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要】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平時應該多讀一些文學名著,經(jīng)常給自己“充電”,留心積累詞匯。在備課時要考慮語言的順序,說話的重點,選取精確的詞語,剔除廢話,反復推敲恰當?shù)谋磉_方式。只有這樣,才會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水平。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語言;巧言妙語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教師進行“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最常用、最方便、最有效的手段。對小學生講課,小學語文教師的語言必須符合教育規(guī)律和兒童的心理特征,應注意多用學生口語中已有的詞匯和句式,多用他們較為熟悉的童謠俗語。隨著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語言可適當?shù)卦黾訒嬲Z言的成分,以便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到規(guī)范的語言,逐步提高語言能力。
1課堂教學語言現(xiàn)狀及分析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我國的語文教學普遍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重分數(shù)、輕育人的錯誤傾向,從而導致了教師的教學語言也出現(xiàn)了嚴重的問題。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的教學語言從單向式轉(zhuǎn)變?yōu)閷υ捠?,灌輸式轉(zhuǎn)變?yōu)橐龑?,演員式轉(zhuǎn)變?yōu)閷а菔?,單一式轉(zhuǎn)變?yōu)樽兓綐樱穸ㄊ睫D(zhuǎn)變?yōu)楣膭钍?,工具式轉(zhuǎn)變?yōu)槿宋氖剑處熤挥兄鸩秸莆詹㈧`活運用好這樣的教學語言,才能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尤其是對于語文這門特殊學科而言,不論是滿足學生語言知識的需求或是帶給學生人文的熏陶都離不開教師出色的語言素養(yǎng)。在為期一個月的聽課與訪談過程中,作者發(fā)現(xiàn)教師的觀念已經(jīng)從最初的抵制到現(xiàn)在的逐步接受,教學語言的現(xiàn)狀更是出現(xiàn)了可喜的轉(zhuǎn)變。
2課堂巧言妙語的運用措施
2.1課堂語言的規(guī)范性
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必須采用全國通行的規(guī)范化普通話,這樣既可避免教學語言出現(xiàn)“南腔北調(diào)”,又可以使學生的語言得到正確的發(fā)展。但是,有的教師為了顯示的自己的才學,講起課來或文縐縐的,滿口“之乎者也”;或文白相雜,不倫不類。因為這種語言只會使學生覺得晦澀而難以理解。還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夾雜著方言,教給學生的不是規(guī)范的普通話,致使學生長大之后由于各種需要不得不為語音的不標準而煩惱。
2.2課堂語言的形象性
教師的課堂語言,不但要規(guī)范,還要形象。李燕杰教授曾經(jīng)說過:“講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動的事例,最感人情節(jié),要繪聲繪色,細致刻畫,使用聽眾如臨界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闭Z言生動形象,就能將抽象的化為具體,深奧的講得淺顯,枯燥的變風趣。魯迅講課,用農(nóng)民討媳婦不要“杏臉柳腰”,“弱不禁風”的“美人”,而要“腰臂圓壯、臉色紅潤”的勞動姑娘這個生動形象的事例,來闡明“美的階級性”這一抽象的理論問題。特級教師于漪講朱自清先生的《春》,用這樣一段話開場:“我們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展現(xiàn)出陽光明媚、東風浩蕩、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所以古往今來,很多詩人就曾經(jīng)用彩筆來描繪春天美麗的景色?!边@段話,繪聲繪色,有景有情,使教學語言格外形象、精彩。
2.3課堂語言的趣味性
語文教師更應結(jié)合學科特征,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課堂語言來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興趣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使學生覺得語文課“有趣”,關(guān)鍵在于教師能設疑激趣,扣人心弦。語文教師的語言應該形象、生動、饒有情趣,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風趣。因此語文教師要廣采博聞與教材有關(guān)的笑話、故事、佳聯(lián)、格言、警句、成語、典故、詩詞等等,按照教學需要把它們引入課堂,調(diào)動自如,以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氣氛,讓學生感到課堂新奇多趣,迅速理解和記憶學到的知識。
眾所周知,幽默的語言很受廣大學生的歡迎。教師在授課中,還可以根據(jù)教學進程,根據(jù)學生的情緒、反應,隨機應變地穿插一些生動幽默的話語。這樣便可以調(diào)節(jié)教學節(jié)奏,輕松課堂氣氛,也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但另一方面,我認為課堂語言的趣味性在實際使用中又有其內(nèi)在的差別。含蓄、溫故知新式的幽默固然能推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粗俗、嘩眾取寵式的幽默或挖苦式的“趣語”,也會弄巧成拙,損害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樣,“喧賓奪主”式的過多打趣也會因影響了知識的傳授而引起學生反感。所以,課堂語言的趣味性在實際運用中還要注意一個“度”。
2.4課堂語言的激勵性
學生是我們教育的主體,教師在將書本知識和教學用語融合成課堂語言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激勵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心理因素對于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生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學生總是很重視教師的評價。課堂中,教師每一句可能自以為無意性的評語,往往會左右學生聽課情緒,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這正是證明了教師的期望對學生的作用。針對這一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妨將課堂中對各層次學生的隨意性評語變?yōu)榭杉ぐl(fā)學生更積極思維的特意性評語,從而提高興趣,強化效果。如“你真棒!”這樣簡簡單單一句評語,會使學生信心大增,特別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學生。又如當某學生被提問時答案與正確答案出入較大時,教師簡單粗暴的指責及煩躁情緒只會使之更緊張,甚至思維停滯,使之以后更加害怕上此類課文,形成惡性循環(huán);假使能親切和藹地對他說:“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與這個問題的正確思路稍有出入,換一個角度想想,或許會有新發(fā)現(xiàn)的。”這樣就激勵了被提問的學生,使他有了進一步思考的信心。學生有這樣一位老師和風細雨地鼓勵和引導,他們自然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自然會爭先恐后地發(fā)言。
3結(jié)束語
應用子語文課堂的教學語言,可稱之為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是語文教師為了滿足教學目的的要求,精心設計并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定教學效果的語言。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內(nèi)容應是富有生命力的,因為它是幫助學生解讀文本、真切感悟,走進語文的重要工具,是為了喚醒學生人文情懷而設計的一種語言。同時,它還承擔著在教學過程中溝通師生情感的重大職責,雖然使用語言的主體是教師,但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互助的關(guān)系,師生借助于語言,進行文本傳輸、精神交流,是師生平等精神主體之間一種生命的對話。教學語言不在乎語言使用的多寡,更看重的是他們之間是否存在一種富有意義的人生對話,這些精心設計的教學語言是否能幫助他們展示自己的個性,促進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同時對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是否有用。教學語言的存在不僅僅是言語知識、言語信息的雙向傳遞,更重要的是對傳遞雙方人格、個性、精神的塑造與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海林.言語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1~42.
[2]史晨,周榮.教師口才訓練教程[M].鄭州:西北大學出版社,2002: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