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良
在新的課程標準下,近幾年來,中考思想品德科目考試采用開卷的形式。
實行開卷考試,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和潛在智能的發(fā)揮;有利于不同類型的高一級學校選拔人才;有利于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它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和考察學生知識、能力、覺悟的學科特色;凸顯了以下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教學改革和考試改革的理念;突破了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的應試教育模式,引導思想品德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學生們拍手叫好,認為:“從此不再死記硬背了,翻書找答案誰不會!”而在開卷考試條件下,仍有多數學生在使用課本時,存在一些得不償失的做法,現具體歸納如下:
一、切忌盲目抄東西
開卷考試試題一改過去思想品德試卷的做法,借用書外材料創(chuàng)設背景,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答題的積極性,而且這些材料蘊涵哲理,耐人尋味,給人以視覺上的震撼。
開卷試題題目的設置極具思考性,材料閱讀量大,結合時事熱點和學生實際,讓學生以學習主人的角色來吸納和處理有關信息材料,并結合書本知識發(fā)表的看法。學生的作答不是被動的應試,而是主動的思辨和分析,通過自己對材料和教材的理解得出結論。另一方面,開卷試題答案的設置也極具思考性,試題無現成答案公照搬照抄,需要學生結合材料和書本內容獨立思考,自己組織答案,而且答案是多元化的,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改變了多年來唯一標準答案的狀況。所以,不要盲目抄東西。
二、切忌盲目找東西
開卷試題不拘泥課本中,某一課的知識內容,它的知識覆蓋面較廣,帶有綜合歸納的性質,需要學生有較廣泛的知識背景,并能將自己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注重挖掘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注重對知識的遷移和拓展,注重教材和時事熱點的有機結合,在重點知識中突出重點問題,在熱點之中尋找重點知識。
開卷試題的材料貼近學生的實際,材料樸實無華,避免了機械說教。在對材料的設問上,力圖要求學生把自己“擺”進材料中去,身臨其境,體現了知行統(tǒng)一的教學原則,突出了思想品德課鮮明的學科特點,理論聯系實際,在“踐行”方面對教師的教學起著良好的導向作用。
三、切忌盲目翻課本
開卷試題,無論對教材的提供和設問,還是對答案的要求,都充分體現了“能力立意”的命題意圖,它在對學生立體思維能力考查方面大力傾斜,強調對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
四、切忌盲目抄答案
“家事、國事、天下事”,我們都事事關心??忌乃枷胗X悟、行為、觀念等,在開卷考試中起著一定的作用。試題的開放性越來越強,試題與時事聯系的越來越緊密。例如2005年3月,江丙坤訪問大陸,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訪問大陸,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問大陸,以及2006年構建節(jié)約型社會,2007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008年西安最美女孩“熊寧”與“汶川地震”等。
總之,中考思想品德開卷,不僅僅是翻翻課本而已,想要使自己的思想品德成績滿意。首先,要提高學生對開卷考試的認識。其次,平時要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最后,要關注國內外時政熱點問題,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中考思想品德的學科,實行開卷考試,這是一場考試制度的革命。雖然減輕了學生的背誦之苦,但是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作為一名思想品德課教師,只有積極抓住這難得的機遇,切實摸索一些有效方法,才能使思想品德課教學永遠跟上時代節(jié)拍,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目標。
我堅信,只要我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勇于開拓,敢于創(chuàng)新,思想品德課這片沃土,一定會培養(yǎng)出絢麗多彩的教育之花,成功地收獲到豐碩的教育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