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桂博
摘要: 目前,我國正面臨著教育改革的巨大浪潮,應試教育也逐漸轉變?yōu)樗刭|教育。體育教學是關系到國民身體素質的重點學科,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學校體育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并將興趣教育貫穿于體育教學中。在引導學生開展體育運動時,應積極挖掘學生的運動潛力,并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通過先進的教學方式和豐富的教學內容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鼓勵學生把興趣當成一種鍛煉習慣,讓學生學到更多終身受用的體育知識。
關鍵詞: 教育改革小學體育教學激發(fā)運動興趣
一、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自主學習中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探究學習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合作學習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經(jīng)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創(chuàng)設情境法。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因此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學習新內容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fā)學生有目的地探索,如:我在教學“原地擲壘球”一課時,將整堂課創(chuàng)設為去飛機場的往返途中和在飛機場游玩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做完熱身活動,通過擲飛機探索出投擲的方法和技巧,從而既學會動作,又樹立克服困難的精神,達到培養(yǎng)興趣、培養(yǎng)能力和開拓創(chuàng)新的目的。
2.游戲競賽法。根據(jù)兒童具有好勝心的特點,在組織教學時采取游戲競賽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質疑法。根據(jù)小學生好奇心、求勝心強等心理特點,教師在引入新課時要有意識地設置懸念,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神秘感,從而激起學生解疑的愿望,讓其帶著強烈的求知識欲去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二、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
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師心中裝著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和身心健康,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的發(fā)展放在首要位置。加之,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都具有濃厚的興趣,教學中教師應利用他們的這種好奇心和積極性科學、合理、靈活地安排教學內容。課的內容要單一化,形式要多樣化、全面化;課的設計要新穎化、趣味化、個性化。體育教學要始終貫徹一個主題——健康第一,快樂體育,學生為主,盡量讓枯燥、單調的教學變得新穎、活潑、輕松,讓學生的心身、德、智在愉悅的活動中得到全面發(fā)展,同時還要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不斷探索,才能不斷進步,不斷地在實踐中掌握技能,感受樂趣。所以體育課要結合學生和教材的特點,把課上得生動活潑,以激起學生的興趣,滿足學生的需要。
三、重視學校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
注重學校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因為在課外活動中,我校設有校級的排球、乒乓球、籃球、田徑、技能(跳繩,踢提)等代表隊,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愿報名參加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特長得到培養(yǎng),體育興趣得到鞏固和發(fā)展,教師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使學生有所提高。另外,各個班級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班的實際情況,組織班級體育興趣小組,在班主任的帶領下,選擇不同的活動內容。像我校組織了“班級籃球活動”、“象棋比賽活動”、“團體接力活動”、“軟式排球活動”、“拔河比賽”,等等。舉行這些比賽活動,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因此,在進行比賽時,我們沒有拘束于這些比賽的原有規(guī)則,而是采取變通原則,例如:籃球賽,把每班上場5人改成每班上場7人,降低籃球架高度等,這些規(guī)則的變通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活動生活。這樣做符合新課程標準關于積極倡導各校努力挖掘校內外的體育課程資源,以保證學生興趣發(fā)展需要的要求。
四、改變分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改變分組的形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1.改變過去一般按男、女學生高矮的分組形式。讓興趣一致、關系良好的學生結合在一起,營造一種愉快和諧、團結互助的課堂氣氛,增強小組的凝聚力,推動學習和體育競賽順利進行。
2.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優(yōu)劣情況和對體育動作、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調節(jié)各小組人員的組合,通過互幫互學來提高學習質量,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根據(jù)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的小組,結合因材施教和從實際出發(fā)的教學原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相應的學習目標,實行因材施教,這樣有利于調動各層次學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優(yōu)生得到足夠的訓練,后進生得到相應的提高,即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在各自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學中,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在練習中橫桿的高度時,根據(jù)各小組學生層次的不同而調節(jié),對學優(yōu)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調節(jié)高度;中上等生高度適當,改進動作爭取優(yōu)秀;中等學生高度適當,鞏固動作;技術還沒有掌握的學生降低要求,樹立信心,達到基本掌握動作的目的,這樣使各層次的學生都達到各自的要求,獲得成功的喜悅,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五、合理地運用語言激勵
教師可以用無數(shù)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和情感,避免簡單地說“好”或“很好”,否則會使學生心理上得不到滿足。教師可以說:“你的動作非常好,我很喜歡?!薄按蠹襾砜茨衬惩瑢W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師相信你是成功的?!钡?。這樣不僅可以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可以激勵學生的自信心,調動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
總之,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是上好一堂體育課的關鍵,對學生掌握運動技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8.
[2]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3]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