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麗
【摘要】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要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從語文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另外教師應該學會與學生互動,并且應用現代化技術輔助語文教學。一定要努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創(chuàng)新、樂趣、快樂中積極參與到語文的學習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語文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基于此,我們應從下面環(huán)節(jié)著手: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和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tài)度,思想觀念等內容。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一定要努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創(chuàng)新、樂趣、快樂中積極參與到語文的學習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也為了實現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在講授《海底世界》一篇文章時,我打破了傳統(tǒng)的講解模式,改變了角色,由教師為主角變?yōu)橐詫W生主角,另辟蹊徑,從另外一種角度去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在樂趣中學習,在快樂中積累,在學習中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我采用引導法,讓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想象自己心中的海底世界,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勾勒美麗而神奇的海底世界,用自己的話來延續(xù)豐富而絕妙的想象,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情感,學生通過語言實踐——傾訴,來表白自己的內心,既培養(yǎng)的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宣泄。
二、讓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
有句話說得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要求教師關注生活資源,發(fā)掘與語文課程相關的各種隱性生活資源,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
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活動,使學生結合自我體驗更深入的與文本對話,并學會與他人共享自己的經驗和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思考,在活動中探究,在活動中提高綜合的語文素養(yǎng)。針對這個理念,在課堂中我注重與學生資源的共享,在學習完課文后,讓學生能夠利用課堂這個平臺,展示自我風采。
如學習《海底世界》后,讓學生大膽想象、大膽創(chuàng)新,把自己心中的海底世界用畫筆或語言描繪出來。學生勾勒出了一幅幅令人心怡的作品,創(chuàng)作出一篇篇膾炙人口的習作,并課堂上進行展示,全班同學可以資源共享,這不僅僅是成果的展示,更是智慧的結晶,這是一種驕傲,這是一種自豪!
三、從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用語文
語文課堂可以呈現為豐富多彩,富有探究性的活動,可以推進語文綜合性的學習,讓語文走進生活,走向社會。對此,我們應該精心設計每一次課堂,讓學生在廣泛的語文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逐步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
在講授《父愛深深》時,我讓學生將自己最想對父親說的心里話或者感人的小故事寫下來,發(fā)在我的博客中,這樣全班的同學都可以分享自己的快樂。在潛移默化中,學生不僅積累了知識,還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課需要極大的外展性和開創(chuàng)性,一定要及時的把最新穎、最時尚、最前衛(wèi)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料用于教學,使學生切實的感受到這里的世界很精彩,愿意在這里駐足。
四、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對話。在大力推廣新課標理念下,我們還要給孩子一個對話的課堂,因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公!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采取的方式既可以是學生個體活動體驗,也可以是小組、班組的交流、討論,還可以是學生之間對話或師生對話。因此在課堂中,我盡可能地讓學生多對話,真正走進課堂,走進文本。
如在講授《動物睡眠》這篇文章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參與進來,我拋磚引玉,自己戴上了頭飾,在音樂和圖片的渲染中,學生在我的帶領下走進了課文,走進了動物世界。在這樣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生沒有了拘束,完全融入了進來,暢所欲言,把動物睡眠的方式和特點栩栩如生地介紹了出來。
在講授《母愛》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為學生提供了對話的平臺,在音樂的渲染中,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入情入境,在準確地表述中提升自我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我們要善于引發(fā)利用學生的情感資源,同時在文本與學生之間引入其他的資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把握文本。
五、應用現代化技術
前段時間新市區(qū)組織了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學習,如何利用現代化的技術輔助我們的教學,更有效地教學,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學生提供平臺,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徑,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
我在講授《永生的眼睛》時,讓學生利用電腦平臺查閱相關愛的名人名言、詩歌、散文或小故事,這樣既能開拓視野,又能豐富知識。
總之,從引導學生學、讓學生學到學生主動學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教學過程,其任重道遠,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位教育者能夠用心去做,用心去關注,這樣學生就會得到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