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眼科醫(yī)院(0000)趙丹丹 接傳紅 宋劍濤
北京醫(yī)藥集團職工大學(100079)趙陽2△
眼瞼惡性腫瘤表現(xiàn)復雜多樣,眼部的惡性淋巴瘤根據(jù)其生長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眼眶的惡性淋巴瘤多發(fā)生在淚腺區(qū),如侵及眼瞼,眼瞼可因腫瘤的浸潤變硬、下垂,遮擋眼球,眼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比較少見,一旦確診應盡量及早手術切除。穿刺活檢可提早明確病變性質,其診斷快速,操作簡單,是術前診斷眼瞼惡性腫瘤的重要方法,明確病變性質,有利于指導手術方案確定,能根據(jù)眼瞼缺損的部位、大小以及范圍等選擇合理的修復方法,達到根治與功能重建并舉的理想治療效果。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id tumors,NHL)是一組原發(fā)淋巴結和淋巴結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惡性程度不等。原發(fā)于眼部者較罕見,現(xiàn)報道首發(fā)眼瞼部的非霍奇金惡性淋巴瘤一例。
患者女,20歲,學生,主訴“左上瞼發(fā)現(xiàn)腫塊迅速增大1個月”,既往無特殊,否認外傷史等情況。查體: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視力:右眼0.12矯正1.0,左眼0.12矯正0.8。左上瞼隆起,局部可觸及一質軟、大小直徑約1.8cm×2.0cm腫物,無壓痛,瞼結膜面充血,呈粗糙不平感,余未見異常。雙眼球前段及眼底未見異常改變,雙眼運動自如。胸部拍片未見異常,眼部彩超提示“左眼瞼實質性腫塊”,眼眶CT提示“炎癥病變?”,建議復查。術前無手術禁忌癥。行“左上瞼腫物切除術”,術中見腫物邊界不清,色粉,呈魚肉樣,病理檢查及免疫組化進一步診斷,病變符合彌漫性B細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眼瞼惡性腫瘤是指原發(fā)于眼瞼皮膚及其附屬器的惡性侵襲性腫瘤,主要包括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皮脂腺癌和惡性黑色素瘤。其發(fā)病率約占所有眼瞼腫瘤的32.6%,占眼瞼惡性腫瘤的95%以上[1]。眼瞼惡性腫瘤不僅破壞外觀,影響視力,還會發(fā)生局部浸潤和遠處轉移,危害患者生命。眼瞼惡性腫瘤表現(xiàn)復雜多樣,單憑臨床特征易誤診及漏診,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約有20%~50%的病例可單發(fā)于淋巴和組織,常累及咽、胃及腸道。惡性淋巴瘤即霍奇金氏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后者臨床發(fā)病約占75%。眼部的惡性淋巴瘤根據(jù)其生長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眼眶的惡性淋巴瘤多發(fā)生在淚腺區(qū),早期淚腺區(qū)??捎|及無痛性腫塊,隨腫塊逐漸增大可引起眼球突出,眼球運動受限和視力障礙等一系列癥狀。若侵及眼瞼,眼瞼可因腫瘤的浸潤變硬、下垂,遮擋眼球,并可與眶內腫塊連為一體,眼部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比較少見,可能與癌基因或癌轉化有關,還可能與受電離輻射、遺傳等因素影響有關[2]。眼部的惡性淋巴瘤一旦確診,應盡早手術切除。局限于眶內的非霍奇金瘤預后較好,波及全身者預后較差[3]。穿刺活檢可提早明確病變性質,且診斷快速,操作簡單,是術前診斷眼瞼惡性腫瘤的重要方法[4][5]。國外穿刺活檢對眼瞼及眼眶腫瘤的確診率高達94%,接近術后確診率[6]。一般認為,及時確診該病并進行放療或化療的患者,大多數(shù)預后良好。祖國醫(yī)學在中醫(y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采用個體化的治療原則,可殺傷瘤細胞,提高化療的效果,且可減低化療的毒性作用,提高機體免疫力,延長生命。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療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