計學習專題,要求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大綱和學生實際情況來進行專題設計,專題要結(jié)合理論、聯(lián)系實際、深淺得當。
第一,把握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重點難點確立專題,即專題研究應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例如,愛國主義是時代的主題,是每一個中國人尤其是大學生都應具有的品質(zhì)。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這一主題,筆者組織開展了“我愛我的祖國”主題活動,通過參觀一個愛國教育基地、向革命先烈敬獻一次鮮花、聆聽一場革命傳統(tǒng)教育報告、撰寫一篇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文章、閱讀一本愛國主義教育的圖書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全方位地去體會愛國主義的內(nèi)涵。
第二,從大學生的現(xiàn)實狀況和長遠發(fā)展來設立專題。如“理想與信念”這一章,獨立學院的學生自信心普遍不強,對未來缺乏信心。為讓他們對自己的理想與發(fā)展有一個科學的規(guī)劃,筆者設計了“規(guī)劃大學人生,點擊成功旅程”的專題,通過對學生進行理想引導、職業(yè)規(guī)劃等內(nèi)容的教育,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理想與人生目標[3]。
第三,從學生關注的實際問題或熱點問題出發(fā),來設計專題。針對大學生剛剛步入大學,對大學既有很多的不適應,也有很多的憧憬,筆者設計了“校園青春”這樣一個專題,通過讓學生對學校環(huán)境、學校管理、學生社團及學習、戀愛、交友、兼職等問題的分析,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找到屬于自己的青春主題。
小組學習探索環(huán)節(jié)是“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基礎性環(huán)節(jié),要求各小組認真組織小組成員參與學習全過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并督促、幫助小組成員完成學習任務;組員之間的相互督促和幫助,體現(xiàn)合作意識和團體意識。它包括個人自主探究學習和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兩個階段。
小組的組長根據(jù)小組成員的實際情況,在對專題進行討論的基礎上,將專題任務分工到個人,并明確要求。個人積極參與,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查閱參考資料,做好學習筆記,形成自己的觀點,并提出自己的問題,取得探究式學習的個人收獲。
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即小組組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集體的討論探究式學習,小組成員將自己自主探究的學習成果向小組匯報,同時各自提出自己的問題,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在此基礎上形成小組的專題學習總結(jié)。專題學習總結(jié)要體現(xiàn)出學習討論的過程,包括問題的提出,學習任務的安排,哪些同學查閱了什么文章,學習討論中如何結(jié)合實際,小組成員的學習體會等,這是小組成員共同合作探究而形成的,充分體現(xiàn)分工合作、探討研究的精神。當然,這個過程要有記錄,這是教師對其進行評價的依據(jù)。
經(jīng)過實踐,摸索出三種小組合作討論學習的形式。第一種是競爭式合作討論模式,即兩個或多個學習小組針對共同的學習專題,進行競爭性討論,這種方式適合客觀性較強的課題。第二種是協(xié)同式協(xié)作學習,即所有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一個學習任務,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點,相互爭論、相互提示、分工合作。在競爭與合作的學習過程中,每個同學都要學會如何表達自己和學習別人,每個小組也要學會如何實現(xiàn)小組內(nèi)和小組間的競爭與合作,這對大家都是一種考驗,但更會是一種進步的推動[4]。第三種是角色扮演式協(xié)作學習,即學生可扮演學習者、指導者、答疑者等角色,在小組合作中發(fā)揮作用,通過立場的轉(zhuǎn)換、角色的體驗獲得關于教學內(nèi)容的深刻全面體驗,小組合作中的角色可以互換。
在小組學習探討的基礎上,在班級交流各小組專題學習收獲,完成專題學習任務。它包括教師理論授課、全體成員交流、教師點評三個環(huán)節(jié)。
教師首先要對布置的專題進行一定的理論講解,這個過程重在教師將教材中的理論內(nèi)容客觀地講授給學生,不可過多地體現(xiàn)教師的意見取向,因為這會影響到學生的交流討論。
在教師講解完后,各小組(或以代表的形式)交流自己對專題的學習收獲??梢杂谜n件、演講、表演等各種形式進行表現(xiàn)和交流,通過交流學習,拓展和深化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及綜合能力的提高,體現(xiàn)出競爭與合作關系,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成果。這一過程的關鍵是提出問題、探討問題并解決問題。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或結(jié)束后,教師要進行點評。點評要客觀、有效。點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習過程的點評,包括個人學習的過程是否有效、小組分工是否科學、大班交流是否到位等等,通過對過程的點評,讓同學們對這一模式的程序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對學習成果的點評,在個人、小組、班級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之后,關鍵是教師根據(jù)大家對專題的學習與討論,引導大家思考如何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提高思想道德素養(yǎng),實現(xiàn)學習、認識到社會生活實踐的升華。
學生成績由六部分組成:一是個人自主學習情況(學習任務、學習筆記);二是在小組學習討論中,根據(jù)個人學習筆記和發(fā)言情況,各組給組員評分;三是在班級交流學習收獲中,各小組的成績由各組及其他小組給予評分;四是教師對各組組織學習過程、組員之間的分工合作、探討研究、學習收獲的評分;五是教師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筆記進行評分;六是課程學習結(jié)束,要求每一個同學撰寫一份學習心得,教師對個人學習心得進行評分。每完成一個學習專題,每個同學都有一個成績;幾個學習專題的成績綜合,與期末考試的成績按照一定的比例相加得出此門課的課程成績。
經(jīng)過幾年的教學實踐,這一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以及提升教師教學質(zhì)量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動性被有效地調(diào)動起來,積極自覺地投身到學習活動中。通過認真查閱和搜集相關資料文獻,他們找到了學習和探究知識的方法。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合作,他們學會了配合,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與團隊意識。通過班級交流與老師的引導,他們學會了如何有效地表達自己、如何學習別人、如何探究學習。總之,通過課上課下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使全體學生的知識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和臨場應變等能力得到全面的訓練和不同程度的提高。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并不是對教師作用的否定,相反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它激勵每位教師積極投身到教學的改革和研究之中,進一步豐富自己專業(yè)知識和理論知識,努力研究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同時,教師的教學不再局限于對學生的滿堂灌輸,而是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等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大家平等對話,相互交流、爭論,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感知新知,大大增強了教學的活力。
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zhì)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但是并非所有的知識都適合以學生自我探究的方式得出來,有些原則性的理論知識是需要教師直接教授給學生的,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育模式在某些方面還是有它的作用與價值,不可輕易片面地否定。探究性學習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必須綜合利用各種方法[6]。
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小組學習時,大多數(shù)是在課下,是在教室外。作為教師,很有可能就遠離了學生的學習過程,不能及時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所以,學生雖然獲得了學習的自主權(quán),卻失去了老師的引導,這與師生積極互動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因此,在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責任和作用不僅不能弱化,相反顯得更加重要。在成立學習小組的時候,要明確小組成員的職責。小組成員中通過協(xié)商推舉出小組長,小組長作為學習小組的召集人主持分工、協(xié)調(diào)、交流等方面的工作,還要把各組員的分工情況做好記錄,教師要指導參與小組的組織學習過程。在代表小組發(fā)言的人選上,教師可以先讓小組代表發(fā)言,其他成員依次補充,這樣就不會讓偷懶的學生有機可乘。堅持下去,既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口才和膽識,也能帶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
課堂上,并不是每位學生都主動參加,有一些同學是被動參與或者是根本不參與,只等同學老師給出現(xiàn)成答案。所以教師要特別關注那些被動的學生,不應等待,而是走下去參與、傾聽他們的討論,了解他們的討論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便及時調(diào)控。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結(jié)合實際情況,很可能使教學模式流于形式。很多教師在一定時期的教學實踐后會有所懈怠,直接讓學生主宰課堂教學及其氛圍,雙向交流成了單向?qū)W習。更甚者,會把一堂課的時間都交給學生。
為了避免這種形式主義,教師在布置給學生課題后,一方面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另一方面,自己也要認真地思考與研究。在課堂上,教師的點評與引導應該是每堂課的精華,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問題,能夠最終得到解決。同時,也要求教師要認真記錄好同學在課堂的表現(xiàn),作為對學生成績評定的依據(jù)。
[1]劉冰,李鳳堂.現(xiàn)代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
[2]袁玉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23(3):56 -57.
[3]胡劍賓,肖飛.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新探[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0(3):63 -64.
[4]劉秀峰.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合作學習模式略談[J].教學與管理,2007,(1).
[5]左安笑.高中思想政治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D].蘇州: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6]錢燕.適合的才是最好的——自主探究熱后的冷思考[G]∥江蘇省教學學會2005年優(yōu)秀論文集,2005.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Autonomous,Cooperative,Inquiry-based Teaching Mode
BAI Bing,LU Xi-pei
(Xiangsihu College,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530008,China)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teaching mode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chieve the courses'mission.The autonomous,cooperative,inquiry-based teaching mode focuses on mental training and capacity building in class.It changes the main task of teaching from imparting knowledge to training ability,from one-way indoctrination into two-way communication,and trains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applying knowledge to identify problems,ask questions,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independent colleg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autonomous,cooperative,inquiry-based teaching mode
G642.0
A
1001-7836(2012)11-0050-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11.021
2012-05-22
白冰(1981-),男,山東淄博人,講師,碩士,從事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陸喜培(1963-),男,廣西浦北人,副教授,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