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忠
對我校體育考生立定三級跳遠三跳之間的比例及其與立定跳遠的關系初探
□李建忠
對韶關市第五中學體育考生近三年來立定三級跳遠三跳之間的比例及其與立定跳遠的關系進行理論分析和探討,為有效提高體育高考考生的立定三級跳遠成績找到科學的依據(jù)。
高考體育生;立定三級跳遠;訓練;比例
在廣東省體育高考項目中,立定三級跳遠是以雙腳用力蹬地,使髖、膝、踝三關節(jié)充分伸直向前上方跳起,騰空后用有力的腿屈膝向前上方抬起,并積極落地;然后另一腿向前上方高抬,有力腿迅速蹬地跳起進行跨跳,接著跨跳腿積極踏跳,經(jīng)騰空后雙腳落入沙坑。
由于立定三級跳遠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高考運動項目,許多同行、專家對它的技術教學、專項訓練、力量訓練等方面總結出許多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但對于三跳之間的比例研究卻比較少。本文嘗試通過對我校近三年參加體育高考訓練的體育高考生的立定跳遠成績和立定三級跳遠成績數(shù)據(jù),對立定三級跳的三跳之間的比例展開分析研究,計算出三跳之間合理比例關系;第一跳和立定跳遠之間的比例關系;立定跳遠和立定三級跳遠之間比例關系,為今后的訓練找到科學的依據(jù)。希望能為各位同仁在訓練中提供參考,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2.1 研究對象
2009 -2011 年我校高三體育高考男生(由于我校近三年參加體育高考女生只有5人,數(shù)據(jù)少,沒有參考性。):2009年22人;2010年23人;2011年25人,合計70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數(shù)據(jù)收集:在訓練、測驗、高考中收集有關數(shù)據(jù)。
2.2.2 查閱資料:通過書籍、期刊、網(wǎng)絡,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共有關文章30余篇,并先后參閱專著7本。
2.2.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對每年所收集的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并用計算機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比較分析,最后得出初步結果。
2.2.4 基本做法
2.2.4.1 第一階段:2009-2011年,分別通過每年12月進行的測驗,對體育高考生的立定跳遠成績;立定三級跳成績;立定三級跳每跳間的距離,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并整理有關數(shù)據(jù)。
2.2.4.2 第二階段:對2009-2011年所收集的原始數(shù)據(jù),利用計算機對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初步結果。
2.2.4.3 第三階段:撰寫報告。
表1 為2009年體育高考生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時間2009.12)人數(shù):22人
表2 為2010年體育高考生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時間2010.12)人數(shù):23人
表3 為2011年體育高考生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時間2011.12)人數(shù):25人
表4 為2009-2011年體育高考生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時間2012.2)人數(shù):70人
4.1 結論
4.4.1.1 通過表4可以看出近三年我校體育考生立定三級跳遠的平均成績?yōu)?.65米,立定三級跳遠的三跳的平均成績?yōu)?.29米;2.84米;3.52米,因此立定三級跳遠跳的合理比例為26%~27%,32.5%一33%,40%一41%。體育生可以以此為依據(jù)為自己的三跳來確定距離,并在此基礎上加強練習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
4.4.1.2 立定跳遠是衡量運動員速度力量的重要指標,它與立定三級跳遠有密切的關系。而立定三級跳遠的第一跳的任務是既要達到一定的遠度,還要獲得一定的初速度,它的遠近,直接影響著三跳的比例和總成績。找到立定三級跳遠的第一跳和立定跳遠之間的比例關系,就為正確確定落距找到了科學依據(jù)。從統(tǒng)計中得出,立定三級跳的第一跳為個體立定跳遠成績的87%。
4.4.1.3 根據(jù)立定跳遠的平均成績和立定三級跳遠的平均成績得出他們之間比例關系為1∶3.3,教師可以根據(jù)體育高考生的立定跳遠成績?yōu)轶w育高考生制訂出訓練目標。并在訓練過程中,隨著學生訓練水平的提高,及時做出合理的調整。
4.2 建議
4.4.2.1 在訓練初期,先對體育高考生的立定跳遠成績進行測試,按1:3.3的比例關系為體育高考生制訂出訓練目標。
4.4.2.2 技術教學中應采用遞進分解法——完整法的順序,對體育高考生進行立定三級跳遠動作技術訓練,重視單足落地技術和髖關節(jié)技術訓練,使他們能在較短時間內(nèi)掌握和熟練動作技術。
4.4.2.3 立定三級跳的第一跳為體育高考生個體立定跳遠成績的87%。立定三級跳遠的第一跳的任務是既要達到一定的遠度,還要獲得一定的初速度,它的遠近,直接影響著三跳的比例和總成績。
4.4.2.4 立定三級跳遠合理的三跳比例約為:26%~27%,32.5%~33%,40%~41%,教師可依據(jù)這一比例模式來確定各跳的落距,在此基礎上強化各跳的距離和擺動的技術,使體育高考生獲得良好的跳躍節(jié)奏。
4.4.2.5 針對體育高考生各方面的條件以及技術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和訓練方法。根據(jù)體育高考生的個人特點,技術上也表現(xiàn)出不同的形式。主要有三種技術類型:(1)力量彈跳型;(2)低平速度型;(3)綜合型。體育高考生由于腿部力量較弱,所以采用平跳技術較好,三跳的遠度應一跳比一跳遠,節(jié)奏明顯。
4.4.2.6 合理安排不同周期中的專項身體素質和專項技術的比重以及運動負荷,謹防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4.4.2.7 在不同的訓練周期中,對體育考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隨著學生訓練水平的提高,及時做出合理的調整。
4.4.2.8 適時運用比賽法、評價法、討論法往往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在訓練初期,教學比賽中以比“姿勢正確”“動作質量”為主,鼓勵體育考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教師對技術動作給予正確的評價,這樣既激發(fā)體育考生的練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又能促進了基本動作的鞏固。在訓練后期,當體育考生基本掌握技術之后,則采用比技術、比遠度的形式,促進訓練水平的共同提高。同時,讓他們之間進行相互評價,相互交流,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總之,教師應根據(jù)體育高考生基礎差,水平低,訓練時間局限性等情況,采取有針對性,有步驟,有目的和科學的訓練手段;在注重發(fā)展考生的腿部力量,重視對技術進行教學的同時,還應重視體育高考生三跳間合理比例的技術和節(jié)奏感的培養(yǎng),才能在短期內(nèi)迅速提高體育高考生立定三級跳遠成績。
[1]張毅.立定三級跳遠的訓練和要求.田徑,2005.11
[2]王慧芳.立定三級跳遠的合理比例.少年體育訓練,2009.04
[3]鄧惠生.淺談體育高考生立定三級跳遠訓練方法.體育師友,2010.5
[4]張守考.立定三級跳遠技術要點分析及訓練[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09
[5]陳永君.試探立定三級跳遠的技術與方法.田徑,2010. 11
[6]俞志國.立定三級跳遠案例分析[J].考試周刊,2010.20
[7]蔡小林.立定三級跳遠教學十二法.體育時空,2011.11
(廣東省韶關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