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榮芳
一、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越來越感受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提高課堂效率的至關重要的因素?!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有效地激發(fā)和維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顯然靠單純的枯燥的模仿和機械記憶是不行的?!缎掠⒄Z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將學習變成學生自覺、自愿、高興的事,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1.針對學生好動、好奇、喜歡親身經(jīng)歷的心理特征,我認為在教學中應嘗試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給學生親身體驗的機會,充分運用各種感官,讓學生在說說、唱唱、跳跳、畫畫、演演的情景中身臨其境地學英語。
在教學Unit 3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中,我播放一段音樂或者請學生演唱一曲優(yōu)美的歌曲,請學生用英語談論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kind of music?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學生參與討論的熱情高漲,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生很輕松地掌握了本單元的重點句型。
2.改革教學方法,鞏固學習興趣。
興趣要經(jīng)過不斷激發(fā)才能鞏固和持續(xù),這是每一個英語教師在教學改革中都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教學改革不僅呼喚教師的迫切感,還呼喚學生的積極性,既要改進教師的教法,又要指導學生的學法。
首先,教師應該營造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坝H其師,信其道”,和諧的氛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和藹的語氣,親切的笑容,鼓勵的話語,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和期待,他們就會用加倍的愛和尊敬回報老師。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多用“Thank you!You are wonderful!Very good!”等話語贊揚和鼓勵學生,還要充分運用各種手段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英語的學習情景,應用活潑多樣的操練形式,使學生在輕松又愉快的氣氛中進行本來枯燥乏味的語言訓練,使學習過程充滿樂趣,激發(fā)學英語的興趣。比如Unit 6談論的是關于旅游的話題,我充分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們展示熱帶叢林,夏威夷海灘,黃山等風景名勝的圖片,充當導游,把學生帶進一個奇美的世界,學生對此非常感興趣,而且爭當導游,展示自己的才能。這樣,學生們在游玩的同時,充分練習了本單元的目標語言。
3.成功的體驗能讓學生增強自信心,激發(fā)他們內(nèi)在的潛力和動力。
教師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喚起,最重要的是濃烈的學習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激發(fā)、喚醒學生的情感,以及內(nèi)在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并進入自主式閱讀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之中。我會及時檢查他們的學習效果,比如今天講了知識點,明天上課一定會提問,這就要求學生當天一定及時復習知識點,這樣經(jīng)過一個單元,學生會感覺有所成,學習的積極性也就不斷提高。而且每次單元測驗,我會將成績有進步的落后生的名字提出來及時表揚,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歡樂及喜悅。我要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It must be learned.
二、更新教學觀念,歸還學生學習的主動權
新課程標準提出:“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以適合新課程提出的要求。教師要轉變在教學中的角色,不應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培養(yǎng)和指導學生。
1.鼓勵學生成為獨立的學習者。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打破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為知識傳授者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在完成一個又一個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感知語言,進而將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知識體系的一部分。比如在教學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時,課前我讓學生搜集一些發(fā)明家及他們的發(fā)明物的圖片或實物,課上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并用英語談論:“Who?When?How?”學生搜集的人和物五花八門,甚至有一個平時成績不好的學生,也能站起來展示自己搜集的圖片,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既掌握了本課的目標語言,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口語能力及開闊了視野。
2.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承擔起更多的學習任務。
自主學習不只是學生個體完全獨立的學習,而要以學生之間相互依靠和相互合作為前提。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班上的學生分為學習小組,學習小組是按鄰近座位組成的。開始時,每組指定一名能力較強的同學負責組織學習。在小組學習中,他們一起朗讀、背誦、預習、復習、相互提問、會話、復述課文、講故事,研究并討論疑難問題,還相互評改作業(yè),舉行小測驗或自我測試等。學習小組在課堂上相互合作,在課外也常常開展活動。這樣學生把學習不只當作課內(nèi)的任務,而是把課內(nèi)外的活動變成一種學習的整體工作。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充滿交流和協(xié)作,伙伴們相互啟發(fā),相互幫助,各自都獲得很多的實踐機會。在教學中,“小組學習”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發(fā)展“自我反饋”、“自我評價”的技能,逐步學會學習。
在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要培養(yǎng)學生成為獨立的學習者。這一過程對于教師來說是極具挑戰(zhàn)性的。我會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信息的提供者,學習的顧問,學習過程的組織、參與、評價、管理者,語言的使用者,成為一個自主學習者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