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在音樂教學實踐中,音樂教師應善于抓住一切可能讓學生“動”起來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在活動中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提高音樂實踐能力。
一、通過創(chuàng)編律動培養(yǎng)實踐能力
律動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師可以根據歌曲的內容創(chuàng)編律動,用律動導入新課。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音樂課一年級下冊《小螞蟻》時,學習完歌曲后,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為歌曲創(chuàng)編律動,要求根據歌詞的內容進行創(chuàng)編,表現(xiàn)出小螞蟻的形象。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創(chuàng)編,有的學生一邊想一邊動了起來,于是我就讓所有學生一邊唱一邊表演,在愉快的氛圍中提高了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
二、通過為歌曲伴奏培養(yǎng)實踐能力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打擊樂器這一輔助器材,幫助學生輕松地掌握歌曲的情緒和強弱規(guī)律。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欣賞《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時,在學生學唱歌曲后,我播放了有管弦樂隊演奏的《義勇軍進行曲》,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隨后我給學生展示了不同的打擊樂器,如大擦、小擦、大軍鼓、三角鐵、小軍號等,并把不同的打擊樂器分發(fā)給各小組,讓學生為歌曲設計伴奏。學生經過討論后,確定了伴奏的譜子并積極表演展示。在這一過程中,既發(fā)揮了學生之間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
三、通過情景表演培養(yǎng)實踐能力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并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情景表演。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活動《郊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書中的圖畫,說一說人們在做什么,并把圖中的情景表演出來。之后,播放《郊游》的音樂,讓學生表演春天里學生們去郊游的情景。有的學生表演放風箏,有的表演捉迷藏,有的表演劃船等,一幅生動的郊游場景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通過這些有趣的音樂活動,學生不僅輕松愉快地掌握了歌曲的速度與節(jié)奏,而且培養(yǎng)了實踐能力。
四、通過民族歌曲培養(yǎng)實踐能力
民族歌曲旋律優(yōu)美,深受學生喜愛。我在音樂教學時抓住這一特點并結合教材的內容,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幸?;▋洪_心上》時,我用圖片、文字介紹了柯爾克孜族風土人情和柯爾克孜族族人喜歡的樂器,在學唱完歌曲之后和學生一起欣賞了柯爾克孜族的舞蹈視頻。在欣賞的過程中,有些學生已經情不自禁地學跳起來,在我的帶動下,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形成了歡騰的載歌載舞場面。
總之,音樂教師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努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使學生在音樂的世界里自由快樂地翱翔。
(責任編輯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