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君
顏之推,字介,瑯琊臨沂(今屬山東)人。《北齊書·文苑傳》、《北史·文苑傳》有傳。初為湘東王蕭繹常侍,梁元帝時曾任散騎常侍。梁末大亂后逃亡北齊,任黃門侍郎、平原太守等,北周滅北齊后為御史上士。隋開皇年間(581—1000),被太子楊勇召之為學士,甚為禮重。后來因疾而終。《北齊書》本傳曰:“有文三十卷、家訓二十篇,并行于世?!鳖佒频闹錾⒇^多,現存的有《顏氏家訓》、《還冤志》、《觀我生賦》及詩歌若干首。其中《顏氏家訓》影響最大。以下從該書的撰寫年代、主要內容和版本幾個方面予以簡介。
一、 《顏氏家訓》的撰寫年代
關于《顏氏家訓》的撰寫年代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作于北齊之時,一種認為完成于隋代。
前說以《四庫全書總目·顏氏家訓》(以下省稱為《提要》)為代表,其書云:“舊本題北齊黃門侍郎顏之推撰??缄懛ㄑ浴肚许嵭颉纷饔谒迦蕢壑校型ò巳?,之推與焉,則實終于隋。舊本所題,蓋據作書之時也。”此處說的是《顏氏家訓》的“作書之時”,它與“成書之時”應該不是一個概念。當然《提要》并沒有予以說明。
此說受到了余嘉錫和王利器先生的反駁。主要理由有兩點:
其一,陸法言與顏之推等論音韻是在隋開皇初年,而不是隋仁壽年間(601—604)。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以下省稱為《辨正》)曰:“考《切韻序》末,雖題大隋仁壽元年,然其序云:‘昔開皇初,有儀同劉臻等八人,同詣法言門宿。夜永酒闌,論及音韻,蕭、顏多所決定(蕭該、顏之推┮玻。……是則法言之書,雖作于仁壽元年,而其與之推等論韻,實在開皇之初?!庇衷唬骸啊短嵋纺嗽疲骸许嵭蜃饔谌蕢壑校型ò巳?,之推與焉。一若之推至仁壽時尚存者,亦誤也?!?/p>
其二,《顏氏家訓》多處敘及隋代之事?!侗孀C》曰:“考家訓屢敘齊亡時事,其《終制》篇云:‘先君先夫人,皆未還建鄴舊山;今雖混一,家道罄窮,何由辦此奉營經費。則家訓實作于隋開皇九年平陳之后。《提要》以為作于北齊,蓋未嘗一檢原書,姑以臆說耳。”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以下省稱為《集解》)中說:“尋顏氏于《序致》篇云:‘圣賢之書,教人誠孝?!睹銓W》篇云:‘不忘誠諫?!妒∈隆菲疲骸Z誠以求位。《養(yǎng)生》篇云:‘行誠孝而見賊?!稓w心》篇云:‘誠孝在心。還說:‘誠臣殉主而棄親。這些‘誠字,都應當作‘忠,是顏氏為避隋諱,而改;《風操》篇云:‘今日天下大同?!督K制》篇云:‘今雖混一,家道罄窮。明指隋家統一中國而言;《書證》篇‘臝股肱條引國子博士蕭該說,國子博士是該入隋后官稱;又《書證》篇記‘開皇二年五月,長安民掘得秦時鐵稱權;這些,都是入隋以后事。”
余嘉錫和王利器先生均認為《顏氏家訓》完成于隋代,王利器先生進一步斷定此書成于隋煬帝即位之前。他說:“而《勉學》篇言:‘孟勞者,魯之寶刀名,亦見《廣雅》。《書證》篇引《廣雅》云:‘馬薤,荔也。又引《廣雅》云:‘晷柱掛景。其稱《廣雅》,不像曹憲音釋一樣,為避隋煬帝楊廣諱而改名博雅。然則此書蓋成于隋文帝平陳以后,隋煬帝即位之前,其當六世紀之末期乎?!?/p>
既然隋代之事斑斑可見,為何要題為“北齊黃門侍郎”呢?
余先生的解釋是:“顏真卿所撰殷夫人顏氏碑云:‘北齊黃門侍郎之推。與《家訓》署銜同。家廟碑雖書隋官,而下又云‘黃門兄之推,仍舉齊官為稱;豈非以之推在齊頗久,且官位尊顯耶?《新唐書·顏籀傳》云:‘祖之推,終隋黃門郎。其以官黃門為隋時事固誤,然亦可見從來舉之推官爵必署黃門矣?!峨`釋》卷九司隸校尉魯峻碑跋云:‘漢人所書碑志,或以所重之官揭之。司隸權尊而職清,非列??杀?;亦猶馮緄舍廷尉而用車騎也。余謂唐人之以黃門稱之推,亦從所重言之耳。盧文弨補《家訓》趙曦明注例言曰:‘黃門始仕蕭梁,終于隋代,而此書向來惟題北齊,唐人修史,以之推入《北齊書·文苑傳》中。其子思魯既纂其父之集,則此書自必亦經整理,所題當本其父之志。此言是也。然則此書之題北齊黃門侍郎,不關作書之時,亦明矣?!?/p>
《集解》中的解釋是:“此書既成于入隋以后,為何又題署其官職為‘北齊黃門侍郎呢?尋顏之推歷官南北朝,宦海浮沉,當以黃門侍郎最為清顯。《陳書·蔡凝傳》寫道:‘高祖嘗謂凝曰:“我欲用義興主婿錢肅為黃門郎,卿意何如?”凝正色對曰:“帝鄉(xiāng)舊戚,恩由圣旨,則無所復問;若格以僉議,黃散之職,故須人門兼美,唯陛下裁之?!备咦婺欢埂_@可見當時對于黃散之職的重視。之推在梁為散騎侍郎,入齊為黃門侍郎,故之推于其作品中,一則曰,‘忝黃散于官謗,再則曰,‘吾近為黃門郎,其所以如此津津樂道者,大概也是自炫其‘人門兼美吧。然則此蓋其自署如此,可無疑義。不特此也,《隋書·音樂志中》記載:‘開皇二年,齊黃門侍郎顏之推上言云云。而《直齋書錄解題》十六又著錄:‘《稽圣賦》三卷,北齊黃門侍郎瑯邪顏之推撰。則史學家、目錄學家也都追認其自署,而沒有像陸法言《切韻序》前所列八人姓名,稱其入隋以后之官稱為‘顏內史了?!?/p>
我們認為,《顏氏家訓》的寫作當開始于北齊,最后完成于隋朝。黃門侍郎固然是顏之推一生最為清顯的官職,但稱呼他為顏黃門并不是著眼于這個官職的清顯,更多的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稱呼而已。古人習慣于以作者的封號、謚號、官職作集名。例如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稱曹植、阮籍、嵇康、陸機、陶淵明、謝靈運、鮑照、庾信等人的文集分別為《陳思王集》、《阮步兵集》、《嵇中散集》、《陸平原集》、《陶彭澤集》、《謝康樂集》、《鮑參軍集》、《庾開府集》等。因為曹植的封地在陳,謚號為思,故稱“陳思王”。謝靈運襲封康樂公,故稱“謝康樂”。其他人也都是因為擔任過某種官職,故有不同的稱呼。“顏黃門”也是如此。這樣的稱呼反映了后世讀者對前輩作家的一種敬重之情。
二、 《顏氏家訓》的內容
《提要》曰:“陳振孫《書錄解題》云,古今家訓,以此為祖。然李翱所稱《太公家教》,雖屬偽書,至杜預《家誡》之類,則在前久矣。特之推所撰,卷帙較多耳。晁公武《讀書志》云:‘之推本梁人,所著凡二十篇。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以訓子孫。今觀其書,大抵于世故人情,深明利害,而能文之以經訓,故《唐志》、《宋志》俱列之儒家。然其中《歸心》等篇,深明因果,不出當時好佛之習。又兼論字畫音訓,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藝,曼衍旁涉,不專為一家之言。今特退之雜家,從其類焉?!?/p>
《顏氏家訓》是顏之推留給子孫后代的告誡,全文共20篇,包括以下部分:《序致》篇、《教子》篇、《兄弟》篇、《后娶》篇、《治家》篇、《風操》篇、《慕賢》篇、《勉學》篇、《文章》篇、《名實》篇、《涉務》篇、《省事》篇、《止足》篇、《誡兵》篇、《養(yǎng)生》篇、《歸心》篇、《書證》篇、《音辭》篇、《雜藝》篇、《終制》篇。這些篇目涉及了家庭倫理教育、士族子弟的品德智能教育、思想方法教育、養(yǎng)生之道、學術與雜藝知識等,是一部訓導士族子弟如何安身立命的著作,也是一部中國古代教育學的專著,是后人了解兩晉南北朝社會的小型百科全書。在封建社會,《顏氏家訓》受到了很多封建文人的極力推崇。宋代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中說:“古今家訓,以此為祖?!鼻迦粟w曦明在盧文弨刻本跋語中說:“當家置一編,奉為楷式?!?/p>
《序致》篇是全書的序言,介紹他撰寫本書的宗旨和目的。出身于士族家庭的顏之推,為了“吾家風教”的延續(xù),特意寫作了此20篇文字,“以為汝曹后車耳”?!督套印菲勛优慕逃龁栴},從正反兩個方面談論如何教育子女成人及成才。其中甚至涉及到了“胎教”這一現代人關注的問題。《兄弟》篇訓誡兄弟之間如何相處。認為兄弟關系是人倫中的重要一環(huán),不能掉以輕心?!逗笕ⅰ菲勀凶雍笕⒌奈:?,講述再婚之后應該如何對待非親生子女?!吨渭摇菲勗鯓又卫砑彝?,要求父親、兄長、丈夫起到帶頭作用,“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儒家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對于國家和天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吨渭摇菲疲骸拔峒椅滓牰\請,絕于言議;符書章醮亦無祈焉,并汝曹所見也。勿為妖妄之費。”《風操》篇談論士族的風度和節(jié)操問題,涉及到了士大夫所應遵循的禮儀規(guī)范,主要涉及避諱問題、稱謂問題和喪禮問題,該篇也談到了南北地區(qū)風俗習慣的差異。《慕賢》篇談仰慕禮敬賢人的問題,指出世人存在著“貴耳賤目,重遙輕近”的陋俗?!睹銓W》篇講述認真學習的重要性,勸勉子孫勤奮學習。他反對子弟棄學經商,也反對空疏無用的學風?!段恼隆菲v述作者的文章理論觀,屬于古代文學理論范疇。作者看重文章的政治功用,而把抒情類文學放在次要位置。提倡“典正”的文風,對當時的“浮艷”文風表示了不滿?!睹麑崱菲v述名與實的關系,認為實是根本,名是外在形態(tài),指出社會上存在著名實不符的現象,提倡名實相符?!渡鎰铡菲髢簩O要做于國于民有用的實事,不能夸夸其談,華而不實?!妒∈隆菲钦f做該做的事,省去不該做的事。做事的時候要把握一定的尺度,不能隨心所欲。一個人的能力有限,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吨棺恪菲v述人應該知足,不能貪得無厭?!墩]兵》篇告誡士族子弟不應該參與軍事,強調顏氏家族多以文雅形象出現,強行進入軍事領域參與用兵者沒有好結果。《養(yǎng)生》篇談養(yǎng)生的問題,他認為“生不可不惜,不可茍惜?!薄稓w心》篇講述他對于佛教的態(tài)度,他認為佛教與儒教并不沖突,“內外兩教,本為一體”。作者駁斥了世人攻擊佛教的五種偏見,勸人應該信仰佛教。《書證》篇是顏之推對經史古籍所做的考證,如同今天的讀書札記,該篇對于古代漢語研究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兑艮o》篇討論語音問題,是研究中國語音史的珍貴資料?!峨s藝》篇談論作者對書法、繪畫、射箭、占卜、算術、音樂、醫(yī)學、博弈、投壺等知識的看法。作者認為粗通一些技藝也有好處,但不用專精。《終制》篇是自己的遺囑,寫自己對去世之后喪禮的安排,他叮囑兒孫輩對自己進行薄葬。
三、 《顏氏家訓》的版本
《提要》曰:“又是書《隋志》不著錄,《唐志》、《宋志》俱作七卷,今本止二卷。錢曾《讀書敏求記》載有宋鈔淳熙七年(1180)嘉興沈揆本七卷。以閣本、蜀本及天臺謝氏所校五代和凝本參定,末附考證二十三條,別為一卷,且力斥流俗并為二卷之非。今沈本不可復見,無由知其分卷之舊,姑從明人刊本錄之。然其文既無異同,則卷帙分合,亦為細故,惟考證一卷佚之可惜耳?!痹凇敖裆虮静豢蓮鸵姟本浜笸趵鳌都狻钒冈唬骸懊魅f歷間何鏜刊《漢魏叢書》,即用七卷本,清康熙間武林何允中覆刻之,稱為《廣漢魏叢書》,此非罕見之書,何云不可復見也!”《顏氏家訓》成書之后,歷代刻本甚多。清代趙曦明為之作注,盧文弨為之作補注,刻入《抱經堂叢書》中。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利器先生校注的《顏氏家訓集解》,1993年中華書局出版了該書的增補本,是《顏氏家訓》整理本中最為完善的本子。此后,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多種譯注本,基本上都采用了《集解》的原文并參考了該書的注釋。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