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華
作為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師,應該重視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倡導學生學習要有學習性、獨立性,讓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素質不斷提升的過程;改變傳統(tǒng)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學習的方式,提倡學習要注意發(fā)現性、探究性、研究性,讓學習的過程變成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么,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歸納總結出如下方法。
一、激發(fā)興趣,誘發(fā)自主學習的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學習動機,為學習活動提供內部動力。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精心設計導語激趣,可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激趣,可以使用多媒體激趣,可以開展活動激趣,可以通過幽默的語言、生動的事例激趣,也可以用鼓勵、表揚來達到激趣的效果。通過這些手段使課堂教學充滿樂趣,富有生命活力,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的動機。有了強烈的學習動機,就會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學生就會主動參與教學,自主學習。
二、變“教”為“導”,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是新課程標準給教師和學生的定位,即學生是認知和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起到“指導”的作用。教師的責任,首先不在于“教”,而重在指導。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會,還要重視引導學生“會學”。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綱要求先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介紹該知識特征和學習方法(或指導學生學習單元知識短文),然后讓學生自讀材料,自思材料,篩選信息,加工歸納信息,提出問題。教師可以走下講臺,與學生打成一片,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因材施教,做好全體或個別學生的誘導、啟發(fā)工作。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回歸服務者的角色,為之提供適時的有效的幫助,疏導解疑,鼓勵支持。教師備的不再是“教案”,而是“導案”,核心是指導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是“相機誘導”。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才能真正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不斷提高。
三、搭建平臺,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過程。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主體意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應摒棄那種以教師傳授為主的單向剖析文本材料的做法,應將傳授知識的課,改革為引導學生探究知識的課,將教師的演講課改革為師生互動的課,將讀寫分離講練脫節(jié)的課改革為名副其實的讀寫訓練課,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搭建一座平臺,讓課堂成為師生平等對話、共同表演的大舞臺。在詩歌教學中,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品味語言,體驗感情,領會語言表達和表現手法。讓學生討論這首詩好在哪里,或美在哪里,哪一句是自己最喜歡的,為什么,等等。學生自主思考后,教師可以開展生生、師生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引導學生置于教材學習的情境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發(fā)現、探究、研討等認知活動,允許學生提出不同意見,不追求“唯一答案”。這樣輕松、民主的學習情境,學生容易進入自主學習狀態(tài),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能夠提高。
四、轉換課堂教學方式,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參與中自主學習,使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得以拓展,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課堂教學方式可作以下轉變。
(1)變教師主觀備課為師生共同備課。教師的備課應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師生共同商討課文的學習內容、要提取的信息、重點難點及教與學的方法等,讓學生全程參與,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而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
(2)變單向傳輸式為討論式的課堂教學。教師要善于與學生分享、交流各自的知識、體驗。這不僅充實了課堂內容,而且常常會有新的靈感出現,從而師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一起收獲,一起快樂成長。
(3)變教師問為學生問。教師所問有時非學生所疑,有時超出學生的水平,不切實際,很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沖突。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要把質疑的權利交回給學生,引導學生敢疑、善疑。如上《故鄉(xiāng)》一課,教師可以先把《故鄉(xiāng)》主題的幾種不同看法列舉出來,然后讓學生閱讀課文,查找資料,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活躍起來了。在探討中,學生對不同的觀點,提出了自己的質疑,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通過這些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學生有了更多自主支配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更充分地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有所提高。但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千萬不要性急,要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讓學生在一個個成功的體驗中,增強信心。
總之,作為教師,要認真落實學生為主、自學為主的原則,將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當做自己課堂教學追求的方向。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強調“會學”,從而為學生的成才之路鋪墊一個良好的根基。
(廉江市廉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