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勤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醫(yī)院骨科,浙江瑞安325200)
人工關節(jié)置換患者及家屬的信息需求與對策
王 勤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醫(yī)院骨科,浙江瑞安325200)
目的調查人工關節(jié)置換患者相關信息的需求,指導臨床健康教育,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滿足患者需求。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人工關節(jié)置換患者117例和家屬90例進行相關信息需求情況的調查。結果人工關節(jié)置換患者對相關信息需求較高,最希望獲得手術、自身疾病相關信息。家屬對患者疾病信息最為重視。結論在開展健康教育時應針對患者相關需求有側重地進行宣教,以促進患者早日恢復。
成形術,置換;信息交流;健康教育
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是將病損關節(jié)由人工制造的關節(jié)假體部分或全部替換的手術方法,是目前臨床治療關節(jié)疾病的有效手段[1-3],正確的健康教育可以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縮短住院時間、減少醫(yī)療費用。健康教育能有效幫助人們建立健康的行為,達到最佳健康狀態(tài),對臨床各種診療起到增效作用。為給更具針對性、實用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據,2010年10月—2011年5月我院對骨科關節(jié)置換患者117例及家屬90例住院期間的相關信息需求進行調查,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采用抽樣法選擇行人工髖、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的患者117例。男性49例,女性68例,年齡41~87歲,平均(61.5±5.8)歲,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40例,小學文化程度26例,文盲51例;醫(yī)療費來源,自費14例,醫(yī)保31例,新農醫(yī)72例;疾病種類,骨折74例,骨與關節(jié)病變43例;手術類型,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83例,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34例。均為意識清楚、無溝通障礙、無其他嚴重并發(fā)癥并愿意接受調查者?;颊呒覍僖话阗Y料,患者家屬90例,年齡21~67歲,平均(42.55±6.07歲),其中配偶44例,子女18例,父母17例,其他11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上32例,中專及高中28例,初中19例,小學及以下11例。
1.2 調查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使用自行設計的骨科人工關節(jié)置換住院患者信息需求調查問卷,在患者術前1d進行調查。
1.3 問卷設計:本調查問卷根據人工關節(jié)置換住院患者的特點,并且結合臨床實踐觀察,由作者自行設計,經骨科專家與護理學專家審核認可?;颊邌柧碚{查包括患者的基本情況、醫(yī)療和護理需求、疾病知識需求及心理需求等健康教育內容,具體如下。①一般資料,性別、年齡、文化程度、醫(yī)療費來源、疾病種類、手術類型;②護理需求,手術、醫(yī)護人員、植入物、術前術后相關信息;③疾病知識需求,個人病情、術后疼痛、藥物作用、康復鍛煉;④心理需求,個人形象、生活自理、疾病治愈、院外獲取信息方式。家屬問卷內容如下。①一般資料;②醫(yī)務人員信息;③患者疾病信息;④康復鍛煉;⑤醫(yī)院流程和收費信息5部分。采用4級評分法計分,不需要(0分)、一般需要(1分)、比較需要(2分)和非常需要(3分),全部為正向評分,得分越高,需求程度越高。
向患者講明填寫方法、各項內容后,問卷由其自己填寫。其中51例因文化程度低,閱讀或理解問卷內容有困難,由調查者仔細講解調查內容,根據患者意愿代為填寫,填寫后經被調查者確認。本次調查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17份,收回有效問卷117份,回收率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分別采用F檢驗和q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對醫(yī)療和護理需求調查結果:通過分析調查問卷,患者對于關節(jié)置換術手術時間、方式、程序相關知識的需求程度最高,平均為(2.14±0.92)分,其次是對主刀醫(yī)生、責任護士與麻痹醫(yī)生信息的需求,平均為(2.03±0.95)分,見表1。
表1 117例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對醫(yī)療和護理需求情況(±s,分)
表1 117例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對醫(yī)療和護理需求情況(±s,分)
*P<0.05與①、②項比較(q檢驗)
項目評分①手術時間、方式、程序2.14±0.92②主刀醫(yī)生、責任護士、麻痹醫(yī)生情況2.03±0.95③術前相關檢查1.99±0.91*④植入物性能、價格1.97±0.95*⑤術后活動、功能鍛煉指導1.91±0.82*
2.2 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疾病知識需求調查結果:通過分析問卷發(fā)現,患者對個人病情和治療情況需求最高,評分為(2.47±0.58)分,其次是對術后疼痛信息的需求,評分為(2.24±0.57)分,見表2。
表2 117例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對疾病知識需求情況(±s,分)
表2 117例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對疾病知識需求情況(±s,分)
*P<0.05與①、②項比較(q檢驗)
項目評分①個人病情、治療情況2.47±0.58②術后疼痛2.24±0.57③藥物作用及療效1.92±0.69*④康復鍛煉1.90±0.93*⑤相似病例情況1.65±0.90*
2.3 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心理需求調查結果:調查顯示術后患者心理需求排前3位為個人形象(2.40± 0.57)分、生活自理情況(2.27±0.83)分、疾病治愈情況(2.26±0.87)分,見表3。
表3 117例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心理需求情況(±s,分)
表3 117例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心理需求情況(±s,分)
*P<0.05與①、②、③項比較(q檢驗)
項目評分①個人形象2.40±0.57②生活自理情況2.27±0.83③疾病治愈情況2.26±0.87④院外獲取信息方式1.97±0.51*
2.4 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家屬信息需求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家屬對患者疾病信息的需求最高,評分為(2.35±0.72)分,而對術后康復鍛煉信息的需求最低,評分為(1.84±0.62)分,見表4。
表4 90例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家屬心理需求情況(±s,分)
表4 90例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家屬心理需求情況(±s,分)
*P<0.05與①、②、③項比較(q檢驗)
項目評分①患者疾病信息2.35±0.72②醫(yī)院流程和收費信息2.21±1.03③醫(yī)務人員信息2.05±0.78④康復鍛煉1.84±0.62*
3.1 重視宣教手術相關信息,正確引導患者對康復鍛煉的認識:患者對護理方面最迫切的需求為手術相關內容和醫(yī)護人員的信息,分別排在前2位,而對術后活動、功能鍛煉指導的要求較低。對疾病知識的需求中康復鍛煉僅列第4。提示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迫切需要了解手術時間、方式、程序等信息,注重與手術相關醫(yī)護人員的情況,同時忽視了功能鍛煉與術后活動方面的知識需求。研究表明,術前患者抑郁和焦慮的發(fā)生率高于常模,術前對疼痛、肢體功能障礙癥狀和手術過程存在恐懼憂慮,故患者較重視手術信息。同時專業(yè)人員的支持與患者的心理適應呈正相關,有利于增強患者安全感。因此,責任護士應安慰關心幫助患者,解除其心理恐懼及緊張,護士通過詳細講解手術過程、手術預后,維護患者的知情權,可以采用手術成功范例等正面信息幫助患者消除負面情緒,鼓勵其樹立康復信心,告知手術風險及危險因素,讓其理解手術需要醫(yī)護人員和患者共同配合完成,以取得明顯療效的健康教育為主,有的放矢地開展健康教育。告知肢體的功能鍛煉是疾病康復的3項治療原則之一,及時正確的功能鍛煉直接關系到術后的康復及預后,自我調節(jié)、肢體功能鍛煉對預防術后并發(fā)癥起重要[4],消除患者忽視康復知識的誤區(qū),使患者能在術后積極主動地參與功能鍛煉。
3.2 注重患者疾病知識的健康教育,減輕術后疼痛:患者迫切需要了解自身病情和治療情況,對術后疼痛擔憂明顯,可以看出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對與疾病相關的知識有較高的需求。提示醫(yī)護人員在健康宣教過程中應以患者的病情、治療情況及緩解疼痛為側重點?;颊咄鶎膊∫恢虢庖l(fā)焦慮和恐懼,故護士應向患者提供準確詳細的與疾病相關的信息,及時反映治療進展,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既能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還可以減少患者由于信息缺乏帶來不良情緒。另外,術后患者對疼痛的應對需求較高,醫(yī)護人員應告知疼痛屬于正?,F象,醫(yī)護人員會針對患者自身情況采取多種方式緩解疼痛,應過分擔心相反會加重疼痛,應采用多人、多次,重復性指導方式增加患者應對疼痛的信心,以達到減輕心理負擔、緩解疼痛的效果。
3.3 不可忽視患者術后心理需求:患者對術后個人形象和生活自理情況需求最強,其需求分別占前2位,表明患者期盼疾病痊愈的心情非常強烈。提示在健康宣教過程中,護理人員應重視患者心理狀態(tài),指導患者正確對待術后功能恢復,給予患者心理上更多的支持。一方面鼓勵其保持信心;另一方面還應加強患者對自身病情的正確認識,使其正視外表的改變,樹立生活的信心,從而預防不良心理反應的發(fā)生。術后護士應與患者有效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時告訴患者手術情況,使其放松精神,消除顧慮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術后及早開展功能鍛煉指導,正確合理地進行術后功能恢復。告知患者骨科疾病從治療到患肢的功能恢復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進行術后各期功能鍛煉,以利于切口愈合和康復[5]。
3.4 家屬獲取信息有選擇性:調查中可以看出,家屬對于信息的需求存在主觀性,重視患者疾病的相關信息,如手術情況、疾病愈后、不適癥狀等,而對術后康復鍛煉的關注相對較低。因此,護士在臨床工作中應給予家屬詳細的信息,包括肢體的功能鍛煉、使用各種支具、預防各種并發(fā)癥以及復診等,講明信息的重要性,并取得家屬的重視,使家屬能正確地督促、協助患者進行術后的康復,最終達到理想的術后效果。同時,家屬的關心及幫助,可以使患者情緒更穩(wěn)定、心理更健康,達到治愈疾病、提高患者肢體功能的目的。
健康教育是保證人工關節(jié)置換治療成功的重要因素。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及其家屬存在較大的信息需求[6],但大多數患者難以獲得有針對性的相關信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信息需求,引導患者正確理解關節(jié)置換術,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加強醫(yī)護人員健康宣教的能動性、宣教內容的針對性,把握患者心理變化,選擇適當的健康教育方式,采用合適的健康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才能保證人工關節(jié)置換的最佳效果。
[1]KIM YH,KIM JS,PARK JW,et al.ComParison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 with and without cement in Patients younger than 50 years ofage:the results at 18 years[J].Bone Joint Surg Br,2011,93(4):449-455.
[2]KIM YH,KIM JS,PARK JW,et al.Total hiP rePlacement with a shortmetaPhyseal-fittinganatomicalcementlessfemoral comPonent in Patients aged 70 years or older[J].J Bone Joint Surg Br,2011,93(5):587-892.
[3]MIN ZH,ZHOU Y,ZHANG HM.Total hiP rePlace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hiP bony fused in nonfunctional Position(17 hiPs of 12cases)[J].Zhongguo Gu Shang,2011,24(3):231-235.
[4]鐘紅英.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調查[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25):59-60.
[5]趙慧雯.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圍手術期心理需要分析及護理對策[J].天津護理,2009,17(2):63-64.
[6]江華.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圍手術期的護理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3):92.
(本文編輯:趙麗潔)
R684
B
1007-3205(2012)05-0575-03
2012-01-05;
2012-04-23
王勤(1970-),女,浙江瑞安人,浙江省瑞安市人民醫(yī)院護師,醫(yī)學學士,從事骨科疾病護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