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玥
標題是吳虹飛歌里的一句歌詞,也正是她的寫照。現(xiàn)在吳虹飛仍承認自己是“身份復雜的工科民女”。她是“幸福大街”樂隊主唱,是作家,也當記者,這次成為了侗族大歌歌隊巡回演出的領(lǐng)隊。從8月1日巡演開始,安排就非常緊湊,幾乎每天都呆在不同的城市,直到8月15日,吳虹飛帶著侗族大歌歌隊,完成了首次穿越萬里的“演歌”之旅。
侗族吉普賽式巡演
8月11日,侗族大歌歌隊來到武漢,在VOX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自然清澈的原生態(tài)民樂演出。這是中國第一支原生態(tài)樂隊,并且是以巡演的方式出現(xiàn)。
因為沒有得到商業(yè)贊助,整個行程除了演出門票、賣書與碟的錢,其他時候歌隊幾乎都靠著一路上朋友和陌生人的幫助。幸運的是,沿途遇到許多不計回報的人,第一個是安磊。
吳虹飛說:“我們的車就是安磊送的,他家住石家莊,之前我們不認識。他在微博上知道我們要巡演,自告奮勇留言說要馬上去買輛車,帶我們?nèi)パ莩?,起初以為他是騙子,后來他給我打電話溝通各種演出路線,我只好半信半疑地回應。再后來安磊讓我們?nèi)ナ仪f,直接從那里出發(fā)。當時我們沒有路費,也沒其他選擇,只好去了。結(jié)果他真的為我們新買了一輛面包車,還載著我們整個歌隊一路南下?!边@些幫助讓侗族姑娘們的演出一路通暢。
侗族人的唱歌天賦來自于千年稻作文化的積淀、語言系統(tǒng)的九個聲調(diào),這令他們在說話時都如同歌唱般清亮。
那四位美麗侗族姑娘的聲線,像古時的清泉一樣打動了在場所有觀眾。她們四人,兩位來自貴州大學音樂系的侗族民間音樂,另兩位在家鄉(xiāng)貴州黎平務農(nóng),其中26歲的小歐,初中便輟學回家,農(nóng)閑時唱歌,在當?shù)厥怯忻亩备栊√旌蟆?/p>
現(xiàn)在貴州黎平農(nóng)村,很多年輕人初中畢業(yè)就外出打工,侗族大歌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艱難。歌隊的幾個年輕人實屬家鄉(xiāng)另類,他們正在嘗試用新的方式保護和推廣侗族大歌。
眼下正是農(nóng)忙季節(jié),這次巡演結(jié)束后,他們表示會返回家鄉(xiāng),或許明年春天插完秧,還會繼續(xù)游走每一個城市,繼續(xù)巡演。
還沒有學會如何去戀愛
在此趟侗族大歌巡演之前,吳虹飛有一支“幸福大街”樂隊,她也一直在唱著個人化的歌。開始唱歌是因為愛情,因為熱愛一個叫小龍的搖滾男孩,吳虹飛拿起吉他,開始哼唱,她一直無可救藥地喜歡小龍,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到那個叫幸福的大街上醉飲、狂歡、不眠不休。
吳虹飛花了6年時間做了第一張專輯給小龍聽,但他根本不為所動。后來她又花了4年時間出了第二張專輯,里面的每首歌都是為小龍寫的,他還是沒被感動。又過了4年,吳虹飛做了第三張專輯《再不相愛就老了》,雖然是老套的情話,但她依然想告訴小龍:“你再不來愛我,我們兩個就都老了,我甚至還沒有學會如何去戀愛。”
個子瘦小的吳虹飛站在舞臺上,神情總是清醒又悲傷。她以往的歌都銘刻著她的氣味和標記。吳虹飛總是可以在任何時候自嘲,百無禁忌。她就像《鐵皮鼓》中那個有著尖銳聲線的男孩一樣,對秩序世界反叛著。
吳虹飛每寫一首音樂作品,都會寫一本小說與之相對應。比如她寫過一首叫《蝴蝶》的歌,然后就會有一篇小說叫《蝴蝶》。
歌里唱著,有誰曾經(jīng)真心真意愛上一只蝴蝶,有誰知道蝴蝶夜里她們在哪里游蕩。小說是寫死亡的,是關(guān)于女孩在成長的過程中得不到某一種愛,好像靈魂就會死掉,會采取一種非常激烈的方式。
吳虹飛說:“這也是很有趣的事。我覺得我早期讀的書,都變成了我的音樂,最后也變成了小說,是有成果的,雖然這個成果太小眾化、太個人化,或者說不夠文學,音樂上也不夠音樂,總而言之就變成了兩個不同的東西交匯出來的事物?!?/p>
愛讀書不求甚解
人前她說粗口,顯得異樣張狂,但人后的吳虹飛更多的是安靜憂傷。她從小就愛讀那些浪漫主義的書。直至今天,影響她的永遠是16歲讀過的《約翰·克里斯托夫》和《悲慘世界》里面那種超浪漫的東西。
“約翰·克里斯多夫來到人世間就是為音樂而生,到他死的時候聽到了上帝的聲音……他的每一次戀愛和痛苦我都陪著他,與他分享。我就覺得,約翰是個偉大的、超浪漫的音樂家。”吳虹飛說,當時她就特別喜歡音樂,想到音樂學院去讀書,“但是我們這種家庭的孩子是沒有機會學樂器的,連小提琴都買不起。”
現(xiàn)實對吳虹飛來講,是一堵灰色的墻。她說:“我好像從小有一點小的自閉,這種自閉使我和父母及周圍小朋友的溝通有一點障礙。所以書里的世界給我一個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撐?!?/p>
回顧起來,吳虹飛覺得自己并非天分很高的讀書人,也不愛做讀書筆記,她自嘲:“我甚至連詩都讀不好。我常把‘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和杜甫的‘漫卷詩書喜欲狂混在一起。我大概是陶淵明的弟子,‘好讀書,不求甚解?!?/p>
吳虹飛在提倡自由讀書的同時,非常質(zhì)疑當今的教育:“我們的課本抽空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讓很多學生從學校出來以后,懷著滿腔的熱情,但卻和白癡一樣?!彼J為現(xiàn)代節(jié)奏“太著急了”,如果現(xiàn)在人們還能保持讀經(jīng)典、讀格律詩的習慣,整體文學水平應該會好很多,至少不會那么唯利是圖、那么匆忙浮躁。
侗族大歌簡介:
中國侗族地區(qū)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侗歌和腳下的土地、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沒有多余虛飾夸張的情感。對于這個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歌可以傳承文化和歷史。2009年9月,侗族大歌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