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繼明
許多語文教師都有這樣一個共識,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文言文教學又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那么如何進行文言文教學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際談幾點建議。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有很大的區(qū)別,難以識記更難理解,大部分學生剛一接觸便失去了信心,這樣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便成為教學的首要任務。
一是要讓學生詳細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倍增,自然就產生了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翻閱大量的資料,扎實備好課。
二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F(xiàn)在大部分學校都有遠程教育白板教室等多媒體教學輔助設施,教師可下載、自制好多課件來輔助教學,這樣既能增加語文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三是轉變教師角色,嘗試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教師幫助學生掃除文章中個別疑難點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給每個小組劃分探究任務,讓他們通過組內合作、組間合作等形式完成任務,教師充分參與,加以啟發(fā)點撥。通過小組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后,學生會感到一種成就感和合作競爭的力量,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愉快。
二、加強誦讀練習,培養(yǎng)學生語感
誦讀是記憶的重要途徑。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庇终f:“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就道出了“讀書”的真諦。誦讀,對于加強語感,加強對文章的理解,從而加強記憶有著重大意義。那么,我們該如何在課堂上實施“誦讀法”呢?
首先,通過誦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教師的范讀非常重要,開始學習一篇文言文之前,教師必須準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范讀,尤其是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片段要反復讀,如《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傳世之作,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宏大政治抱負。教師如不指導學生反復誦讀,文章用意是很難理解的。
第二,誦讀不能無的放矢。例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在誦讀前先通覽課文,看注釋提示,簡介作家作品背景是必不可少的。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抓住世外桃源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淳樸的人情、和平安定豐衣足食的生活和民主平等其樂融融的人際關系等這個文脈,與學生一起感受作者表達的不滿黑暗現(xiàn)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第三,要讓學生掌握誦讀的要點。筆者把它總結為:一準二順三懂四背。一準就是要求讀準每個字音,尤其是生僻字、通假字、破讀字、古音字等,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二順就是要做到語速適中,頓挫結合,要有美感;三懂就是要懂得句子的意義;四要會背誦。同時,把課外誦讀看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把課內外誦讀結合起來。
三、教師要解疑答惑,指導學習方法
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領悟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互相探討,讓學生大膽的提出疑問,展開討論,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無意中發(fā)現(xiàn)蘊藏其中的“真金”。學生的質疑問難的精神一旦被肯定,他們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文言文學習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如常見的通假字:說(yuè):通“悅”,愉快。女:通“汝”,你。知:通“智”,聰明。簡:通“揀”,挑選等。又如詞的古今義,山河表里潼關路(《山坡羊潼關懷古》)山河:(山:古義:指華山。今義:泛指一切山。河:古義指黃河。今義:泛指一切河流。)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孟子》二章)親戚:(古義: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內的至親。今義:專門指族外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掌握了這些方法,通過不斷積累,教師舉一反三,學生自然就有了自主學習文言文的能力。例如,在教《小石潭記》一文時,我用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完成第一次自主閱讀后,要求學生開始第二次自主閱讀。在閱讀之前,先引導學生歸納和復習一些文言重點虛實詞和語法。再讓學生學著找通假字如:下見小潭(“見”通“現(xiàn)”,文中句意為:向下走,出現(xiàn)一個小潭。)一詞多義:可:①大約,潭中魚可百許頭;②可以,能夠,不可久居。 從:①自,由,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跟隨,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清:①清澈,下見小潭,水尤清冽;②凄清,以其境過清。 見:①動詞,通“現(xiàn)”,出現(xiàn),下見小潭;②動詞,看見,明滅可見。古今異義:①小生:古義青年,后生,崔氏二小生;今指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②去:離開,乃記之而去;今常用義為“往”。當然,這些字詞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要聯(lián)系學過的文言文,逐步積累掌握和運用。
四、做好課外延伸
要學好文言文,只憑課本和課堂教學內容是遠遠不夠的,要安排大量的課外閱讀內容,課內課外相結合,講解和自學相結合,不能只停留在字詞句等基礎知識的掌握上,還應學會品味和鑒賞文言文。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以上是筆者在多年的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積累的一點經(jīng)驗,供同仁們參考。
(通渭縣平襄鎮(zhèn)店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