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學院 操時堯湖北省孝感市文昌中學 楊瓊
標識語是企業(yè)或商家在宣傳其產(chǎn)品時使用的簡明易懂的口號或標語,它具有選詞通俗、句式簡單、修辭豐富和意蘊深刻等特點。因此,每個汽車品牌都有自己獨特的標識語,它們代表了各自品牌的企業(yè)精神。
1964年,豐田公司第一輛皇冠轎車進入中國市場。1978年,豐田首次在中國使用其漢語版標識語“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時至今日,這一標識語已經(jīng)使用了三十多年,人們對它早已耳熟能詳。然而,有多少人知道,這一精美的語句是從英語“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翻譯而成的,堪稱翻譯經(jīng)典。無獨有偶,世界知名品牌德國汽車奧迪標識語“Keeping ahead through technology”誕生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它伴隨奧迪品牌的成長而揚名天下。三十年前,奧迪就開始把眼球瞄準了“科技”,并通過不懈努力,最終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因此,在中國“突破科技,啟迪未來”已經(jīng)成為奧迪的品牌靈魂。如今,汽車品牌層出不窮,汽車標識語風格迥異。有的飽含著濃厚的民族文化內(nèi)涵,含蓄優(yōu)美,讓聽者意猶未盡。有的則豪邁奔放,直截了當,引人入神。然而,如何翻譯這些優(yōu)美而又精煉的語句一直是一個爭議的話題。
汽車標識語是一種以宣傳為主要目的的企業(yè)箴言。依據(jù)英國語言學家韓禮德(M.A.K.Halliday)對“語域”的分類,它應屬于“廣告語言”的語域類型。
“美譯”觀是指譯者在翻譯的時候,關注的最主要因素是語言的“美”,既研究原文的“美”,更強調譯文的“美”。但不同學者對“美”的理解有所不同。馬彩梅認為:“一則成功的廣告語具有內(nèi)涵美和語言美兩方面的屬性。其中內(nèi)涵美包括: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文化美;語言美包括:簡潔美、詞匯美、構句美、聲韻美、修辭美”。這樣,翻譯過程就是挖掘原文“美”,并在譯文中重現(xiàn)這些“美”的過程。而曾立認為廣告的“美”主要體現(xiàn)在“意象美”和“意境美”上?!耙庀缶褪怯镁唧w的形象或畫面來表現(xiàn)人們在理智和感情方面的體會和經(jīng)驗;而意境是指文學藝術作品通過形象描寫表現(xiàn)出來的境界和情調”。因此,意象側重語言的形式,而意境追求的是內(nèi)涵。翻譯時,美的意象可通過語言的修辭手段來實現(xiàn),而美的意境則依賴于譯者對原文核心詞匯的內(nèi)涵挖掘和語境(context)的聯(lián)想。
顯然,豐田將“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翻譯為“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譯者遵循的是“美譯”策略。首先,原英文是“美”的,它巧妙地運用了英語的“Parody(仿擬)”修辭,它源于人們熟知的“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其次,譯文也是“美”的,它采用了漢語中常見的對偶句型,前半句巧妙利用了中國俗語,后半句卻話鋒一轉,推出了所要宣傳的品牌。從翻譯的角度看,后半句直譯而成,而前半句是對譯文語境透徹理解的合理增補。這則譯文合理引用俗語對直譯內(nèi)容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營造了優(yōu)美的意境,達到了美化語言和凝練內(nèi)涵的效果。
“突破科技,啟迪未來”(奧迪)源于“Keeping ahead through technology”。該譯文是在以“科技”為核心詞的意境美化,要比“突破科技,保持領先”含蓄,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思維。因此,從譯文對受眾產(chǎn)生的效果來看,前者更能喚起購買欲,感召力更強。這種類型的翻譯很多,大多以原文的核心詞匯為依托,展開豐富聯(lián)想,建構形美和意美的譯文。再如:
例1:Sheer driving pleasure.(BMW)
駕乘樂趣,創(chuàng)新極限 (寶馬)
例2: Volvo.For life.(Volvo)
關愛生命, 享受生活 (沃爾沃)
例3:Mercedes-Benz.The Future of the Automobile.(Mercedes-Benz)
領導時代,駕馭未來 (奔馳)
為了追求漢語的形“美”,很多譯者會利用原文的一部分即興發(fā)揮,增補一些“美”的元素。寶馬、沃爾沃和奔馳不約而同的采用“雙四字句”,結構對稱,節(jié)奏明快,具有漢語的韻律美。從翻譯的角度看,譯文都是對原文核心詞匯的拓展與聯(lián)想,豐富了譯文內(nèi)涵,保留了譯入語風格,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另外,沃爾沃將“l(fā)ife”的雙關含義都寓于譯文之中,簡潔而不失品味。
例4:Simply clever (Skoda)
專于智 慧于行 (斯柯達)
例5:Standard of the World (Cadillac)
敢為天下先(凱迪拉克)
例6:Chrysler.Inspiration comes standard (Chlysler)
靈感縱容非凡 (克萊斯勒)
例7:Peogeot.Live the pleasure.(Peogeot)
快樂隨行 (標致)
“專于智、慧于行”是上海大眾斯柯達新譯的標識口號,取代之前的“睿智感悟 恒久魅力”。這兩個譯文均借助原文詞匯“clever”展開聯(lián)想,延伸“智慧”元素,達到美譯效果。相比之下,新譯文更簡潔,但涵義更深,既有“智慧之車”的表層含義,又蘊含著“智慧是前進的動力”深層思考,表達了“用心制造科技型汽車”的理念追求。類似,國外名車凱迪拉克和克萊斯勒在中國的宣傳語都是在英文基礎上“美譯”而來的,這種“美化”翻譯策略往往以原文中某個核心詞匯為基礎。
汽車標識語的“再創(chuàng)”翻譯是指譯者以原文和原文語境展開聯(lián)想,但不拘泥于原文,重構符合譯入語語境的譯文的一種功能派翻譯策略。從功能翻譯的角度看,翻譯出來的汽車標識語只要能達到宣傳該品牌的目的,能達到預期的商業(yè)效果,則不管它被譯成何種文體,譯文是否忠實于原文,是否與原文詞義對等、語義對等、風格對等,或對等到何種程度,都無關緊要。一句話,能實現(xiàn)翻譯目的的譯文就是好譯文。然而,汽車標識語“再創(chuàng)”翻譯并不是漫無邊際的遐想,它必須以原文、企業(yè)文化、譯入語文化和“翻譯要求(translation brief)”為基礎。
現(xiàn)代的廣告語言追求時代感和新穎性,以“忠實”為標準的傳統(tǒng)翻譯原則不能適用。香港理工大學李克興認為:“創(chuàng)造性翻譯才是廣告翻譯的最高原則,因為廣告創(chuàng)作的靈魂是創(chuàng)意”[3]。然而,翻譯是一種跨文化的信息再創(chuàng)作,并且這種創(chuàng)作活動還受限于對源信息的理解,因此“再創(chuàng)”是有條件的。只有創(chuàng)作出的譯文優(yōu)美雅致、通俗易懂,才能達到廣告目的,這樣的翻譯要比遵從“忠實、通順”的直譯更有效。
例8:Driving is believing.(Hyundai)
駕馭現(xiàn)代 成就未來(現(xiàn)代)
例9:Grace....space...pace.(Jaguar)
雍容典雅,俊俏風流 (捷豹)
例10:Jeep.There's Only One.(Jeep)
豪氣頓生 (吉普)
例11:Just imagine what Citroen can do for you.(Citroen)
想在你之前(雪鐵龍)
現(xiàn)代和捷豹的中文標識語均屬于“再創(chuàng)”翻譯。在充分理解原文和原文語境的前提下,譯者依賴譯入語文化和表達習慣,再生一個美好意境的譯文。這兩譯文采用中國人習慣的“雙四字句”,朗朗上口,韻律明快?!坝喝莸溲牛∏物L流”源于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包含典故、比喻和雙關等多種修辭,是一個具有“意象”和“意境”雙重美感的譯文。捷豹的原英文詞使用的是三個押尾韻的名詞,直接表達了“外觀美,空間大,速度快”的語義,而譯文也正是利用“外觀”和“速度”的內(nèi)涵進行聯(lián)想延伸。吉普汽車的“豪氣頓生”是一個“完全再創(chuàng)造”譯文。通過原譯文比較,英文版給了英語受眾“我是唯一”美好意境,而漢語版略有遜色。
“再創(chuàng)”翻譯給很多汽車帶來了多元化標識語的現(xiàn)象。在不同地區(qū)或不同的歷史時期,很多品牌出現(xiàn)了多種宣傳用標識語。
例如:Volkswagen (大眾)
(1)Volkswagen.Drivers wanted.(US market)
(2)Surprisingly ordinary prices (UK market)
(3)For the love of the car.
(4)中國路,大眾心
(5)小即是好
(6)志·在掌握
又如:Buick(別克)
(1)A new class of world class.
(2)Buick.The spirit of American style.
(3)Buick.It’s All Good.
(4)Going fast with class.
(5)當代精神,當代車
(6)心靜,思遠,志在千里
(7)全心全力,志在進取
(8)心致、行隨,動靜合一
簡言之,汽車標識語選詞精煉,句型濃縮,表達親切。針對這類文本的翻譯,“美譯”和“再創(chuàng)”都有很強的實際意義,它們從兩個不同的側面表達了譯者應關注的重心?!懊雷g”觀是從譯文效果的角度來評價譯文質量的;而“再創(chuàng)”觀則從翻譯方法的角度,表明譯文不能簡單的追求“忠實”,進行直譯,而應根據(jù)譯入語習慣尋找合適的詞匯和句型結構,讓原文的“美”以新的形式出現(xiàn)在譯文之中??傊?,無論采用何種翻譯方法,譯者應盡可能使譯文簡潔大方、通俗易懂,這樣的新標識語才有生命力。
[1]馬彩梅.國內(nèi)廣告翻譯研究一覽[J].中國科技翻譯, 2005 (1).
[2]曾立.廣告意象美與意境美初探[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3(12).
[3]李克興.論廣告翻譯的策略[J].中國翻譯,2004 (6).