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平安 趙桂琴
[摘 要]我國目前的經濟發(fā)展速度非常快,在很多行業(yè)或者領域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除了一些必要的基礎條件之外,我們不難想象,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人的作用。不管是何種規(guī)模的企業(yè)公司,它的發(fā)展壯大都離不開人才,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對人才的需求度更是日漸增長,筆者基于目前的這種狀況,具體的分析了企業(yè)怎眼做好員工的培訓工作,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經濟以及人才的發(fā)展進步。
[關鍵詞]企業(yè)員工 培訓 弊端
一、員工培訓的現(xiàn)狀分析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進步,現(xiàn)如今的絕大多數(shù)單位開展的職工培訓活動都和以往的活動存在很大的差異,是一種質的飛躍,不過這并不代表現(xiàn)在的活動中就沒有問題,接下來具體的分析一下其中的幾個常見的弊端。
第一點,資金跟不上活動的步調。和國外的很多國家的公司比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我國的很多單位在投入的資金力度上還是有所欠缺的。僅有的一些投入也只是用到最基礎的員工上崗訓練上,其他的活動上幾乎見不到任何投入。
第二點,沒有合理的機制,結構比較單一。目前我國的很多單位都不能有效的將培訓工作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上。他們經常忽略此項工作,將其當做是一項非常隨性的工作,不會積極地開展,就算有個別的單位有了這種意識,也常常受到體制等的影響,不能獲取合理的收效。
第三點,沒有獲取應有的功效。此處講的功效有兩個層次的內容。首先它指的是活動沒有成功。其次它指的是開展了活動,但是沒有起到應用的作用。這里具體的指,當開展完這些活動后,員工并沒有得到想象之中該有的成就,而是培訓以前如何工作,之后還是按照以前的方式進行。
二、問題出現(xiàn)的本質
第一點,培訓投資的風險性。目前很多單位都把培訓看成是一線資本投入活動,一提到這個問題,很多單位的領導人都會情緒高漲。不過把它看成是一種對資本的投入活動,我們就期望得到收益,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風險就自然而然的出現(xiàn)了。
第二點,職工的思想素質不高。通過數(shù)據(jù)資料,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的單位尤其是私營單位存在很大的人員流動現(xiàn)象,有個別嚴重的可以高度百分之二十多,這種現(xiàn)象非常不合理。深入的探究,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兩方面的問題,第一是單位本身的問題,第二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職工的思想意識問題,對所就職的企業(yè)沒有高度的忠誠心理,假如單位花費很多資金對職工培訓,可是此時當職工獲得高的水平之后,不但沒有為單位做貢獻,然而離開公司。
三、針對培訓研究的具體應對方法
第一,要不斷的增強單位對此活動的投資思維。眾所周知,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化高度發(fā)展的時代,只有做好了人力工作,企業(yè)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長遠的發(fā)展,當今社會的綜合競爭能力,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單位的領導人必須要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意義,要將此項活動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認真地開展,只有不斷提高職工的素質以及能力,才能最終確保企業(yè)在激烈的競爭中永遠茁壯發(fā)展。
第二,要認真的開展三個時期的工作。具體的講有前期、中間以及后續(xù)的工作。
首先要做好活動前的各項準備活動。通常我們在看一個活動進行的好壞的時候,首先就會分析它的事前準備問題,因為準備的好壞會影響到整體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還應該研究活動的需要,合理的開展活動。通常,任何一個單位的活動都需要從兩點展開。首先,要站在總的立場上分析考慮。通過研究明確需要進行培訓的人員以及組織。其次是對職工進行合理的考慮。通過對業(yè)績評估結果進行分析,得出造成差距的原因;進行收集和分析關鍵事件;進行培訓需求調查,最終明確哪些人需要進行該項活動,而且活動的形式等內容都要加以明確。預估活動需要的費用問題。費用多是指以年為單位。因為每個單位都有自身的獨特性,因此他們所需的費用并沒有嚴格的界定標準。不過通常意義上來講,主要的涵蓋以下的這些內容。首先是場地費用。假如一個單位本身不具備屬于本單位的培訓場地,那就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此時就會產生一定的費用。如果單位有屬于本單位的場地,此時我們應該將所需的資金平均分配到本年度的相關費用中。第二是,住宿以及用餐花銷。第三是培訓教材費與培訓器材費。隨著培訓所用設備的日益現(xiàn)代化,培訓器材費與視聽教材費用也不斷的增長著。四是培訓相關人員的工資及培訓教師的講課費。五是交通差旅費。從業(yè)務場所到培訓基地的交通差旅費也是一個不可輕視的經費預算項目。
第三,認真合理的制定培訓步驟。制定培訓計劃是培訓實施的前提條件,培訓計劃制定的好壞直接影響培訓效果子。第一是明確培訓的目的,確定培訓目標。培訓目標的制定也可以做為考核培訓效果的標準。第二是選擇需要培訓的對象。第三是確定培訓內容。第四是確定培訓形式與方式。第五是選擇適當?shù)呐嘤枙r間與地點。第六是明確后勤保障工作。通過以上六點來編制企業(yè)的培訓計劃。
第四,科學、客觀的評估培訓效果。培訓評估的主要途徑。培訓評估的主要途徑主要有四級。一級評估是受訓者的反應評估。反應評估是指學員對培訓項目,包括講義、師資、設施、講課內容的看法。反應評估的主要方法是問卷調查。問卷調查是在培訓結束時,收集受訓人員對培訓的效果和有用性的反應,這對于再次進行何種培訓項目是至關重要的。二級評估是受訓者所學到的知識。這種評估可以以考卷形式進行,也可能是進行實際操作。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評估方式。例如某企業(yè)針對前臺在微笑服務、接聽電話方式、處理應急事務方面進行了培訓。那么在進行考核時,就可以用二級評估,可以設定一個場景來考查受訓者的培訓效果。如果考核成績很好,這就說明此次培訓取得了效果,對于員工的實際工作是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1]高萍.企業(yè)培訓開發(fā)的實踐和效果分析——論企業(yè)培訓如何轉化為生產力[J].企業(yè)家天地(理論版). 2011(05)
[2]楊蓉.關于我國企業(yè)員工培訓的思考[J].商場現(xiàn)代化. 2006(10)
[3]何偉.中小企業(yè)員工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