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熊 帥
北漂畫家的藝路轉折
□ 本刊記者 熊 帥
前些年,楊振文創(chuàng)作了一幅名為“競”的油畫。畫中,在狹窄的池塘里,30多條日本錦鯉為了爭奪稀少的食物和空氣,用盡全力擺動魚尾,相互推擠。湖水是渾濁的泥黃色,似乎還能聞到鯉魚相拼產(chǎn)生的鮮血氣息。楊振文說,《競》這幅畫就是他在北京宋莊這些年來,求發(fā)展的最真實寫照。
與宋莊大部分的藝術家一樣,楊振文是不折不扣的北漂一族。按照楊振文的說法,所有南方人對北方都有一種好奇或者向往。特別是對首都北京的那種情結,至今仍在影響很多年輕人不斷向它涌入。
所以30歲那年,楊振文結束了在廣州業(yè)已比較成功的繪畫事業(yè),懷揣藝術夢想,一個人背著畫板、行囊,從廣東來到了北京,今年已是第18個年頭。
“那時,一句普通話也不會說?!比缃?,這個廣東茂名的嶺南漢子,不僅會說北京話,時不時還能蹦出一兩句山東、陜西、河北、湖南等地方言。他說,宋莊集聚著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每天和這些人交朋友、聊天,久而久之自然就學會了。
16歲時,楊振文開始學習繪畫。一直以來,在他心中,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館、圓明園畫家村,不僅代表著中國繪畫的最高成就,也是每一個自由畫家的精神圣地。于是,來北京的第一年,大部分時間里他都在上述的3個地方看畫、聊畫、繪畫,很快就結識了很多與自己有著共同夢想的畫家們。
上世紀90年代,當時的圓明園畫家村正經(jīng)歷著畫家紛紛撤出、藝術區(qū)被取締的文化遷移風波。1994年初春,隨著畫家方力鈞、劉煒、張惠平和文藝批評家栗憲庭等人從圓明園退出,楊振文和他的朋友們也漸漸意識到圓明園不再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理想之地。不久之后,楊振文退掉了在圓明園附近租的房子,重新開始了自己的北漂藝術之路。
但是,與其他擁有純粹藝術理想的畫家們不一樣,出身農(nóng)村、家境一直不是太好的楊振文,并沒有立即選擇在遠離城市的宋莊農(nóng)村租房、繪畫,而是不停奔波在北京城里的各大畫廊、藝術館或文化公司,為它們畫消費者需要的商品畫。
“不能解決生存問題,即使進了宋莊,也會很快從那里走出來?!睂τ诋敵鯙楹巫龀鲞@樣的決定,楊振文如此回答。
據(jù)楊振文介紹,當時身邊大部分的北漂畫家朋友們手頭都不是非常寬裕,創(chuàng)作的作品往往籍籍無名。作品要被人欣賞、關注,需要經(jīng)歷很長時間的等待。如此一來,即使一個畫家不吃不喝,僅承擔畫室的租金、作畫用到的顏料、水筆等,一個月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楊振文回憶,大概有2、3年的時間,他都是靠著賣商品畫賺來的錢保證自己還能夠在北京堅持藝術夢想?!傲硗猓敃r的宋莊只有名氣,藝術家與收藏家、畫商之間的關系反而非常被動。”
楊振文說,宋莊傳統(tǒng)、寬大的四合院及舒暢靜謐的鄉(xiāng)村環(huán)境,給了藝術家們進行創(chuàng)作的良好環(huán)境。同時,落后的交通、簡陋的展示平臺,也使得宋莊畫家村無法真正走入藝術品交易的市場。
2004年,楊振文開始在宋莊創(chuàng)建繪畫工作室。目前,以楊振文和他妻子命名的“雅文油畫展覽中心”坐落在宋莊鎮(zhèn)小堡商業(yè)廣場的正中心。展覽中心分上下兩層,總共占地1200多平米,可以一次性展出400多幅油畫,一天最高可以容納上千人的參觀。
這似乎還不是楊振文的目標。挪開一幅不過1平米大小的油畫,記者看到還在裝修當中的另一個油畫展廳。即使地面還很凌亂,墻壁也沒有刷上合適的顏色,但是身處其中,依然能夠感受到寬敞展廳給觀展者心靈上帶來的沖擊。
楊振文說,新增的展廳占地800平方米,將來主要展示中國傳統(tǒng)國畫、雕刻等藝術作品,與現(xiàn)在已經(jīng)投入使用的另外兩個展廳連在一起,預計打造成宋莊最大、最齊全的私人藝術展覽廳。
毫無疑問,對于眾多藝術家們來說,能夠在這么大型的展廳辦展覽,也許是一輩子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投資者也在羨慕,如此龐大的一個展覽中心,如果經(jīng)營狀況良好,一年的收入將是多么可觀!
左圖:畫家楊振文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
右圖:在楊振文的“雅文油畫展覽中心”內(nèi),一名游客正在欣賞畫作。圖/郭鐵
一時間,楊振文成了宋莊藝術圈里的焦點明星。“每天來看展覽的人不斷增多。走在路上,也常常有畫家向我打招呼?!钡菞钫裎氖冀K認為,自己事業(yè)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宋莊發(fā)展大環(huán)境的改變。
據(jù)楊振文介紹,與過去的宋莊不同,現(xiàn)在畫家們不僅漸漸地走出了自己作畫的小四合院,也開始從孤立的藝術精神世界中抽離出來,意識到藝術離不開生活、社會、商業(yè)等現(xiàn)實因素。
“特別是對經(jīng)濟窘迫處境的不滿,使得畫家們開始尋求一些藝術交易中介或經(jīng)理人,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進行管理?!?/p>
于是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展覽中心、美術館、藝術畫廊、文化拍賣公司在宋莊迅速落成。畫家們自己經(jīng)營畫廊、辦展覽的例子如今也是不勝枚舉。
更重要的是,隨著宋莊藝術群落人數(shù)的增多,尤其是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被社會認可,政府也開始意識到了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的重要性。
現(xiàn)在的宋莊小堡村商業(yè)街,其寬敞的街道直接通往北京CBD。裝修風格各異的店鋪林立,讓人很難想象這里曾經(jīng)是地道的北京農(nóng)村。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是能夠看到的宋莊的最大變化。”楊振文說,這些都進一步帶動了宋莊經(jīng)濟的發(fā)展,展覽中心也被更多人所熟知。
楊振文告訴記者,這些年宋莊一直處在“鐵打的村子,流水的畫家”這種狀態(tài)。身邊的一些畫家會因為各種壓力先后從宋莊撤出,搬到其它地方,甚至最終離開北京,結束自己多年的繪畫與藝術夢想。
“大浪淘沙,如今留在北京的,肯定是最具有商業(yè)炒作能力、最能經(jīng)受市場檢驗的精品?!睏钫裎谋硎?,就像池塘里的錦鯉,最后有資格享受池塘狹小空間和美食的,必定是形態(tài)最美、最有活力、觀賞價值最高的一類。
在采訪中,楊振文不止一次告訴記者,如今的宋莊,如今的自己,都是在競爭中如履薄冰,艱難前行。
現(xiàn)階段,“雅文油畫展覽中心”并沒有和任何一個畫家簽約。展出的所有作品,其作者大部分都是楊振文的同學、師兄弟或者朋友。楊振文說,自己會考慮商業(yè)和市場的需求,選擇一些作品在展廳展覽,獲得一些經(jīng)濟收入。
“這些收入只能夠支撐展覽中心日常的運作而已?!睏钫裎恼f,“賺不來大錢,但還是愿意選擇一直留在宋莊?!?/p>
今天,即使宋莊已經(jīng)開始轟轟烈烈的商業(yè)活動了,藝術的內(nèi)涵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但這些并不會影響楊振文對宋莊未來的信心。
“宋莊不會成為下一個‘798’,它有自己的特色。”楊振文堅定地強調,這是一個畫家的親身感受,也是畫廊經(jīng)營者的真實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